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璧鐘馗畫

靈璧鐘馗畫

靈璧鐘馗畫是安徽省傳統民間用於驅邪祈福,帶有吉祥意味的民俗畫。民間視其為降魔消災之符圖,被尊為“靈叛”。它是中國民間美術殿堂里的藝術瑰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靈璧鐘馗畫
  • 外文名:Lingbi Zhong Kui painting
  • 簡稱:鐘馗畫
  • 民間尊稱:靈叛
  • 價值:中國民間美術殿堂里的藝術瑰寶
  • 起源地:安徽省靈璧縣
  • 歷史淵源:軒轅黃帝首創的驅邪儺舞
簡介,鐘馗畫的價值,鐘馗畫的特色,形象特色,繪畫特色,構圖特色,寓意特色,歷史淵源,

簡介

在中國泱泱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以某種藝術為載體,寄託和表達人民大眾的情思和祈願,乃中國民間藝術的主要表現形式,或曰中國民間藝術的主脈絡。傳承了1000多年的靈壁鐘馗文化,就是中國民間藝術長河中的一脈。 向有“天下奇石第一”稱譽的靈壁縣,位於安徽省東北部,是垓下古戰場,古汴河流經地,地處淮北偏東南的淮河流域。歷史上長期受水旱蝗災襲擾。舊《靈壁縣誌》載:居民“歲歲逃亡,十不存五”。在新中國成立之前的漫長歷史時期,與災荒年眾多民眾長期逃荒流離有關,民間多出藝人,如雜技、曲藝、木偶戲、皮影戲等,以為生計。其中,在民間影響力最為廣泛、最具民俗文化價值的當屬鐘馗文化。目前,楚漢文化、靈璧奇石、鐘馗畫已逐漸形成三元文化產業鏈。鐘馗畫與靈璧石、虞姬墓並稱為“神、奇、美”的靈璧“三絕”,有“虞姬、奇石、鐘馗畫,靈璧三絕甲天下”之譽。
孫淮濱鐘馗圖孫淮濱鐘馗圖
在靈璧,有一個人人皆知的人物,他叫孫淮濱。孫淮濱,1932年2月出生於安徽靈璧。自幼博研經史及古文詩詞,並攻習書畫印學,有較高的中華傳統文化素養。其書畫師從清道人入室弟子王奎璧、呂鳳子先生。宗法授受,薪火相傳,為清道人再傳弟子。其於書學,求篆於金,求隸於石,兼及漢魏晉碑帖,熔金石書畫於一爐。畫諳“六法”,涉獵甚廣,舉凡山水、花鳥、博古、人物,或工或寫,俱皆專能精擅,各臻妙境。晚年致力於本土傳統鐘馗畫的研究與創作,他固守以唐人吳道子“鐘馗樣”為粉本,以墨線勾勒,以礦物顏料敷彩,數層烘染,必厚重乃止,達到煥爛而求備,再現大唐氣象。孫淮濱的鐘馗畫,集民間畫、宮廷畫、文人畫於一體,煥發出大唐繪畫特有的絢麗光彩。他的鐘馗畫被授予中國鄉土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鐘馗畫代表性傳承人和中國鄉土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鐘馗畫藝術大師。

