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
服飾民俗是指人們在服裝、鞋帽、佩戴、裝飾方面的風俗習慣。服飾和飲食一樣,是每個人都離不開的。
時代、氣候以至人的地位、職業、性別、年齡都對服飾有著直接的影響,所以服飾民俗也有著十分廣泛的內容。人們為了適應季節變化,製作出了單衣、袷衣、棉衣、皮衣等各類服裝;為了裝飾和美化生活,按照不同性別、年齡,創造了各個時期不同的髮型、首飾和佩戴方式;為了區別不同的職業分工,又出現了樣式各異的職業服裝,使人們可以明顯地看出穿著者的身份和職業。
生活水平的高低對服飾民俗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舊時,青島地區農民大都一年只有兩套服裝(一套單衣和一套棉衣),還要“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這並不是為了節儉,而是貧窮所致。穿衣只是為了遮蔽身體、抵禦風寒,根本談不上裝飾和審美功能。50年代以後農民開始穿針織或細布內衣,服裝布料不斷更新。改革開放以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類款式的服裝爭奇鬥豔,人們的服飾再不是單純為了蔽體禦寒,而更多的則是為了美化生活而從款式、用料、色彩等多方面進行選擇和穿戴。
帽子 辛亥革命前,男子多戴瓜皮帽,俗稱“半帽”或“瓜皮子”,因其形狀象半個西瓜而得名。瓜皮帽是用上尖下寬的多塊綢布做成,用琉璃蛋或絨布結為頂飾(叫“帽葫蘆”)。紅色頂飾為青年人所戴;中老年戴的頂飾為藍色;家中遇有喪事,則頂飾用白布包住。
氈帽,又稱“氈帽頭”,農民和商販多在天冷時戴用。帽分左、右、後3塊,翻上去是一圓形帽頭,折下來可蓋住面頰和後頸,多為褐色。
“老頭樂”是老年人冬季愛戴的一種帽子,也叫“擼頭帽”或“滿頭擼”。帽子為圓筒形,卷上去是一軟胎絨線帽;擼下來,則臉和後頸全可遮掩,僅露出雙眼,由於寒效果甚佳,青年人也多戴用。
為防嚴寒,男子出門多戴“耳捂”。耳捂是用藍黑綢布作面料,里絮棉花,邊緣縫上兔毛,中系一繩,掛兩耳上。也有人叫其為“耳套”。
20年代起,禮帽在民間流行,多與長衫配合穿用。
葦笠為農民和市販勞動者夏季戴用,呈六角形,由葦篾或高梁千篾編制而成,布帶系頦下,用以遮陽和避雨。城鎮男人夏季則多戴草辮編的形同禮帽的草帽或圓頂草帽。
中青年婦女多不戴帽,有的老年婦女戴一種叫頭箍的“箍帽”,是用兩片約6厘米寬的絨布做好後,用兩根小帶箍在頭上。另一種是用黑色平絨做成的軟帽,帽前飾以綠色琉璃“帽珠”,叫“老婆帽子”。
“虎頭帽”是7歲以下小孩戴的風帽,前短後長,帽頂的兩旁縫一撮白色兔毛,正中繡一“王”字。嶗山民間認為,山中野獸很多,易傷孩子,虎為獸中王,戴虎帽可消災避難。
建國後,“幹部帽”流行,“鴨舌帽”卻受人冷落,原因是在戲劇電影以至民間秧歌中,扮演特務者都戴這種帽子,所以人們都叫它“特務帽”。
軍帽在“文革”初期特別受人喜愛,一些青年人以戴上一頂綠色軍帽而感榮耀。
進入80年代,隨著人們審美意識的增強,帽子除實用功能外,其裝飾美化生活的功能日顯突出,不同樣式、不同色調的單帽、棉帽、草帽等,爭奇鬥豔,使服飾文化更加豐富多彩。
髮型 辛亥革命後,男子剪去長辮子,鄉間人多剃光頭,俗稱“和尚頭”。城鎮人多蓄髮,髮式有平頭、分頭兩種,分頭又有正分、偏分、背頭等樣式。
女子髮型是幼年扎“髻”,即在頭部綰雙髻。長大未婚時梳一長辮,辮稍扎頭繩,垂背後。結婚後綰一圓髻,套發網,盤腦後,稱“綰纂”。年老頭髮稀疏,纂小,稱“鬏鬏”。
男童髮型,有的在前額留片發,其餘頭髮全部推光,叫“瓦瓦檐檐”。
40年代,中青年婦女多剪短髮,俗稱“披毛”。一種額前頭髮隆起的叫做“飛機頭”的髮型曾在
即墨、嶗山一帶已婚婦女中盛行一時。
解放初期,興梳雙辮,有人認為辮子越長越美,最長者幾可垂地。
70年代,留短髮者增多,有的在頭兩側各梳一短辮,叫“扎兩把刷子”。在腦後將頭髮攏起,民眾戲稱“鴉鵲尾巴”。
80年代,流行燙髮,初傳到農村時,農婦們曾謔稱為“鴉鵲窩”,如今燙髮者很普遍,髮式越來越多樣化了。
