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海因里希飯店

青島海因里希飯店

海因里希親王飯店1899年9月1日開業,最初由在上海的德國曼德爾公司投資建造。但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飯店在剛剛開張一年多時間後,即在1900年或1901年,曼德爾公司就將自己在青島的這份產業賣給了青島旅店業聯合協會的股份公司。後者則在擁有了海因里希親王飯店之後,於1904年在城市的東部海濱又建造了一個同樣規模的旅館,並在很長時間裡,同時經營著當時租借地上聲名最響的兩個飯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島海因里希飯店
  • 成立時間:1899年9月1日
  • 建造商:上海的德國曼德爾公司
  • 建築面積:3611平方米
簡介,風格,歷史,現狀,

簡介

青島旅店業股份公司持有海因里希親王飯店的股權長達10年,在這10年裡,飯店棲息的城市成長為了一個德國的殖民地樣板。海因里希親王飯店產權的第二次變化,發生在1910年前後,在這次交易中,哈利洋行買下了這裡,成為了這個純粹的德國飯店的新投資人。

風格

海因里希親王飯店牆體採用花崗石基座,黃色粗砂石牆面,立面為歐洲同時期旅館建築中常用的三段式分割法,布局採用強烈的中軸線對稱式,中部和兩端在平面中略前凸,頂部配以曲線式山牆,轉角處用花崗石鑲嵌。飯店屋面為平緩的紅瓦坡頂,兩側設起尖式閣樓窗。大門為三座券拱式並排門洞,通過多級台階溝通與室外地坪的聯繫。有評論指出,這棟開有矩形條窗並設定花崗石窗套的早期飯店建築,風格中已印含了新藝術運動的影響痕跡。
從海因里希親王飯店裝有南向陽台的房間裡,可以望到一條景色秀麗的岸邊林蔭道以及遠處的海灣和海島。在高大開闊的門廳里擺設著綠色的皮沙發,廳後部是樓梯間。廳的兩側則修成寬大的遊廊。入口處左側依次為餐館、檯球室和閱覽室,最後方有一間可容80個客席的大餐廳。其中的裝潢擺設,尤其那些紅底燙金的皮椅和精雕細刻的食品櫃,會使人聯想起歐洲本土的大賓館。飯店正門右側是幾間客房和活動室,其餘客房均在二層。在朝海的樓中段還設有一間女士專用沙龍。飯店所有的40間客房,都配有獨立的浴室。作為裝飾和對本土文化的尊重,飯店在正對著威廉路的東山牆上,刻下了一個醒目的中文壽字。
從海上眺望長長成一列的海因里希親王飯店,蔚為壯觀。1899年9月30日上海出版的《德文新報》副刊《膠州訊息》上曾有文章說,當人們從海岸駛近青島城時,這座輝弘而舒闊,在夜間配有眩目的照明燈的歐式建築群呈現出一幅十分壯麗的景象。

歷史

海因里希親王飯店是青島最早竣工的旅館,也是市區最古老的樓房建築之一。許多當初由於住房匱乏而臨時住在大鮑島中國工人住宅里的歐洲商賈,在這座飯店完工後,就立即都搬遷到了這裡。在此後的15年,包括海因里希親王在內的許多重要的蒞臨者,都入住在了這裡。1908年5月,青島土地法令的制定者單維廉在患肺病的夫人攜三兒女離開青島後,一人遷住到了海因里希親王飯店,一直到1909年1月15日返回德國。第二天,青島新聞刊載了海軍參事單維廉博士返國休假9個月的訊息。此後,儘管單維廉在1924年初受孫中山的邀請前往廣州完成了土地稅法草案的制定,但卻再沒有回到過青島。1926年1月5日,單維廉因為乘人力車時顛覆受傷,在廣州去世。海因里希親王飯店成為了這個對青島的開發做出了重要貢獻的德國人,在這個殖民地城市的最後棲息地。
而同樣令飯店的所有者所不能預料的是,在德國人手中,海因里希親王飯店的最後使命,充當的也是不無悲憤色彩的總督官署醫院的輔助醫院的角色。據《青島被設為德國的衛戍城》的記載,1914年德日戰事展開時,按照契約,海因里希親王飯店在戰時要提供出租房間,這樣,這間由德國人建造的遠東最具規模的大飯店,便在其成為日本人的戰利品前,成了它的締造者的重病陪護中心。這一頗富戲劇性的結局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奇怪的聯想,也許這是冥冥之中上帝的一種安排。入侵者的非道義被另一種非道義驅除,應被視為一種魔鬼間的遊戲。只可惜的是,在長達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見證了這種種非道義置換遊戲的海因里希親王飯店的相當一部分,後來被拆除掉了,使我們不能再從中窺見其曾經的輝煌和無奈的衰敗。
日本第一次占領青島時期,海因里希親王飯店改稱青島大飯店東館。1938年,重新獲得了青島的日本人將這裡變成了桐部隊的司令部。抗戰勝利後,這裡成為國民黨青島市執行委員會的辦公樓。再後,這裡成為了青島市政協的辦公樓,直到被拆除。

現狀

原址在:太平路、青島路口,原威廉皇帝海岸、威廉路口
建造期:1899年1月至9月
業主:曼德爾(上海)公司
建築面積:3611平方米
現狀:已拆除,原址重建酒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