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青島開發區)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

青島開發區一般指本詞條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青島開發區)是1984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家級開發區之一,青島開發區於1985年3月28日正式動工興建。1992年,開發區與原青島市黃島區體制、區劃合二為一。1995年在薛家島街道設立了省級鳳凰島旅遊度假區。2006年,青島西海岸出口加工區設立;2008年,青島前灣保稅港區設立。2014年6月西海岸新區成立,第九個國家級新區面積2096平方公里。

2018年12月,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榮獲2018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排名第6。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經濟建設,招商引資,主導產業發展,開發區形象,投資軟環境,持續發展,所獲榮譽,綜合實力,功能分區,優惠政策,自然資源,河流,氣候,野生動物資源,植物資源,地質地貌,地形,河流,海域,氣溫,土壤,氣候氣象,人口概況,人口分布及構成,人口增長率,社會民生,城鄉變化,

歷史沿革

1984年10月,國務院批准設立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面積15平方千米。
1992年5月,山東省、青島市先後決定,將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擴展,下轄珠山街道辦事處和黃島、薛家島、辛安、柳花泊4個鎮,總面積159平方千米。
1994年9月,黃島、薛家島、辛安、柳花泊4個鎮撤銷,設立街道辦事處,同時設立長江路街道辦事處,原薛家島鎮的13個村劃歸長江路街道辦事處管轄。
1996年4月,省、市決定將膠南市靈山衛鎮的台子溝、八里莊、荒里、扒山、岔河、戴戈莊、兩埠岸、王家港、花科子、薛辛莊、高家台、周家夼等12個行政村劃歸黃島區長江路街道辦事處;將膠南市紅石崖鎮的張戈莊、龍灣崖、郭家台子、法家園、管家窪、龍鳳村、可洛石、龍斗山前等8個行政村劃歸黃島區黃島街道辦事處。區劃調整後,全區總面積擴大到217.3平方千米。2003年11月,省、市決定將膠南市紅石崖鎮劃歸開發區,全區總面積增至274.1平方千米。
2005年1月,紅石崖鎮改設辦事處。開發區現轄長江路及黃島、辛安、薛家島、柳花泊、紅石崖6個街道辦事處,203個社區居委會。
2010年6月28日,經青島市人民政府批准,柳花泊街道辦事處更名為靈珠山街道辦事處。
各功能區工委、管委,各鎮黨委和人民政府、各街道黨工委和辦事處,各部門、單位:
為適應青島西海岸經濟新區發展戰略要求,進一步放大和拓展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政策功能優勢,全面提升園區開發建設水平,根據市委、市政府關於青島西海岸經濟新區功能區布局與管理體制調整的有關決定精神,確定自2月1日起,受黃島區政府委託,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長江路街道、黃島街道、薛家島街道、辛安街道、靈珠山街道、紅石崖街道、靈山衛街道(含積米崖港區)、王台鎮(含黃山經濟區),以及隱珠街道長城村等10個村(前灣保稅港區、王台保稅拓展區和西海岸出口加工區除外),所屬村民委員會的名稱不變,各村的區域範圍不變。
2018年9月3日,經青島市人民政府和青島西海岸新區政府批准,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管委辦公地點從原長江中路搬遷到王台鎮台中路29號。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古屬萊夷地域。西周時屬莒國。春秋戰國時期屬齊國之介根。秦漢時期屬琅琊郡之黔陬縣。三國時屬魏國城陽郡之黔陬縣。西晉屬高密國黔陬縣。東晉屬高密郡黔陬縣。南朝宋孝武帝並北海省高密郡,改屬北海郡黔陬縣。北朝後魏孝莊帝永安二年(公元529年)置膠州,領東武、高密、平昌三郡,轄於高密郡黔陬縣。北齊文宣帝天保七年(公元556年)置平昌郡於黔陬縣。隋文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廢平昌郡,以黔陬直隸膠州。開皇五年(公元585年)改膠州為密州,黔陬縣亦隸屬其下。隋煬帝大業元年(公元605年)改黔陬縣為膠西縣。唐高祖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在黃島地區設定板橋鎮轄於密州高密縣。宋哲宗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板橋鎮復屬密州之膠西縣。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膠西縣直隸於膠州。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清政府被迫與德國簽訂喪權辱國的《膠澳租界條約》,黃島和薛家島兩地始從膠州析出,劃為膠澳商埠,並淪為德國租界地。而辛安和薛家島西部5村仍屬膠州,為膠州之霑化鄉。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春,膠州變6鄉制為13區制,霑化鄉又改為朱仲區。1929年4月,黃島和薛家島兩地屬青島特別市海西區。1930年,膠縣朱仲區改為膠縣第5區。1942年12月,黃島和薛家島兩地劃歸為日偽統治下的青島特別市膠州區,薛家島為膠州區直屬鎮,黃島歸膠州區第5區。1944年,黃島和薛家島兩地再次從膠州區析出劃歸偽青島特別市海西區。1945年8月,日本帝國主義無條件投降,黃島、薛家島、辛安全境解放。同時成立珠山縣民主政府,亦即諸膠縣民主政府。黃島、薛家島、辛安全部劃屬珠山縣。11月,珠山縣撤銷歸併膠縣。1946年9月黃島、薛家島、辛安再次從膠縣析出,劃歸新成立的膠南縣,膠南縣轄於濱北專員公署,1950年改轄於膠州專員公署。1956年7月撤消膠州專員公署,改轄於昌濰專員公署。1958年10月改轄於青島市。1961年夏復歸昌濰專員公署。1976年10月,山東省革命委員會決定,將黃島、薛家島、辛安3處人民公社從膠南劃出,組建黃島革命委員會(縣級)。1989年5月6日,國家科委批准同意青島市在青島開發區內建立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1992年11月19日,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青島保稅區,規劃用地面積為2.5平方千米,位置在黃島區境內。2006年5月8日,國務院正式批准在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內設立國家級青島西海岸出口加工區,規劃面積2平方千米。2012年,原青島市黃島區與膠南市合併,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青島開發區)不再與黃島區一套機構、兩塊牌子,在相關政策框架內相對獨立運行,自主發展。2013年,區域範圍在原有基礎上,劃入王台鎮(含黃山經濟區)、靈山衛街道(含積米崖港區),以及隱珠街道部分區域。

