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類風濕性關節炎

青少年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因不清楚。遺傳因素可增加患類風濕關節炎的危險。

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青少年類風濕性關節炎
  • 多發群體:於16歲以前
  • 常見發病部位:發生在關節
  • 常見病因:遺傳因素
  • 常見症狀:發生在關節的持續性炎症
介紹,症狀,預後和治療,

介紹

青少年類風濕性關節炎類似於成人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於16歲以前,是一種發生在關節的持續性炎症(關節炎)。

症狀

青少年類風濕性關節炎40%的患兒僅有少數關節受累;另40%有較多的關節受累;其餘的20%是全身性的,即累積全身,而不僅僅是關節,以及伴有發熱,又稱斯蒂爾病。
青少年類風濕性關節炎青少年類風濕性關節炎
4歲以前(多數為女孩)或8歲以後(通常是男孩),一般僅在少數關節出現炎症。患兒有關節疼痛、腫脹和僵硬,多數發生在一側膝關節、一側踝關節或一側肘關節。偶爾,有一個或兩個其他關節,如某一個腳趾或手指關節、一個腕關節或一個下頜關節變得僵硬和腫脹。關節的症狀可能持續或瞬息即逝。
女孩特別容易患虹膜炎(慢性虹膜睫狀體炎),虹膜炎一般不產生症狀或僅在作眼科檢查時才被發現。虹膜炎可引起失明,所以,患兒必須定期去作此項檢查,當發現問題時應立即治療。
多關節炎可出現在任何年齡段的兒童,女性患兒較多。關節痛、腫脹和僵硬可逐漸或突然開始。通常,首先受累的關節有膝、踝、腕和肘關節;稍後是雙手、頸、下頜和髖關節。症狀常為對稱性,同時影響身體兩側的相同部位,例如雙膝或雙髖關節。全身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對男孩和女孩的影響是相等的。發熱呈周期性,一般晚上最高(經常達39.4℃或更高),然後迅速恢復到正常。發熱期間,孩子可能有病得很兇的感覺。軀幹、大腿和上臂皮膚可短暫(經常在夜間)出現一些淡粉紅色或橙紅色斑疹。皮疹呈遊走性,可消失,亦可重新出現。脾和部分淋巴結可能腫大。關節痛、腫脹和僵硬可能是最後出現的症狀。
所有的青少年類風濕性關節炎都可能妨礙其生長發育。當類風濕性關節炎妨礙到下頜的生長時,可能導致一個後縮的下頜(小頜畸形)。
類風濕性關節炎成人患者的血液中通常能發現一種抗體——類風濕因子,這種抗體很少出現在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兒身上。類風濕因子最有可能出現在多關節受累的女孩身上。

預後和治療

75%以上的兒童和青少年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可完全消失。那些患有多關節炎,並有類風濕因子的患者,預後不良。大劑量的阿司匹林可抑制疼痛和關節炎。其他的非類固醇抗炎藥物,如萘普生和痛滅定經常用來代替阿司匹林,因用阿司匹林會增加患雷耶綜合徵的危險。如果患兒疾病嚴重並影響到全身,可給予口服皮質類固醇類藥物,但是這些藥物可減慢其生長速度,如可能應儘量避免。皮質類固醇可直接注射入罹患的關節以減輕炎症。對使用阿司匹林或其他抗炎藥物無效的患者可給予金製劑注射。當金製劑無效或引起副作用時可使用青黴胺、甲氨蝶呤和羥氯喹。
鍛鍊可防止關節強直。夾板固定可預防關節被僵硬在一個非功能的位置。
每隔6個月檢查眼睛觀察虹膜的炎症。對於虹膜炎,可採用皮質類固醇眼藥水或眼藥膏以及擴瞳藥物來治療,必要時需眼科手術治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