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天雷(中藥)

震天雷(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震天雷,中藥名。為大戟科大戟屬植物震天雷Euphorbia hylonoma Hand.-Mazz.的根。植物震天雷,分布於我國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文縣)、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和雲南等地。具有消積除脹,瀉下逐水,破瘀定痛,散瘀,止血之功效。主治大小便不通,肝硬化腹水;外用於跌打損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震天雷
  • 別稱:九牛造、九牛七、翻天印、柳州七、鐵筷子《全國中草藥彙編》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大戟目
  • :大戟科
  • :大戟屬
  • :震天雷
  • 採收時間:秋季
  • 用量:內服:2.5-10g;外用:適量
  • 毒性:有毒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炮製,鑑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附註,

入藥部位

根。

性味

味甘、苦,性涼。

歸經

入肝、脾經。

功效

消積除脹,瀉下逐水,破瘀定痛,散瘀,止血。

主治

大小便不通,肝硬化腹水;外用於跌打損傷。

相關配伍

1、治積聚腹脹,胸膈不利,震天雷一錢,地石耳、蘿蔔頭各三錢,水煎服。
2、治肝硬化腹水,震天雷一錢,絳梨木果、隔山撬、青藤香、黃荊子、通花根、香樟根各三錢,水煎服。
3、治跌打損傷,震天雷全草適量,搗爛外敷。

用法用量

內服:2.5-10g。
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使用注意

孕婦及體虛者忌服。反烏頭、甘草。

炮製

採集加工:秋季採挖,曬乾。

鑑別

藥材性狀:本品呈圓錐形,中段以下略有分枝,直徑1.5-2厘米,表面黃褐色。斷面黃色,有白色乳汁外流。氣微,味苦。

形態特徵

植物震天雷,別名湖北大戟《中國植物志》、西南大戟(湖北植物志)。多年生草本,全株光滑無毛。根粗線形,長達十多厘米,直徑3-5毫米。莖直立,上部多分枝。高50-100厘米,直徑3-7毫米。葉互生,長圓形至橢圓形,變異較大,長4-10厘米,寬1-2厘米,先端圓,基部漸狹,葉面綠色,葉背有時淡紫色或紫色;側脈6-10對;葉柄長3-6毫米;總苞葉3-5枚,同莖生葉;傘幅3-5,長2-4厘米;苞葉2-3枚,常為卵形,長2-2.5厘米,寬1-1.5厘米,無柄花序單生於二歧分枝頂端,無柄;總苞鐘狀,高約2.5毫米,直徑2.5-3.5毫米,邊緣4裂,裂片三角狀卵形,全緣,被毛;腺體4,圓腎形,淡黑褐色。雄花多枚,明顯伸出總苞外;雌花1枚,子房柄長3-5毫米;子房光滑;花往3,分離;柱頭2裂。蒴果球狀,長3.5-4毫米,直徑約4毫米,成熟時分裂為3個分果爿。種子卵圓狀,灰色或淡褐色,長約2.5毫米,直徑約2毫米,光滑,腹面具溝紋;種阜具極短的柄。花期4-7月,果期6-9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00-3000米山溝、山坡、灌叢、草地、疏林等地。分布於我國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文縣)、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和雲南等地。

相關論述

1、《務中藥性》:“湖北大戟苦寒有毒,能瀉臟腑水濕,行血祛濕,利大小便,治十二水腹滿急痛。療積聚症瘕,頸腋癰腫,通經墮胎,誤服損真氣。畏菖蒲,反甘草。”
2、《研藥指南》:“苦寒汁白皮綠,金水木氣相生。主治腫滿急痛,十二水氣不行。中風在表難泄,而至皮膚疼痛,大戟莖空外達,於法在所必用。風急則上冒,水滿則上溢,風水為患而有吐逆,湖北大戟苦寒降泄,立教水行風息。”

附註

1、本品反烏頭和甘草,宜冷服,不可熱服,熱服令人嘔吐;若服過量則上吐下瀉,可用生薑汁或生薑湯解,或服冷米湯一杯解之。
2、本品莖、葉曬乾研粉有止血、止痛、生肌之功效,適用於外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