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拼音:huò)是漢語常用字,初文見於商代甲骨文。霍古字形上部是雨,下部是一隻或幾隻鳥。群鳥冒雨飛翔,會發出聲響,霍的本義就是鳥飛行時發出的霍霍聲。引申指疾速聲,亦指疾速。
《說文解字》霍作靃,後簡化為霍。
(基本信息主要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霍
- 漢語拼音:huò
- 注音鄭碼:ㄏㄨㄛˋ
- 平水韻部:入聲十藥
- 部首:雨
- 筆畫數:8+8
- 造字法:會意字
- 結構:合體字,上下結構
- 異體字:靃、𫁒
- 鄭碼:FVNI
- 五筆:FWYF
- 統一碼:基本區-970D
- 倉頡碼:MBOG
- 四角碼:10215
- 字級:一級(3337)
文字溯源

詳細釋義
讀音 | 語法屬性 | 釋義 | 英譯 | 例句 | 例詞 |
---|---|---|---|---|---|
huò | 擬聲詞 | 〈文言〉鳥急飛的聲音。 | 《玉篇·雨部》:“霍,鳥飛急疾貌也。” | ||
形容詞 | 〈文言〉疾速,迅速。 | quickly | 霍然;霍閃 | ||
動詞 | 〈文言〉消除;消散。 | eliminate;dispel; dissipate | 《荀子·議兵》:“勞苦煩辱則必奔,霍焉離耳,下反制其上。” | ||
〈文言〉大山圍繞小山叫霍。 | 班固《白虎通·巡狩》:“南方霍山者。霍之為言護也。言萬物護也。” 晁補之《酬李唐臣贈山水短軸》詩:“大山宮,小山霍,欲識山高觀石腳。” | ||||
〈文言〉借為“矐”。眼睛失明。亦謂使眼睛失明。 | 蘇軾《四菩薩閣記》:“吾眼可霍,吾足可斫,吾畫不可奪。” | ||||
名詞 | 〈文言〉指霍亂。 | cholera | 梅堯臣《四月二十八日記與王正仲及舍弟飲》詩:“仲氏又發霍,洞下忽焉甚。” | ||
〈文言〉指鶴。 | 《墨子·經說下》:“麋與霍孰高?” | ||||
〈文言〉通“藿”。豆葉。 | 《漢書·鮑宣傳》:“使奴從賓客漿酒肉霍。” | ||||
(Huò)山名。在今河南省汝州市西南。 | 《左傳·哀公四年》:“為一昔之期,襲梁及霍。” | ||||
(Huò)山名。在今安徽省,一名天柱山。 | 郭璞《江賦》:“衡霍磊落以連鎖,巫廬嵬崛而比嶠。” | ||||
(Huò)山名。位於今湖南省,即衡山。 | 《風俗通·山澤》:“衡山一名霍。”按:《尚書·舜典》“至於南嶽”孔穎達疏引作“霍山”。 | ||||
(Huò)古國名。周武王弟叔處的封地,春秋時為晉所滅。約當今山西省霍州市西南。 |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虞、虢、焦、滑、霍、揚、韓、魏,皆姬姓也,晉是以大。” | ||||
(Huò)姓氏用字。參看“霍姓”。 | 霍去病(西漢軍事家) | ||||
suǒ | 非語素字 | 【霍人】也作“葰人”。春秋時晉邑。秦、漢置縣,屬太原郡,在今山西省繁峙東郊。 | 《左傳·襄公十年》:“選其族嗣,納諸霍人。” | ||
以上參考資料: |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注
廣韻
康熙字典
![]() | ![]() | 《康熙字典》書影 |
《說文解字》書影 | 《說文解字注》書影 | 《康熙字典》書影 |
字形書寫
字形對比

書寫提示

書法欣賞
韻書集成
小韻 | 韻攝 | 聲調 | 韻目 | 韻系 | 聲母 | 開合 | 等第 | 清濁 | 反切 | 擬音 | |
---|---|---|---|---|---|---|---|---|---|---|---|
廣韻 | 霍 | 宕 | 入聲 | 十九鐸 | 唐 | 曉 | 合口呼 | 一 | 次清 | 虛郭切 | xuɑk |
集韻 | 洛 | 宕 | 入聲 | 十九鐸 | 唐 | 來 | 開口呼 | 一 | 次濁 | 歷各切 | lɑk |
鶴 | 宕 | 入聲 | 十九鐸 | 唐 | 匣 | 開口呼 | 一 | 全濁 | 曷各切 | ɣɑk | |
霍 | 宕 | 入聲 | 十九鐸 | 唐 | 曉 | 合口呼 | 一 | 次清 | 忽郭切 | xuɑk | |
中州音韻 | 入聲作上聲 | 歌戈 | 葉火 | ||||||||
洪武正韻 | 霍 | 入聲 | 六藥 | 陽 | 曉 | 全清 | 忽郭切 | xuak | |||
分韻撮要 | 擴 | 陰入 | 第十剛講降角 | 角 | 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