上衣、下衣 清代,豪門富家男子穿長袍馬褂。馬褂是一個半身小罩褂,馬蹄袖,穿時袖口白野子翻出。女子穿右襟上衣,下系長裙或肥褲。一般人家,男女都穿粗布短衣,俗稱“更衣”,上衣分單衫(亦叫“小褂”)、夾襖、棉襖3類。男上衣為對襟,下端左右兩邊有兩個長方兜,一排布制扣子,稱“子母扣”。女上衣都逞大襟,大襟從左到右可把全胸裹住。老年人還喜歡用約10厘米寬的布帶扎腿,布帶稱“腿帶”,多為黑色。
20年代後,馬褂漸被淘汰,但長袍、長衫(亦稱“大褂”)仍很流行,是知識分子、商人、鄉紳們的常用服裝。戴禮帽、穿長衫是會親放友和禮節交往中的最好穿戴。直到50年代長衫才逐漸淘汰,如今,說唱藝人在舞台上也很少穿用了。
旗袍也從20年代起廣為流行。40年代,一種仁丹士林布的藍色旗袍很受青年學生青睞。
50年代,男子穿中山服和學生服的居多。冬季穿棉大衣或呢子大衣(鄉間人習慣稱呢子大衣為“大氅”),夏季興穿制服短褲。女子多穿列寧服和連衣裙,但流行時間不長,冬季穿一種帽子和上衣連在一起的短大衣,有棉、皮兩種,分別叫“棉猴”和“皮猴”。農民仍多著便衣褲褂,布料有所改善,土布漸汰淘汰,燈芯絨布普遍。春秋衫針織品穿著也很廣泛。
60年代到70年代,化纖、化棉混紡布暢,補丁衣服基本絕跡。80年代,男女穿西服的增多,各類衣服顏色也由灰、黃、藍變為五顏六色。
90年代,服裝樣式更趨多樣化,人們追求款式、追求新潮。西服、夾克服、太空服、T恤衫、獵裝、裘皮服裝等絢多彩。老年人服裝也重視款式,追求鮮艷色調。
除常用服裝外,民間尚有一些服飾為不同年齡的人專用。
“緊身”,一種紅色內衣,布扣密密麻麻,穿時緊貼上身,為青年女子婚前必備,婚後也要穿一段時間。
“肚兜”,也是青年婦女的一種內衣,正方形,上部成淺半圓,下角圓形,設布帶系腰圍間,兜面多繡石榴、壽桃等吉祥圖案。兒童也在夏季穿戴。
“*褲”,也叫“套褲”,是老年人穿的一種開襠棉褲。臀部及大腿後上部裸露,穿時套在單褲外。
“百家衣”,亦稱“百納衣”,由百十戶人家討來的各色花布做成,為兒童穿用,舊俗認為穿“百家衣”的孩童好養活。
鞋、襪 布鞋在青島民間已流行100餘年,因穿著舒適輕便,至今仍受到人們特別是老年人的喜愛。布鞋一般為圓頭、圓口、布幫、布底,做時要經過搓麻繩、納鞋底、做鞋幫、鞝鞋等多道工序。舊時,新媳婦過門前要給婆家每一個人做一雙新鞋,婆家以針線活的好壞,評說媳婦的巧拙。如今,機制商品鞋到處都有,已很少有人自己做鞋穿了。
30年代到40年代,繡花鞋在農婦中曾廣為流行。繡花鞋亦布底、布幫、圓口,只是在鞋頭、鞋幫處用絲線繡上梅花、蘭花、荷花、菊花等花樣,新婚婦女必穿。
過去還有幾種民間自製的、實用而不美觀的靴鞋受到農民的歡迎。
豬皮靴(俗名“豬皮綁”),是用整塊豬皮縫製的,內裝牛、羊毛,既禦寒,又防滑。據傳此靴源於戰國時期,齊國軍師孫臏為保護被削去髕骨的傷腿,用獸皮製成有史以來第一雙過膝皮靴,供作戰時穿用,齊人盡效仿,流傳下來。
熬皮綁,是用輪胎外帶作鞋底、帘子布作鞋面製成的。因結實耐穿、價格低廉,嶗山、即墨等山區農民多穿用。
夫子履,是在鞋前用較硬皮革做成單條或雙條凸筋,分別叫“單梁夫子履”和“雙梁夫子履”。因其形如抓勾,所以又叫“抓勾鞋”。鞋的前頭堅硬結實,踢到硬物時可保護腳趾,平度一帶山民穿用者較多。
另有虎頭鞋,為孩童穿用,與虎頭帽用意相同,意在消災。
如今,農民平時勞動多穿膠鞋,節日和會親訪友時穿皮鞋。在城鎮,皮鞋、皮靴、旅遊鞋都很流行,款式繁多。
襪子,從前農民穿布襪,多用手搖紡車織的“小土布”做成,耐穿,但粗糙厚重。後來,機制線襪傳入,因穿著舒適,很快流行開來。線襪不結實,易破,破時用碎布補綴。如今,人們普遍穿尼龍襪,但精製線襪也很時興。
首飾、佩戴 舊時,婦女的飾物佩戴有耳墜、頭簪、手鐲、項鎖、戒指等多種。耳墜俗稱“墜子”,平時佩戴是一對圓圈形的小耳環,也叫“圈兒”,節日和禮儀往來則戴長墜。有的男
手鐲在民間也很流行,成年人戴的為平板式,飾有花紋。小孩戴的為圓形,對接處有兩個小圓豆,以避免損傷皮肉。有的在手鐲上系一對小鈴鐺,小孩搖動小手,嘩嘩作響,饒有情趣。小孩還戴鎖,是鎖住小孩好養的意思。百家鎖(也叫“長命鎖”)是小孩過百日時的必戴飾物。
舊時,除富戶、官宦人家有金鐲、金墜、金戒指外,一般人家的飾物都是銀制的。近幾年,戴金戒指、金耳環很普遍,金項鍊、金手鍊、金腳鏈也已進入尋常百姓家。
