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火炮是中國宋元時期軍隊裝備的鐵殼爆炸性火器。又稱震天雷。用生鐵鑄成外殼,形如罐子、合碗等不同樣式,內裝火 藥,並留有安放引火線的小孔。點燃後,火藥在密閉的鐵殼內燃燒,產生高壓氣體,使鐵殼爆碎傷人,是當時威力較大的一種火器,廣泛用於攻守城戰、水戰和野戰。按其大小和用途不同,有的用耰拋擲,有的以手投放,也有的從城上推下。宋元時期,軍中多裝備有鐵火聤。明朝以後,在鐵火聤的基礎上,爆炸性火器有了進一步發展,陸續出現了地雷、水雷和爆炸性炮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鐵火炮
- 所屬時期:宋元時期
- 又稱:震天雷
- 最早記載:南宋趙與的《辛巳泣蘄錄》
簡介,發展,套用,
簡介
鐵火炮一名,最早見於南宋趙與的《辛巳泣蘄錄》。嘉定十四年(1221)金兵攻宋蘄州(今湖北省蘄春縣)時,曾將鐵火炮打到知府帳前和臥室中,“其聲大如霹靂”,一宋兵被金人“鐵火炮所傷,頭目面霹碎,不見一半”。宋元時期,軍中多裝備有鐵火炮,並廣泛用於作戰。《金史·赤盞合喜傳》記載,開興元年(1232),蒙古軍攻汴梁(今河南開封)時,金兵曾用震天雷守城,並用鐵繩將震天雷從城上吊下,炸毀蒙古軍的攻城器械“牛皮洞子”。書中描述震天雷的威力說:“炮起火發,其聲如雷,聞百里外,所爇圍半畝之上,火點著甲鐵皆透。”《宋史·馬塈傳》記載,至元十四年(1277)元軍攻靜江(今廣西桂林)時,一守城宋將率250人用一大型鐵火炮集體殉難的情景:“燃之,聲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煙氣漲天外,兵多驚死者,火熄入視之,灰燼無遺矣。”《可齋續稿後集》記載,南宋寶祐五年(1257),李曾伯奉命調查軍備後說,當時荊州一月製造鐵火炮一二千隻,“荊淮之鐵火炮動十數萬隻”。元軍攻日本時,也曾使用鐵火炮。當時參戰的日本畫家竹崎季長在其作品《蒙古襲來繪詞》中,還畫了一具呈炸裂狀的鐵火炮。明朝以後,在鐵火炮的基礎上,爆炸性火器有了進一步發展,陸續出現了地雷、水雷和爆炸性炮彈。
發展
自古以來,鐵火炮樣式有許許多多,自元朝以後,火炮才更多的用於戰爭中,主要用於攻守城塞,也用於野戰和水戰。
中國於1280年發明了火炮。這時中國人製成了首批信而有徵的銅鐵大炮(徵是驗證的意思)。公元8世紀,火藥的發明使拋石機的發展發生了質的飛躍。公元10世紀火藥開始用於軍事後,拋石機便由拋石變為拋火球。火球又稱火藥彈。因此,便出現了最早的火炮。
洪武十年(1377)造的鐵炮,口徑210毫米,全長100厘米,兩側有雙炮耳,用於調整火炮的射擊角度。炮身鑄有“大明洪武十年丁巳季月吉日平造”銘文。這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帶有炮耳的鐵鑄火炮。這種大口徑直筒形火炮,顯然會增大火炮威力,表明早在14世紀下半葉中國古代火炮已發展到一個新的水平。
明朝後期的火炮 從16世紀20年代開始,中國火炮仍有發展。嘉靖年間製造的虎蹲炮,長1尺9寸(約合0.6米),重36斤(約合21.5千克),配有鐵爪、鐵絆,發射前可用大鐵釘將炮身固定於地面,形似虎蹲,這種炮克服了發射時後坐力大、跳動厲害的缺點。
明末,為了抵禦金軍的進攻,仿製紅夷大炮,天啟六年,袁崇煥以紅夷炮憑城固守寧遠(今遼寧興城),擊退了後金兵,斃傷敵數百人,後金統帥努爾哈赤在該役中中炮受重傷,不久死去。
崇禎初年,明軍對紅夷火炮的仿製已經進入量產的階段,然而西方利用儀器來提升火炮瞄準精密度的操作方法,卻一直是當時許多中國炮手的盲點。到了雍正(1723-1735)末年,清政府甚至發現駐防的守軍,從來沒有做過火炮演練,以致於準頭的遠近、星斗的高低,官兵茫然不知。即使到了道光年間,用銃規量度仰角以調整射程遠近的方法,仍然是“中國營兵所不習”。
