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粒子或波的形式發生的能量傳遞、 傳播及吸收活動稱為輻射, 主要分為兩類: 電離輻射及非電離輻射。 非電離輻射中的射頻 、 微 波 等 部 分 統 稱 為 電 磁 輻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電磁防護
- 外文名:Electromagneticshielding
簡介
統、 射頻感 應 及 介 質 加 熱 設 備 、微波醫療設 備 、 通 信 發 射 台 站 、衛星地球通 信 站 等 。 除 此 之 外 ,生活中接觸的一些電氣設施也成為電磁輻射源, 如:居住地附近的變電設備、 高壓及超高壓輸電線 、 家 用 電 器 ( 如 電 磁 爐 等 ) 。
在電氣技術套用給人類帶來生活便利性及生 產 效 率 提 升 的 同 時 ,與之相伴的電磁輻射正成為新的污染來源。由於人類生活作業環境中電磁輻射的普遍程度不斷加深, 世界各國越來越重視電磁環境, 重視電磁輻射 對 人 體 傷 害 的 研 究 ;電磁輻射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及其防護已經成為一個迅速發展的科學新領域。 針對電磁輻射的國際性合作研究也已展開: 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範圍內發起了 “國際電磁場計畫” (The InternationalEMF Project) , 旨 在 針 對 0 ~300GHz 的 電 磁 輻 射 對 人 體 帶 來的健康影響進行研究。 該計畫自啟動以來, 吸引了世界範圍內的科 學 家 與 職 業 健 康 安 全 專 家 參與, 推動了人類對電磁輻射危害的了解。
電磁輻射對人體的主要影響形式
電磁輻射對人體的損傷
電磁輻射的影響對象
隨著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大及城市住宅建設的升溫, 輸變電設備、 高壓線路等電磁輻射源與居住區的距離無法得到完全控制。一些住宅樓與高壓輸電線路相距過 近 , 住 戶 健 康 受 到 威 脅 。 另外, 無線通訊網路的覆蓋範圍拓寬過程中, 一些無線通訊基站也可能對周邊居民產生影響。
暴露在高強度電磁場中對人體健康造成的不良影響早已被確認, 而越來越多的研究揭示, 長期暴露在低頻或低強度電磁輻射中, 也會損害人體健康。 電磁輻射環境中的作業人員, 同時受到這兩類不同強度的電磁場威脅:一般作業時處於低強度輻射環境中, 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有接受高頻高強輻射的危險 (進行設備搶修等需要靠近強電磁源的時候)。
對這些作業人員來說, 電磁輻射造成的影響與普通人相比更加嚴重。 由於電磁輻射的不可見性,很多作業者並不清楚其對人體的危害, 造成安全意識淡薄, 與之相關的特種作業人員有缺乏適當防護的危險。 隨著人類對電磁輻射及其對人體負面生理作用的認識不斷加深, 電磁環境作業人員防護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應被給予應有的重視。
電磁輻射防護
人們在認識電磁傷害, 研究電磁輻射對人體傷害過程中, 也在積極思考電磁輻射的防護, 早在上個世紀 50 年代以原蘇聯和美國為代表的許多國家就開展了電磁輻射防護標準的研究, 研究對象主要為電磁輻射環境中作業者的防護問題。
目前國際上的代表性電磁輻射防護標準為美國電子電器工程師 協 會 (IEEE) C95.1 和 國 際 非電 離 輻 射 防 護 委 員 會 (ICNIRP)導則。 IEEE C95.1 被美國、 澳大利亞、 加拿大和韓國採用, 而歐盟、 日本等國採納 ICNIRP 導則。我國相關標準的制定過程中, 也借鑑和參考了上防護標準及導則。
