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得里古城遺址

青得里古城遺址位於博樂市青得里鄉阿里翁白新村西南隅。城址據考證建於唐宋時期,為唐朝著名的雙河都督府。古城略呈長方形,東西長385米,南北寬280米,北部有城牆遺蹟,南臨博爾塔拉河,東部和西部不見城垣,城垣為土夯築,夯層厚10—12厘米。遺址內到處是溝壑、坑穴,地表散見陶片,以夾砂陶片和泥制紅陶為主,可見許多鐵渣,並見有較密集的圓形窯穴,直徑約1米左右,深1—3米不等。古城西部為墓葬區,見有被洪水衝出白骨,不見隨葬品。城內擾亂嚴重,布局已不可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得里古城遺址
  • 所在地點:於博樂市青得里鄉阿里翁白新
  • 南北寬:280米
  • 東西長:385米
遺址
青得里古城位於博樂市西南約5公里的阿里瓮白新村西南隅,當地人稱“阿脫勒克”,維吾爾語意為“出金子的地方”,東西長約385米,南北寬約280米。南臨博爾塔拉河,東部和西部不見城垣,僅北部尚見一段長8米、高1米左右的殘牆斷壁,疑為城牆。國民年間,曾有人在這裡飲水移土,挖掘金銀,此後屢遭人為破壞,現遺址內導出是溝壑、坑穴,原有布局已不可辨。地表夾砂紅陶、灰陶殘片俯拾皆是,紋飾以水波紋為主,亦可見許多凹形鐵渣。近年在該遺址出土文物有紅陶瓮、紅陶壺、陶涵管、陶罐、銅馬、紅料石雞心型飾墜等。遺址東部也發現大量紅方磚和建築遺蹟,其規格與達勒特古城相同。1962年,自治區博物館對這座古城曾作過調查,並斷定其建於唐代而棄於元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