在服飾民俗中,服飾的顏色、樣式、製作方法都有許多禁忌。如子女在服孝期間不能穿紅、黃、綠等鮮艷色彩服裝,只能穿白、灰、黑等素色;婚嫁、生育、過年等喜慶日子則忌穿白、有的禁忌與諧音有關,如做壽衣忌用緞子,“緞”與“斷”同音,恐斷子絕孫。
黑素色,結婚時甚至新郎穿的襯衣也不用白布;衣服的下擺忌有毛邊,帶毛邊的是喪服,穿了不吉利。
在民間,許多習俗中都認為雙數吉利,衣服扣子卻喜單忌雙,說是“四六不成才”,雙數會影響穿衣人事業的成功。
衣服破了或掉了扣子,忌穿在身上縫補。如果必須在身上補,被縫者口中要銜一根草,說這樣針不扎人。
男人還忌從晾曬的女人褲下走過,說這會妨礙男人運氣,實際上是輕視婦女的一種表現。
孩子只在左耳朵上戴一隻小墜子,說是“曳”著好養活。
結婚後的婦女帶簪,梳頭時插在纂上。簪一般為平板式,上部微彎,下部尖細。另有一種針形簪子,簪頭鑲有珠子或珠花。
飲食
青島地區的食俗屬於我國北方類型,受京津一帶影響很深。人們的飲食以玉米、小麥、地瓜為主,雜以穀子、高梁、豆類(黃豆、綠豆、豇豆、紅豆)、黍子等五穀雜糧.副食以蔬菜為主,肉類、蛋類過去是尋常人家辦喜事和待客的珍品。 城市和農村都通行一日三餐,早晚稱“朝飯”,午飯稱“晌飯”,晚飯稱“夜飯”。農村在冬閒時則一日兩餐,稱“吃兩頓飯”。過去,農村朝飯一般為小米稀飯或高梁面、玉米面稀飯,配以玉米餅子、地瓜、地瓜乾。高梁面、玉米面稀飯統稱“粘粥”,也叫“糊塗”。晌飯是小米乾飯,有時摻上豇豆或綠豆。夜飯是麵湯(麵條)。這種飲食安排叫“兩稀一乾”。如今農村飲食變化較大,大米白面成為尋常人家的家常便飯,魚肉習以為常,玉米餅子、地瓜乾已很少食用,農閒時的“兩頓飯”也多改為一日三餐,然而早飯吃稀粥的習慣無論城市還是農村都沒有改變。下面就具體介紹幾種“美食”。玉米餅子:這是過去青島人的主要食品,人們習慣叫“苞米餅子”,是用玉米面和帶頭同加水放入鍋內做成,有烀餅子、蒸餅子和菜餅子等多種。菜餅子是用玉米面加野菜或青菜葉子上鍋蒸熟,是人們度荒年時的主食,現已無人食用。另外還有用少許白面(小麥面)做成的“發糕”,則屬玉米做法中的上品,多在節日中食用。玉米餅子就鹹魚、蝦醬是青島沿海漁民中最常見的吃法。鹹魚中以鹹鮁魚、鹹刀魚(帶魚)和鹹白鱗為最佳,蝦醬則有蝦子醬、蟹醬和蝦頭醬(用對蝦頭磨成)等。山地人喜歡大蔥蘸大醬就餅子吃,大醬都是農家自己製作的,有豆瓣醬、面醬(用小麥製作),其中用黃豆發酵做成的豆豉,摻以蘿蔔丁、胡蘿蔔丁、白菜絲等,吃起來鮮美可品,特別受人們喜愛。地瓜:學名甘薯,是青島地區,特別是即墨、萊西、嶗山一帶人們的主食。由於地瓜產量高,莖葉是餵牲畜的好飼料,又適於山嶺薄地種植,所以在青島山區廣泛栽種。 鮮地瓜怕凍,不好儲藏。萊西等地冬天多把地瓜放在屋內頂棚上;即墨、嶗山等地則多堆積在生火的炕頭,或在屋內挖地窖存放。一般可吃到來年春,所以有“地瓜半年糧”的說法。 地瓜的吃法多種多樣,除鮮地瓜煮食或擦絲煮粥外,主要地切片和擦絲曬乾,分別叫“地瓜乾”、“地瓜絲”。將地瓜乾、地瓜絲碾碎磨成面,即為地瓜面。 地瓜絲可用來做成“豆包”,不太好吃,所以就有了“別拿著豆包不當乾糧的俗語,意思是別瞧不起人。 地瓜乾只能煮著吃,由於吃起來不可口,如今很少有人食用,只能做飼料了。 地瓜面可單獨和面烙餅或烀餅子,還可與其他麵粉混合包餃子、擀麵條或做其他麵食。有些做法很有特色,如采一種叫“筋骨草”的野菜或榆樹皮,搗碎後和地瓜面混合,擀成麵條,放鍋內箅子上蒸,鍋底煮上菜鹵,熟悉後將菜鹵澆在麵條上食用,這種飯菜一鍋熟的 做法,人們給起了個很形象的名字,叫“二起樓”。還有一種叫“金銀卷”的食品,是用白面(小麥面)、玉米面、地瓜面分3層捲起,上鍋蒸熟而成。金銀卷黃、白、黑三色相間,吃起來香里透甜,這種做法在青島地區也很盛行。 地瓜以前是青島人的主食之一,所以,在吃法和做法上有很多花樣。如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地瓜作為主食的時代已成為歷史,但“地瓜食品”仍深受人們喜愛。烤地瓜、地瓜棗、炸地瓜片還擁有大批的愛好者。地瓜棗(萊西叫地瓜陰乾)是在冬天把煮熟的地瓜切片曬乾後密封於缸、壇內,到春天取出,上面一層白醭,味道甚佳。炸地瓜片則是把鮮地瓜切成薄片,上鍋用食油炸熟後,撒上砂糖,吃起來香脆可口。