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新聞社

青年新聞社

青年新聞社,創建於2010年9月9日,簡稱青新社。現掛靠於河南工業大學校團委,以河南工業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學生為主力,輻射全校,影響力正在逐步擴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青年新聞社
  • 主辦單位:青年新聞社
  • 創刊時間:2010年9月9日
  • 宗旨:堅守社會責任,塑造新聞性格
  • 新社企業文化:自由、真實、深度、創新
簡介,宗旨,企業文化,作品發布,

簡介

青年新聞社的創建者認為:作為一個省部共建的工科高校,河南工業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特色要么與學校強勢專業糧食油脂結合,要么有自己的新聞素質特色。知識方面的結合隸屬學院教學任務的安排,素質方面的特色可以有學生自己提升,青年新聞社的“志同道合”也就體現在社會責任感方面。青新社的活力就在與在社會責任感的大旗下,“折騰”出大學生喜歡看的良心新聞。

宗旨

堅守社會責任,塑造新聞性格。

企業文化

自由、真實、深度、創新

作品發布

青年新聞社《<華爾街日報>是如何講故事的》講義
張君瑞整理
“堅守社會責任,塑造新聞性格”。青年新聞社的同志們,我們正在向一個記者靠近,那個記者不是別人就是正在閱讀的你。公正、客觀、無所畏懼,這就是青年新聞社的主體品質,希望大家在咱們這個組織中能夠有所收穫。也相信如果看講義的你,能夠把你新聞的愛好實踐出來,把你的個人價值展現出來,那咱們這個社團的意義就存在了。我們不向任何單位負責,我們只向新聞負責,大家不必想著應付哪些人、哪些組織,專心你的興趣,你就是最好的自己。
這本講義旨在培養大家寫故事的方法,而不是短訊息、評論等。我想在“故事為王”的新聞界,講述如何講故事不僅是新聞界的大勢所趨,也是讀者市場的需求。清晰的邏輯,幽默的文風,如果有時間那就去看原著《<華爾街日報>是如何講故事的》吧。
一、事件報導六部曲:
一、歷史
這個故事的主線是否牽扯到過去?如果有的話,牽扯到哪些東西?
這個故事是否與過去不同?不同在哪裡?
這個故事是否是過去的繼續,怎樣繼續?
如果歷史在我的故事中是潛在的相關部分,有沒有讀者覺得真實有趣的歷史細節供我使用?我能否簡潔地使用?
二、 範圍
我的故事中的中心事件影響有多大,成都有多強,變數有多少?1、定量因素。用大概的數字或者評論、觀察限定你的範圍。2地理因素。地點的範圍和哪些地方會是故事的熱點。3、多樣性或強度因素。中心事件有多少表現方式,故事中的人物、地點和機構對事件的參與程度有多深?中心事件的發展趨勢如何,是增強還是減弱。4、其他時間對中心事件是不是有影響?他們是突出了中心事件的重要性還是淡化了其重要性?
三、原因
導致某事物在發生的因素。
1、經濟因素:是不是和金錢有關係?金錢的作用從哪裡開始到哪裡結束?2社會因素:文化習俗道德或者家庭生活的變化,是否影響到了這個故事?怎樣影響?3、政治法律因素:比如國家政策出台是否影響到了故事?怎樣影響?4、心理因素:自我意識、復仇意識和願望滿足是否是推動故事發展的主要動力?故事的主角是否受到很大影響?
四、影響
事件導致的結果
1、發生事情會對何人何物帶來好處,會帶來哪些好處?這種好處的範圍有多大?2、何人何物受到傷害,什麼樣的傷害?傷害的範圍有多大?3、那些獲益者和受害者在情感上有些什麼反應?
五、作用
反作用力的形成以及其行動
1、誰會對發生的一切抱怨最多?2、有哪些實際的努力在彌補、抗擊、改變或者減弱事件的影響?這種努力的範圍有多大?3這種努力的結構如何?
六、未來
如果我的中心事件不受干涉,繼續發展下去,會發生什麼?
1、對於我的中心事件,是否有關於其未來發展的正式研究和預測?這些研究和預測是怎么說的?2我的事件當事人和觀察者對於這個事件有哪些非正式的看法?當事人對於他們的未來如何看待?3、我能展現未來的可能情況嗎?
二、人物報導六部曲
一、歷史
我的寫作對象的過去對於他或今天他的現狀有什麼影響?
