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青海海西州)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青海海西州一般指本詞條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青海省轄自治州,簡稱海西州,地處青藏高原北部、青海省西部,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是典型的高寒乾燥大陸性氣候區;全州總面積30.07萬平方千米,下轄3個縣級市,3個縣,1個行政區;2017年常住人口51.52萬人。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是青藏高原的衢地,南通西藏,北達甘肅,西出新疆,處於青甘新藏四省區交匯的中心地帶,也曾是通往西域的古“絲綢之路”輔道。境內蘭西拉光纜、青新光纜、青藏750千伏交直流聯網線路貫穿全境,格爾木-拉薩成品油輸油管線和澀寧蘭輸氣管線分布境內,青藏鐵路和國道109、315線橫貫全境,並與國道215線、西部大通道及省、州道縱橫貫通,是連線西藏、新疆、甘肅的戰略支撐點和祖國西部腹地的交通樞紐。

2017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區生產總值達526.1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9.5%。其中,第一產業完成29.46億元,增長10.8%;第二產業完成349.66億元,增長9.1%;第三產業完成147.07億元,增長10.1%。

2018年12月,農業農村部確定為第二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外文名稱:Haixi Mongolian and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 行政區類別:自治州
  • 所屬地區:青海省
  • 下轄地區:3個縣級市,3個縣,1個行政區
  • 政府駐地:德令哈市烏蘭東路16號
  • 電話區號:0977、0979(格爾木)
  • 郵政區碼:817000
  • 地理位置中國西北青海省西部、青藏高原北部
  • 面積:30.07萬平方千米
  • 人口:51.52萬人(2017年常住人口)
  • 方言北方官話、藏語、蒙古語
  • 氣候條件:高原大陸性氣候
  • 著名景點長江源崑崙山天峻山大柴旦溫泉
  • 機場格爾木機場德令哈機場
  • 火車站德令哈站格爾木站
  • 車牌代碼:青H
  • 行政區劃代碼:632800
  • 地區生產總值:526.19億元(2017年)
  • 人均生產總值:102391元(2017年)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水資源,動物資源,植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科學技術,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體育事業,社會保障,交通運輸,風景名勝,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海西歷史悠久。古為西羌地,兩漢時轄境東部為先零卑禾等羌人部落活動範圍,西部屬“若羌國”。漢平帝元始四年(4年),王莽西海郡,轄境東部屬之。王莽末郡廢,復為羌地。
東晉後期,轄境西部為吐谷渾屬地,東部為鮮卑乙弗國地(後並於吐谷渾)。吐谷渾首領拾寅在位時(約452年),曾在白蘭(今都蘭縣諾木洪一帶)修建城廓,至吐谷渾伏連籌即位期間(491-529年)曾建都於轄境境內,後移置伏俟城(今共和縣石乃亥鄉鐵卜洽古城)。
隋大業五年(609年),隋軍擊敗吐谷渾,在其地設定四郡,轄境東部屬西海郡,西部屬鄯善郡。隋末,吐谷渾復據故地。
唐貞觀十年(636年),吐谷渾成為唐屬國。龍朔三年(663年),吐蕃王國滅吐谷渾據有其地,轄境州曾隸吐蕃臘城節度使。
代,轄境西部為撒里畏兀爾(即黃頭回紇)地,東部為吐蕃地方政權——角廝囉勢力範圍。
代,轄境州西北地區為甘肅行省沙州路轄區,其餘大部為宣政院所屬吐蕃等處宣慰司轄區。元順帝時,設曲先答林元帥府,封卜煙帖木兒為寧王,鎮守今柴達木西部地區。
明初,轄境為安定、阿瑞、曲先、罕東四衛地,由西寧衛兼管。武宗正德七年(1512年)左右,東蒙古諸部開始進入青海,攻破塞外四衛,至此,成為東蒙古諸部統治地區。崇禎十年(1637年),居住在今新疆衛拉特蒙古(即西蒙古)和碩特部,在其首領顧實汗的率領下進入青海,統轄轄境地區。