鐘馗畫的價值

鐘馗畫紮根於安徽省民間,寄情於民俗,蘊雅於拙,寓美於醜,“土而不陋,俗不傷雅”,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在國內外都有很大影響。自唐代起,靈璧人始畫鐘馗。經過1000多年的風雨浸潤,至2003年,靈璧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鐘馗畫)之鄉”稱號。靈璧畫也被稱為畫中“活化石”。公元1915年,畫家翟光遠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中榮膺金獎(世博會前身)。
2006年著名畫家孫淮濱先生被授予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鐘馗畫)代表性傳承人”稱號。在全國“第四屆民間藝術博覽會中國創造·民間文化品牌評選活動”中,又授予孫淮濱“中國創造·民間文化品牌藝術家”稱號。他的鐘馗畫作品被評為“中國創造·民間文化品牌珍貴藝術品”。2009年10月,孫淮濱先生鐘馗圖被評為“新中國國禮”,他也獲得“國禮藝術大師”稱號。
陳光林,1956年生靈璧,安徽省人民政府參事,安徽省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研究院高級訪問學者,中國華僑文藝家協會副會長,中國華僑畫院副院長,北京炎黃鐘馗畫院院長,中國琉璃廠畫院執行院長,宿州市政協常委,宿州市政協駐會副秘書長,宿州市文聯副主席,宿州市政協書畫院副院長,宿州市美協副主席,靈璧縣鐘馗畫院院長,靈璧縣美協名譽主席,曾任靈璧縣政協第七、八屆副主席,縣文聯主席。全國首屆鐘馗畫大賽組委會、評審會常務副主任。
擅長傳統人物,兼長花鳥、書法,尤精鐘馗題材。作品融傳統、現代及民間技法精華於一爐,線條凝鍊,筆墨豪放,造型威美,標新立異,具有較高的學術、審美和收藏價值。先後應邀在1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城市舉辦個展、參加聯展和拍賣活動,屢創佳績,曾獲國內外金銀銅獎18次。新華社《中國對外新聞》、《人民日報》、《中國文化報》、國家級核心藝術期刊《中國書畫》、《藝術市場》、《美術觀察》,香港《大公報》,台灣《世界論壇報》,新加坡《聯合早報》等近百家國內外主流媒體推介其藝術業績。曾先後五次接受央視專訪,2005年出任中央電視台“探索發現”春節特別節目《鐘馗傳奇》首席藝術顧問。
出版有《當代著名畫家技法經典·陳光林寫意鐘馗》、《名家精品・陳光林鐘馗畫選》、《美術家・陳光林》、《鐘馗繪畫藝術研究》等9本畫集和專著。
當代著名畫家解釗是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研究員,安徽省書法家協會會員。2007年被評為當代傑出書畫家他繼承了傳統繪畫的技法用工筆重彩完整地體現了民間鐘馗畫特有韻味,受到廣大愛好者的好評。是孫淮濱的入室弟子。
靈璧鐘馗畫將與文人畫爭輝千古。

鐘馗畫的特色

形象特色


靈璧鐘馗畫的形象是脫胎於吳道子的“鐘馗祥”,而且是一直追摩和延承吳道子的特色,又經過靈璧鐘馗畫家在題材上的不斷豐富,創造了靈璧鐘馗畫獨有的藝術特色,形成了鮮明的地方風格。
鐘馗的形象來自遠古巫術活動的“儺舞”面具。自古楚人巫風熾盛,鐘馗作為民俗傳說中的捉鬼驅魔大神,被古人視為法力無邊。以後雖然逐漸人格化,但仍舊保留面目獰厲,體態慓悍,神秘怪誕的原始圖騰痕跡。靈璧鐘馗畫在創作上仍然秉承“以獰制鬼,以猛驅邪”的理念,但在鐘馗的面部刻畫和形體動勢以及行為氣質的塑造方面,著重在突出鐘馗的正氣與神勇、嫉惡和慈愛上下功夫,使鐘馗獰厲慓悍的外形與內美的心靈達到完美和諧的統一。“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離騷》句)。靈璧鐘馗畫家筆下的鐘馗,在獰厲中蘊涵溫柔,在慓悍中流露儒雅;在貌醜中蘊藉嫵媚;在威武中內斂慈祥。具有威武慈祥的個性,陽剛陰柔的氣質,幽默詼諧的趣味,令人望之威而即之溫。
吳道子“鐘馗樣”在靈璧民間鐘馗畫藝人中已形成了“口訣化”,並代代相傳。關於“口訣”(或稱“畫訣”)古已有之。遠在唐代湛然的著作《止觀大意》中就有“鹹須口訣,方成一家行相”的說法。靈璧鐘馗畫訣亦為靈璧鐘馗“一家行相”。如關於靈璧鐘馗畫的臉譜就有這樣的口訣:“頭如斗,‘國’字臉。掃帚眉,鴨蛋眼。秤砣鼻,下端寬。血盆口,獠牙尖。絡腮鬍,耳毛翻。揚正氣,眉宇間”。關於衣著的口訣,如:“頭戴烏紗帽,雙翅圓而尖。文判穿官服,臀肥兩肩寬。前後繡補幅,玉帶系腰間。衣冠多襤縷,顏色紅與藍。武判著甲冑,鎧葉魚鱗聯。足穿黑朝靴,靴底粉白邊。站立‘弓’字步,獨立一腿蜷。出手抓鬼勢,持物笏與扇。按劍揚正氣,拔劍怒眼翻。亮劍斬惡鬼,凜然氣度嚴”。靈璧鐘馗畫的傳統畫訣,是靈璧鐘馗形象的基本概括,歷代沿承。千百年來靈璧鐘馗的藝術形象已經深入人心,深深地刻印在人們的心間。

