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約10-15米,稀達20米。樹皮黑褐色或灰褐色,常縱裂成蛇皮狀。小枝細瘦,圓柱形,無毛;當年生的嫩枝紫綠色或綠褐色,具很稀疏的皮孔,多年生的老枝黃褐色或灰褐色。
冬芽腋生,長卵圓形,綠褐色,長約4-8毫米;鱗片的外側無毛。
葉紙質,外貌長圓卵形或近於長圓形,長6-14厘米,寬4-9厘米,先端銳尖或漸尖,常有尖尾,基部近於心臟形或圓形,邊緣具不整齊的鈍圓齒;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嫩時沿葉脈被紫褐色的短柔毛,漸老成無毛狀;主脈在上面顯著,在下面凸起,側脈11-12對,成羽狀,在上面微現,在下面顯著;葉柄細瘦,長約2-8厘米,嫩時被紅褐色短柔毛,漸老則脫落。
花黃綠色,雜性,雄花與兩性花同株,成下垂的
總狀花序,頂生於著葉的嫩枝,開花與嫩葉的生長大約同時,雄花的花梗長3-5毫米,通常9-12朵常成長4-7厘米的總狀花序;兩性花的花梗長1-1.5厘米,通常15-30朵常成長7-12厘米的總狀花序;萼片5,橢圓形,先端微鈍,長約4毫米;花瓣5,倒卵形,先端圓形,與萼片等長;雄蕊8,無毛,在雄花中略長於花瓣,在兩性花中不發育,花葯黃色,球形,花盤無毛,現裂紋,位於雄蕊內側,子房被紅褐色的短柔毛,在雄花中不發育。花柱無毛,細瘦,柱頭反卷。
翅果嫩時淡綠色,成熟後黃褐色;翅寬約1-1.5厘米,連同小堅果共長2.5-3厘米,展開成鈍角或幾成水平。花期4月,果期9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華北、華東、中南、西南各省區,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各省區,常生於海拔500-1500米的疏林中。耐-30℃至-35℃的低溫。 耐痔薄,適宜中性土壤。常與山楊、遼東櫟、白樺、漆樹、鵝耳櫪等混生。
繁殖方法
採種
母樹選擇:應選擇樹高10-12米,樹齡在15年左右,乾形通直、生長健壯、無病蟲害危害作為母樹進行採種。
果序處理:將采後的果序攤放在室內陰涼通風處,經常翻動,防止發霉,並分離果梗。
種子貯存:將收拾好的種子曬乾裝入麻袋,貯存在乾燥通風的室內備用。
苗床
試驗地點選在中國貴州六盤山林業局育苗中心塑膠大棚。10月底進行整地。採用高床,先用多菌靈按5克/平方米撒在地面,深翻後作床,作成高15-20厘米,苗床寬2米的苗床,耙平。整好苗床後澆一次透水,一周后播種。
播種
種子處理:在播種前用清水浸泡15天,然後用0.5%的
高錳酸鉀消毒2小時,用清水洗淨,進行播種。
播種方法:採用秋播,於11月1日播種,為便於管理,應採取條播,先用開溝器在苗床上開溝,深約3厘米,寬10厘米,行距15-20厘米,覆蓋約2厘米厚的森林土。澆一次透水。經過兩年,其出苗整齊,出苗率高,一年生苗高42厘米,地徑0.452厘米,可出圃造林。
栽培技術
苗期管理
澆水:播後要及時澆水,經常保持床面潮濕,第二年4月初種子開始發芽,20天左右幼苗基本出齊。
鬆土除草:當圃地雜草長到危害幼苗時應進行除草,堅持除小、除早、除了的原則,以保證苗木健康生長。
栽植
移栽宜在春季萌芽前或秋季落葉後。栽植時挖穴施足基肥,栽好後,填土、壓實、澆透水;並於地面10厘米斷乾, 促進分枝、墩狀叢生,或留主幹單株生長。成活率高,苗木移栽勿需帶土。栽植當年可長高2米,第二年3-4米。
病蟲防治
病害:青榨槭幼苗不易發生病害,只發現
立枯病,防治方法是當苗木出土後,可噴灑800-1000倍液的退菌特水溶液2-3次,間隔期為7-10天可控制病害的發生。
蟲害:幼苗易受
金龜子危害,防治方法是危害前期或危害期(8月中旬到9月初)用1:800倍液的1605掏眼於播幅間灌注後埋眼,每播幅掏眼4-5個,以免減少揮發,增加藥效。
主要價值
經濟:該種生長迅速,樹冠整齊,可用為綠化和造林樹種。樹皮纖維較長,又含丹寧,可作工業原料。
觀賞:青榨槭生長迅速,樹冠整齊,可做綠化或造林樹種,葉在秋季變鮮紅色,後轉為橙黃色,最後呈暗紫色,為極美麗的觀賞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