經濟建設

招商引資

青島開發區始終把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集群化布局、專業化招商、職能化服務”的工作思路,著力引進高、精、尖項目,開放型經濟呈現新局面。截至目前,已有55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來區投資,實際利用外資約74.8億美元。引進投資過千萬美元項目411個,投資過億美元大項目17個,世界500強投資項目54個。對內開放步伐不斷加快,海爾、海信、中船重工、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等一批國內知名企業紛紛入區。2008年,外管局到賬外資5.05億美元;利用內資到位資金73.1億元。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注重速度、質量和效益的有機統一,國民經濟保持又好又快發展的良好態勢,主要經濟指標連續十餘年持續快速增長。2009年,青島開發區實現GDP814.2億元地區生產總值、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財政收入等指標的增速均位居第一。
投資環境綜合評價總指數繼續保持國家級開發區第5位。

主導產業發展

按照“大港口、大工業、特色旅遊”三大特色經濟的布局,主導產業的主體框架基本形成。按照“龍頭項目-產業鏈-產業集群-製造業基地”的發展思路,重點建設的港口、家電電子、石化、汽車、造修船、海洋工程“六大產業集群”的龍頭項目全部開工建設,集群產值總量占規模工業總產值的78%。
港口產業,圍繞建設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物流中心,全面推進前灣港開發建設,北港區10個10萬噸深水泊位全部建成,總投資160餘億元的南港區13個深水貨櫃泊位開發全面啟動,2008年貨物吞吐量突破3億噸,貨櫃吞吐量突破1000萬標箱。
家電電子產業,形成了以海爾、海信、新都理光、瑞智精密機電等大項目為龍頭,中小型配套企業集聚發展的產業格局,是國家(青島)家用電子產品產業園和中國北方最大的家電生產基地。
石化產業,1000萬噸大煉油、總投資6億美元的麗東化工等龍頭項目建成投產,2010年石化產業產值將達1000億元,成為全國重要的環保型石化基地。
造修船產業,總投資74億元的海西灣造修船基地修船塢建成投入使用,50萬噸級造船塢啟用,大型船用曲軸、船用柴油機等核心配套項目建成或開工,將形成年造船468萬噸、修船220餘艘的生產能力,年銷售收入達500億元。
海洋工程產業,總投資40多億元的中海油海洋石油工程項目一期二期建成投產、三期開工建設,總投資2億美元的武船麥克德莫特、總投資23億元的中石油等海洋工程項目開工建設,海西灣將成為世界重要的海洋石油工程製造基地。
汽車產業,上汽通用五菱具備年產30萬輛整車和35萬台發動機的生產能力,一批工程機械和汽車零部件項目已形成批量生產規模。
特色旅遊、現代物流、金融保險、總部經濟等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圍繞建設國內一流的海濱旅遊度假勝地,鳳凰島旅遊度假區開發深入推進,金沙灘景區榮膺國家4A級景區。2008年接待國內外遊客436萬人次,旅遊總收入23.3億元。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深入實施“雙十高”工程,全區已引進建設省部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發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和孵化器38家;2008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1100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64%。大力實施“名牌興業、質量興區”戰略,名牌產品總量居全國同級行政區前列。循環經濟取得新進展,2008年萬元生產總值能耗按可比口徑下降9.6%、水耗下降11.6%。