二、性質
1、我的寫作對象具有哪些與眾不同的性質值得報導,個性,職業,還是其他方面。2我的寫作對象有哪些典型性?他與同類人有多少類似性?
三、價值和標準
1、我的寫作對象最相信什麼?他的這種理念在他實現目標的努力中有何影響?2、這些信念與同類人的信念是否相同?在哪些方面的相同或者不同?程度如何?3、這些價值觀、標準和目標都是從哪裡產生的?
四、影響
1、我的寫作對象對於周圍人或同類人有何影響?這些影響是什麼,是正面還是負面的?我的寫作對象如何受到環境、周圍人或同類人的影響?同樣這些影響哪些是正面哪些是負面?
五、反作用
1、其他人對於我的寫作對象的行為和態度有什麼樣的反應?可能的話,用他們的行動來告訴我。2、我的寫作對象又是如何回應環境、周圍人和同類人對他或她的影響的?同樣,用行動證明。
六、未來
我的寫作對象認為他的未來會怎樣?其他人對於這一點又怎么看?
三、組織材料和結構
在我閱讀每篇採訪記錄和檔案資料時,我都會把這些資料裡面的信息挖出來,然後依次放在我準備好的6個盒子裡。你可以離題但不能太久。如果故事中沒有突出的動態元素存在,離題是一個改變故事節奏的好辦法。
四、激進讀者參與法則:
1、逗我呀你這個傢伙。有本事你就來哄我吧!我為什麼讀你的故事,給我一個理由?記住,我並不欠你什麼,也不想從你的故事裡得到什麼好處?
2、告訴我你能幹些什麼?不用開玩笑了,你的故事到底說些什麼?請不要給我空洞的解釋,也不要什麼瑣碎的細節——直接告訴我到底發生了什麼?
3、真的嗎?你怎么證明你說的都是真的?讓我來看看你的邏輯,看看你的證據,我會耐心看下去,但你得說服我。
4、好吧,我喜歡你的新聞作品。你要讓我記住這個故事。把故事寫的清楚一點,把故事寫的有力一點。給故事一個強有力的結尾,好讓整個故事牢牢刻在我的記憶中。
五、寫作前如何處理材料:
1、泛讀材料,對事件有一個整體的感覺,用一個簡單的主題陳述告訴讀者你講的是什麼?
2、精讀、標註索引。挖掘細節,把材料分到六部曲中。
六、敘述主線
1、板塊遞進主線。
原則:把一個故事中的所有相關材料聚集在一起。讓你已經寫出來的內容告訴你下面該寫些什麼。儘量把統一信息源的材料放在一個地方。這樣的組織模式同樣適用於其他內容較多的文章板塊,基本的方法就是:找出差異,然後組織材料深入挖掘這種差異。
2、 時間主線
故事的主體或者故事的大部分段落都遵循簡單的事件發展順序。
3、主題線
集中主體轟擊,把最有戲劇性的材料放在前面,其他靠邊站。
七、處理導語、數據和引語的訣竅
那些真正精彩的故事,完全可以開門見山,直入主題,讓故事本身來抓住讀者,而更本不需要在導語中做廣告。太多的數據無異於毒藥。雖然我希望作者們不必愚蠢到必須套用太空太空人的話,才能確定明天的太陽是從東方升起的,但確實有的時候,有的作者會像條件反射一樣,非要藉助別人的口,才能說出完全沒有必要的結論,或者完全可以由他自己說出的結論。
八、舉例式導語的使用標註包括
1、簡潔:導語中的例子必須清楚明了,能夠被立刻理解。
2、與主題表達方向一致。
3、有內在趣味:只有精彩的生活片段才恩能夠讓導語光彩照人。
4、有焦點:被導語中的描述所吸引的讀者,會期望導語中的內容與故事的主體有密切關係。
九、數據的處理
1、數字越小,越容易記住。如:“在中國有7044839人駕駛進口車”你可以變成“在中國十輛車中就有六輛進口車”。
2、除了必要的數據,其他數據儘量變成語言,如“半數以上”而不是“53.8%”。3、提供一個參照對象,讓數字更形象。如“沉砂池的需水量是89億噸”可以形象的加上“這樣的需水量足以讓鄭州市市民吃上兩年”(以上例子數據為筆者為佐證而為,只是說明寫作方法,不是事實)
十、處理人物和引語
引語要有可信度,是一種情感的回應,是真情流露。信息源的表達要尖銳又力度,鮮明有力。如當時他在與一個主任鬧矛盾,於是把這個主任稱為“十足額蠢貨”。
引語一定要非常嚴格要求。要有實質內容。壞的引語哪怕是做輔助工具都不行。
十一、處理結尾
1、前後呼應型。呼應可以採取很多種手段,哪怕用一首合適的小詩結尾。
2、展望未來型。
3、展開拓展型。比如引進故事中的情感因素。
十二、處理記者自己
1、概括者或總結者:記者得出的結論在強度和戲劇性程度上一定不要超過支持該結論的材料,不可誇大其詞。
