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縣城東有一座山叫靈龜峰。靈龜峰林木茂密,獨立於洣水河畔,形似一隻逆水浮游的巨龜,故此得名。靈龜峰與對河白茅洲相望,峰上屹立有古剎靈龜寺、觀音殿。遠看殿宇依山而建,凌空而立,氣勢恢宏;近看青磚灰瓦,古色古香,秀美天成。故而靈龜峰享有峰奇、水秀、林幽、寺古,“梅城第一峰”的雅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靈龜峰
- 地理位置:攸縣縣城文化路1.5km處的洣水河畔
- 別稱:梅城第一峰
- 形狀:靈龜
建築特色,歷史沿革,
建築特色
靈龜峰位於攸縣縣城文化路1.5km處的洣水河畔,其山勢一峰獨秀,如龜出穴,踞水上游,享有“梅城第一峰”之美稱。峰頂一寺,名靈龜寺,為尼姑庵,始建於唐代,奇峰古剎,巍然屹立。崗環水繞,氣象萬千。是株洲市佛教聖地,歷經千年風霜,至今仍鐘鼓常鳴,香菸縷縷;
靈龜峰以山奇,水秀,洲平,林幽,寺深而勝名,一直為騷人墨客和僧侶道徒所景仰遊覽,留下大量詩文。明代名士陳之丕曾撰聯“靈龜峰,峰上生楓,風吹楓動峰不動;白茅洲,洲畔停舟,水推舟搖洲不搖。”或為“靈龜峰,峰上生楓,風吹楓動峰不動;白茅洲,洲中行舟,州催舟行洲未行”這幅對聯恰到好處地再現了靈龜峰的美色。
歷史沿革
據《攸縣誌》載:靈龜寺始建於明代嘉靖(1522~1565)年間,由邑紳劉伯相倡建“元帝祠”於龜峰之巔。隆慶年間(1567~1572),縣衙獄吏張鏜在“元帝祠”出家為僧,改“元帝祠”為“張鏜庵”。爾後,攸縣教諭楊世桂偕縣學訓導殿尚質、卡堯封等游靈龜峰,提議改庵為寺獲準。
登上靈龜寺山門,鑲金楹聯“黃雲紫霧天張蓋,翠壁蒼岩地擁屏”,與楣額“威鎮靈峰”互為輝映。正是這種自然美景,引來不少文人墨客吟詩作對,為其裝點,引人入勝。
明代詩人劉愈登靈龜峰,曾寫了一首《靈龜寺》,詩曰:“孤峰江山峙,帶雨始登臨。小徑當門曲,歸帆隱霧深。亂雲吞怪石,竹影倒潭心。漫與山僧話,涼風吹客襟。”詩人寫的是一個大霧天,他冒著風雨坐船來到靈龜寺遊覽的景觀。清人彭廷梅登靈龜寺,用詩描述的情景,更有一番景趣:“峭壁幽靈步緩趨,廊回崖廠駕去衢。人從天半聞鐘聲,寺轉松蔭入畫圖。遠水淨圍千竹翠,澹煙晴染一眸孤。搖搖小艇青布外,風裡漁歌乍有無。”正是靈龜寺的景觀別致,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本邑縣令張健修葺寺宇時,欣然提筆,書題“梅城第一峰”。
靈龜寺與白茅洲隔河相望,縣內流行一幅膾炙人口的巧對:“靈龜峰,峰上生楓,風吹楓動峰不動;白茅洲,洲畔泛舟,州催舟行洲未行。”據傳,此聯出於縣內名士陳之駓之手,下聯原文為“白茅洲,洲畔泛舟,水催舟行洲未行”,似較貼切自然。將“水”改為“州”,意指州官,頗現斧鑿之嫌。
更令人感慨的是,靈龜寺還曾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譚震林當年避難之地。據《回憶譚震林》一書和《攸縣文化志》記載,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譚震林任攸縣總工會幹事、工人糾察隊隊長,大革命失敗後,譚震林成為國民黨反動派的重點追捕對象。有一天傍晚,天正下著大雨,他在接官亭一農家躲避,突然聽到有人聲喧鬧,白匪正在“震陽樓”抓捕進步師生,譚震林急中生智,迅速從後門溜出,向靈龜寺方向逃奔。進入寺門後,立即向慧明師傅求助。慧明師傅見來者人品端莊,並非歹劣之輩,心想佛家以慈悲為善,何不救人一命?於是,速將來者引入廚房,隱藏在柴草叢中。不一會,果然兩名殺氣騰騰的槍兵闖入寺內,叫囂要搜捕“共匪”。慧明師傅手持佛珠,一臉慈祥和藹地向兵丁說:“阿彌陀佛!此地乃佛門靜地,從未見有兵戎或歹徒進入。寺內為尼姑出家之所,佛門寺規不可逾越,從不收留寺門之外者在此駐足。佛堂神明可鑑,老衲絕無戲言,你們倘若不相信,請二位隨便搜查。”敵兵見慧明師傅言之有理,擔心得罪神靈遭到報應,不敢輕舉妄動,才使譚震林免遭一劫。譚趁黑夜抄小路到達茶陵縣城,在徐文元書紙店隱蔽下來,後來上了井岡山,為中國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勳。解放後,譚震林回鄉省親時,總是念念不忘慧明長老和徐文元的救命之恩。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全國政協副主席、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先生題書“靈龜寺”匾,鑲嵌在山門上方,為靈龜古寺大增光彩。
1995年以來,縣人民政府將靈龜寺擴建為靈龜峰公園,在保留靈龜寺主體建築古色古香舊貌的基礎上,融入了不少現代氣息,茶吧、畫廊、林蔭道、荷花塘、放生池、石拱橋,還有仿生音箱等配套實施點綴其間。距觀音閣東面一百米的洣水邊,有國際佛學泰斗陳健民的舍利塔,入口岸壁上還鑲嵌著他數首石刻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