繪畫特色


靈璧的傳統鐘馗畫是工筆重彩,繪畫風格與楚地古代帛畫有著一脈相承的藝術聯繫。從在湖南發現的戰國時期楚墓帛畫《龍鳳人物圖》和《人物御龍圖》,以及馬王堆西漢帛畫的繪畫風格上看,其畫作皆以墨線勾描,並且還有的施加朱線。設色以硃砂、桃丹、石青、石綠、白堊等礦物顏料。楚文化與先秦北國文化的結合是在漢代完成的,因此說漢代在中華民族審美意識形態的形成和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唐代更是這種風格的傳承和發展,以吳道子的《地獄變相圖》便是唐代人物畫風格的代表,他那偉岸生動的人物造型,他那準確的人體結構和流暢的衣紋線條令人嘆為觀止。其設色則是“煥爛而求備”,綺麗艷冶,以細為工。唐代的繪畫尤其寶貴是它體現的情趣和高度發展的民族精神相合拍,是樂觀向上,激奮昂揚,富麗健康。所謂大唐雄風,這是以後封建社會各個時期所不可企及的。到了宋代,工筆人物畫發展到盛極而衰的局面,由於受程朱理學的影響,“存天理而去人慾”的思想使人們的美學觀產生了巨大變化。畫家以“掃去粉黛”、“淡毫輕墨”成為習尚。但宋代也有許多畫家沿承唐人畫風,許多唐畫也是有賴於崇尚唐畫的宋代畫家的臨本才得以流傳。完成於元代的永樂宮壁畫,仍舊保留吳道子、武宗元的繪畫風格,為我國現存壁畫中保留唐代畫風的璀璨明珠。靈璧鐘馗畫脫胎於吳道子的“鐘馗樣”,一直追摩延承盛唐畫風,以墨線勾填,施朱敷丹,驚彩絕艷,再現大唐氣象。因此被畫家學者視為“活化石”而倍受關注,故而清代名士齊周華特別在《名山藏副本·鐘馗像贊》里用大篇幅文章闡發:“由吳道子畫能通神也,無如天下傳寫,漸失其真。惟靈璧所畫,往往不脫道子原格,故世群推之”。正是由於靈璧鐘馗畫傳承了吳道子的“鐘馗樣”,並保持了漢唐以來工筆重彩的傳統,才能夠“不脫道子原格”,才能為“世群推之”。大唐氣象是中國美術史的巔峰,驚彩絕艷是中國風格的美術經典,靈璧鐘馗畫把它以固有的定式傳承下來,形成了靈璧地方特有的藝術風格和鮮明的地域標識。

