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志·水利志

《青島市志·水利志》是1995年3月新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青島市史志辦公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島市志·水利志
  • 外文名:Qingdao zhijun, water conservancy
  • 工作始於:1983年
  • 正式出版:1995年
簡介,詳細內容,

簡介

《青島市志·水利志》的編纂工作始於1983年,1995年正式出版
全書以篇、 章、節層次劃分,全書共分為9篇。首篇為水系與水資源,依次為:河道治理、水庫塘壩、灌溉工程、水土治理、城鄉供水、防汛抗旱、水利基礎、水利管理。上限自1891年青島建置始,下限至1987年。為彰明個別事物的因果,適當上溯或下延。
《青島市志·水利志》記述青島100多年來青島在水利方面的發展與變化。 青島市有大沽河、 膠萊河兩大水系及沿海諸河,其中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34條。 青島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24.7億立方米,人均年占有水資源量376立方米,每公頃耕地占有水資源量5040立方米,分別為全國占有和每公頃平均占有水資源量的13.9%和18.4%。

詳細內容

青島歷史上無水利專管機構,興修水利甚少,洪澇災害嚴重。1912年至1916年,大沽河就曾5次決口,每次受災面積均達4萬公頃以上。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山東省政府建設廳水利局曾編制了《整理膠菜運河工程簡要計畫》,但未實施。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解放區民主政府,設建設科或實業科兼管水利,帶領人民疏河築堤,整治農田,為大規模治水打下了基礎。 1949年以後,青島的水利建設大體上經歷了五個階段:1949年至1957年,以防洪排澇為主。 青島市先後對20餘條主要河道進行了初步治理,1952年和1955年2次對大沽河的治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青島最大規模的水利工程。1958年至1962年,以建設水庫為主。1958年到1960年的3年間,建成2座大型水庫以及15座中型水庫,占1987年實有大中型水庫總數的80%。 總庫容10.29億立方米,占1987年實有大中型水庫總庫容的90%。1963年至1970年,以開發灌區、治理窪澇為主。1963年,國民經濟經過調整開始好轉,青島市水利建設主要以開發水庫灌區和引河灌區為主,同時對窪澇地區進行了治理。青島市有易澇面積18.19萬公頃,占耕地總面積的27.69%。解放前,這些窪澇區十年九不收,百姓流離失所,貧苦不堪。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就著手治理。1964年,各縣又先後組織幹部到外地參觀學習,在總結自己前期治窪經驗教訓後,確定了“以排水為主,滯、改、灌密切給合”和“高水高排,低水低排,高窪分治”的方針,全面展開了治理窪澇的民眾運動。經幾年治理,窪澇區基本上消除了水患,初步改變了面貌。 1966年至1970年,水利建設儘管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擾,廣大農村民眾和水利工作者,在十分困難的條件下依然忘我工作。1963年至1970年,共開發萬畝以上灌區20處, 占1987年實有萬畝以上灌區總數的40%,有效灌溉面積4.36萬公頃,占1987年實有萬畝以上灌區總灌溉面積的72%。 1971年至1978年,以農田基本建設為主。1970年中共中央召開北方地區農業會議後,青島市掀起了大搞農田基本建設高潮。以建設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田為主攻方向,以治水改土為中心,進行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各縣相繼成立了農田基本建設指揮部,人民公社與生產隊組織專業隊,打破社隊界限,進行大面積的統籌規劃,連續幾年集中力量搞會戰,把零碎不整的土地成方連片,使自然面貌發生了巨變。 1979年至1987年,以抗旱和加強經營管理為主。自1977年開始,青島地區連續十餘年乾旱。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初,逢百年不遇大旱,全市旱情普遍而嚴重。河道斷流,閘壩無水,多數水庫枯竭,工農業生產及城鄉供水都發生了極大困難。在中共中央、國務院和中共山東省委、省政府的關懷支持下,中共青島市委、市政府領導全市人民進行了長期的、卓有成效的抗旱鬥爭。為緩解市區供水危機,從1979年至1983年投資1.8億元, 在大沽河流域進行了4次供水應急工程。從1986年開始,歷經3年余,籌措資金9.6億元完成了青島及山東省有史以來最大的引水工程--“引黃濟青”。 從1949年至1987年,全市用於水利建設的總投資10億元,其中國家投資2.92億元。共完成水利工程6萬餘項,投工9.73億個,完成工程量15.68億立方米,形成固定資產7億元。共建成大、中型水庫21座,小型水庫428座,總庫容14.98億立方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