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霞關站
- 位置:日本東京
- 特點:附近政府部門多
- 歷史事件:東京捷運沙林毒氣事件襲擊目標
- 構造:全體形成“コ”字構造
車站構造,詳情,
車站構造
全體形成“コ”字構造:“コ”字上方的橫棒為千代田線月台,下方的橫棒為丸之內線月台,直棒為日比谷線月台。
丸之內線是島式、對向式月台組合(與日本橋站銀座線月台設計相同,先建成島式月台,後增建側式月台)成的2面2線地下車站。改札在地下1樓、月台在地下2樓。丸之內線開業之時為島式1面2線,1973年改成現在的形式。
日比谷線為島式月台1面2線的地下車站。改札在地下1樓、月台在地下3樓。
詳情
千代田線為島式月台1面2線的地下車站。改札在地下2樓、月台在地下1樓。但月台不設向上樓梯故不能直接往地上走。根據千代田線的工程日誌,本站部分區域是原大日本帝國海軍的防空洞,受工程影響,約一半面積的防空洞需要拆毀。
丸之內線與千代田線的換乘必須經過日比谷線月台。
早上及傍晚繁忙時間時,部分日比谷線(自北千住開出)和千代田線(自綾瀨開出)的班次以本站為終點站。這些列車抵達本站後,會暫時停在留置線,然後服務自本站開出的日比谷線(往北千住)和千代田線(往綾瀨)的班次。
傍晚繁忙時間時,部分乘客會等候自本站開出的班次以確保座位。此外,部分乘坐以北千住或綾瀨途中車站為終點站班次的乘客會在本站下車,換乘自本站開出直通其他路線(日比谷線直通伊勢崎線,千代田線直通常磐緩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