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導演:王苹、葛鑫
- 編劇:沈西蒙
- 主演:徐林格,陶玉玲,馬學士,袁岳
- 製片人:沈錫元
- 出品公司: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
- 中文名:霓虹燈下的哨兵
- 外文名:Sentinel under the neon lights
-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
- 類型:劇情
- 片長:115分鐘
- 上映時間:1964年
- 對白語言:漢語國語
- 色彩:彩色
劇情簡介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職員表
製作人 | 導演 | 副導演(助理) | 編劇 | 攝影 | 配樂 | 剪輯 | 美術設計 | 造型設計 | 錄音 | 布景師 |
---|---|---|---|---|---|---|---|---|---|---|
沈錫元 | 王苹 葛鑫 | 王潔 呂薇 | 沈西蒙 | 黃紹芬 | 呂其明 | 諸錦順 | 張漢臣 徐克己 | 倪亦非 陳雲 | 丁伯和 | 莊繼光 |
特技設計 | 曹有光 |
特技攝影 | 陳渭滄 |
演奏 | 上影樂團 |
指揮 | 呂其明 |
角色演員介紹
- 路華演員:徐林格連隊指導員,熱情親切、平易近人的優秀政治工作者,沉著敏銳,誨人不倦,善於運用說服教育的工作方法,一發現不對頭的思想苗頭,就緊緊抓住,積極進行工作,防微杜漸。
- 魯大成演員:宮子丕連長,久經戰鬥鍛鍊的解放軍指揮員,忠誠樸實,坦蕩爽朗,表里一致,有一點魯莽。剛接到守衛南京路的任務時有點想不通,但理解了保衛大上海的重要意義後,他便一心一意要像釘子一樣釘在這個“新戰場”上。
- 陳喜演員:馬學士三排長。在戰鬥中表現勇敢堅定,但是容易驕傲自滿,又愛慕虛榮,進了大城市後很快便受到“香風”薰染,一度喪失了階級警惕性,丟掉了艱苦奮鬥的革命傳統。後來在領導與同志的教育幫助下終於覺醒。
- 春妮演員:陶玉玲陳喜的妻子,農村婦女幹部、支前模範。淳樸健美,感情真摯,既堅毅又溫柔。對陳喜情深意長,千里迢迢來上海看望丈夫,卻遭冷遇,但她不怨不怒,更擔心的是丈夫的思想失去正確方向。
- 洪滿堂演員:劉鴻聲連隊炊事班的老班長。慈祥、幽默、質樸,即使進了大上海仍保持著革命者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他真誠地關心愛護著陳喜、春妮、童阿男等青年人。
- 趙大大演員:袁岳八班長。樸實無華、耿直憨厚、愛憎分明,充滿樸素的階級感情,對戰友肝膽相照,與資產階級情調的東西格格不入。作戰時機智勇敢,但因為沒文化,對複雜的敵情不甚了解,一時無法適應新環境,有過情緒波動,甚至請求調到有仗打的地方去。
- 童阿男演員:廖有梁新入伍的上海戰士,工人階級家庭出身,年輕英俊,充滿青春的朝氣和活力。但因為沾染了資產階級習氣,比較自由散漫,受到批評後竟離開連隊揚長而去。直到姐姐險些被特務謀害以及了解父親慘死的真相後,才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決心痛改前非。
- 曲曼麗演員:姜曼璞國民黨潛伏特務,假扮成積極要求進步的女學生伺機接近陳喜等人,拉攏腐蝕革命幹部。後來又企圖借同學羅克文之手在遊園會放炸彈。
幕後花絮
- 在開始拍攝前,周總理請前線話劇團《霓虹燈下的哨兵》劇組的主創人員吃飯,強調政府很重視這部電影的拍攝,國產膠片不穩定,所以給他們用的是伊斯曼膠片,一艘遠洋貨輪的農產品只能換回一小艙這樣的膠片,鼓勵大家好好拍。
- 片中有一個情節是春妮給丈夫陳喜寫了一封長信,告誡他不要忘記黨的教誨。編劇沈西蒙在寫完這封信後找來導演葛鑫和參與電影劇本改編工作的陳清泉一起朗讀。因為沈西蒙寫得情懇意切,讀完信後,極易動感情的葛鑫已經泣不成聲,陳清泉也聽得淚水漣漣。
- 因為演員全部是南京前線話劇團的原班人馬,為了讓這些話劇演員儘快適應電影表演,王苹請白楊、秦怡、孫道臨等人來給他們講課、做示範。
- 影片是在南京路實景拍攝的,為了便於劇組取景拍攝,上海市史無前例地封鎖了南京路。
- 為了拍好南京路黎明的鏡頭,上影廠的照明工人在圖書館到西藏路3公里的地段上布燈,南京路上高樓林立,工人們從一樓到二十樓都要布好燈,把上影廠所有的燈都用上了。而在拍這場戲時,高樓的住戶們為了配合拍攝沒有一家開燈。
- 影片將話劇中的美國新聞記者在南京路上違法拍照的情節改為美國領事館人員開車衝撞遊行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