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伯修

霍伯修

霍伯修,字泂銘,廣西梧州人,中國美術家協會廣西分會會員,成都東軟學院客座教授,一級美術師,中華雲卿書畫社藝術委員,中國名家書畫院院士,霍伯修的作品注重傳統,但不墨守成規,同時溶入自己獨特的藝術見解和審美意識,而且突破山是傳統山水章法結構中的主體,水為輔之。現居北京,專職畫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霍伯修
  • 民族:漢
  • 職業:畫師
  • 出生地:廣西梧州
  • 代表作品:《黃河壺口瀑布》、《大海》、《青綠山水圖》、《溪山清韻》等
簡介,基本資料,生平,人物評價,相關作品,

簡介

姓名:霍伯修
霍伯修
霍伯修
字泂銘
籍貫:廣西梧州人
民族:漢
職業:畫師
年齡:只在筆墨
位置:中國,北京
個性介紹:願從黃河東入海

基本資料

霍伯修,將以往無法把持波濤澎湃,咆哮萬里的黃河、茫茫無際變化無窮的海洋,在其大筆潑水潑彩,小筆墨彩續擦的筆墨技法中表現的淋漓盡致,形成獨特的以水為表現主題的厚重豐實的繪畫效果,自成風格。霍伯修的作品雄渾豪壯而又不失細膩,開闊而又不失嚴謹,得到行內外人士好評,霍伯修的作品多次人選全國性畫展展出,多件作品見諸於各大報紙和書刊,其優秀作品常被海內外和知名人士及團體收藏,作品參加多處拍賣公司進行拍賣,並屢創佳績。

生平

1998年《黃河》參加"黃河魂全國書畫展。
1999年《山魂》參加廣西壯族自治區青年美展二等獎。
2000年進入北京畫院研修班深造。先後師從王文芳石齊張守濤先生為師。
2001年在北京中山公園舉辦鄉土情山水三人展。
2002年參加"萬里長城全景圖"創作小組並隨創作組西至新疆天山、甘肅嘉峪關,東至山海關行程萬餘里,八、九個省市、地區進行實地寫生。
2003年同北京十三位畫家北方工業大學舉辦學術交流書畫展,出版《霍泂銘畫集》。
2004年《峽江圖》參加天苑杯全國書畫大展。獲優秀獎。
2005年兩次到黃河壺口實地寫生並創作"黃河魂"入選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美術作品展。
2014年5月25日參加“藝海融通”書畫展。
2014年7月28日參加“苦行探道”中央美院賈又福高級山水班畢業展。
2015年8月8日參加“江山多嬌——中國當代畫家展。
2015年11月16日參加APEC大會文化展示紅亭畫展及APEC紅亭回顧展。
2015年12月19日參加“翰墨丹青”京城八人書畫展
2016年6月26日參加“意在象外,畫在境中”——中國書畫作品展。
2016年8月13日參加“潛心悟道”當代書畫家邀請展。
2017年6月9日參加“清風雅韻”書畫展。
2017年11月23日參加“翰墨名家聚,丹青染津秋”作品展。
2018年1月5日參加“丹青揚州.第三屆全國中國工筆重彩畫作品展。
2018年4月5日參加“京韻年華.起航”美術家邀請展。
2018年6月22日 參加“品真格物”——全國青年工筆畫作品展。
2018年8月6日參加香港《抱朴守真——中國書畫作品香港展》。