清雍正三年(1725年),清庭編定青海蒙古左右兩翼盟29旗,轄境州境劃定9個蒙古旗,統歸“欽差辦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務大臣”管轄。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班禪商上喇嘛移住巴彥托輝、岳霍洛依(即今都蘭縣香日德一帶),為班禪香家旗。鹹豐八年(1858年),藏族汪什代海部落遷入今天峻縣境內駐牧,當地的蒙古北前旗北遷祁連。至光緒年間(1875-1908年)藏族溝里、日安兩個百戶部落遷入今都蘭縣境內落居。
夜色中的德令哈市民族團結塔夜色中的德令哈市民族團結塔
民國元年(1912年)7月,青海辦事大臣改為青海辦事長官,轄境地區屬之。次年增設蒙番宣慰使,管理蒙藏事務。民國四年(1915年),改由甘邊寧海鎮守使兼管。民國六年(1917年),歸都蘭理事轄,上隸甘邊寧海鎮守使。民國十九年(1930年),改都蘭理事為都蘭縣,轄境州全境,上隸青海省。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在今都蘭縣察汗烏蘇鎮設立青海省第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三十年(1941年),改稱青海省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都蘭縣屬其管轄。此間,從民國二十四年至民國三十年(1935-1941年),生活在新疆的部分哈薩克族先後遷入轄境州境內落居。
1949年9月,青海解放。同年11月成立都蘭縣人民政府(駐地察汗烏蘇),轄境州全境,直隸青海省。
1952年9月26日,撤銷都蘭縣,設立縣級“都蘭縣蒙藏哈薩克族自治區”。
1954年1月25日,改建為專區級“海西蒙藏哈薩克族自治區”(駐察汗烏蘇)。
1955年12月12日,更名為“海西蒙藏哈薩克族自治州”。
為開發建設柴達木盆地,1955年7月30日,在格爾木設立了“柴達木工作委員會”,作為青海省人委派出機構,處理開發建設柴達木盆地的日常工作。
1956年2月,更名為“柴達木盆地工作委員會”,同年3月駐地遷至大柴旦。
1957年4月,撤銷“柴達木盆地工作委員會”,改設“柴達木盆地行政委員會”。
1958年1月,更名為“柴達木行政委員會”。
1959年1月,海西州人委由察汗烏蘇遷駐大柴旦與“柴達木行政委員會”合署辦公。
1963年8月26日,撤銷“柴達木行政委員會”,全政區稱“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薩克族自治州”。
1966年4月,州府遷駐德令哈。
1984年5月,全州的哈薩克族民眾自願要求,並經國務院同意,全部遷返新疆。
1985年5月21日,定名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1988年4月19日,設立德令哈市(縣級),以德令哈鎮和烏蘭縣的懷他頭拉、戈壁、郭里木、宗務隆、畜集五個鄉為德令哈市的行政區域。
2018年2月22日,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茫崖行政委員會和冷湖行政委員會,設立縣級茫崖市。

行政區劃

截至2017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轄德令哈格爾木茫崖3個縣級市,都蘭縣烏蘭縣天峻縣3個縣和大柴旦行政區,共有8個街道、21個鎮、14個鄉,295個村(牧)委會、73個居委會。州人民政府駐地德令哈市烏蘭東路16號。
海西州行政區劃圖(2019年)海西州行政區劃圖(2019年)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於青藏高原北部、青海省西部,北臨甘肅,西接新疆,東與青海海南、海北藏族自治州相連,南與青海玉樹、果洛藏族自治州毗鄰。地理坐標為東經90°07′-99°46′,北緯35°01′-39°19′。東西長約837公里,南北寬約486公里,面積30.07萬平方公里,州域主體柴達木盆地面積25.6萬平方公里,占全州面積的85.28%。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地形地貌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域以崑崙山、阿爾金山、祁連山環抱著的柴達木盆地為主體,盆地海拔2675-3200米,四周高山海拔3500-4500米。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盆地從邊緣至中心依次為高山、丘陵、戈壁、平原、湖沼5個地貌類型,呈環帶狀分布,可劃為3個大地貌區、7箇中地貌區,23個小地貌區。從成因上分主要有構造地貌、流水地貌、湖泊地貌、冰川地貌、冰緣地貌、風成地貌、黃土地貌、夷平面、喀斯特地貌、重力地貌。

