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歷史脈絡,建館意義,
簡介
電白縣革命歷史紀念館,位於電白縣旦場鎮松山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內,於2011年6月12日開館。該館占地面積2989平方米,建築面積2130平方米,總投資420多萬元。館內有615張歷史圖片,60件實物和4組雕塑,共分成革命星火、抗日烽火、解放洪流、革命英烈、老區人民的奉獻和繼往開來等六大展區。該館於2006年立項,在茂名市、電白縣兩級革命老區協會(簡稱:老促會)的倡導下,由縣級財政撥專門款項和電白縣鄉賢熱心捐助建成。
歷史脈絡
電白縣有著光輝的革命歷史。電白革命歷史紀念館就是為了展現這些歷史而建設的。
1925年6月,邵貞昌、崔萬佳、李嘉等革命先烈在電白嚴家祠成立南路地區的中共第一個支部——電白縣支部。抗戰時期,電白縣成立民眾抗日統率委員會和民眾抗日游擊指揮部,打響了南路抗日第一槍,並成立“抗日鋤奸隊”、“抗日服務隊”等抗日民眾組織。解放戰爭時期,電白縣中共黨組織大力發展人民武裝力量,廣泛開展游擊戰爭,不斷鞏固和擴大游擊根據地,同時加強對學生愛國民主運動的領導,加強地下革命活動據點的建設和開闢新據點,形成了第二條戰線。在南下解放軍的大力支持下,電白民眾依靠自己的武裝力量解放了電白全境,並支援解放海南島,為新中國的誕生作出重大貢獻。
建館意義
有關建設電白革命歷史紀念館的意義,可以從開館儀式上電白縣領導的講話中獲取。
在2011年6月12日的開館儀式上,電白縣委書記李玉楷表示,電白縣革命歷史紀念館的建設是全縣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一項褒揚先烈、教育後人的政治工程,是一項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感恩工程。電白縣革命歷史紀念館用豐富的史料、文物和現代化的布展手段,再現了革命先烈為實現崇高理想,英勇頑強、寧死不屈的血染風采;展示了廣大共產黨員和游擊指戰員忠誠堅貞、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體現了電白人民不畏強暴、同仇敵愾,與反動勢力和侵華日軍作殊死鬥爭的獻身精神;反映了黨與人民民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魚水情深。紀念館的建成開放,為全縣人民提供了十分寶貴的精神食糧,為廣大黨員幹部民眾學習和了解電白革命鬥爭歷史,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重要陣地和生動教材。
電白縣革命歷史紀念館開館以後,能充分利用好這一紅色文化資源,積極融入大電白旅遊,將紀念館打造成為研究、傳播先進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平台,成為對青少年和廣大人民民眾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
牢記革命歷史,弘揚革命精神,是新一代人的一項任務。以電白縣革命歷史紀念館開館為契機,在全縣黨員幹部民眾和廣大中小學生中廣泛開展革命傳統教育,讓子孫後代永遠銘記革命前輩艱苦奮鬥、不怕犧牲、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使電白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代代相傳,並不斷發揚光大,成為全縣人民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各種艱難險阻的重要力量,激勵和鼓舞全縣廣大黨員幹部民眾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真抓實幹,將革命先烈開創的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