如今地瓜棗、炸地瓜 片,在食品攤和食品店裡多有出售。米飯:青島地區不產大米,過去,大米飯只有在有錢人家的餐桌上方能見到,尋常人家吃的多是小米乾飯。即墨等地把做乾飯叫做“撈乾飯”,作法是把小米加水煮成半熟後,把湯濾出再上鍋蒸,濾出來的飯汁叫“飲湯”,這樣,飯做好後吃的喝的就全有了。這種既省柴草又省工的作法,世代相傳,直到如今。 小米乾飯里如加上紅豆,或綠豆,則飯更香,味道也各不相同。有時人們還用胡米(高粱米)或慘子米做乾飯。慘子皮厚產量低,做出的飯味道不佳,如今已無人栽種。 用黍子米做的飯叫“大黃米飯”,多用它包上麵皮蒸糕,是一種節日食品。稀飯:農家常吃的是小米稀飯、胡休米稀飯和玉米渣子飯,或用玉米面、胡休面熬成的各種面子飯。 小米稀飯營養豐富,是婦女“坐月子”和伺候老人、病人時的佳品。用少許玉米面摻上野菜、再加點鹽做成的稀飯叫“菜飯”是以前度荒年的食品。餑餑:也叫“饅頭”,是逢年過節、祭祖供神和親友之間禮儀往來的主要食品,花樣繁多。 棗餑餑是在餑餑頂端做上5個棗鼻子,嵌上紅棗蒸熟,作供品用;磕餑餑則是用面模(俗稱“餑餑磕子”)磕出蓮蓬、魚、桃、蟬、獅、猴等形狀的麵食,用以贈送親友和節日期間食用。 在重要節慶日,如祭海,漁婦們還在餑餑上做上魚、蝦、蟹、貝、花卉或雞、燕等動植物麵塑,形象逼真,造型美觀,使人樂於觀賞,不忍心吃掉。麵條:青島人習慣叫“麵湯”,由農婦們和面用擀麵杖擀成,按形狀分,有寬麵湯、棋子塊麵湯(用刀切成菱角型)和細麵湯等,寬麵湯(也叫“寬心面”)是結婚時新郎新娘必吃的食品,現在城鄉婚禮中仍很流行。按糧食品類分,有白百湯、豌豆麵湯、雜麵湯由白面、豆面混合而成)、“三條腿麵湯”(由白面、豆面、地瓜面混合成)等。用直豆面褂成的麵湯,片薄光滑,吃起來非常可口。餃子:在青島農村叫“滑扎”,是青島人最愛吃的一種食品。過去,老百姓家只有過節或招待客人時才包餃子。常見的有白菜豬肉餡、蘿蔔絲蝦皮餡、韭菜餡等餃子。沿海一帶的魚餃子很有特色,其中以鮁魚餃子為最佳。青島市區至今在穀雨前後鮁魚上市 時,子女還有向老人送鮁魚、讓父母嘗鮮鮁魚餃子的習俗。 近年來,還有一種野菜(薺菜)餡餃子很得青島人青睞,春季在一些大飯店的餐桌上常可見到。
居住
居住(又稱“住所)是人類抵禦風寒和休息繁衍的場所,是人們賴以生存的重要條件之一。受生活的地域、環境條件等影響,我國各地居住類型、房屋樣式都有所不同,居住風俗也多種多樣。
青島地區農村房屋結構與我國北方地區的房屋結構相似,建房多取向陽山坡,講究向陽背陰、依山靠水。房屋為土木磚石結構,一列3至5間,與左鄰右舍接山連牆,屋頂為“人”字型(亦稱“雙流水型”)。建有正屋、東西廂屋或倒屋,各家自成院落。以三合院居多。
村莊大小不一,少者幾戶,大的數百戶,近年又出現了不少千戶大村。
1897年後,德國,日本先後侵占青島。隨著港口和市政的建設,大批農民湧入市區,當時西鎮一帶建起了10個平民院,台東鎮的南山、仲家窪等處也陸續出現了一些棚戶區。這些院區建房無規劃,房屋低矮陰暗,環境惡劣,除“人”字型屋頂外,還出現了許多一面坡房屋,人們習慣叫“道士帽”。由於居住環境、條件的改變,一些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居住民俗也就無法延續下來。
80年代起,政府推行舊城改造工程,90年代又實行安居工程。現在,平民院和棚戶區已相細建成居民小區,樓群林立,環境優美,人們居住條件大為改善。
在此期間,青島地區農村的老式住房也多為美觀的住宅樓代替。居住由單純實用型向注重審美型發展。一些現代建築材料被廣泛採用,不少村莊也出現了樓群。
村莊 青島農村除極少數住“山庵”的看山人外,多聚集一起居住,因而構成大小不同的建築群,稱作“村”、“莊”、“仝”或“屯”。
村裡的道路,大的叫“街”,多為東西向,稱前街、后街。大的村莊街多,則冠姓氏為街名,如張家街、王家街。
小的道路稱“胡同”,多以姓氏、堂號、村中名人或樹木為名,如宋家胡同、福來胡同、解元胡同、老槐樹胡同等;很狹窄的小路稱“夾道”;閒散人經常聚集閒談的地方稱“懶漢子窩”、“老頭窩”。
有些村名很有特色,也很有趣,如萊西張哥莊是因為有一個姓張的漢子在這裡安家落戶而得名。此人豪爽,樂於助人,附近人尊稱為張哥,村名也就成了張哥莊。因“哥”、“格”“戈”同音,以後就出現了像周戈莊、夏格莊等村名。這種以姓氏為名的村莊非常多,有的直接叫“岳家”、“趙家”,有的則加“屯”、“溝”、“店”等字,叫“梁家仝”、“於家屯”、“王家溝”、“徐家店”等。