氣候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是典型的高寒乾燥大陸性氣候區,由於地域遼闊、地形地貌複雜,可分為柴達木盆地乾旱荒漠區和盆地四周山地高寒區。兩個氣候區的氣候特徵截然不同。柴達木盆地乾旱荒漠區,由於深居大陸腹地,四周高山環繞,西南暖濕氣流難以進入,所以降水稀少,氣候乾燥。盆地區海拔一般在2700-3200米之間,在青海省內仍算為地勢較低地區,所以在省內氣溫較高。盆地四周山地寒區,地勢高峻氣候寒冷。降水日數少、降水量小是海西州降水的主要特點。全州年平均風速因受地勢影響而不同,盆地一般都在3-4米/秒,山地年平均風速4米/秒以上。海西州海拔在2675至6860米之間,氣壓、空氣密度、含氧量和水沸點溫度均隨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水文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共有大小河流160餘條,流域面積大約500平方公里,常年有水的河流有40餘條。多年平均徑流量超過一億立方米的河流有那棱格勒河、布哈河、柴達木河、疏勒河 、格爾木河、魚卡河、呼倫河、烏圖美仁河、黨河、沱沱河、哈勒騰河、巴音河、木里河、 諾木洪河、塔塔棱河、察汗烏蘇河等16條,流域面積近30萬平方公里。有湖泊90多個,其中察爾汗鹽湖最大,面積5856平方公里。大於1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42個,總面積1967.7平方公里其中湖水礦化度小於2克/升的淡水湖泊巧個,面積476.9平方公里;鹹水湖6個,面積322.3平方公里;鹽湖21個,面積1168.5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淡水資源決量為73.118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69.237億立方米,地下水43.905億 立方米(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重複利用量40.024億立方米)。淡水的主要來源是降水。每年 80%的降水集中在6-9月,分布特徵是由東南向西北,由四周山區向柴達木盆地中心逐漸遞減 。地表水主要由河流、湖泊和冰川構成。全州有大小河流160餘條,常年有不泊40餘條;淡水 湖泊21個;冰川1854.88平方公里,年融消水量9.18億立方米。地下水可開採量為15.29億立 方米,一般埋深在70-4米之間。

動物資源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內柴達木盆地地形複雜多樣,峻山、丘陵、盆地、河谷、湖泊交叉分布,形成獨特的自然環境,加之人口稀少,為野生動物的生息繁衍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柴達木盆地是青海省野生動物重點保護區之一,有96種野生動物,其中屬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的動物30餘種,主要的水禽有黑頸鶴、天鵝、斑頭雁、赤麻鴨、魚鷗、鷺鵝等;哺乳動物有野駱駝、野氂牛、野驢、藏羚羊、白唇鹿、馬鹿、盤羊、岩羊、藏原羚、鵝喉羚等珍稀的野生動物。此外,以祁連山和崑崙山還有雪豹、猞猁等,野禽有石雞、雪雞等。

植物資源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共有野生植物173種。主要藥用植物有麻黃、鎖陽、蘆葦、枸杞、大黃、狼毒、龍膽等27種。主要用材植物有雲杉、圓柏、胡楊、怪柳、白刺等8種。主要牧草植物有早熟禾、扁蓿、柄茅、沙拐棗、野蔥、甘草、芨芨草、珠芽蓼等45種。主要固沙植物有白刺、怪柳、枸杞、羅布麻、麻黃、沙棘、胡楊等18種。主要食用植物有鎖陽、野蔥、蕨麻、闊葉獨行菜、灰條等11種。主要纖維植物有羅布麻、馬蘭、狼毒、芨芨草等10種。主要釀造植物有白刺、枸杞、沙棘3種。

