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霸陵邑
- 地理位置:今灞河東岸的西安市東郊田王村一帶
- 所處時代:漢朝
- 史書記載:《漢書》
霸陵邑,漢文帝置。即招募百姓遷徒至皇陵附近聚居而形成的城市。距離文帝的霸陵陵園十里,在今灞河東岸的西安市東郊田王村一帶。文帝前元九年(公元前171 年),在芷陽鄉建置了霸陵邑。霸陵邑不屬於皇陵陪葬區。漢武帝廢后陳氏就葬在...
陵邑是漢朝為守護帝王陵園所置的邑地,是西漢前期帝王陵的一大特色。漢代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管理各地貴族富豪,在漢長安城附近皇帝陵墓處設陵城。而所謂的“陵城”,其實是消費性城市。簡介 漢長安城的陵邑制擔負著“強本弱枝”和“防禦匈奴”兩大任務,歷來在政治和軍事上都有巨大作用。起源於漢高祖分布在渭河南...
第五章 依山築霸陵 一、節慾之君漢文帝 二、竇後陵 三、陪葬墓 四、霸陵邑 五、南陵 第六章 橫空出世漢陽陵 一、盛世奠基漢景帝 二、王皇后陵 三、陽陵陵闕 四、陪葬墓 五、陽陵邑 第七章 堆金積玉數茂陵 一、一代雄主漢武帝 二、皇后、夫人 三、巍巍陵闕一望中 四、陪葬墓 五、茂陵邑 第八章...
馬永嬴研究員的《霸陵邑的探索》聚焦於漢文帝霸陵邑的考古研究,他分享了近年來在霸陵邑考古探索中的重要發現和研究成果,探討了霸陵邑的置廢時間、有無徙民以及所在位置等問題的新方向、新思考。分組討論環節,與會專家分享了在陵墓考古、遺址博物館建設、文物研究以及保護利用文物等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有遺址...
陵邑制度 西漢十一帝陵中,有七座帝陵修建有陵邑。漢高祖九年(前198年),劉邦接受了郎中劉敬的建議,將關東地區的2000名大官、富人及豪傑及其家眷大量遷徒關中,伺奉長陵,並在陵園附近修建長陵邑,供遷徒者居住。以後,漢惠帝劉盈在修建安陵、漢文帝劉恆在修建霸陵、漢景帝劉啟在修建陽陵、漢武帝劉徹在修建茂陵...
郎官亭在霸陵邑境內,霸陵邑是遷徙百姓至霸陵附近聚居而形成的城市。不屬於皇陵陪葬區。只有霸陵邑境內才有類似村落的“亭”,文帝的陵園及陪葬墓範圍內都無亭。《漢書·外戚傳》 載:“後數年,廢后(陳氏)乃薨,葬霸陵郎官亭東。 ”郎官亭,《水經注》雲,在長安東南三十里。非霸陵陪葬區 西漢一里相當於...
始皇陵原名麗山,陵園為麗山園,陵邑的名稱就叫麗邑。正
古代於陵邑的名字,在《戰國策□齊策》和《孟子□滕文公下》等先秦古籍中都有記載。西漢至魏晉皆設於陵縣,南北朝初年,於陵縣入逢陵縣,故城遂廢。也就是說侯霸這支後代生活在北方。“嘉靖間始居濟陰(濟陰郡,作為地方一級行政區劃,或國或郡或縣,從漢至明沿用1500餘年。漢建濟陰國,後改濟陰郡,隋...
《水經注》記載:文帝出長門《注》雲,在霸陵縣。有故亭,即《郡國志》所謂長門亭也。可見長門宮在霸陵縣,今陝西長安城東南,這也與陳後的葬地“霸陵郎官亭東”相吻合。顧城廟即文帝廟,按史料中爰叔所說,武帝前往文帝廟祭祀,路途遙遠無離宮,且荻竹叢生難以盡除,籍田於禮又不可廢,實無可建宿舍之處...
五陵原上的陵邑墓葬有:周文王和周武王的秦公陵、秦人墓葬、西漢的11代皇帝中除文帝霸陵和宣帝杜陵在渭河以南外,其餘9個皇帝的陵墓,即高祖長陵、惠帝安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元帝渭陵、成帝延陵、哀帝義陵、平帝康陵都分布在渭水以北的鹹陽原上。五陵原除分布著數量眾多的秦冢、漢陵外,還有唐代...
⑹霸陵:漢文帝的陵墓及陵邑。漢文帝霸陵在今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區毛西村,漢霸陵城在灞橋區謝王莊附近。白話譯文 俠客經鴻都門出城,當時天空正彤雲密布,整個城池都被遮蔽這一片陰暗之中。身上的寶劍在黯淡的夜色中反射出如水的寒光,劍上還沾染著仇敵微紅的餘血。胯下的飛馬頻頻地發出驚叫,三更時分到達霸陵,...
西漢早期、中期的七個漢陵,軍沒有陵邑。除文帝霸陵、宣帝杜陵葬於長安南原外,其餘高祖長陵、惠帝安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五個陵邑都在鹹陽原上,所以漢後把鹹陽原也叫五陵原。如劉邦的陵邑叫長陵縣,曾顯關東豪族萬戶以奉陵邑,至平帝元始二年(公元二年)已達五萬戶。長陵邑遺址在今市區內韓家...
一、高祖長陵及呂后陵 二、建築遺址和陶窯 三、陵邑 四、陪葬墓 五、採集標本 第二節 惠帝安陵 一、安陵和張皇后陵 二、陵邑 三、陪葬墓 四、採集標本 第三節 文帝霸陵 一、霸陵 二、竇皇后陵及薄太后南陵 第四節 景帝陽陵 一、陽陵 二、後陵 三、建築遺址 四、刑徒墓地 五、陪葬墓園 六、陽陵邑 ...
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就是詞人對西漢帝王陵的寫照。西漢11位皇帝中除文帝霸陵和宣帝杜陵在渭河以南外,其餘9個皇帝的陵墓:高祖長陵、惠帝安陵、 景帝陽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元帝渭陵、成帝延陵、哀帝義陵、平帝康陵都分布在渭河以北的鹹陽塬上。西漢早中期有在帝王陵周圍設定陵邑的制度:漢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