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電影視頻,電影評論,電影信息,基本信息,主創人員,主要演員,劇情信息,
電影信息
基本信息
片長:2325米
主創人員
原編導:石揮
導演:俞濤
電影《霧海夜航》DVD封面
![電影《霧海夜航》DVD封面 電影《霧海夜航》DVD封面](/img/b/956/nBnauIWO3UzNjF2MmNGM3Q2M5MWY3UzNyQmNkdTM5MmN4cTY4MWMkF2Y0k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編劇:俞濤
攝影:沈西林
作曲:寄明 黃準
布景設計:張漢臣
錄音:袁慶余
剪輯:韋純葆 。
化妝:王鐵彬
副導演:田野
特技:谷家棟 馬永華
製片主任:丁里
演奏:上海電影樂團
指揮:黃貽鈞
主要演員
關宏達.... 胖子
電影《霧海夜航》劇照
![電影《霧海夜航》劇照 電影《霧海夜航》劇照](/img/6/5e3/nBnauETZzMGMkNjN3IzM2MTMhhjZ5ImYkZDNwMmM3UzMkJjZ5QmM2EDZiB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金乃華....少校
羅啟圻....周大海
穆宏 ....船長
齊衡 ....政委
鐵牛 ....劉排長
王桂林....老農
向梅 ....何美娟
于飛 ....攝影師
張鶯 ....新娘子
范雪朋....老太太
衛禹平....劉教授
王辛 ....孕婦
張雁 ....阿富
張鴻眉....小辮子
李農 ....二副
林儀 ....女報務員
劇情信息
劇情梗概
一個冬末春初的早晨,“海燕號”客輪離開上海碼頭,穿過朝霧開往寧波。這艘輪船載著一千三百多名旅客,其中有一百多名是回鄉參加農業建設的復轉軍人;有因公出差的海軍政委、陸軍少校和海軍少尉;有回家鄉的老太太、到寧波去結婚的新娘子;有陪著懷孕的孫女回鄉生產的老農民;有因作醫學研究而雙目失明的劉教授及幫助他、照顧他的女學生何美娟。
電影《霧海夜航》劇照
![電影《霧海夜航》劇照 電影《霧海夜航》劇照](/img/4/314/nBnauITZiRGZ2M2MlVWO1cTO2ITZ0MDN5QTNxMWZwEmZ4ETOzAzNmBDZzY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船上還有新來的服務員小辮子,她跟隨在海上生活了50年的服務組大組長阿富,熱心地照應著旅客們的生活。
旅途是短暫的,可是在短暫的旅途中,人們同樣享受到友誼和幸福。你看,因失明而悲觀失望的劉教授與海軍政委談心之後,重新獲得了生命的活力。海軍少尉和女學生何美娟產生了愛情。懷孕的母親在船上安全地產下一對雙胞胎。許多素不相識的人也都成了朋友。
白天過去了,夜色籠罩著海面,周圍一片漆黑,旅客們帶著美好的理想與願望入睡了,只有工作人員還在緊張地忙碌著。輪船在乘風破浪前進。
突然,海面上起了濃濃的霧,連燈標都看不見了,附近暗礁很多,二副向船長建議減低航行速度,代理黨支書也提議拋錨,可是,船長過分相信自己的經驗,固執地在大霧中快速航行。“海燕號”終於觸礁遇險,海水湧進了船艙,情況非常危險。
電影《霧海夜航》劇照
![電影《霧海夜航》劇照 電影《霧海夜航》劇照](/img/8/100/nBnauIWZ3UzNjF2MmNGM3Q2M5MWY3UzNygjNkdTM5MmN4cTY4MWMkF2Y0k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這時,海軍政委挺身而出,指揮全船的復轉軍人,將船上旅客搶救到甲板上去。船長自己領航,將船駛離航道,擬向最近的陸地靠攏,可是,由於船頭受損嚴重,船身開始下沉,船不能再航行了,“海燕號”不得不在茫茫的大海中拋錨。
“海燕號”觸礁時,報務員剛把觸礁遇險的警報發出,發報機就震壞了。接到警報的港口和艦艇都沒法知道“海燕號”失事的位置。寧波、上海等地的航運部門及海空部隊都關注著“海燕號”的命運,出動了飛機和艦艇去尋找,潮水漲了,海水漫過了甲板。復轉軍人和船員們手挽手地築成了一道人牆,把旅客圍在中間,齊腰的海水兇猛地衝擊著他們。
在這緊急關頭,政委率領幾個戰士,冒著大風浪乘救生艇到附近的海軍基地求援。救生艇在大海中與波濤搏鬥了幾個小時,終於被巡邏偵察的炮艇發現。
營救人員從他們那裡知道了“海燕號”失事的位置,於是,飛機、軍艦都朝著“海燕號”方向前進。經過努力,旅客全部得救,他們被安全地送抵寧波。
石揮與《霧海夜航》
《霧海夜航》是石揮根據上海至寧波的“民主三號”輪海難事件創作的,目的是歌頌在危急關頭,人們互相幫助的先進事跡。
電影《霧海夜航》原編導石揮
![電影《霧海夜航》原編導石揮 電影《霧海夜航》原編導石揮](/img/3/9d4/nBnauYzYwEjNyMDO5E2M0UDN3I2NiljZ2kjY1UTNhBTMzkzNzMmZhZzM2Y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霧海夜航》是石揮生前的最後一部作品;就在他創作《霧海夜航》的過程中,反右鬥爭首先在文藝界揭開了序幕。
上海電影界召開了批判石揮的大會。一腔創作熱情被無辜遭到打擊和扼殺,石揮陷入了無限的痛苦之中。他感到自己的藝術道路已經走到了絕處,再也沒有發展的餘地。那時候,大報小報,上自《人民日報》、《大眾電影》,下至地方性日報、晚報、連篇累犢地發表批判石揮的文章,石揮感到自己的前程、聲譽在一夜之間喪失殆盡,他再也沒有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去的勇氣。
他萌生了自殺的念頭。在上海電影界召開過第二次批判會後,石揮即告失蹤。當時,公安局在車站、碼頭都作了緊急布置,以防石揮“外逃”。
後來據“民主三號”輪上的一名船員回憶,在石揮告“失蹤”後的第二天,他在船上遇到過石揮,因為石揮在採訪《霧海夜航》創作素材時曾在該船上體驗過生活,所以船員們都認識他。這位船員還向石揮打招呼說:“又來體驗生活吧?”石揮點點頭,沒有多說什麼。據那位船員回憶:當時石揮穿一件棕色夾大衣,神色陰沉地站在船舷旁。那條“民主三號”輪那天是由上海開到寧波去的。
石揮上船以後,從此音訊全無。直到17個月以後,人們在吳淞口外的海灘上發現了一具無名男屍,由於在海上飄浮的時間較長,面目已無法辨認。
後來,公安部門和法醫根據男屍牙齒與石揮曾去醫院修補過的臼齒病歷記錄相吻合,才確認死者是石揮。
一位天才表演藝術家死了,他是悄悄地離開這個爭鬥紛呈的人世的。在他死後的二十多年裡,人們對此一直保持著難堪的緘默。
1979年二月,經過了22年之後,石揮才與上影廠其他幾位錯劃為“右派”的藝術家們一起,被平反昭雪。
石揮的名譽恢復了。作為我國有聲電影以來最有成就的表演藝術家之一,人們會永遠銘記他的名字和他的優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