礦產資源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已探明儲量的礦產57種,礦產地281處,其中大型礦床72處,中型礦床61處。主要礦產有石油、天然氣、煤、原鹽、鉀、硼、鋰、鎂、鍶、溴、碘、芒硝、自然硫、鉻、鉛鋅、金、銀、石棉、石灰岩等,其中原鹽、鉀、鎂、鋰、鍶、石棉、芒硝等礦藏儲量居中國首位,溴、硼等儲量居第二位。礦產資源具有儲量大、品位高、類型全、分布集中、資源組合好等特點。

人口

截至2017年底,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常住人口51.52萬人,比上年末增長0.5%。按城鄉分,城鎮人口37.1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72%,比上年末提高1.5%;鄉村人口14.42萬人,占比28%,下降2%。戶籍人口40.57萬人,增長0.3%。戶籍人口中,城鎮人口28萬人,增長0.1%;鄉村人口12.57萬人,增長0.8%。男性人口20.59萬人,增長0.04%;女性人口19.98萬人,增長0.7%。漢族人口27.28萬人,下降0.3%;少數民族人口13.28萬人,增長1.7%,其中蒙古族2.72萬人,增長0.3%;藏族5.32萬人,增長1.2%。戶籍人口出生率13.32‰,上升0.49‰;死亡率6.85‰,上升1.23‰;人口自然增長率6.47‰,下降0.74‰。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是一個移民型、多民族聚集的地區,有蒙古、藏、漢、回、土、撒拉等35個民族,其中主體民族為蒙古族、藏族。

政治

職務
姓名
州委常委、州委書記
文國棟
州委常委、州委副書記、州長
孟海
州委常委、常務副州長
梁彥國
州委常委、副州長
潘建漳
統計截至2018年12月,參考資料來源

經濟

綜述

2017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區生產總值達526.1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9.5%。其中,第一產業完成29.46億元,增長10.8%;第二產業完成349.66億元,增長9.1%;第三產業完成147.07億元,增長10.1%。三次產業對GDP的貢獻率分別為7.1%、63.8%和29.1%,拉動經濟成長0.7、6和2.8%。三次產業的比重由上年的5.8:67.1:27.1轉變為5.6:66.4:28。人均生產總值達102391元,增長8.9%。
2017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34.19億元,同比增長18.8%,其中:中央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1.45億元,增長20.4%;省級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2.62億元,增長35.7%;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0.12億元,增長11.1%。全年全州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25.83億元,同比增長0.1%,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4.53億元,增長2.4%;公共安全支出6.81億元,增長28.5%;教育支出14.75億元,增長17.1%;科學技術支出0.55億元,增長44.9%;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4.4億元,下降14.5%;醫療衛生支出10.45億元,增長34.9%;節能環保支出5.22億元,下降24.7%;城鄉社區支出15.25億元,增長18.6%。全年全州新增城鎮就業人員1.5萬人,比上年增長25.7%。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52%,比上年降低0.04%。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9.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2.6%。
2017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完成地區固定資產投資700.17億元,同比增長25%,比上年提高14.3%。從產業看,第一產業33.24億元,占比4.7%,增長40.3%;第二產業488.73億元,占比69.8%,增長13.9%;第三產業178.2億元,占比25.5%,增長66.3%。從投資類型看,國有投資207.67億元,增長45.1%;民間投資244.83億元,下降1.1%;港澳台及外商4.25億元,下降43.3%。全年完成工業投資472.25億元,增長12.5%,其中一般性工業投資完成310.84億元,增長12.1%。完成房地產開發固定資產投資16.44億元,增長77.6%。
2017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共實施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750個,比上年增加364個。其中,續建項目658個,增加165個;新開工項目1092個,增加199個。億元以上項目入庫253個,比上年增加39個,完成投資547.97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的78.3%。
全年全州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81元,同比增長9.5%。全州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6717元,同比增長4.9%。全年全州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33元,同比增長9.1%。全州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7091元,同比增長4%。全年全州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07元,同比增長9.3%。全州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0253元,同比增長5.7%。

