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原為即墨縣十三鄉集之一。
1958年,成立靈山公社。
1984年,改為靈山鎮。
2020年6月30日,撤銷靈山鎮,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靈山街道。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72年,將東、中、西姜戈莊及嵐前嶺4大隊劃歸喬家屯公社,將段村公社的山東頭(靈東)、仁義莊、東黃家莊、段埠莊、小稻池、金家灣6大隊劃歸靈山公社。
2001年3月,撤銷喬家屯鄉,將集旺瞳村、孫家旺瞳村、劉家旺瞳村、院東村、嵐前嶺村、東姜戈莊村、中姜戈莊村、西姜戈莊村8行政村劃歸靈山鎮。
2011年末,靈山街道轄河南一、河南二、河南三、上河北、中河北、下河北、衛東、泊子、前山後、後山後、嵐埠灣、大稻池、小稻池、東黃家莊、仁義莊、段埠莊、金家灣、靈東、東山坡、西山坡、東三泉、西三泉、周家瞳、崔家庵、石旺河、泉上、松樹莊、西黃家莊、李前莊、韓流莊、索戈莊、甲於莊、前小於莊、後小於莊、中姜戈莊、西姜戈莊、東姜戈莊、嵐前嶺、院東、孫家旺瞳、劉家旺瞳、集旺瞳42個村民委員會。
區劃詳情
截至2021年,靈山街道下轄10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府前街68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靈山街道地處即墨區北部,東鄰
華山鎮,南鄰
北安街道,西鄰
段泊嵐鎮,北隔
五沽河鄰
萊西市夏戈莊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6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0千米,總面積84平方千米。其中陸地81平方千米,占96.4%;水域3平方千米,占3.6%。
地形地貌
靈山街道境內大部分為山後平原,地勢略為東高西低、北高南低,海拔一般在20~30米。最高點位於靈山山頂,海拔154.6米。
氣候
靈山街道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3.9°C,1月平均氣溫8.6°C,極端最低氣溫-17.3°C(1985年);7月平均氣溫27.4°C,極端最高氣溫37.6℃(2002年)。生長期年平均25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352小時。年平均降水量778.4毫米,極端年最大雨量1039毫米(1990年),極端年最少雨量294.6毫米(1981年)。
自然資源
2011年,靈山街道境內有耕地面積7.5萬畝,人均2.5畝。
人口
2011年末,靈山街道轄區總人口3239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0100人,城鎮化率31%。另有流動人口2685人。總人口中,男性16251人,占50.2%;女性16140人,占49.8%;14歲以下4534人,占14%;15—64歲24020人,占74%;65歲以上3037人,占12%。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2343人,占99.9%;有少數民族48人,占0.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於米386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靈山街道財政總收入1850萬元,比上年增長4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750萬元,比上年增長40%。
農業
2011年,靈山街道農業總產值37260萬元,農業增加值占街道地區生產總值的29%。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41225噸,人均1356.5千克,其中小麥1.93萬噸,玉米2.3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瓜類。2011年,蔬菜、瓜類產量38808噸,主要品種有韭菜、西瓜等。畜牧業以飼養牛、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2.0014萬頭,年末存欄0.4955頭;羊年末存欄755隻;家禽年飼養量297萬羽。
工業
2011年,靈山街道工業總產值33287萬元,工業增加值占街道地區生產總值的45%。工業企業112家,職工27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88億元,比上年增長15%。
商業
2011年末,靈山街道有商業網點321個,職工751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9368億元,比上年增長13%;城鄉集貿市場8個,年成交額1.1億元。2011年,出口總額1746萬美元,比上年增長58.7%,主要產品有五金鎖具,銷往美國等地。
交通運輸
2011年,靈山街道境內是烏威高速公路、209和603省道3條公路幹線交匯。
社會事業
文體事業
2011年末,靈山街道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32處,各類文化專業戶20戶;各類圖書室43個,藏書5餘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達400人。2011年末,學校體育場8個。6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0%。2011年末,廣播電視站1個,有線電視用戶0.74萬戶,人戶率80%。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靈山街道有幼稚園8所,在園幼兒891人,專任教師36人;國小7所,在校生1504人,專任教師141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在校生981人,專任教師104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靈山街道有醫療衛生機構1個;病床10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3.3張,固定資產總值373.6623萬元。專業衛生人員40名,其中執業醫師8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14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靈山街道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l戶,人數3人,醫療救助16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855人次,共支出5.094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30戶,人數679人,支出140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34人,撫恤事業費支出67萬元。社會福利費18萬元。敬老院1家,床位96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28人。慈善分會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18.34萬元,使42人(次)困難民眾受益。參加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83萬人,參保率95%。
歷史文化
靈山街道地名因境內有山原名零山,又名靈芝山,均因其形得名,後因香火之盛稱“靈山”,因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