構圖特色


構圖,中國畫論稱之為“章法”或“經營位置”,就是把畫面上的人物與背景物象的種種關係擺布好,使之更好地服從主題思想的要求,以期最充分地表現作者所追求的審美意境和美學形式。
1、空白背景構圖法
充分利用空白背景的表現力,這是靈璧鐘馗畫的傳統章法特點。畫面上除鐘馗人物主體以外,沒有任何背景,從畫面位置上保證突出鐘馗主體人物,要像一尊有份量的雕塑置於畫面中間。民間藝人把這種構圖叫做“平地起金山”,意思是鐘馗人物個體像一座大山一樣矗立於畫面,像金色的山峰一樣耀眼奪人。這種構圖法在靈璧鐘馗畫中表現較多。
2、意象空間構圖法
這種構圖法,充分地體現在大量的漢畫像石、畫像磚的作品中,靈璧鐘馗畫加以延襲和繼承。它的特點是以根據表現內容的需要,將天上、人間、地下組合在一起,也可以打破形象之間原有的比例。可以人大于山,劍長於鬼,人物與坐騎的比例失調,人物與道具的大小殊異,蛇、蠍、蜈蚣、蟾蜍等“五毒”聚集在一起其形體比例的不合理等現象,都是根據鐘馗畫造型上的“意象”特點,決定了章法布局的“自由性”。這種稱之為“意象構圖法”。
3、特種形式構圖法
由於靈璧鐘馗畫長期以來受到人們的殊愛,而得以不斷地發展,因之其在畫幅形式上也發展多種多樣,以迎合人們的不同需求。除常見的有立軸、條屏外,還有扇面、園光、斗方等特種形式。其中就以靈璧鐘馗畫的立軸而論,亦有固定的章法。如鐘馗人物立於畫面中間,上端一定要留有空白,以便加蓋“靈璧縣印”,這是靈璧鐘馗畫的特定形式。縣印一定要在鐘馗人物的上方,以“品”字形排列。上端一方印模應不偏不欹地占據畫幅正中,下端兩方印模並列,印模間距均等,形成正“品”字。這是靈璧鐘馗畫構圖形式中的特種構圖法。