崇禎三年,孫元化起用王征、張燾等奉教官員或將領,裝備大量的西洋火器,還聘請了澳門的葡萄牙軍事顧問。銃規、銃尺和矩度等儀器的使用以及裝彈填藥技巧的掌握,都是孫元化相當注重的訓練內容,這也是先前明朝軍隊最欠缺的。
孫元化所屬的孔有德,掀起吳橋之變後,之所以能在山東地區造成“殘破幾三百里,殺人盈十餘萬”的結果,跟叛軍先前所受的良好火炮操作訓練有關。
從吳橋之變中,我們可以發現中國戰場上的戰爭形態正在發生革命性的改變,當紅夷大炮的發射技術日趨成熟之後,這種新型武器的攻堅力與殺傷力在城池的攻防戰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中國傳統的城牆構造從此不再具備足夠的防禦能力。孔有德的歸順,不僅讓後金獲得大量精良的西洋火器,而且還得到全套鑄彈製藥的技術以及瞄準的知識與儀器,難怪皇太極會出郊十里隆重迎接孔有德,表達了他對這一個部隊來歸的重視。
明軍在吳橋兵變後,喪失了火炮技術上的優勢,之後更因為國庫空虛,導致武備無法繼續充實。崇禎中、後期,邊關有許多火器大多是由地方官和守將捐錢所造的,例如總督宣府、大同、山西等處軍務的盧象升等人,曾經捐造了紅夷大炮多門,提督遼東軍務的吳三桂,也曾經捐錢鑄造了“定遼大將軍”,這些事實反映出明代朝廷國力的衰微。
清朝時,為了平定戰亂,大量製造火炮,主要有3種類型:① 紅衣炮(即紅夷炮)型,②子母炮型,類似佛朗機銃。③大口徑短管炮,現在比較常見的就是天安門前的大炮。還有一種就是清朝時期,第一次鴉片戰爭前後,為抗擊殖民主義者的侵略,各地軍民又造了一些重型火炮,廣東省虎門、江蘇省鎮江市等地至今仍保存有當時的抗英火炮。
清初雖然因為南懷仁等耶穌會士的幫忙,在制炮方面頗有進展,但隨著三藩之亂的底定和台灣鄭氏政權的敗亡,清廷對火炮的重視開始大幅減弱。我們可以發現從康熙末年到嘉慶的兵書當中,竟然有一百五十多年沒有任何討論火炮的專門書籍出版。這種情形直到鴉片戰爭爆發後才有改變,陸續出現汪仲洋的《鑄炮說》、丁拱辰的《演炮圖說》、龔振麟的《(鑄炮)鐵模圖說》和《樞機炮架新式圖說》等著述。
其中《演炮圖說》這本書,專門討論火炮的測準技術。作者丁拱辰是福建人,曾經遊學海外,私習了一些火炮的操作原理,回國後投效軍中,並呈獻象限儀一具,經演放實測後,證明非常準,因而獲得升官。丁拱辰之所以受到重視,顯然和清廷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被英軍重挫有關。
丁拱辰也曾經《增補則克錄》中談論到銃尺,文中卻嚴重誤解了銃尺的主要功能。他以為銃尺上的刻劃是用來推算炮彈的重量,而不知道銃尺主要用來估計應裝填的火藥量,可見當時有關銃尺的正確用法已經失傳。
丁拱辰所提到的火炮操作原理和技術,其實都不超出明清之際的水平,但由丁拱辰獲賞給六品軍功頂戴這件事,可以知道清廷在康熙朝以後很長的一段期間,對火炮知識的了解明顯不進反退。
在丁拱辰之後,李善蘭也在鹹豐九年寫了《火器真訣》一書,嘗試引進幾何學,用來介紹彈道學的原理。李善蘭後來並因為這本書而得到獲提拔,但很可惜的,他的才華並未充分發揮。
從19世紀50年代開始,清政府大量購買西方近代火炮,同時創辦了一些近代軍事工業,製造近代火炮,中國古代火炮逐漸被近代火炮所取代。
套用
元代鐵火炮的製作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元世祖忽必烈兩次東征日本都使用過鐵火炮。第一次是在1274年,元軍在忽敦等率領下,同日軍交戰於博多。據日本《八幡愚童訓》記載,元軍登岸後,指揮者居高臨下,命萬人發射短而毒的箭,一時箭如雨下,毒焰彌障。退兵時發“鐵火炮”,聲如雷霆。日本兵被這炮聲驚得目瞪耳聾,不知所措。這一仗打得日軍慘敗,而元軍也因弓矢用盡,不得不退兵。1281年,元軍在范文虎等人率領下再度東侵日本,進攻壹岐、澉浦時,曾發“鐵火炮”擊敗日軍,並殺死日將少貳資師。