電磁輻射防護裝備
(1) 降 低 輻 射 源 的 輻 射 強度。 如在輻射源周圍鋪設特殊材料, 材料受電磁場作用產生感應電流, 由電流熱效應將輻射能量轉換為熱能。
由 於 電 磁 輻 射 特 性 的 復 雜性, 難以單純通過對輻射源禁止的合理設計消除其危害。 配備防護裝備, 對確保作業者的安全健康是十分必要的。
的主要防護裝備。電磁輻射防護服裝按原理主要分為兩種 : 導 電 型 和 導 磁 型 。導電型防護服在受到外界磁場作用時, 產生感應電流, 感應電流又產生與外界磁場方向相反的磁場 , 抵 消 外 界 磁 場 達 到 防 護 作用; 導磁型防護服則通過磁滯損耗和鐵磁共振損耗大量吸收電磁波的能量, 並將其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量, 達到對電磁輻射的衰減效果。
根據禁止服裝材料, 又可以將 市 面 上 主 要 防 護 服 裝 分 為 4類:(1) 碳纖維、 不鏽鋼纖維等與紡織纖維製成的混紡材料:優 點 為 手 感 柔 軟 , 透 氣 性好。 缺點為製成的防輻射織物禁止效率較低, 一般為 15~30dB 左右, 且不同頻段差異很大, 限制了其使用範圍, 目前正在逐步被取代。(2) 多離子織物通過一定物理過程 (真空噴灑法、 真空鍍法等) 或化學反應(如電解法 等 ) 制 成 。 優 點 為 禁止效率高, 使用頻段寬, 性能穩
定, 並且兼具混紡織物柔軟、 透氣的特點。(3) 電磁輻射防護纖維製成的織物主要包括本徵型導電聚合纖維及複合型高分子導電纖維。(4) 塗層防輻射織物使用摻入金屬氧化物或金屬粉末、 高分子成膜劑等製成的塗層製劑, 使織物獲得電磁輻射防護能力。
性能評價及技術要求
目前我國市場上有大量電磁輻射防護服存在, 套用範圍覆蓋了一般居住環境 (如提供給孕婦穿著的電磁輻射防護服) 到作業場所 (如防微波輻射服)。評價電磁禁止的效果, 常用屏 蔽 效 率 (SE), 單 位 為dB。定義為空間某點未加禁止時的電場 強 度 E0 ( 或 磁 場 強 度 H0、 功率 W0) 與 加 屏 蔽 後 該 點 的 電 場強度 E1 (或電壓、 磁場強度 H1、功率 W1) 之比。
我國電磁輻射防護存在的問題
(1) 電磁輻射限值標準制定的理論依據為致熱效應, 不能完全體現電磁 輻 射 對 人 體 的 影 響 ;限值標準評價方式不統一, 影響其有效實施及作業場所電磁輻射的有效評估。
(2) 我國現行的電磁輻射防護裝備國家標準為 GB6568.1 《帶電作業用屏 蔽 服 裝 》, 主 要 針 對高壓電氣設備作業者, 針對微波輻 射 的 防 護 標 準 GB/T 23463《防護服裝 微波輻射防護服》 為2009 年新制定標準, 尚未實施。因此微波等電磁輻射成分的防護還有待加強。
(3) 民用電磁輻射防護裝備的 研 究 應 用 不 足 , 存 在 標 準 缺失, 缺乏監管, 產品誇大宣傳等情況。在國外, 電磁輻射防護服裝已走入普通家庭, 而我國的電磁輻射場所作業人員尚未配備足夠的防護裝備。 隨著對電磁輻射特性及其短期和長期生理傷害的了解日益加深, 我國對作業場所電磁防護的重 視 程 度 將 不 斷 提 升 。應結合已有成果, 在以下問題上做進一步工作:
(1) 完善和統一電磁輻射暴露限值標準。 進行電磁輻射傷害機理的進一步研究, 充分了解非致熱效應對人體健康危害, 並作為參考依據, 進行電磁輻射暴露限值標準修訂。(2) 完善電磁輻射防護服裝國家標準, 增加覆蓋面, 將民用防護服裝納入標準管理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