寓意特色


寓意寄情是靈璧鐘馗畫藝術的一大特色。靈璧鐘馗畫走進了人民的生活,大都與民俗心理相關。人們敬仰鐘馗一是驅邪消災,二是祈福納祥,寄託美好的願望。歷代靈璧鐘馗畫家在創作中巧妙地運用借物寓意,或文字同聲諧音的藝術手法,形成口彩吉語。數百年來,佳作聯翩,五彩繽紛,閃耀亮麗,豐富了靈璧鐘馗畫的創作內容,散發著濃郁的泥土芳香,感知靈璧鐘馗畫的鄉土人情,體認民間藝術“土而不陋”、“俗不傷雅”的藝術審美情趣。
1、諧音表意
蝙蝠是靈璧鐘馗畫中必畫的屬物,它是點綴之睛,也是靈璧鐘馗畫主題的精髓內容。它不但襯托畫面的活潑,最主要的是通過它來點出並寓意鐘馗為“福神”的主題。鐘馗被稱作“福神”,寄意驅邪降福。蝙蝠的“蝠”字與幸福的“福”字同音,所以在鐘馗身邊往往畫上一個蝙蝠(稱作“天蝠”)或兩個蝙蝠(意為“雙福駢至”),還有的根據構圖需要,畫上五個蝙蝠(意為“五福臨門”),以表達鐘馗畫的主題。靈璧鐘馗畫圍繞“福”(蝠)字創作了不少諧音吉語的畫作。如畫鐘馗手執寶劍,仰望空中飛翔的蝙蝠,取“執劍”諧音為“只見福來”。鐘馗騎在馬上,一隻蝙蝠迎面投懷而來,取意“馬上得福”。鐘馗以手執笏,指向雲中飛來的蝙蝠,題做“福自天來”。鐘馗持爵進酒,仰望蝙蝠,取題為“晉爵得福”(“晉爵”意為“升官”)。鐘馗懷抱花瓶,瓶內插滿四季鮮花,題作“四季平安”。鐘馗手持雙柿,題作“事事如意”。鐘馗肩背男孩,題作“盼子得子”。因鐘馗又稱“判官”或“判子”,是由“判”與“盼”諧音而得。如此等等。
2、托物寄情
藉助自然物象,或借寓吉祥,或借物抨虐,或寄意平安。充實靈璧鐘馗畫的文化涵量,加強民間美術的風土情趣。
靈璧鐘馗畫常畫鐘馗手持蒲葉艾草。蒲葉形似利劍,又稱“蒲劍”。艾草為中草藥,可以除穢避瘟。農曆五月為“惡月”,五月五日端陽節早晨,家家門旁懸艾,用以驅惡消災。這天兒童們也都配帶艾葉香裹,“五毒”不得近身。《齊民要求》載:“是日也、陰陽爭、血氣散”。民諺雲“五月五日天中節,赤口白舌盡消滅。”民間則塗雄黃於耳鼻,喝菖蒲酒,懸掛鐘馗神像,設供焚香,祈求驅邪祛病。這天靈璧鐘馗畫店更加活躍,相傳五月五日是鐘馗誕辰,以這天正午時點睛的鐘馗最“靈應”,因此五月五日來璧求購吉作的人群如潮。體現出靈璧鐘馗畫與民俗活動的互動。
還有:端午節畫鐘馗腳踩“五毒”(毒蛇、蠍子、蜈蚣、蟾蜍、蜥蜴)手揮利劍,題作“立斬五毒”。畫鐘馗身旁有蜘蛛垂下,取意“喜從天降”。按:蜘蛛善結網,粘捕毒蚊惡蜂。古人視蜘蛛為神奇珠兒,故以蜘蛛象徵喜氣,又稱之為“喜珠兒”。
靈璧鐘馗畫上端必定蓋有“靈璧縣印”,這是靈璧鐘馗畫特有的標誌。既是標誌,同時也具有托物寄情之意。清人《不下帶編》也有“上有縣篆者尤靈應雲”的記載。“縣篆”即縣印,因古代縣印均為篆書,故稱縣篆。寄意何在?按宋黃山谷在跋潘侯所藏《五宰相書》時,引道人借縣印卻禍事,謂“縣印能禍福百里,尚可以卻不祥”。據此,在靈璧鐘馗畫上加蓋縣印也是作為魘勝物的巫術理念,也是“托物寄情”的手法。另外還有歷史的流傳:相傳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幼年便虔信靈璧鐘馗畫有祛邪賜福之靈,他在登基第一年的春節前夕,就令大臣到靈璧置辦鐘馗圖分賜給大臣,以表關愛和恩寵,以後並奉為慣例。後來朱棣在北京登極,年號永樂,效法前朝,亦仍舊制。到了成化年間,憲宗皇帝朱見深登基。憲宗皇帝痴愛書畫,尤擅神像,亦喜作鐘馗,他更喜愛靈璧鐘馗畫。他即位後,聖諭靈璧鐘馗畫為貢品,每年向靈璧縣詔百幅晉京,分賜給宮廷大內及舊勛重臣,用以祛邪賜福。為張顯靈璧鐘馗畫真品,每幅均加蓋靈璧縣印,並布為“品”字形,以作靈璧貢品的標誌。後來靈璧鐘馗畫家在商品畫上也加蓋縣印,流傳既久,已成定式。靈璧鐘馗畫每歲可售數萬紙,若到縣衙加蓋縣印是不可能的事,靈璧縣城隍廟的“縣印”卻派上了用場。古時城隍神為陰間的縣官,也有一方銅質的“靈璧縣印”,與真縣印大體相同,於是這方“縣印”就成為靈璧鐘馗畫家所共用。
3、緣物達志