人物評價

簡論畫家霍伯修以水為表現主體的水墨探索
茫茫的海洋是太陽系星球之中所獨有的,是海洋孕育了人類黃河被稱為母親河則由於它源起了以它命名的一方文化,養育了我們的民族,就狹隘的民族概念而言,自然世界中惟海與黃河與我們關係之大和利害之密切。然而,我們的先民選擇的生息空間恰恰遠離和迴避著海,表現著對海的畏懼;同時也遺憾中國傳統繪畫題材和表現中,黃河也幾乎沒有占有比重。
近來,見青年畫家霍澗銘創作的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國畫新作《黃河》和《滄海》數十卷,且畫幅巨大。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登高臨下水洞,唯聞人聲不見形。"可能是霍炯銘的名字決定了他必與水結緣,澗銘喜歡水,喜歡以水墨表現水。水在他的筆下,波濤漂淚萬里,如緒如雲。他水墨揮灑的黃河濤瀾於澎湃之中,如奔如怒,如鬼面,咆哮萬里,逝者如斯;他經心謳歌的大海,無限與永恆的浩瀚之思,成為他心中宇宙的象徵。顯見不同時代的精神價值受特定的文化條件的影響,審美價值、人生價值觀的衍變,導致了觀念、思維乃至情趣的異化或演變,就繪畫而言,產生出筆墨當隨時代的繪畫題材和創作概念,不可逆轉地成為人文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客觀結果。
昔日劉海粟先生在世時,我與劉海老論及中國繪畫,先生必提謝赫六法首雲"氣韻生動"氣,強調凡畫山水,最要得山水性情,山情即我情,水性即我性。海老每談"氣韻生動"四字,則持手仗隨聲戳點四次,擲地有聲,出、賦激情。其境歷歷在目,記憶良深。山水是傳統中國繪畫的主體,氣生動與煙潤不同,而生動處理又非韻之可代矣,生者,生生不窮,深淵難盡;動者,動而不板,疊韻迎人。韻緣於氣耳。清石濤雲,"得乾坤之理者,山川之質也;得筆墨之法者,山水之飾也","山川與予神遇而跡化",自然的生命形態是存在於人的心中的,要表現它,就需要對它有深入的感受。霍炯銘多年來情篤於博大不息、野逸不羈的滔天巨瀾,他的精神追求決定著作品筆墨表現中的激情,其多年默默的積累和精神探索,對筆法、墨法、色法、水法的豐富探求、變化和思索,終以大筆潑水潑彩、
筆墨彩皺擦的筆墨技法,形成相對系列的表現水的不同態勢的表現方法。山是傳統山水章法結構中的主體,水為輔之,霍炯銘的繪畫則反以畫水為主體,以山輔之,故爾他的作品變傳統章法中的瀑布溪流潺潺水脈,為浪花飛濺的濤濤水勢,變中國山水繪畫意境的奇峰幽谷、飛流強舟、茅廬霜雪、萬籟俱寂,為怒江滄海之勢不可擋與吞吐縱橫,形成獨特的以水為表現主題的厚重豐實的繪畫效果。
中國繪畫美學概念的最大特徵是與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緊密承接,中國哲學的核心象徵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精神境界,影響了中國兩千年的文化。顯見雷百銘雖廣納西法但無出其左,仍以物我兩忘自適,唯沉浸於江海之無窮之中,濡)
寫出參契渾江滄海後任情自適的境界,借筆墨以寫天地萬物而陶詠,力圖天人合一審美物化。中國山水意境表現極至為仕者之悲慨,隱者之超諧,居士之禪寂。儒為骨,無骨不實,道為氣,無氣不活。自下而仰顛謂之高遠,高遠之勢突兀,自前而窺後謂之深遠,深遠之意重疊,自近而望遠謂之平遠,平遠之態飄渺。霍炯銘以現代透視法積三遠為一統,山之,或蒼古或奇峭,水之,或韻動或咆哮,筆墨行之忽止,玲然別有會心。這位廣西籍青年畫家面對江濤海嘯的萬千變化的自然經典,雖然窮及思維,匠心有加,而其精神上的巨大表現欲望、筆墨情感和美的陶與共鳴,使他身心漸進而溶浸於更加宏大的自然的懷抱之中。
黃河之壯哉乎,海天之茫茫。我與霍炯銘不曾識面,投有思想上的交流,只是通過友人介紹點滴,並受友人之託對其筆墨創作作上述論評。肯定的是,自然世界中,尤其是水的無定式形態,幾乎時時都是氣象萬千,可以讓你的眼睛有足夠的自由為之取捨,賦以德行,反之對先天、未來視一切為平凡的漠然者絕不會也不可能加以思想和審美的關照。據說畫家霍汩銘能感受和思考歲月更替所書寫的民族悲壯,自然會以自身深處醞釀著莊嚴的生命弦樂,彈奏出畫面中不斷升騰的生命意識的樂章。

相關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