開發區形象

堅持以可持續發展為主題,按照規劃先行、突出特色、建設精品、生態保護的原則,努力建設功能完善、環境優美、最適宜生活居住的現代化新城區。累計投資超過400億元進行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工業區基本達到“九通一平”標準,建成前灣港、黃島油港、膠黃鐵路環膠州灣高速公路、長途汽車站等一批大型交通通訊能源設施,採用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建設了鐮灣河水質淨化廠、管家樓水廠、生活垃圾處理廠等一批市政基礎設施。城市品位和檔次不斷提升,高標準完成城區骨幹道路改造、嘉陵江路立交橋、黃河路立交橋、嵩山隧道、濱海大道、金沙灘公園、唐島灣濱海公園等城市精品工程;海灣大橋、海底隧道建成通車,“青黃不接”成為歷史。堅持“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多元整合、組團建設、捆綁開發”的原則,不斷推進農村城市化進程,建成區面積達73平方公里。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生態城市,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5%,成功創建ISO14000國家示範區和國家級生態示範區,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投資軟環境

初步建立起以改革開放為主要特徵,精幹高效、運轉協調的行政管理體制,在全省率先整建制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不斷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將1054項審批事項精簡到104項,總精簡幅度達90%。積極推進“零收費區”建設,面向工業企業的區屬收費項目由原來的334項減少到2項,每年可以減輕企業負擔近2億元。建立“一站式”行政審批中心,將與項目引進和建設相關的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全部集中到行政審批中心統一辦理,提高了辦事效率。設立機關效能投訴中心,機關效能建設走在全省、全國前列。紮實推進“平安西海岸”建設,先後四年榮獲“平安山東建設先進區”稱號,被評為全國安全生產先進單位。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規劃、人事任免等重大事項實行票決制。注重從源頭上預防和解決腐敗問題,重點抓好教育、制度、監督、查處、一崗雙責“五個關鍵環節”,制定並落實經營性土地使用權轉讓建設工程項目招投標、財政資金使用、農村財務管理、幹部人事任免“五個重點領域”6個監督辦法。

持續發展

堅持以人為本,注重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突出解決民生問題,保證民眾共享發展成果。深入實施“科教興區”戰略,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全國科普示範城區”榮譽稱號,成功創建“山東省教育工作示範區”,引進青島濱海學院青島職業技術學院、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科技大學北京電影學院青島創意媒體學院、青島理工大學、青島黃海職業技術學院、青島港灣職業學院等8所高等院校。高度重視招才引智,全區現有人才總量16.6萬人。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實施西海岸文化家園工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金鳳凰獎)頒獎活動永久落戶,被評為“山東省社會文化先進區”。大力發展醫療衛生事業,實施全民醫療保障民心工程,初步形成醫療、預防、康復、保健、科研為一體的醫療體系。3A甲等的西海岸醫療中心已經建成。率先建立和諧社區建設標準,“六型社區”建設被國家民政部譽為“黃島模式”。全面實施城鄉統籌就業、農村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醫療保障、城鄉社會救助等制度,形成了完善的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

所獲榮譽

2018年12月,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榮獲2018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排名第6。

