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津貼

霧霾津貼是對在重度污染霧霾天氣期間長期從事室外工作的勞動者發放的健康補貼。

2014年4月3日,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導日本松下集團宣布將向派往中國的員工發放霧霾津貼,不過這一津貼的覆蓋範圍並不包括中國籍員工,根據松下規定,中國員工也不得申請這一額外補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霧霾津貼
  • 時間:2014年4月3日
  • 所屬公司:日本松下集團
  • 針對人群:派往中國的員工
產生背景,發放提議,發放理由,專家建議,現實意義,最新進展,民眾心聲:“霧霾補貼”怎么花?,正方,反方,專家,

產生背景

松下集團這一舉措有源可溯,據公開報導,2013年12月5日,考慮到北京PM2.5空氣污染問題趨於嚴重,日本外務省開始研究從2014年起增加在北京工作的日本駐華大使館職員的補貼金額。
霧霾津貼霧霾津貼
事實在更早的2013年4月,東芝已經開始給常駐北京、上海兩地的日籍員工支付“危險補貼”。東芝總部稱:“我們總是注視全球的勞動環境變化,並非因為是中國才採取特別的措施。”但同時也聲明:“是否擴大支付地域,現在尚不確定。”
建設、產業機器綜合技術大企業小松製作所,在中國近年PM2.5問題凸顯後,馬上給所有常駐中國的日籍職員發放能防禦PM2.5的口罩。小松宣傳部說:“雖然我們公司現在沒有支付特別的補貼,不過今後會看具體情況決定採取什麼樣的措施。”
霧霾補貼被指歧視中國員工
雖然松下集團宣布發放污染津貼,但是這一津貼的覆蓋範圍並不包括中國籍員工,中國員工亦不得申請這一額外補貼。有相關輿論認為,對於在同樣空氣品質的環境中勞動,松下此舉區別對待,有對中國員工歧視之嫌。
2013年5月,一份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和以色列希伯來大學共同研究的調查報告顯示,長期暴露於污染空氣中,總懸浮顆粒物(TSP)每上升100微克/立方米,死亡率上升14%,平均預期壽命將縮短3年,且死亡率的上升幾乎都是由心肺疾病導致的。
霧霾對身體健康與壽命的影響是一個長期的、慢性過程。日本率先宣布補償派往中國的日本員工,然而日本員工面臨的污染問題和健康問題,松下的中國員工同樣在承受這一危害,相同的勞動環境中,企業卻無法在此福利上做到一視同仁。

發放提議

2013年1月27日,湖南省人大代表李國武向省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提交議案,建議給室外勞動者發放重度污染霧霾天氣津貼。

發放理由

霧霾空氣中的污染物許多是有毒的重金屬甚至致癌物質,不僅降低空氣能見度,超過一定水平會影響人的健康。人體吸入後,在短時間內會出現急性疾病,如呼吸系統疾病。空氣污染物在人體潛伏期也很長,長期積累很可能形成慢性心血管疾病、肺癌等疾病。
對於抽菸危害的“主動性”,霧霾污染使人“被動”受害,危害面更大。許多人由於工作需要,卻不得不在重度污染霧霾天氣長期工作,身心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傷害,應當給予一定的健康津貼。

專家建議

李國武建議,政府應確定重度污染霧霾天氣勞動保護的適用對象,規定各級組織在重度污染霧霾天氣期間安排勞動者室外工作,必須實行健康補貼。
具體措施有:換班輪休、縮短勞動者連續工作時間,不安排勞動者加班等。如果重度污染霧霾天氣PM2.5超過1000微克/立方米,應立即停止戶外露天工作。此外,實行霧霾天氣津貼必須在法律層面上有所保障。
一直關注霧霾問題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於3月11日接受央視《今日說法》欄目採訪時說到:“霧霾絕對是一個舉國體制,各行各業需要同時行動”。如果政府與各行業、各階層能群策群力,5年時間,大家便會感覺到改善,而對於霧霾補貼,也應從以下幾點去理解:
一、用於溯源治污
對抗霧霾天氣,補貼不是目標,治污才是根本。但是,從國外的治理經驗看,治霾必然是一項跨度長,涉及面廣的系統工程。源頭治理固然要擺在極端重要的位置上,但在這個過程中,如何使霧霾的傷害降到最低,也是不應該迴避的問題。
二、用於技術研發
加大對PM2.5產學研課題的扶持政策,引導市民健康生活習慣培養,扶持護肺用品等大健康產業發展,亦是為人民服務的應有之義。
三、用於個體民生
地方政府向污染企業收取了稅費,更可能對後者處以不菲的罰款,這些錢除了用於治理環境污染,補償社會與民眾也是合理選項。另一方面,政府理當承擔守夜人之責,發放有關補貼也是加大對公共健康的投入,補助了醫療衛生的需求方。
發放霧霾補貼只是一種舉措,更重要的是社會上下樹立生活積極樂觀的信心。市民主動應對、學界發力研究、政府引導支持,在各方合力下,從容“用妙方”而不是“亂投醫”,才能真正把大氣治污這份沉甸甸的民生重擔挑起,才能用清新空氣體現我們的宗旨和信仰。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藍天白雲將會回歸,使人民民眾看到幸福的願景,找到幸福的感覺。