第一產業

2017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完成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9.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10.7%,其中:種植業16.03億元,增長15.6%;林業1.29億元,下降7.8%;牧業12.09億元,增長6.5%;漁業0.05億元,下降48.7%;服務業0.45億元,增長3.1%。
2017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農作物種植面積82.7萬畝,同比增長2.9%,其中,小麥8.89萬畝,下降10.3%;青稞8.81萬畝,下降5.8%;豆類0.17萬畝,下降39.5%;馬鈴薯1.68萬畝,下降18.9%;藜麥3.28萬畝,增長100.1%;油菜籽4.53萬畝,下降8%;蔬菜瓜果3.23萬畝,增長2.8%;枸杞48.45萬畝,增長5.5%;其他3.64萬畝,增長25.3%。
截至2017年底,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草食畜存欄272.3萬頭(只),比上年增加9.02萬頭(只),其中牛15.81萬頭,比上年增加0.83萬頭;羊251.24萬隻,比上年增加7.53萬隻。全年育活仔畜129.27萬頭(只),比上年多育活6.38萬頭(只),仔畜成活率為93.5%,比上年提高0.03%。草食畜出欄128.98萬頭(只),比上年增加6.38萬頭(只),出欄率為48.99%,比上年提高1.03%。年末草食畜能繁母畜165.34萬頭(只),比上年增加6.13萬頭(只),母畜比例60.72%,比上年提高0.25%。年末全州豬存欄6.44萬頭,比上年增加0.43萬頭。豬出欄9.33萬頭,出欄率為155.24%。
2017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農產品生產者價格總指數為93.4,較上年回落1.21%,其中種植業產品生產者價格指數為85.63,較上年回落5.8%;畜牧業產品生產者價格指數為109.2,較上年上漲9.61%。

第二產業

2017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2%。其中,州屬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9.4%;中央省屬企業增加值增長4.6%。按輕、重工業分,輕工業增加值增長115%;重工業增加值增長7.9%。按經濟類型分,股份制經濟增加值增長10.4%;國有經濟增加值增長13.3%;外商及港澳台經濟增加值下降46.8%。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33.4%,新能源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4.1%,新材料產業增加值增長15.4%,特色生物產業增加值增長131%,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04.9%,鹽湖化工產業增加值增長11.5%,黑色、有色金屬產業增加值下降10.6%。
2017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為91.08%,比上年降低7.7%;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48.18億元,增長18.1%;實現利潤59.78億元,增長13.7%;實現稅金總額74.76億元,增長26.6%。全年全州工業品出廠價格總指數為116.75,比上年提高16.75%。
2017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完成建築業增加值55.5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8.6%。全州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22家,其中二級14家,三級8家。