綜合實力

綜合實力大幅提升。2011年,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150億元,比2007年翻了近一番,年均增長17.8%;工業總產值3500億元,是2007年的2.5倍,年均增長25.7%。實現轄內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5.8億元,是2007年的2.1倍,年均增長20.6%。我區創造了全市1/4的工業總產值、1/5的生產總值和實際到賬外資。投資環境綜合評價總指數連續8年居國家級開發區第五位。
——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2008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08.2億元,人均近2萬美元;工業總產值2015.6億元,增長44%;全口徑財政一般預算收入71.1億元,增長24.8%;轄內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7.6億元,增長19.6%;外貿進出口61.9億美元,增長24.8%;其中出口36.5億美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6.7億元,增長2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50元,增長14%;農民人均純收入9600元,增長13.4%。投資環境綜合評價總指數繼續保持國家級開發區第5位。
——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成效顯著。實際利用外資約73億美元。引進投資過千萬美元項目404個。
——主導產業發展已具規模。1000萬噸大煉油、總投資5.4億美元的麗東化工等龍頭項目建成投產。全區已引進建設省部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發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和孵化器33家;
——城市功能形象不斷提升。累計投資300餘億元進行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城市品位和檔次不斷提升高標準完成城區骨幹道路改造、嘉陵江路立交橋、黃河路立交橋、嵩山隧道、濱海大道、金沙灘公園、唐島灣濱海公園等城市精品工程海灣大橋、海底隧道開工建設,“青黃不接”問題即將解決。
——和諧社會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引進中國石油大學、山東科技大學、北京電影學院青島創意媒體學院、青島理工大學等8所高等院校。高度重視招才引智,全區現有人才總量8.4萬人。
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機遇。

功能分區

按照城區總體規劃,青島開發區在區域布局上規劃為六個主要功能區: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青島開發區)
1、石油化工工業區
主要在新區北部一帶,依託黃島油港,發展石油化學工業和化纖生產,形成北方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
2、國際商貿倉儲加工工業區
主要利用保稅區政策和臨近前灣港的優勢,完善保稅設施,努力擴大保稅業務範圍,借鑑自由貿易區的運作經驗,建成以進出口、轉口、過境貿易為主的貿易中心;以倉儲運輸為主的貨物集散中心;以加工貿易為主的加工中心;以高科技產業為主的高新技術中心;以國內外信息為主信息傳遞中心;以國外商品為主的展貿中心,使開放區與保稅區優勢互補,成為與國際市場接軌、設施完善、功能齊全、服務一流、效益上乘的現代化自由貿易區。
3、臨港工業區
在臨近前灣港一帶區域,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加速工業園建設和重大工業項目的引進開發,著重發展生物製藥、家電、電子信息、新型建材等工業項目,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形成企業群體,逐步發展成為依託港口性強、運輸量大、技術優良、規模較大的工業基地。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青島開發區)
4、生態高效農業區
主要在新區的西部,積極發展生態農業和林果業、蔬菜、畜牧業,逐步建設成為全區的果品生產基地和居民的“菜籃子”基地,為新區發展提供豐富的農副產品。
生態高效農業區生態高效農業區
5、行政商務中心區
主要在新區南部,長江路以北地域,以新的行政區為中心,進一步帶動周邊文化區、金融區、商業區的完善,逐步形成第二個十年的標誌性的中心區域。
6、綜合旅遊區
主要包括薛家島辦事處所區域和柳花泊珠山國家森林公園,利用豐富的自然風景資源,突出山海景觀特色,建成集娛樂、度假、休療養、海上體育活動為一體的具有現代化水準和特色的綜合旅遊區。
綜合旅遊區綜合旅遊區

