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奕瑾

霍奕瑾

產品設計師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第九工作室設計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霍奕瑾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職業:設計師
  • 畢業院校:中央美術學院、英國皇家藝術學院
  • 代表作品:《流彩》《水聚》《天青》等
  • 性別:男
個人簡介,亮相蘇富比,

個人簡介

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簡稱RCA)。
曾先後擔任中央美術學院團委宣傳部部長、《空間報》主編、中央美術學院學生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第一屆學生委員會委員等職務。榮獲中央美術學院社會工作優秀獎。
2009年進入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第九工作室,從事家居產品研發設計。期間在浙江龍泉、河南汝州、河南神垕等地考察哥窯、汝窯、鈞窯、龍泉窯等傳統陶瓷工藝;致力於將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手工藝運用到現代設計的語言當中,設計出具有樸素審美意象的時尚家居產品。作品涉及陶瓷、木、漆、竹藤、金屬、塑膠、新材料等材料工藝,涵蓋家具、桌上用品、雕塑、裝置等。
作品入選2009上海國際陶瓷生活藝術博覽會、法蘭克福家居用品博覽會、AATS2010亞洲藝術博覽會暨第二屆亞洲藝術高端市場博覽會、CIFF2010中國廣州國際家具博覽會暨第二屆廣州家居設計展、IHHS2010美國芝加哥國際家庭用品博覽會等眾多國際專業展會。
2010年5月,作品《暢飲》入選上海世博會倫敦零碳案例館,被該館永久收藏。
2012年11月,作品《流彩》在倫敦新邦德大街蘇富比畫廊展出。這個被命名為“展開的風景”(Unfolding Landscape)的展覽,由英國著名策展人,大英帝國勳章獲得者Janice Blackburn女士策劃,集中展示了過去多年從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畢業的20位傑出青年設計師的作品。
同年,作品獲得CDA中國設計獎提名獎(CHINESE DESIGN AWARDS)。
2014年進入英國皇家藝術學院信息體驗設計專業。
同年12月,受邀赴波蘭參加Nodem國際體驗與互動設計大會,作品展覽於華沙維拉努夫宮
2015年3月,與設計師夏岩楓和牛津大學馬丁學院量子物理實驗室的合作項目《Super-Mirror》展覽於倫敦聖潘克拉斯大教堂。
2016年4月,受邀參加義大利米蘭國際家具展
同年6月,作品《Sky-Blue》(譯為《天青》)和《Elapse》展出於皇家藝術學院,《Sky-Blue》獲SustainRCA獎。該獎項由皇家藝術學院發起,旨在表彰關注創新與可持續的優秀設計。

亮相蘇富比

倫敦蘇富比畫廊倫敦蘇富比畫廊
賈妮斯·布萊克本(Janice Blackburn),這位對發掘年輕設計師有著極大熱情的策展人及設計收藏家說:“這是到目前為止我做過的最困難的事。”她策劃的“展開的風景”(Unfolding Landscape)展售會在倫敦的蘇富比拍賣會上舉行,這是北京著名設計院校,中央美術學院畢業生作品第一次在西方世界的集中展示。預展會持續到11月8日。
中國工藝在當下是相當受世界關注的。但是在過去的10年中,西方人更為熟悉的是中國的藝術及攝影作品,相比之下,中國設計則並沒有那么矚目。人們基本上只能通過一些有限的場合接觸到這些才華橫溢的學生作品,比如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或者是這20年來,香港著名藝術收藏家及策展人林明珠在倫敦、巴黎、邁阿密以及紐約舉辦的藝術展上也都會帶上一些設計作品;又或者是在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V&A)欣賞到其收藏的四把邵帆創作的“解構”椅子,這位畫家、雕塑家及設計師曾與艾未未一起倡導家具改造的概念。
布萊克本的專長就在於發現“世界各地尚未受到關注的設計”。她已經在蘇富比上帶來過耶路撒冷貝扎雷藝術與設計學院(Bezalel Academy of Arts and Design)的畢業生作品,以及著名的荷蘭埃因霍芬設計學院的畢業生作品。在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教授王敏的介紹下,她在3月拜訪了該校,並在來自中央聖馬丁學院工業設計專業的客座教授本·休斯(Ben Hughes)的幫助下,挑選了這些畢業生作品帶到倫敦
據布萊克本介紹,學生和校方都非常興奮:“他們希望能夠將人們普遍印象中的‘中國製造’扭轉為‘中國設計’、‘中國創造’。”對於王敏教授來說,展售會起名為“展開的風景”,即是意在邀請英國觀眾“展開並發現當代中國設計的新風景”,這道風景迄今為止還尚未被大部分人所熟悉,“就像隱藏在中國山水畫捲軸里的那些部分。”
布萊克本非常驚訝於在這些作品中呈現的自由感:“儘管所有的學生,尤其是家居設計方向的,在最初都受到過嚴格的傳統工藝訓練,比如採用木、藤、陶瓷還有漆器作為設計元素,但是他們仍舊受到鼓勵去探索和嘗試當代設計概念,比如可持續發展性等等。創造力是極為寶貴的。”
本次展售會中許多作品都是僅此一件,不過布萊克本還是可以展示一些在學校里拍攝的圖片。發現這些“思維嚴密、耗工耗時的作品”是非常有樂趣的,“它們十分精緻、特別,並且沒有那么重的‘亞洲’痕跡”。亮點包括霍奕瑾的畢業設計,一個茶盤,是對經典傳統中式物品的一個全新演繹。他在研究鈞窯瓷器的過程中發現瓷器的顏色可能隨著溫度的變化而改變,於是設計了這個會變色的茶盤。布萊克本評論說:“他們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了非常多的個人特色。”
她有20多年都沒有去過中國了,她這次的發現也讓自己頗為感動,那些在高速發展的北京和上海生活和學習的學生們決心“要建立與當下有所區別的中國設計風格(‘那裡沒有奢侈品牌,也沒有什麼旗艦店’),這將是未來的奢侈品。”(摘譯自倫敦FINANCIAL TIMES October 2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