第三產業

2017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8.3億元,同比增長9.4%。按城鄉分,城鎮完成消費品零售額93.2億元,增長9.5%;鄉村完成零售額為5.1億元,增長8.3%。按行業分,批發業完成53.3億元,增長5.7%;零售業完成39.5億元,增長10.9%;住宿業完成2.6億元,增長8.8%;餐飲業完成2.9億元,增長7.9%。
2017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共接待國內外旅遊人數1375.2萬人次,同比增長24.4%。其中,國內旅遊人數1374.6萬人次,增長24.4%;境外入境人數0.56萬人次,增長51.9%。旅遊總收入85.9億元,比上年增長48.1%。其中,國內旅遊收入85.6億元,增長47.8%;國際旅遊外匯收入533.3萬美元,增長172.8%。
2017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進出口總額實現6733.7萬美元,比上年增長74%。其中,出口實現5315萬美元,增長80.37%,進口實現1418.7萬美元,增長53.15%。
2017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郵電業務總量6.74億元,同比下降7.5%。其中,郵政業務量0.82億元,增長18.2%;電信業務量5.92億元,下降10.3%。全年函件業務245.07萬件,增長410.6%,包裹業務6.68萬件,增長122.7%,全年快遞業務量118.83萬件,增長15.4%,快遞業務收入3226.93萬元,增長4%。年末固定電話用戶14.28萬戶,增長17.7%。年末行動電話用戶70.67萬戶,增長8.8%。年末計算機網際網路用戶15.67萬戶,增長37.2%。
截至2017年底,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540.9億元,同比增長5.3%。其中,住戶存款204.59億元,增長4.5%;非金融企業存款147.93億元,下降0.3%;廣義政府存款188.05億元,增長7.6%。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489.28億元,同比增長13.6%。其中,住戶貸款35.12億元,增長14.3%;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454.16億元,增長12.6%。
截至2017年底,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保險公司保費收入7.23億元,同比增長19.1%。其中,財產保險3.8億元,增長14.1%;人壽保險3.43億元,增長25.3%。年內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2.51億元,同比增長39.5%。其中,財產保險1.69億元,增長29.2%;人壽保險0.82億元,增長20.2%。

社會事業

科學技術

2017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共實施科技項目70項。其中,國家級3項,省級20項,州級47項。財政安排科技經費7025萬元,其中,國家345萬元,省級5680萬元,州級1000萬元。

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底,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共有中國小校(不包括中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81所,在校學生60105人。其中,普通中學46所,畢業生7812人,年內招生8048人,在校生24122人;國小35所,畢業生5701人,年內招生6338人,在校生35983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2所,畢業生1131人,年內招生2260人,在校生4811人。幼稚園87所,在園幼兒15575人。全州教職工人數6165人,專職教師5317人。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6.4%。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為94.27%。

文化事業

截至2017年底,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共有藝術表演團體6個,公共圖書館9個,文化館9個,民族博物館3座,文物保護機構4個,電影譯製站1個,影劇院21個。廣播電視台6座,廣播發射台和轉播台23座。電視人口覆蓋率98.62%,廣播人口覆蓋率98.76%,分別比上年提高0.01和0.24%。全年公開發行報刊6種,其中報紙3種,刊物3種。累計發行報紙383.79萬份,發行刊物2.6萬冊。

醫療衛生

截至2017年底,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擁有各類衛生機構531所。其中,醫院29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9個,鄉鎮衛生院34所,其他衛生機構459所。病床數3099張。全部衛生工作人員4033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3194人。衛生技術人員中,執業(助理)醫師1265人,註冊護士1164人。全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時報告率和有效處置率均為100%。

體育事業

截至2017年底,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擁有體育機構11個。全州有等級的運動員57人,與上年持平,其中國家級健將1人,國家一級運動員16人,二級運動員40人。

社會保障

2017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開工建設城鎮保障性住房4756套,開工率114%。基本建成城鎮保障性住房4923套,基本建成率125%,入住4532套,入住率112%。農牧民危舊房改造已全部開工建設,開工率100%,已竣工1300戶,竣工率為100%。
都蘭寺都蘭寺
截至2017年底,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有養老福利機構敬老院11個,福利中心5個,老年日間照料中心4個,老年養護樓1座,兒童福利院1個。
截至2017年底,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有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1176個,參加養老保險職工90160人,比上年增加6375人;離退休人員29775人,比上年增加1439人。參加城鎮失業保險39658人;參加城鎮工傷保險86514人,其中農民工26736人。參加城鎮職工生育保險63479人,同比增加2379人。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137035人,同比增加141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65210人,參保率99%。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2535人,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農牧民6683人。