優惠政策

1、對設立在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2、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除了屬於石油、天然氣、稀有金屬、貴重金屬等資源開採項目的,由國務院另行規定以外,實際經營期在十年以上的,從開始獲取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3、對從事港口、林業、牧業的外商投資企業,在依照規定享受“二免三減”企業所得稅優惠待遇期滿後,經企業申請,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在以後的十年內繼續減征企業所得稅15%至30%。
4、外商投資企業興辦的產品出口企業在依照規定享受“二免三減”企業所得稅優惠待遇期滿後,凡當年出口產品產值達到當年企業產品產值的70%以上的,可以按照稅法規定減按1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5、外商投資企業興辦的產品先進技術企業,在依照規定享受“二免三減”企業所得稅優惠待遇期滿後,仍為先進技術企業的,可以按照稅法規定的稅率延長三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6、外國投資者從外商投資企業取得的利潤,直接再投資於該企業,增加註冊資本,或者作為資本投資開辦其他外商投資企業,經營期不少於五年的,經投資者申請,稅務機關批准,退還其再投資部分已繳納的所得稅40%的稅款。
7、外國投資者從外商投資企業取得的利潤,直接再投資於興辦、擴建產品出口企業或先進技術企業,可以依照國務院的有關規定,全部退還其再投資部分已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外國投資者直接再投資於興辦、擴建產品出口企業或先進技術企業,自開始生產經營月份起三年內沒有達到產品出口企業標準的,或者沒有被繼續確認為先進技術企業的,應當繳回已退款的60%。
8、外國投資者從外商投資企業取得的利潤,免徵所得稅。
9、對用自有的運輸工具和儲藏設施,直接為客戶提供倉儲、運輸服務的外商投資企業,可以認定為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可以享受“二免三減”的稅收優惠政策。
10、從事生產技術科學研究和開發的外商投資企業,認定為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可以享受“二免三減”的稅收優惠政策。
11、對於高科技、特大型項目將給予個案扶持。
發展環境
發展環境不斷最佳化。榮獲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十強開發區、山東最佳投資城市稱號。堅持每年圍繞一個主題,開展機關作風教育整頓活動。幹部教育培訓質量顯著提升,掛職鍛鍊、輪崗交流力度不斷加大。深化源頭防腐,廉政建設取得新成效。充分發揮“三線一網”作用,健全網路問政等互動平台。電子監察系統投入使用,公共資源交易體制機制不斷創新,行政事項審批效率平均提速70%。區長公開電話辦結率96%。自覺接受區人大和政協的監督,2008年以來,共辦復人大代表議案、建議668件,政協委員建議案、提案786件。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青島開發區)

自然資源

河流

區內河流屬東南沿海水系,均為季節性河流。因境內山水相連,便形成了源短流急,單獨直接入海的特點。較大的河流有南辛安河、橫山河、周家夼河、辛安前河、辛安後河、鐮灣河、獨垛子西河、小南莊西河、九曲河、張戈莊河、於家河、丁家河。全區河流總長79.5千米,流域面積140.2平方千米。由於季節性強、坡度大,河床短淺,汛期水流湍急,因此水土流失較重。歷史上常有暴雨成災,河水漫溢,隨水夾帶大量礫石、泥沙,沖毀房屋農田的現象時有發生。改革開放以來,加大了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先後建起了小珠山水庫(由膠南管理)、青石灣水庫、殷家河水庫等中小型水庫27座,塘壩150座,截流壩22處,避免了因河流引發的水災,增加了農田灌溉面積和城市供水水源,同時補充了地下水資源。

氣候

開發區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由於經常受到海洋季風和海流、水團的直接影響,空氣濕潤,雨量充沛,溫度適中,四季分明,有明顯的海洋氣候特點。春季氣溫回升緩慢,較內地相差近1個月,多東南風和海霧。常因大風大霧影響海上捕撈作業及交通運輸。夏季氣溫高而不燥,降水較集中,濕潤多雨而無酷暑。秋季天高氣爽,氣溫下降比較緩慢,雨量驟減。冬季雨雪偏少,乾旱,氣溫下降較遲,比內地偏高,多風,無嚴冬。有春寒、夏涼、秋爽、冬暖之說,是天然的避暑勝地。

野生動物資源

獸類:主要有黃鼠狼、狼、獾、刺蝟、野兔、狐狸、野貓、鼠、蝙蝠等。其中狼、獾、狐狸逐年減少,已不多見。鼠類繁殖較快,隨著城區的發展和滅鼠力度的加大,鼠害大幅度降低。
鳥類:主要有喜鵲、灰喜鵲、斑鳩、烏鴉、鵪鶉、杜鵑、布穀鳥、松雞、野雞、野鴿、水鴨子、海鷗、老鷂、鷹、貓頭鷹、啄木鳥、燕子、大雁、麻雀、山雀、黃道眉、蠟嘴、黃鶯、畫眉、百靈鳥、黃雀、黃鸝、翠鳥、燕雀等。
蛇蟲類:主要有蠶、蜂、蝴蝶、蜻蜓、螳螂、蟋蟀、蝗蟲、蟬、蠍子、蚰蜒、蝸牛、蜘蛛、蛇、青蛙、蟾蜍、馬蛇子等。

