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南望

青城南望

《青城南望》是由中國著名山水畫家張大千先生創作,作品描繪了畫家站在天蒼峰南面瞭望青城全景的自然景象,此幅作品在2011北京誠軒秋季拍賣會上受到了許多收藏家的好評。

基本介紹

畫作簡介,作品欣賞,創作背景,作品注釋,畫家簡介,

畫作簡介

《青城南望》的尺寸​為:165.5×82.8cm。畫作上的為:“張爰之印、大千、張大千”。畫家落下款識為:“1.青城天倉峰南望寨門味江之圖。仿董源筆法為之,時甲申六月既望,同兒輩游歸併記,弘丘爰。
2.昔居青城三載,未嘗一攬寨門諸勝,頃從縇煌還居上清,彭君襲明力慫恿之,始獲一游。斷岸裁雲,頹峰礙日,秀拔雄奇,咍莫測,隔江山色綿亘自鹿頭、熊耳,斷塹連岡,起伏變滅,味江繚繞其下,南望目斷,不知其極,山川沃壤,襟帶形勝,青城名區,殆無過此。煙霞抗志,林藪棲心,慨然有山鹿野麋之志,念煙火事未畢,時復作人間想,山川能說,悚愧何辭?染素抽豪,聊寄永思。”。

作品欣賞

青城南望》全作豎幅構圖,畫中近景,雙坡對峙:中間一條小徑通向畫外,一曳杖高士與童子迎面露出半身,正沿坡而上。左側坡崖邊緣,山路崎嶇,坡石上樹木勁挺,由此將畫面引向中景綿延莽莽的叢林,林間雲霧繚繞,山居時隱時現,林木稀疏處,一江潺湲而出,江左斷崖聳拔,江右雲山逶迤,層層推遠,江水蜿蜒曲折,消失在遠山陂陀間,彰顯出青城的飄渺幽深。全畫鋪陳直達幅頂,山巒叢樹由近及遠,依次縮小,而終極於渺茫。畫境之闊遠幽深,使觀者仿佛身臨高處,極目遠眺蒼茫蒙茸的蜀中勝境。此作章法,表現出深遠、高遠兼具的深闊境界,可謂得江山之助,迥非常人所及。
高士與童子上坡高士與童子上坡
畫中山巒疊嶂,尤其是遠山部分,大致是用長披麻皴線條,渲染出蒼苔濃密、草木華滋的筆墨效果,加之傳統典雅的淺絳、花青設色,所達到的“文而不弱、放而不野,沉著而清潤”之境,正是董源傳派。而遠景斷崖和近景坡石線條的折轉,無疑揉入了北宗筆法。中景的大片林木,則顯見石濤血脈,可見畫家的善學善化。徐悲鴻​謂:“大千瀟灑,富於才思……山水能盡南北之變。”知非虛譽!
杜甫詩云:“未及前賢更勿疑,遞相祖述復先誰?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青城南望》雖遠山部分大致用董源一派的長披麻皴,“筆去瑣碎、墨求潤澤”,可謂董源傳派。但遠景斷崖與近景坡石,線條折轉,無疑揉入北宗筆法。中景的大片林木,則顯見石濤血脈。

創作背景

《青城南望》作於1944年,為五尺宏幅,氣勢恢闊,是1940年代中期張大千最重要的山水巨構之一,顯示出盛年大千無可匹敵的筆墨駕馭能力!
青城山位於四川都江堰市西南,乃道教名山,其景清幽,四面諸峰環繞,狀若城廓,中間山谷、盆地多高大喬木遮蔽,宮觀亭閣則掩映在濃蔭翠蓋之中。1943年末,張大千自敦煌返回四川,還居青城上清宮,翌年六月初,因青城近鄰兼好友彭襲明“力慫恿之”,遂攜兒輩暢遊青城,畫作作於此行歸後,畫家站在天蒼峰南面瞭望青城全景,視野中“斷岸裁雲,頹峰礙日,秀拔雄奇,齶咍莫測”,東向矗立的丈人峰聳然直插雲霄,味江繚繞於斷塹連岡間,隔江山色綿亘,南望目斷,東南之極的鹿頭山、熊耳山幾不可辨。
青城山是影響大千一生山水畫的重要名山之一,即使晚年投荒異域,青城山仍是他魂牽夢繞的所在,屢屢以之入畫。《青城南望》可稱為大千青城山水的奠基之作,之後的數幅作品皆截取其局部表現。1962年,大千在海外創作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潑墨巨製—《青城山通景屏》,風格雖異,築基則一!
四年後的1948年,大千同樣表現青城山水的《味江》,即重現了《青城南望》的上半部分,足見青城此境對其影響之深,只是筆法易為細碎的皴擦點染,追求迷濛森茸之意境,畫幅則不及此圖之半。

作品注釋

彭襲明​​(1908年-2002年),字昭曠,號知常子、逍遙生,江蘇溧陽人,狄平子外侄孫。畢業於上海美專,會武術,好遊山玩水,抗戰期間,在青城山結識張大千,遂為知交,1950年代,移居香港,著有《青城近記》。

畫家簡介

張大千(1899年~1983年),原名正權,後改名爰(yuán),字季爰,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下里巴人,齋名大風堂。四川內江人,祖籍廣東省番禺。
張大千張大千
青年時隨兄到日本京都攻讀繪畫,又研究染織工藝。回國後曾從師學詩文書畫,後忽耽於佛學,度為僧,法號大幹,後經還俗,以法號行。他擅繪畫,受八大山人、石濤的影響,尤長山水,喜好畫荷花及工筆人物,獨樹一幟,俱臻妙境。與齊白石井有“南張北齊”之譽。50年代棲身海外,居巴西17年,1976年移居台灣。張大於詩、書、畫、篆刻俱精,對於中國古字畫的鑑賞獨具慧眼。尤其他開創了淡墨潑色山水流派,推動了現代中國畫藝術發展,影響深遠,是中國傑出的藝術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