2、裁判。控制好故事中的衝突雙方,把他們屋裡中傷的話去掉,把那些不能證實或者毫無根據的話去掉,剩下的就是爭論的核心內容。不能讓他們像打桌球一樣,要讓他們的觀點集中鮮明。
3、觀察者。引導讀者得出結論,同時記者也是讀者信任的信息源,對事件進行簡單的評論。作為觀察者一定不能把自己的觀點建立在純粹的預測、模糊的二手資料或者個人的知識儲備上。報導應來自於其中人物的真實感受和體驗。
十三、讓字和句抓住眼球
如果你的作品中有“問題、情況、反或者利益”這樣的抽象名詞,那就問問自己有沒有什麼更具體更形象的詞語代替這些抽象的詞語。一個善於談話的記者能夠避免這樣的錯誤,因為不論他要寫什麼,他都會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和朋友聊天的時候是這樣說的嗎?還有一定要記住:如果讀者問你的是時間,你不用告訴他們鐘錶的製作原理。
1、具體
“反應”是什麼?你要選擇一個合適的具體反應,如“害怕、憎恨、懷疑、熱情”。這樣更具體。
如果具體的名詞能夠讓故事變得清晰,那具體的動詞就能夠增加故事的活力和表達的深度,就如一位脾氣火爆的政治家的描寫片斷:
“不要以為我是一個瘋子!”市長狂吼道。
這就能反映出市長的脾氣,好極了。
2、苛刻:作者對作品的態度。
苛刻的作者有雙重身份,一個是充滿靈性的藝術家,一個身份就是毫不留情的批評家,專門給作品挑刺。
3、描寫
描寫能夠給故事提供其他方面的證據,增強戲劇性等。
1、精確想像。描寫和你的表達要一致。當他能夠選擇合適的詞語進行描述時,他就能用簡短的詞語為故事添加新的意義。
2、人物原則。把人物特徵情節注入到他的描寫中,比地方和事件更好,讀者還是更喜歡人物。
3、動畫處理。讀者喜歡活人,鮮活的事物。比如“吱吱呻吟的冰川”等。
4、打破常規。也許寫新聞的人和純粹文學創作確實不同,但他們不必可以劃清界限,在新聞特寫中是使用“詩的破格”也是為了讓自己的表達更清楚更準確更容易被讀者理解。
4、交談感
作品一定要是在聊天,而不是演講。他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而不是什麼文字元號。問自己:我和朋友聊天的時候是這樣說的嗎?這裡的交談感,並不是完全說話的方式寫作,因為口頭表達不可能總是精確、簡潔、正確的,但我們能夠以接近說話的語氣去寫作,一定會受益匪淺的。
5、連貫性
1、 過渡的段落。要讓故事自然的順下去,而不是拉過去。
2、 來歷出處。和主題有關的來歷說清就行了。我們找一個人談大學生就業,我們不別要說他是中華女子學院的性學專家。
3、 解釋說明。對任何有疑惑的地方要解釋,但一定要簡單明快。記者必須學會緊湊簡潔地處理故事的平淡內容,這樣才能讓讀者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故事的精彩部分去。
6、精心設計結構
1、 速度感。即使有事不可避免的枯燥,那記者就要把枯燥的長度簡短。如“在鮮血、灰塵和嚎叫中……”“運用他精確無情的邏輯……”,這無疑加快了速度。
2、 力量感。“重複”是作者在突出故事內容時候最依賴的習慣。重複在新聞寫作中並不是什麼好詞,若可能可以用類似的詞語,當然用排比除外。
3、 變化感和節奏感。變化的句子長度和結構能夠幫助作者實現他的目的,還可以採用其他技巧滿足讀者要求。
十四、 如何有效地修改
如果因為害怕冒犯讀者而改變自己的表達方式,去迎合一屋子的人,而不是某個具體的人,再多的寫作技巧和策略都沒用。
在充滿了擔憂的土地上,永遠生長不出風格。
三步修改法:
1、 內容的修改。先看哪些地方要補充,而不是去刪減。看看有沒有忽略一些支撐作用的內容,有沒有地方需要解釋更清楚些,把這些內容補充進去,儘量讓故事變的清晰和可信的材料都包含進去。
2、 結論和連貫性的修改
它們是否表達了我想要表達的內容,它們是否像支持它們的論據材料一樣強勁有力?對所有過渡段落、出處介紹和解釋說明性材料也非常注意。
3、 節奏和細節的修改
先進行逐字逐句的修改,之後再大幅度修改,這樣不至於因為大幅度的修改而付出更多的解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