植物資源

林木資源:開發區林木資源品種繁多,可分為50科,90屬,100多小樹種。其中,落葉喬木有毛白楊、枰柳、小葉揚、旱柳、榆樹、國槐、刺槐、青桐、苦楝、臭椿、楸樹、梓樹、柞樹、槲樹、枸樹、水杉、水曲柳、板栗、山楂、柿、蘋果、棗、梨、桃、杏、櫻桃、花紅、海棠、棠梨、軟棗、香椿、桑、油桐、車梁木、合歡、垂柳、龍爪槐、木瓜、皂莢、黃連木、法桐、紅楓、五角楓、刺楸等。常綠喬木有側柏、赤松、黑松、檜柏、龍柏、雪松、耐冬等。灌木主要有枸桔、酸棗、檉柳、荊條、衛矛、山蘭、芫花、苦參、映山紅、木槿、柘樹、三椏、胡頹子、錦雞兒、棉槐、杞柳、臘條、花椒、無花果、冬青、黃楊、月季、貼梗、女貞等。藤本林木主要有葛藤、枸杞、金銀花、地錦、絡石、葡萄、藤蘿、凌霄、迎春等。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
野草資源:主要有,狗尾草、稗子、野麥、黑三棱、黃背草、燈心草、牛草、熟禾、林地早、狼尾草、老芸草、止血馬塘、油草、貓尾草、雀麥草、草珠珠、狐茅、纖毛鵝冠草、知風草、高野黍、高瓜茅、牛筋草、虎尾草、香附、苔草、野燕麥、枝子、韭白、山扁豆、野綠豆、荊三棱、野黃芪、小苜蓿、田皂角、細梗胡、紫雲英、鐵掃帚、苦刺、胡板子、野百合、野花生、鴉蔥、山牛蒡、野豌豆、葉螞蝗、毛耳朵、雞眼草、山豆花、大苦菜、青蒿、苣買菜、曲曲萊、大連。

地質地貌

地形

青島開發區屬魯東丘陵區,呈西高東低之勢,境內山嶺起伏,溝壑縱橫。有海拔100-400米的山峰45座,西部主要有小珠山山脈,陡峻挺拔,分別向東向西綿延數十里,為西部的天然屏障。主峰海拔724.9米,山基多為花崗岩和石灰岩。全區除辛安辦事處東部近海處有平均海拔3米的沖積平原外,其它均數丘陵山地。

河流

青島開發區屬東南沿海水系,均為季節性河流。因境內山水相連,形成了源短流急,單獨直接入海的特點。較大的河流有辛安前河、辛安後河、南辛安河、鐮灣河、獨垛子西河等11條河流。河流總長34公里,流域面積83.2平方公里。

海域

青島開發區三面環海,海岸線長106公里,港汊眾多,水道縱橫,島礁棋布。有黃島、竹岔島、唐島、牛島等10餘個大小島嶼。位於黃島與薛家島之間的黃島前灣, 水深浪平,不凍不淤,是優良的天然港灣。薛家島與靈山衛間的唐島灣,有廣闊的淺海和大面積的灘涂,加上其他淺海海面,適合發展海水和灘涂養殖業。薛家島金沙灘東西長3.5公里,呈月牙狀向南伸展,灘面廣闊平緩,沙質細膩,水清浪涌,是天然浴場和度假療養勝地,這裡已成為中國青島金沙灘文化旅遊節的固定舉辦場所。此外,還有金沙灘的姊妹灘銀沙灘長2公里,色澤如銀;以及景色奇特、環境幽美的連三島等已成為旅遊觀光的勝地。

氣溫

青島開發區屬暖溫帶季風氣候。空氣濕潤,雨量充沛,溫度適中,日差變化較小,年平均氣溫12.5℃。四季分明,有明顯的海洋氣候特點。有春寒、夏涼、秋爽、冬暖之說,是天然的避暑勝地。