靈璧鐘馗畫家筆下的鐘馗,常以形象怪誕、詼諧、幽默惹人喜愛,更以“窮酸書生”、“清官廉吏”的形象使人動之以情。靈璧鐘馗畫常常表現鐘馗衣衫襤縷、破鞋破帽、乘騫驢、擎破傘、挑破燈、搖破扇,表現了鐘馗一身正氣,兩袖清風,高尚廉潔的品德,與人世間見到的貪贓鬼,斂財鬼,吸血鬼,形成鮮明的對比。通過畫面,使觀者可法可成戒,對世人進行德業相勸。
靈璧鐘馗畫傳統中的“四破圖”,畫面上的鐘馗穿著破衣、登著破靴、擎著破傘、挑著破燈。鐘馗在大雪冷雨之夜,不顧地凍天寒之苦,仍然競競業業地巡邏,到處去捕拿惡鬼。畫家並系之以“打油詩”云:“衣破尚可縫、靴破尚可行、傘破尚可擎、燈破尚光明。莫笑我正氣文人太寒酸,請看那,貪鬼見我自潛形,畢竟是身正壓邪真英雄”。人們敬賢尚廉,憎惡豪貪和為富不仁的惡德敗行。看到了“四破圖”,聊感愜意,慰藉心靈。曹植曾說:“存於鑑戒者,圖畫也。”靈璧鐘馗畫亦然。
4、熔古鑄魂
靈璧鐘馗畫淵源久遠,文化積澱豐厚。其與中國古代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古史典籍,互相滲透,文化內涵更加博大精深。靈璧鐘馗畫的傳統題材《鐘馗神獸寶傘八錦屏》體現得更加淋漓盡致。
《鐘馗神獸寶傘八錦屏》在形式與內容上俱有獨特之處。此圖採取“四幅條屏”或“八幅條屏”形式,以圖中八個不同造型的鐘馗乘坐八種不同的神獸,八個不同的侍從擎著八種不同的寶傘故名。此八種神獸俱都出自古代文獻典籍,如《軒轅本紀》、《山海經》、《符瑞志》、《斬鬼傳》等,源出有自,各有所本,充分地體現出靈璧鐘馗畫與古代文化典籍的互相熔冶滲透與互通共融,和衷地構成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如:其中鐘馗坐騎之一為“白澤”,白澤神獸原本於《軒轅本紀》:“帝巡狩,東至海,登桓山,于海濱得白澤神獸,能言,因問天下鬼神之事。”另據煙霞散人《斬鬼傳》其略云:閻君賜“白澤”與鐘馗為坐騎,謂“白澤”原是伯嚭所變,只因害了伍子胥,將他貶入陰山。數百年來自怨自艾,頗有改邪歸正之心,特賜予鐘馗,幫助殺戮鬼魅魍魎,藉以將功贖罪。坐騎之二為“獬豸”。據《神異經》云:“東北荒中有獸如羊,性忠直,見人斗則觸不直,聞人論則咋不正,名曰獬豸,一名任法獸”。其三曰“狡”,據《西次內經》云:“狡狀如馬,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食虎豹,可御兵”。其四曰“角端”,見《宋書·符瑞志》。志云:“角端日行八千里,又曉四夷之語,明達方外幽遠之事。蓋白澤之類”。其餘坐騎還有騶吾、飛黃、麟麟和兕等類。均取之古籍神話中忠直、勇猛、識鬼、御兵、任法、善行和象徵吉祥之獸為之,從這裡可以看出靈璧鐘馗畫在尺幅之內卻具有博大精深之文化內涵,“八錦屏”則更是民族文化之集大成者。這種形式的鐘馗畫是歷史上的任何一位畫家,或任何一地的年畫都未曾出現過,它是最具靈璧特色的鐘馗畫代表作。它具有豐厚的文化,獨特的風格,奇妙的構思,獨到的手法,別開生面,獨樹一幟。
鐘馗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我們的民族自古以來世代相傳的潛在心理。它經歷了一個以巫術無所不能的自我陶醉階段,圖騰崇拜、祈禳行為正是源於先民們所共有的超自然力量存在的想像力。靈璧鐘馗畫是中華古老民族文化的載體,探之彌深,仰之彌高。它淵源於軒轅,肇始於盛唐,楚風唐韻,蘊藉大千。靈璧鐘馗畫冶民間畫、宮廷畫、文人畫於一爐;融宗教史、民俗史、哲學史、美術史、文學史於一體,具有精神文化與審美功能的雙重價值。在今天的審美趣尚里,其與文人畫是一種互補共存融會貫通的中國藝術形態,因之它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人文價值,審美價值和學術價值,是全球多元文化體系中卓具特色神秘幽深的一元。她在中國人民心理上永生,在世界美術大觀園裡熠耀生輝!