有的村是以建村人的特徵而得名。萊西有個李鬍子莊,是因為清嘉慶年間,一個叫李克用的人此建村,他鬍子很長,人稱“李鬍子”,日久,這村就叫做“李鬍子莊”。後來,有人感到此名不雅,民國初年該村名就演化成今天的“李虎莊”。
也有的以建村人的職業為村名。嶗山有個皂戶村,因為明永樂年間有幾家用灶具燒鹽戶來此定居,宋代稱鹽戶為“皂戶”,這個村也就叫做“皂戶村”。
有不少村莊是以神話傳說中的名稱命名的。嶗山有個女姑山村,因為村南有個“老姑庵”廟,廟內的主神人稱“女姑”,傳說是《封神榜》中趙公明元帥的妹妹,人們就把村名定為“女姑山”。登瀛村是傳說秦人徐福為取長生不老藥,由此登程去仙島瀛洲而得名。嶗山石老人村村名,不但源於一個優美的神話故事,還因為村前海邊有一塊狀似老人的巨石。
有的村莊以舊時駐軍軍屯或官屯為名,如鰲山衛、雄崖所、營上、黃官屯等;有的以寺廟、古家為名,像廟頭、家子頭、廟東、石佛院等;有的以地理環境取村名,如簸箕嶺,因其地形像簸箕而得名;還有以建村時當地的村木花草為名,如桃林、棗園、柳樹屯、榛子溝等。
1979年,青島開始地名普查,對重複的和不雅的村名進行了調整。村名和村名用字都達到了標準化、規範化。
院落 青島民間居住大都各自成院,俗稱“天井”、“院子”。
過去,許多人家都喜歡設前後兩院。前院面積大,是一家人平日活動的主要場地,院裡建豬圈、而所,喜栽石榴、月季等花卉樹木。後院很小,用處不大,只是為了擋住後窗,認為後窗臨街“不成住處”。如今,隨著人們觀念的轉變,加上土地的寶貴,已很少有人設後院了。
院子周邊的牆叫“院牆”,舊時多用石塊壘成。在臨街牆上,鑲嵌帶“鼻樑”的石塊,用以拴騾馬,叫“拴馬石”。院牆上面抹石灰或泥,叫“打牆頭頂。”院牆上面抹成半圓形,叫“和尚頭”。如今,院牆多用石塊壘下部,上面壘磚,外面用水泥抹平;也有的用磚或水泥砌成幾何圖案,稱做“花牆”。院牆不得高於屋檐。
臨街院牆處留有大門口,俗稱“街門”或“街門口”。街門多為南向或東向,胡同里也有西向的,但很少北向的。街門要與對門鄰居的大門口偏離,叫做“斜對門”。
大門一般漆為黑色,老輩有功名的人家可漆紅色。門為兩扇,每扇裝一個鐵制的門環,左邊的門環連著門內“搖關”,“搖關”可轉動,供隨手關門用。有的人家還在門上裝有鐵制的環扣,叫“門劃拉”,用以鎖門。
門上部修有門樓,舊時大門和門樓都是財勢的象徵,富有人家的門樓修四角飛檐,上飾有“龍頭”、“壽狗”等吉祥物,大門高大,彩畫裝飾。平常人家的大門、門樓都很簡陋,門樓多用草氈,有的大門沒有門樓,叫“土門子”。
大門內大多建有影壁,俗稱“照壁”(磚砌屏風),上寫“福”字,或繪有鹿、鶴等圖案,一求吉慶,二作裝飾。
房屋 民間多住平房。舊時,房屋結構為起脊,用梁、柱構成骨架,土牆草頂,木欞窗戶(間有石牆瓦頂)。一幢房屋3、4、5間成套,坐北朝南的房間為“正屋”,坐南朝北的為“倒屋”,東西兩側為“廂屋”,分別叫“東廂屋”、“西廂屋”。正屋中間一間為“正間”,兩邊分別叫“東間”、“西間”,再往裡叫“套間”。正間設鍋灶兩個,通東、西間炕內,供冬季熱炕取暖。舊時,正間與東間牆壁上多留一小方洞,叫“燈窩”,洞內可放油燈,這樣一盞燈可照明正、東兩間房,可節省燈油。也有的人把它叫做“婆婆眼”,說從方洞中可看到灶間的行動,供婆婆監視媳婦用。在正間的上方用木板或高梁秸扎頂棚,也叫“天棚”,冬天可用來存放地瓜。東、西間多用花紙貼棚頂,裝飾有蝙蝠、團花等剪紙,叫“仰棚”。
人口多的人家,通常長輩住正屋,幼輩住廂屋。住一幢房子的,長輩住外間,幼輩住裡間(套間),長輩住東間,幼輩住西間。
倒屋一般不住人,普通人家堆放雜物、工具或柴草,有身份人家用作待客,稱“客屋”。
廂房夏熱冬冷,通風采光又差,所以民間有“東廂西廂,不孝的兒郎”、“有錢不住東廂房,冬不暖,夏不涼”的俗諺。富有人家的廂房多不住人,用作飼養大牲畜或安石磨作磨房。