但此時元軍遇到颶風,兵士各自逃生,天災使士卒陷沒10萬人。曾參加過這兩次戰役的日本畫家竹崎季長,戰後將親眼目睹的戰鬥場面描繪出來,並於1292年匯集成畫冊,題名為《蒙古襲來繪詞》。其中有一幅是畫元軍施放“鐵火炮”的真實場景,畫的左邊是元兵,右面是日本兵,中間地上有一隻呈炸裂狀態的“鐵火炮”。這隻鐵火炮下半部還完整,上半部已炸碎,碎片飛起,火焰四射。從畫面上可以看出,這隻鐵火炮是兩半合成的,就是金人的“震天雷”4種形式之一的“合碗式”。中國勞動人民在13世紀初創製的兩個半殼合鑄雷殼的方法,在過了4個世紀之後,歐洲各國才使用它來製造炮彈。
高宗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兵欲渡長江,宋軍船隻在江中防衛,發炮,其聲如雷,爆炸後,許多石灰瀰漫如煙霧,把金兵人馬的眼眯住,宋軍船隻乘勢攻擊,金兵人馬紛紛掉落水中,因而大敗。寧宗開禧三年(1207年),金兵攻襄陽,守將趙淳命士兵施放霹靂炮,把金兵打退。一日雨夜,趙淳派一千士兵攜帶火箭、霹靂炮,乘船偷襲至金營,突然敲響戰鼓,更以火箭、鐵火炮射入金營,酣睡中的金兵被驚醒,匆忙亂逃,自相踐踏,傷二三千,馬匹也死了八九百。
北宋時期,火器——鐵火炮的製造技術有了很大進步,也形成了規模性生產。例如,荊州就是一個製造火器的中心地區,一個月能制鐵火炮一二千隻。
南宋時期,北方為金人控制。後來,在漠北地區蒙古人崛起,金宣宗怕燕京(今北京)不保,就把都城南遷到汴京,不久黃河以北就被蒙古軍隊占領。金人疆土不斷縮小,企圖向南發展,就在宣宗興定五年(1221年)發兵攻取蘄州(今湖北蘄春)。在攻城時,金兵使用了一種爆炸性火器“鐵火炮”。這是從城外用拋石機發射,打在城牆上,把守城士兵炸死,或把防禦物炸壞;打入城中,爆炸傷人,有的甚至打到知府的府第。金兵從早晨一直打到翌日天亮,四座城門外的鐵火炮不停發射,顯示出巨大威力。這種鐵火炮口小身粗,生鐵鑄成,厚有二寸。引信裝在小口上,發射之前先點燃引信,拋石機射出之後,飛到目的地,炸裂飛散,彈片傷人,與現代的炮彈極為相似。
“震天雷”也是屬於鐵火炮之類,金人、蒙古人均在作戰中廣泛使用。金人的震天雷式樣有合碗式、罐子式、葫蘆式、圓體式等。
1232年蒙古人攻打金的南京(今開封),金兵守城用了威力極大的震天雷,其聲如雷,百里之外都能聽到,它爆炸產生的熱力,可廣達半畝,殺傷力很大。蒙古兵無法抵擋,就造了一種用牛皮做成的“洞子”,人伏在裡面,移動至城下掘城。城上守兵用箭射,用滾石砸,都不能把“洞子”破壞。震天雷也不能垂直向下發射。後來,金人改用鐵繩懸掛震天雷,沿城牆吊下,到了敵人挖城的地方,火藥發作,震天雷爆炸,其威力巨大,就把蒙古人的牛皮“洞子”炸得粉碎。
元朝建立之後,曾兩次發兵進攻日本,都使用過爆炸性火器——鐵火炮。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軍在忽敦等率領下,與日軍在博多交戰。元軍登岸後,萬箭齊發;退兵時則發射鐵火炮,其聲如雷,日兵驚恐異常。這次戰役,日軍大敗。但元軍也把弓矢等用盡,只好退兵。第二次是在至元十八年,元軍在范文虎等率領下再次東渡攻打日本。在進攻壹岐、澉浦時,發鐵火炮擊敗日軍,斃殺日將少貳資師。日本畫家竹崎季長,曾親眼目睹這兩次戰役,並用繪畫表現出來。其中有一幅畫著鐵火炮施放的情景:左面是元兵,右面是日兵,中間地下放一隻鐵火炮,已經炸裂,下半個完整,上半個業已炸碎,火焰四射。看來元軍使用的是一種合碗式火炮。歐洲在16、17世紀時才出現兩個半殼合成的炮彈。
到了元代,鐵火炮的製作與發射技術,已經達到很高水平,其威力十分強大。元代詩人張憲有一首《鐵炮行》的詩,寫道:黑龍隨卵大如斗,卵破龍飛雷兔走;先騰陽燧電火紅,霹靂一聲混沌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