土壤

境內多為棕壤土和潮土兩類,分布規律為由高處到低處,依次為棕壤性土、棕壤、潮棕壤,土體隨地形的起伏由高處到低處逐漸增厚。

氣候氣象

市區由於海洋環境的直接調節,受來自洋面上的東南季風及海流、水團的影響,故又具有顯著的海洋性氣候特點。空氣濕潤,雨量充沛,溫度適中,四季分明。
春季氣溫回升緩慢,較內陸遲1個月;夏季濕熱多雨,但無酷暑;秋季天高氣爽,降水少,蒸發強;冬季風大溫低,持續時間較長。據1898年以來百餘年氣象資料查考,市區年平均氣溫12.2℃,極端高氣溫37.4℃(1997年7月27日),極端低氣溫-16.4℃(1931年1月10日)。全年8月份最熱,平均氣溫25.1℃;1月份最冷,平均氣溫-1.2℃。日最高氣溫高於30℃的日數,年平均為11.4天;日最低氣溫低於-5℃的日數,年平均為22天。
降水量年平均為775.6毫米,春、夏、秋、冬四季雨量分別占全年降水量的14%、57%、22%、7%。年降水量最多為1272.7毫米(1911年),最少僅308.2毫米(1981年),降水的年變率為62%。年平均降雪日數只有10天。年平均氣壓為1008.6毫巴。年平均風速為5.3米/秒,以南東風為主導風向。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3%,7月份最高,為89%;12月份最低,為68%。
青島屬東亞季風區、常風向為東南,次常風向為北及西北偏北,強風向與次常風向基本一致。年平均風速5.3米/秒,以南東風為主導風向,最大風速38米/秒。
青島海霧多頻,年平均濃霧51.3天、輕霧108.2天,一般多發生在4-7月。
本區冰凍不嚴重,對航運、生產影響甚微。

人口概況

人口分布及構成

2010年底,全區總人口為312864人,比2009年底的315722人減少2858人;總戶數87822戶,較2009年的86304戶增加1518戶,平均每戶3.56人,比2009年的每戶平均3.66人減少0.1人。
黃島街道辦事處50377人,減少888人;辛安街道辦事處58409人,減少2853人;薛家島街道辦事處40084人,增加1160人;柳花泊街道辦事處13379人,增加163人;長江路街道辦事處116150人,減少533人;紅石崖街道辦事處34465人,增加93人。
在總人口中,男性160004人,女性152860人,性別比為104.67(女性為100),性別比有所下降,比2009下降1.09%。

人口增長率

人口自然增長。出生人口:共出生3422人,男嬰1838人,女嬰1584人,出生率為10.89‰,出生性別比為116.04(女性為100),比2009出生3126人,增加296人,出生率比2009年的9.82‰增加1.07‰。
死亡人口:共死亡1215人,男性712人,女性503人,比2009年的1060人,增加155人,死亡率為3.87‰,死亡率比上年的3.33‰增加0.54‰。死亡人口中,非正常死亡80人,比2009的99人減少19人,占死亡總數的6.58%。

社會民生

人民生活顯著改善。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達到四分之三以上。2008年以來,累計投資82億元,辦理政府實事48件、94項。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3.5%、12.8%。設立全民創業扶持基金,以創業帶動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保持在2%以內。保障性住房累計竣工107萬平方米,城區人均住房面積33平方米。社會保障全覆蓋,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七連調”,月人均基本養老金比2007年增長了66.7%;先後4次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分別由每人每月260元、150元提高到440元、300元;優撫對象撫恤標準、定補標準每年提高約15%;先後4次提高城鄉義務兵家屬優待金標準,由每戶3000元、7000元分別提高到1.2萬元、1.5萬元;先後5次提高新農合籌資標準,由每人每年150元提高到340元,保障標準居全國前列。
社會民生社會民生

城鄉變化

城鄉面貌日新月異。橋隧通車,西海岸發展開啟新篇章。2008年以來,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69億元。建成區面積擴大到75平方公里,城市化率提高到82.5%。新建、改建重點道路30餘條,公交充換電站等重要基礎設施投入運營。累計獲得“魯班獎”、“泰山杯”等全國全省工程質量最高獎50餘項。新增供熱面積500萬平方米,集中供熱普及率提高到76%。城區綠化覆蓋率提高到45.2%,林木綠化率提高到34.3%,空氣品質優良率保持91%以上,是省級生態區、中國生態(人文)宜居規劃建設示範區。在全市率先完成社會主義新農村“五化”工程。
2014年6月西海岸新區成立,為黃島區全部行政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