建房(青島人叫“蓋屋”)是一家人的大事,舊時,看風水、擇宅基、安門框、做梁椽等都要經過多種儀式和活動,其中要屬上樑儀式最為熱鬧、隆重。上樑時間一塊紅布,叫做“掛紅”。梁檁上要貼上“上樑大吉”等字樣的橫坡,還要綁上筷子,用紅繩繫上銅製錢,掛上紅布等飾物,以求吉利。上樑時,房屋四周燃放鞭炮,正間當中安設方桌,擺設供品,點燃紅燭,由建房人家的主人跪拜。萊西一帶在上樑時,兩位木匠、瓦匠師傅還要邊唱喜歌邊往下扔一些龍、鳳、虎、蝶等形狀的小餑餑,逗引孩子們哄搶。上樑儀式結束後的當天,主人要在新房設宴請親朋、工匠和幫工者,酒菜一般都很豐盛。
現在,民間建房“看風水”和“擺供求神”等舊俗多已廢除,但在梁、檁之上貼橫批、堅聯,以及放鞭炮等求吉習俗仍流行。
70年代開始,農村建房由生產大隊(村委會)統一規劃,街道、房屋逐步達到布局整齊劃一,房屋也多為磚石牆、瓦頂、玻璃窗戶。伙房、寢室、會客室分別設定,廂屋多為水泥平頂,用以曬糧食或夏夜乘涼。
80年代後,老舊草房基本絕跡,有些農村已是樓房連片,農民的居住條件大為改善。
在居住民俗中,也有許多禁忌,但多帶有迷信色彩,如過去有的地方農曆五月忌蓋屋,說五月為惡月,蓋屋家中要死人,顯然沒有科學依據;住所大門忌衝著山丘,河流、大道、水井和墳墓,說這樣會遭邪氣和不吉利,若無法避開,則要在門上掛“八卦鏡”破解;宅基不能直衝通街道,也不能面對廟宇,如無法避開,要在宅子外面一角安一塊小石碑,上刻“泰山石敢當”5個字;建房用的木料,忌用楸木、槐木,因“楸”、“槐”沾著“火”、“鬼”二字,恐不吉。
在院內還忌栽桑樹、柳樹和楊樹,俗稱前不栽桑,後不栽柳,院內不栽“鬼拍手”。因為“桑”與“喪”同音,出門風喪不吉;柳不結籽,恐無子絕後;栽“鬼拍手”(指楊樹)則怕招來鬼魅,宅室不字。如今,已很少有人相信有什麼鬼魅了,但農民院子內外至今仍不栽植以上3種樹木。
禮儀
人生禮儀民俗,是指人的一生從誕生到死亡各個階段的禮節和儀式,包括生禮風俗、婚禮風俗、壽禮風俗和喪禮風俗,是最複雜和繁瑣的民俗事象。
在青島地區,嬰兒出生後要舉行“報喜”、“過三日”、搬滿月”、“過百歲”等多種儀式,直到一歲生日過後,生育的各種程式方算結束。
在生育民俗中,傳統的男尊女卑觀念很明顯,生男稱“大喜”,生女稱“小喜”。女孩報喜的時間要比男孩晚3天,關這喜蛋要比男孩少,禮儀也比男孩簡單得多。
婚禮禮也是人生禮儀中的一個大禮,舊時權勢人家結婚興“六禮”,即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日、親迎。尋常百姓家禮儀雖從簡,但也要經過說媒、定親(下媒柬)、送日子、送嫁妝、迎娶等多道程式。
送嫁妝、迎娶往往成為有錢人炫耀門庭的時機,大操大辦助長了鋪張浪費風氣。
在婚俗中,有不少封建迷信色彩,如合婚批生辰八字、看男女屬相是否相剋等。舊時“白馬怕青牛,羊鼠一旦休;金雞怕玉犬,雞猴不到頭”等說法不知毀掉了多少個幸福的婚姻。
建國後,實行新的婚姻法,過去的許多婚姻陋俗,如指腹婚、娃娃親、童養媳、結陰親、納妝、一夫娶二房等已絕跡。但近年來,婚姻中的大操辦之風仍很興盛。
壽禮是為老年人慶壽的一種儀式。近年來,青島人祝壽、過去日習俗盛行,但禮儀從簡。
喪事是人生的終結,喪禮是人生的最後一次禮儀。民間對喪禮看得很重,往往不惜花費大量財力、物力來安慰亡靈。
過去青島人實行土葬,葬禮程式繁多。如今,普遍推行火葬,喪事從簡。有的將死者骨灰盒埋葬土中,說是“隨土而安”;有的將骨灰撒向大海。
節日民俗
歲時節日民俗是按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和節氣變換在民間形成的風俗習慣,是我國民俗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歲時節日民俗中傳承著許多具有民族特色的節日。這些節日經過於百年的傳承變異,已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內容與特色。其中有反映生產的農事節日(立春、穀雨、石頭節等);祭奠祖先、神靈的祭祀節日(中元節、寒衣節);追念民族英雄和名土偉人的紀念節日(清明節、端午節);祝賀喜慶豐收、闔家團圓的慶賀節日(春節、中秋節);還有屬於遊藝娛樂方面的遊樂節日(元宵節)等。許多傳統節日都伴有一個優美的神話傳說故事,如乞巧節的“牛郎織女”、中秋節的“嫦娥奔月”、寒衣節的“孟姜女千里尋夫”等。
