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冰臼群

青山冰臼群

青山冰臼群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東部,距旗政府所在地經棚鎮25公里。保護區地處新井鄉大耗來村。東與關東車村相連,西與順義隆村接壤,南依西拉沐淪河北岸,北與蒙古營子村交界。地理坐標為:東經117°46′,北緯43°15′,總面積9200公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山冰臼群
  • 地點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
  • 總面積:9200公頃
  • 對象:保護冰臼群
地理環境,風景植被,氣候狀況,

地理環境

青山自然保護區是一個以保護冰臼群為主要對象的地質遺蹟類自然保護區。
青山自然保護區位於海拔1574米的青山山體上,在山頂頂峰分布著各種各樣的冰臼,其平面上多數呈圓形、近圓形、橢圓形和不規則的形狀。有的象葫蘆,有的象梅花,有的象瓜子。一般冰臼口稍小,中下部較大,底多較平或呈鍋底微凹。形體“似臼”、“似盤”、“似盆”、“似匙”等,可以說應有盡有。其中較深的冰臼多呈口小、肚大和底平特徵。口部上緣帶有缺口(或開口),缺口有大有小,有深有淺。一般臼口寬約0.3~2米,深0.1~2米左右。最大的直徑達10.5米,深4.5米;最小的只有幾公分,似一般鈕扣大小。據調查統計,在方圓不到2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就有大小不一的冰臼1000多個。有的冰臼光潔如洗,無任何殘留物和充填物,但很多冰臼中,都填滿風塵黃土物質,已長滿花、草或喬木、灌木,形成大小不同的“天然盆景”,置於堅硬平坦的花崗岩山脊上,十分壯觀,給人極大的神奇感和奧秘感。
當地民眾保護意志較強,這一大型自然遺蹟保存完好程度出乎專家們的意料,歷史這么久遠,那個遙遠的年代留下的自然遺蹟仍清晰地呈現在世人面前,山上的植被也保護得那么完好,幾乎沒有水土流失,山杏、油松、古柏、山楊長勢生機盎然,這對長久保持自然遺蹟全貌起到了特殊作用。

風景植被

現已查明在保護區內有野生維管束植物66科217屬356種,其中國家級保護植物1種,即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國家級保護藥用植物7種。(詳見表1)
克什克旗青山自然保護區是一個以保護冰臼群為主的地質遺蹟類自然保護區。通過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地質博物館等單位多位專家學者實地考察後認為,該地區分布的冰臼,實屬國內外罕見,勘稱“世界奇觀”,是目前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冰臼群,在青山北面分布有冰斗和冰蝕窪地,在青山東西兩側還分布有兩條u型谷,說明大興安嶺地區確實廣泛發育過多期冰川,具有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它是全球古氣候、古環境、古地質變遷十分難得的證據和重要的歷史見證。<BR>
保護區以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吸中外的諸多專家學者以及熱愛大自然的遊客前來考察、參觀和旅遊。這裡的景色給每一位來訪者都留下了較深刻地印象。保護區即是開展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又是發展生態旅遊的最佳場所。這裡到處是風景,到處是畫面,來到這裡,人們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無窮魅力。
這裡奇峰異石,景色秀麗,鬼斧神工,形神兼備,令人扼腕嘆絕。給人一種如詩如畫之感。保護區北側,綠樹成蔭,怪石林立,當你站在山頂可以一覽保護區全貌,山腳下蜿蜒曲折的西拉沐淪河自西向東悠然而去,更給青山增添了一份美感。
山頂上的草坪、山神廟、險石、懸石、鷹嘴石及密集分布的冰臼群,更是開展旅遊的最佳場所。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裡將是開展生態旅遊、宣傳教育等為一體的高等級自然保護區。
青山自然保護區屬大興安嶺山脈余脈,地處新華夏系構造帶的西南部,陰山東西複雜構造帶的北緣。地質構造複雜,全境出露地層,以中生界侏羅系及新生界第三系火山岩係為主,次則為古生界的二迭系,石岩系、志留系。岩層呈東西走向,傾角60°—80°,岩性上部黑雲母石英片岩,白雲母石英片岩夾薄層板岩,下部是角閃斜長片麻岩夾大理岩,厚約一千多米。山體較高,平均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最高峰1574米。山體陰坡主要生長著白樺林、山楊林、蒙古櫟林或混交林呈斑塊狀分布,向下則以山荊子林為主附以河邊濕地;陽坡廣泛分布著虎榛子、大果榆、蒙古櫟等疏林植被。石質山坡則以西伯利亞杏、岩蒿、鐵桿蒿為主。

氣候狀況

該地區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由於地域遼闊、山巒起伏、高低相差懸殊,氣候變化複雜,一地之內有“隔山不下雨、隔道不生雹”之說。總的特點是,冬季漫長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溫涼,氣溫日差較大,無霜期差異明顯。由於海拔較高,水源較少,大氣透明度強,因而光能資源較豐富。全年日照時數在2700—2950小時,日照百分率為62—65%。
該保護區屬溫涼半乾旱農業氣候區。年平均氣溫在2~5℃之間,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氣溫-14~-1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