歷史淵源

探究靈璧鐘馗畫的淵源,最初由軒轅黃帝首創的驅邪儺舞中的方相氏衍化嬗變而來,是正氣戰勝邪惡的精神支柱,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積澱。唐明皇夢鐘馗捉鬼,詔吳道子繪鐘馗,吳道子奉詔作畫,“立筆圖訖以進”,與明皇夢中鐘馗“極 肖”。一方面說明吳道子畫技高超絕倫,另一方面則說明吳道子與唐明皇心中都存在著一個能驅鬼的“鐘馗形象”。這個形象不是唐明皇夢中造出來的,而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是現實生活在其夢中的曲折反映。
鐘馗畫雖由唐代吳道子首創,但靈璧鐘馗畫卻紮根於民間。以吳道子的“鐘馗樣”為粉本,構成傳承有續的經典繪畫,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一直發揮著重要的精神文化功能。五代末畫家石恪生性不羈,畫筆豪放,擴大了鐘馗題材的情趣。同時期畫家孫知微,性高潔出俗,嘗作畫寓意。繼吳道子之後,至宋元祐年間靈璧置縣時期,便有一批民間畫家雲集靈壁,初步形成鐘馗畫(民俗畫)藝術中心。北宋畫家楊斐所繪鐘馗,深得吳道子之韻,氣勢偉岸。後居淮楚,與靈璧畫家友情甚篤,因傳道子之法,為靈璧鐘馗畫奠定了敦厚的基礎。南宋淮陰畫家龔開,入元不仕,喜作鐘馗墨鬼,丹青酬和,妙趣橫生。靈璧本土畫家深受其影響,鐘馗畫風為之一變,形象怪誕,風格新奇。
宋代以後,善畫鐘馗者日漸增多,較著名的有涿郡人高益,北海人李雄;元初畫家龔開的《中山出遊圖》、顏輝的《元夜出遊圖》最為生動。另外,可見到作品的畫家還有南唐畫家周文矩、後蜀黃笙、宋代董源、程坦、馬遠,元代錢選、王蒙等。明清時期畫家的作品較為常見,除民間收藏外,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和地方館皆有館藏。較有代表性的畫家有明初畫家葉澄、戴進、朱見深、仇英等;清代有蕭晨、佘丹山、羅聘、華岩、徐白齋、錢慧安、沙馥、任頤……等等。
清初時,指畫家高其佩出任宿州知州,時靈璧為宿州所轄,常有往來,對靈璧鐘馗畫家大加扶掖,致使靈璧鐘馗畫創作水平整體得以提高。清人齊周華在《名山藏畫副本·鐘馗像贊》中贊道:“由吳道子畫能通神也,無如天下傳寫,漸失其真,惟靈璧所畫,往往不失吳道子原格,故世群推之”。 歷經千百年後,靈璧鐘馗畫之盛況尤甚於清代的靈璧古城內,畫店林立,畫商如雲。清乾隆年間《靈璧志略》稱:“每歲可售數萬紙”、“畫工衣食於斯”,記載了當時靈璧鐘馗畫藝術的繁榮景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