如今,一些大的全民性的節日,如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仍很受人重視;一些小的或地域性的節日,如五馬日、人日、石王生日等已逐漸被人們淡忘。
建國後,形成了不少新興的節日,這些節日有的是國際性的,部分為我國特有,主要有元旦、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五一國際勞動節、五四青年節、六一國際兒童節、七一建黨日、八一建軍節、九月十日教師節、十一國慶節等。
民俗節慶
青島蘿蔔會(元宵山會)
舉辦時間:正月初九至正月十五
舉辦地點:雲溪庵
主要活動:開幕式,蘿蔔藝術雕刻大賽,民間工藝品製作大賽,元宵製作展評,閉幕式等。
交通方式:在市內乘坐2,5,21,24,305路車在“黃台路”下車即可。
背景介紹:雲溪庵始建於元代,屬道教廟宇,因出產的蘿蔔脆而大著名。民間有“正月初九吃蘿蔔不牙疼,可防百病”的說法,因而蘿蔔成了廟會上的主要商品,漸漸廟會也就被人們稱之為“蘿蔔會”。現在的蘿蔔會人流如潮,各類商品琳琅滿目,已成為島城春節後第一個有影響的民間節日盛會。
海雲庵糖球會
舉辦時間:正月十六至正月十八
舉辦地點:海雲庵
主要活動:茂腔、柳腔、皮影、雜耍、剪紙、年畫、秧歌大賽、鑼鼓大賽等民間藝術活動,還有大型廣場文藝表演、地方戲專場演出、攝影抓拍比賽、書畫現場表演、武術表演等。
交通方式:市內可乘坐1、5、7、15、32、206、210、319路公車前往。
背景介紹:海雲庵始建於明代。根據當地民眾每年在正月十五日之後才開始勞動的習俗,在下地勞動和出誨捕魚之前,為祈求豐年、保佑出海平安,都要進廟燒香磕頭。又根據正月十六日為每年第一個大潮日,特定此日為海雲庵廟會。廟會那天,熱鬧非凡。 中國人素以“紅”為大吉大利的象徵。出海之前,吃一串大紅糖球,認為是一年吉樣如意的象徵。所以,在廟會期間,尤以糖球為最多。1926年海雲庵大翻修後,趕廟會的人有時多達上萬人,成為當時青島市區最大的傳統廟會之一。由於買賣糖球成為海雲庵廟會的主要特色,民眾逐漸將海雲庵廟會稱為“海雲庵糖球會”。
青島櫻花會
舉辦時間:4月初~5月上旬
舉辦地點:中山公園
主要活動:櫻花節主要有三大品牌活動:一是4月1日至4月10日的遊園踏春。二是4月10日至4月25日,傳統的賞櫻盛會登場。上千株櫻花、20萬株鬱金香及紫荊、海棠等相繼進入盛花期,呈現出“東園花海”盛況。三是4月26日至5月7日的歡慶五一活動。
交通方式:市內可乘坐604、605路公車到達中山公園下車即可。
背景簡介:青島舉辦櫻花會始於20世紀30年代,被稱為“東園花海”的中山公園櫻花,已被列入青島十大勝景。
青島海洋節
舉辦時間:6月下旬—7月中旬
舉辦地點:中山公園(主會場)
主要活動:《歡樂中國行—魅力青島》大型演唱會、航運活動、海釣大賽、海洋知識圖片展、海上浪漫婚典、“海之情”等專題系列活動。
交通方式:市內可乘坐604、605路公車到達中山公園下車即可。
背景介紹:青島海洋節於1999年開始舉行,每次節日的主題都不同。節日期間舉辦的中國海洋科技博覽會暨海洋科技與經濟發展國際論壇,以其參會人員層次和論文學術價值水平高,成為近年來本市舉辦的最高層次的國際性會議。
青島國際啤酒節
舉辦時間:8月的第二個周六開幕,為期16天
舉辦地點:青島國際啤酒城
主要活動:開幕式、啤酒品飲、文藝晚會、藝術巡遊、文體娛樂、飲酒大賽、旅遊休閒、經貿展覽、閉幕式等。
交通方式:市內可乘坐102、104、110、125、230、301、311、312、317、321、362、375、802、501、606公車到中山公園下車即可。
背景介紹:青島國際啤酒節於1991年6月23日首次舉行,具有青島的地方特色。與會期間日本、美國、加拿大、德國、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啤酒廠、啤酒代理商參加展銷和交流,使青島這座美麗浪漫的“東方瑞士”更富有魅力。
青島國際時裝周
舉辦時間:9月
舉辦地點:青島國際會展中心
主要活動:發布會、品牌展示會、美容美髮大賽、時裝設計邀請賽、時裝周模特大賽等。
交通方式:市內可乘坐321、304、301公共汽車,在國際會展中心下車即可。
