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福音堂

青島福音堂

青島福音堂,始建於20世紀40年代的中後期,所在地是興安路9號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島福音堂
  • 始建於:20世紀40年代的中後期
  • 所在地:興安路9號址
  • 意義:歷史悠久
簡介,歷史,地址,

簡介

史料顯示,20世紀40年代的中後期,市區與興安路福音堂同時存在的浸信會教堂有濟寧路、平陰路、樂陵路、仲家窪、東鎮、松山路的浸信會和四川路、建國新村的福音堂,另外還有即墨城浸信會、即墨大北曲、東城、河馬石的福音堂和壽光城浸信會。
浸信會興安路福音堂具體的建造時間已不可考,我們推測應該出現在第二次日占時期或更早些,這樣,其大致的生成年代估計是在1935年至1945年的10年間。沒有資料證明在成為浸信會的福音堂之前,這座規模不大的精緻建築的具體用途,想大約應和宗教無關。在我們所能存有記憶的20世紀前50年的基督教建築中,浸信會興安路福音堂無疑是最富有詩意的一個。

歷史

建築背靠青島山,面向一片居民成分複雜的半臨時性社區建築,遙遠的,可以看見膠州灣的西海岸。在人們的記憶中,興安路福音堂最具標誌性的建築符號,是其高起的塔樓,這個坡面很大的塔樓在背後陡峭的山崖的映襯下,構成了一幅在喧囂的城市中難以尋覓到的靜謐圖畫。
塔樓之下的福音堂主體為結構簡單的單層建築,規模不大,呈現出一種簡約的歐洲鄉村別墅的風格。由於福音堂建築與周邊的民居建築沒有聯繫,這樣,其從街道上看去就成了落差極大的山崖之下的一個孤零零的院落。每當夕陽西下時,餘輝照射在福音堂塔樓的坡面上,景色動人。
對福音堂建築所處的地區,人們俗稱興安山。以福音堂為界,興安路的南北分成了對比懸殊的兩個階層,南面是一片散落的雜亂民居,北面則是統一規劃的別墅建築。沒有資料證明在福音堂沒有改變用途之前,興安路南北的兩部分居民是否在這裡曾有過交流,但在現實的生活中,兩部分居民的隔膜卻是顯然的。這種尖銳的情形,在市區其他的福音堂和其臨近的居民中,並不多見。主自然不分貧賤,但主的信奉者身上的財富符號,卻又是主得以存在的理由。實質上,對興安路福音堂而言,真正需要面對的,恰恰是南面的貧困居民。
在記憶中,偶爾,也有人稱興安路南面這片不大的三角形區域為興安里。正如這個城市許多不被主流文化所關注的角落一樣,對這片長時間並無上下水設施的雜亂民居而言,無論是“興安山”還是“興安里”,均不曾入正史,所以,初始無從考據。現在看,山的叫法,大約是這裡的人們依青島山而居,且靠山生活,映透了一種城市邊緣群落的貧困與無奈;里的說法,當是這裡的聚居者對秩序化城市生活的嚮往,但這裡卻顯然並不是城市規劃者們眼中的里,建築並無規劃,也無章法,散亂搭建,蔚然成風。
依照最早的城市規劃,俾斯麥山炮台周邊的很大一片區域並未劃入當局的民用與商業用地的範圍,在此後修訂和擴展的規劃方案里,城市住宅區的邊緣實質上便是到環繞原俾斯麥山的登州路和廣饒路為止了。登州路南段東側依山勢而建的一排圍合有花園的住宅建築,便成了山與城的分界線。分界線之後,政府的行政權利便似乎微弱了許多,於是,這裡便陸續出現了一些私人搭建的簡易房屋。
至少在20世紀30年代的時候,後來被稱為興安山的貧困的興安路三角形居住群落尚不成氣候。此後,移居者逐漸多起來,遂漸成居民區。應該也就是在這時,興安路南北中間的這一帶有塔樓的建築開始成為浸信會的福音堂。一些回憶顯示,在很長時間裡,興安路南面邊緣群落的居民,多是生活無著者,後來的制度變化,也未使這裡的相當一部分居者,進入到有計畫的城市體制內。
有關浸信會興安路福音堂的最後記錄,陸續出現在1951年、1958年和1964年。根據1951年的統計,當時美南浸信會青島教區有教會8處、福音堂2處:市區有濟寧路、樂陵路、范縣路、芙蓉路、台湛路、松山路浸信會和四川路、興安路福音堂。到了1958年秋,青島基督教實行聯合聚會,成立了聯合辦公室,由56處禮拜堂合併為10處聯合聚會點。但是,記錄表明,興安路浸信會福音堂和雲門路中華基督教自立會,沒有參加這次聯合。在當時的情形下,這應該是一個令人費解的大膽舉動。我們推想,這不會沒有原因。
但是,我們不清楚其中的原因,也不知道是否是因為了這一不合作的姿態,導致了這兩個不同背景的基督教機構的速滅。終於,4年之後的1964年,包括興安路福音堂在內的沒有參加聯合聚會的這兩個會堂,被關閉了。政府的史料顯示,興安路福音堂和雲門路中華基督教自立會被關閉後,信徒改在了就近的聯合聚會點活動。至此,浸信會興安路福音堂在存在了30年之後,徹底消亡了。20世紀70年代末期,這個曾經的福音堂建築被拆除,原址建成了一座簡易的6層住宅樓。

地址

所在地:興安路9號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