現實意義

從污染源頭治理,把霧霾津貼的多少與重度污染霧霾天氣的天數掛鈎,無形中會增強地方政府和企業的環境擔當和環保意識。當全社會對於防治大氣污染的意識提到了一定高度,PM2.5的數值才有可能真正降下來,空氣品質才會大幅提高。

最新進展

2014年4月3日,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導日本松下集團宣布將向派往中國的員工發放霧霾津貼,不過這一津貼的覆蓋範圍並不包括中國籍員工,根據松下規定,中國員工也不得申請這一額外補貼。
2014年3月12日,日本電子巨頭松下集團在2014年春季勞資交涉中宣布,將向外派往中國的員工發放污染津貼。這一津貼以中國部分城市高水平的PM2.5值作為依據,補償嚴重的空氣污染對他們的身體危害。
事實上,對於國外大型公司將員工外派海外(特別是外派往開發中國家)時,為員工發放困難津貼(hardship allowance)是常見的做法,同時在空氣污染問題上,許多企業都在悄悄提高駐華外籍員工的福利,或者粉飾成“開發中國家津貼”。
而如此大張旗鼓地因為空氣污染問題而正式宣布進行補助的國際公司,松下集團是第一家。而在公開場合松下的發言人拒絕透露詳細的補貼金額,也不願意透露在中國到底僱傭了多少名外籍職員,不過其明確表示中國籍員工不在補貼範圍內。

民眾心聲:“霧霾補貼”怎么花?

“霧霾補貼”提案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也引發了網民的熱議,焦點集中於補貼“發給誰” “誰來發”“怎么花”三個問題。
有網友表示“要發補貼,也先發給環衛工人吧,人家頂著寂靜嶺一樣的天氣在掃地,那可是用繩命在工作”,有的網友卻認為“我們同呼吸,同命運,補貼人人有份”,而北京政協副秘書長謝朝華“呼籲政府儘快出台‘霧霾補貼’,優先為環衛工、建築工、快遞員、交警等戶外工作者提供護肺支持,保障市民健康呼吸的權益”。
至於“誰來發”,有網友支持國家財政與企業共同負擔補貼,同於“家電下鄉補貼”,國家和地方財政出資,企業讓利,給消費者雙重補貼。謝朝華則認為可以參考“高溫補貼”的模式,由企業發放,而後在企業所得稅中扣除。
最後“怎么花”是民眾最關心的實際問題,“護肺提案”建議霧霾補貼要落到實處,不能流於經濟補償,而應該像高溫補貼用於採購清涼飲料一樣,讓霧霾補貼幫助戶外工作者採購到“靠譜”的護肺產品。

正方

應給戶外工作者發“霧霾補貼
霧霾補貼’必須得發,相當於傷害之後的一個補救措施。但是發了補貼不等於可以不治理霧霾。戶外工作人群受霧霾的影響更直接更嚴重,他們的權益也受到了損害。從這個意義上講,國家花錢對戶外工作人群所面臨的健康威脅買單,也無可厚非。
全國政協委員謝朝華就提出政府應以“霧霾補貼”的形式,優先為環衛工、建築工、快遞員、交警等戶外工作者提供護肺支持,保障市民健康呼吸的權益。這個想法也得到了大量網友的積極支持。有網友表示,“霧霾工作者”大多是對城市有突出貢獻的人群,“應該同他們同呼吸,共命運。”

反方

“霧霾補貼”不能發
環保志願者,反對發放“霧霾補貼”的理由是經濟手段不能替代道德的正當性,如果讓政府花納稅人的錢去發“霧霾補貼”,顯然是不合適的。人人都是霧霾天的受害者,最好的處理辦法就是把污染的產權明晰,產權明晰之後,誰拿到污染空氣的產權,就應交一定的費用。再用這筆費用治理霧霾,有可能形成效用的最大化。
網友還質疑應該由誰來發放補貼,用人單位嗎?這名網友認為,如果由用人單位發補貼,等於說這些單位給污染買單,對它們來說也不公平。
廣東省環境保護廳一名專家認為,“霧霾補貼”發放目前來說很難落實。因為造成這種惡劣天氣的原因太多了,沒有確定的責任主體,就不知道資金從哪裡出。他認為政府可以設立“霧霾基金”,向高排放的企業等收取一定的排污費,作為治理霧霾的基金,一部分用於治理,一部分用於科研,另一部分用來作為公眾補償。

專家

與“霧霾補貼”相比 大家更願意看到藍天白雲
有社會管理方面的專家表示,無論“霧霾補貼”發還是不發,都存在一些無法迴避的問題,錢從哪裡來?給誰發?怎么發?“發給部分人群,是不是就變成這些人群的普遍福利,全民發放也幾乎是不可能的。”
幾乎所有人都承受著霧霾之害,包括交警、快遞員、環衛工人等戶外工作者,但是比起補貼,大家還是更希望看到藍天白雲,更希望呼吸到新鮮的空氣。
與其研究如何發放“霧霾補助”,相關部門不如進一步加大治污力度,強化執法力度,努力營造出天更藍、水更清的生活環境,讓大家的呼吸更順暢更安全,這才是這場爭議最大的價值所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