背景介紹:青島國際時裝周自2001年至今已連續成功舉辦五屆。自2006年起,青島國際時裝周更名為“中國(青島)國際時裝周”。與會期間有來自法國、義大利、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時裝設計師。國際服裝周已成為展示時代服裝特色的一個視窗,吸引著中外各地遊客旅遊參觀。
天后宮民俗廟會
舉辦時間:農曆正月初一至三十
舉辦地點:天后宮
主要活動:除夕夜撞鐘儀式、向本命年朋友贈送紅腰帶、小禮物、民俗風情攝影大賽、徵集“迎新春”對聯、燈謎大賽、中外名雞擂台賽、飛鏢有獎大賽、“百姓樂”民間藝術雜耍表演賽、“祭海”民俗表演、民間剪紙大賽、元宵燈會、民俗信仰祭拜等。
交通方式:天后宮位於青島太平路19號,市內可乘坐6、26、311、312、314、316、321、501、801、802路公車,在大學路站下車即可。
背景介紹:天后宮始建於明成化三年,是青島市區現存最古老的明清磚木結構建築群,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歷經明、清、民國等七次維修擴建成目前規模。1996年青島市政府對其進行全面修復,並將其闢為“青島市民俗博物館”,每年在此舉辦民俗廟會。
大澤山葡萄節
舉辦時間:9月1日—9月30日
舉辦地點:大澤山鎮
主要活動:獅舞、龍燈、旱船、高蹺、秧歌、鑒評葡萄、葡萄知識競賽、吃葡萄比賽、喝葡萄酒大賽、登山賽等。
交通方式:市區內可乘從內蒙古路車站出發的汽車,車票15元,也可在四方長途汽車站對面的四方大酒店門口等車,乘坐平度到大澤山的汽車,票價5元,15分鐘一趟。
背景介紹:大澤山葡萄節原為平度大澤山區獨有的民間傳統節日—“財神節”(農曆七月二十二日),相傳源於唐朝初年,1987年將其演變為“葡萄節”。1991年改名為“平度葡萄節”,定於每年公曆九月一日舉行開幕式。近些年為方便遊客參加,一般選在周六開幕,舉辦時間為一個月,期間橫跨了不同品種葡萄的盛果期,遊客可品嘗到各種葡萄的美味。
青島酒吧文化節
舉辦時間:12月
舉辦地點:青島市內參加文化節的酒吧
主要活動:名人雞尾酒會、攝影大賽、調酒大賽等
背景介紹:自1998年以來,青島酒吧文化節已連續舉辦了五屆,為挖掘中西酒吧文化內涵,繁榮島城冬季旅遊文化生活,培育酒吧文化市場做出了卓越貢獻。目前酒吧文化節已成為拉動島城冬季旅遊,促進青島旅遊特色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中國青島海洋節
以發展青島的海洋科技、海洋旅遊、海洋體育、海洋文化為宗旨,著力塑造青島作為中國海洋城、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海上運動中心的新世紀城市形象,促進以海洋產業為主導的海洋經濟的發展。
時間:7月14日-22日
主辦單位:國家海洋局,青島市人民政府
青島民俗村
青島藏馬莊民俗村,位於青島藏馬山國際旅遊度假區,是集民俗表演、手工作坊、特色小吃、非物質文化遺產、世紀末手工業、酒吧、民宿客棧等為一體的民俗旅遊項目,是山東地區以民俗文化為主題的人文景區。藏馬莊民俗村總占地面積120畝,一期建成8500平方米,,二期規劃1.5萬平方米。總投資1.1億,一期投資6500萬。
藏馬莊以傳統民間市井文化為敘事線索,以山東文化作為園區文脈,薈萃山東各地特色傳統人文風貌,鋪墊深厚文化底蘊。通過豐富的遊樂體驗,展示山東璀璨文明。走進藏馬莊,感受到的是一部凝固的歷史和流動的畫卷。
藏馬莊以傳統民間市井文化為敘事線索,在民俗村內鋪展活色生香的民間傳統生活畫卷。“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回千年”。藏馬莊以傳統集市文化模式薈萃齊魯風情,打造集民俗表演、手工作坊、特色小吃、非物質文化遺產、世紀末手工業、酒吧、民宿客棧等傳統功能綜合體,打造文化功能的多元化,複合多樣特色的民俗旅遊產品。包攬山東,尋找歷史長河中傳統民間的“那些事兒”。
2015年10月1日,藏馬莊民俗村開園納客。每年春節,藏馬莊民俗村都會舉行盛大的民俗文化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