交通運輸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內有兩座民航機場,分別是德令哈機場格爾木機場,有航班往返成都、西寧、拉薩、北京等地。茶德高速公路、柳格高速公路、德小高速公路在州境內交匯,交通便利。青藏鐵路過境,設有德令哈站格爾木站等火車站。青藏、青新、敦格等國道幹線公路在州內構成環形公路交通網;青藏鐵路橫貫州境536公里;格爾木機場開闢有格爾木至西寧-西安-濟南-青島航線。
截至2017年底,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公路通車裡程16739千米。全年公路運輸完成貨物運輸量2645.59萬噸,同比增長20.4%,周轉量69.12億噸千米,增長34.4%。公路運輸完成旅客運輸量237.31萬人,增長1.4%,周轉量3.44億人千米,增長2.2%。全年鐵路運輸完成貨物運輸量(傳送量)2503萬噸,同比增長8.4%。鐵路運輸完成旅客運輸量(傳送量)180.5萬人,同比增長8.8%。航空運輸起降3457架次,旅客吞吐量(運輸量)29.29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運輸量)1098噸。

風景名勝

茶卡鹽湖
茶卡鹽湖也叫茶卡或達布遜淖爾,“茶卡”是藏語,意即鹽池,也就是青鹽的海;“達布遜淖爾”是蒙古語,也是鹽湖之意。茶卡鹽湖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茶卡鎮附近。其南面有鄂拉山,北面青海南山,與青海湖相隔。鹽湖邊緣呈放射狀展布的茶卡河、莫河、小察汗烏蘇河等河水入湖,在湖區東部泉水發育,以地下水的形式補給茶卡鹽湖湖盆。
茶卡鹽湖茶卡鹽湖
無極龍鳳宮
無極龍鳳宮(西王母廟)位於青藏公路109國道旁,可乘車沿109國道直接到達,距格爾木區110公里。景區內有姜子牙及其坐騎四不象的雕像和其他道教尊神的雕像、無極龍鳳宮殿等組成,無極龍鳳宮(西王母廟)是供奉三聖母的崑崙山道觀,既西王母、九天玄女、金聖老母,另外殿中還供奉著釋迦牟尼、十世班禪大師像和鴻均師祖像。
吐蕃墓葬群
吐蕃墓葬群是唐代吐蕃墓葬群,在距都蘭縣城察汗烏蘇鎮10公里處的熱水附近,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墓群分布在一公里長的範圍內,共有古墓二百餘座,據考證是中晚唐時期的吐蕃大型墓群。各個墓葬均有數量不等的牛、羊、馬、狗、鹿等陪葬動物骨骼,還有大量的其它隨葬品,如木勺、陶罐、木碟、皮毛等。
吐蕃墓葬群吐蕃墓葬群
二郎洞
二郎洞位於天峻縣城西南部,距縣政府駐地約23公里,藏語名“關角直合孔”。相傳格薩爾王與霍爾打仗時,格薩爾的大將(格薩爾的侄子)吾葉德合戰死,格薩爾悲痛之下拔劍砍下北側一個山頭(即無頂山的山頭),又用劍戳成山洞,在大洞內為其侄念(甘珠爾)經文108部,歷時9年零9天。終超度成仙。又傳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同二郎神楊戩大戰於此,山洞為二郎神藏身之處,由此而得名。二郎洞在形似圓錐體的獨立小山內,其山下底周長為400米,高約25米,洞口朝西,洞口兩側原有長1.5米、寬0.8米、高0.8米的108塊長方形青石,砌成長10米、寬6米、高4米,周長為32米的長方形圍牆,圍牆正中留有通往洞內之正門,正門兩側分別設有相對稱的小門。

歷史文化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熱水墓群
塔溫搭里哈遺址
塔溫搭里哈遺址
格爾木將軍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