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與拖動》是由許曉峰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於2009年出版的“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該教材可作為工程套用型普通高等學校自動化、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和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等專業的“電機與拖動”課程的教材,也可供相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全書共分8章,主要內容有直流電機、直流電動機的電力拖動、變壓器、三相異步電動機、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電力拖動、同步電機及同步電動機的電力拖動,驅動和控制微電機和電力拖動系統中電動機的選擇等。
基本介紹
- 書名:電機與拖動
- 作者:許曉峰
- ISBN:978-7-04-028089-0
- 類別:“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
- 頁數:362頁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08-2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版面字數:510千字
- CIP核字號:2009121974
成書過程
修訂過程
該書由哈爾濱理工大學溫嘉斌教授主審,審閱過程中提出了意見和建議。瀋陽工業大學曾林鎖教授審閱了該書的編寫提綱,書中部分插圖由苗鶴幫助繪製。
出版工作
職務 | 姓名 |
---|---|
策劃編輯 | 韓穎 |
責任編輯 | 魏芳 |
封面設計 | 趙陽 |
版式設計 | 范曉紅 |
責任繪圖 | 尹莉 |
責任校對 | 王效珍 |
責任印製 | 尤靜 |
內容簡介
教材目錄
前輔文 | 4. 7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等效電路和相量圖 |
緒論 | 4. 7. 1 折算 |
0.1 電機及電力拖動系統概述 | 4. 7. 2 等效電路 |
0.2 電機與拖動課程的性質與任務 | 4. 7. 3 相量圖 |
0.2.1 本課程的性質 | 4. 7. 4 籠型轉子的極數、相數、匝數和繞組係數 |
0.2.2 本課程的任務 | 4. 8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功率平衡、轉矩平衡和工作特性 |
0.3 本課程(教材)的內容與一般分析方法 | 4. 8. 1 功率平衡和轉矩平衡 |
0.3.1 本教材的內容 | 4. 8. 2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工作特性 |
0.3.2 一般分析方法 | 4. 9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參數測定 |
0.4 本課程的學習方法 | 4. 9. 1 空載試驗 |
0.5 電機理論中常用的物理概念與基本電磁定律 | 4. 9. 2 短路試驗 |
0. 5. 1 有關磁場的幾個物理量 | 小結 |
0. 5. 2 電機中所用材料和鐵磁材料的特性 | 思考題與習題 |
0. 5. 3 電機理論中常用的基本電磁定律 | 本章自測題 |
第1 章 直流電機 | 第5 章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電力拖動 |
1.1 直流電機的基本工作原理與結構 | 5. 1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機械特性 |
1. 1. 1 直流電機的基本工作原理 | 5. 1. 1 三相異步電動機機械特性的三種表達式 |
1. 1. 2 直流電機的主要結構 | 5. 1. 2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固有機械特性和人為機械特性 |
1. 1. 3 直流電機的銘牌數據及主要系列 | 5. 2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起動 |
1. 2 直流電機的電樞繞組簡介 | 5. 2. 1 三相籠型異步電動機的起動 |
1. 2. 1 直流電樞繞組的基本知識 | 5. 2. 2 三相繞線轉子異步電動機的起動 |
1. 2. 2 單疊繞組 | 5. 3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制動 |
1. 2. 3 單波繞組 | 5. 3. 1 能耗制動 |
1. 3 直流電機的電樞反應 | 5. 3. 2 反接制動 |
1. 3. 1 直流電機的空載磁場 | 5. 3. 3 回饋制動 |
1. 3. 2 直流電機負載時的磁場 | 5. 4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調速 |
1. 3. 3 直流電機的電樞反應 | 5. 4. 1 變極調速 |
1. 4 直流電機的電樞電動勢、電磁轉矩和電磁功率 | 5. 4. 2 變頻調速 |
1. 4. 1 直流電機的電樞電動勢 | 5. 4. 3 變轉差率調速 |
1. 4. 2 直流電機的電磁轉矩 | 5. 4. 4 電磁調速異步電動機 |
1. 4. 3 直流電機的電磁功率 | 小結 |
1. 5 直流電機的換向 | 思考題與習題 |
1. 5. 1 換向概述 | 本章自測題 |
1. 5. 2 換向的電磁理論 | 第6 章 同步電機及同步電動機的電力拖動 |
1. 5. 3 改善換向的方法 | 6. 1 同步電機的基本工作原理與結構 |
1. 6 直流發電機 | 6. 1. 1 同步電機的基本工作原理與分類 |
1. 6. 1 直流發電機的勵磁方式 | 6. 1. 2 同步電機的基本結構 |
1. 6. 2 直流發電機的基本方程式 | 6. 1. 3 同步電機的額定值及勵磁方式 |
1. 6. 3 他勵直流發電機的運行特性 | 6. 2 同步發電機的空載運行 |
1. 6. 4 並勵直流發電機的自勵條件和運行特性 | 6. 2. 1 空載特性 |
1. 7 直流電動機 | 6. 2. 2 時- 空矢量圖 |
1. 7. 1 直流電機的可逆原理 | 6. 3 同步發電機的電樞反應 |
1. 7. 2 直流電動機的基本方程 | 6. 3. 1 ·I和E·0 同相(ψ = 0°)時的電樞反應 |
1. 7. 3 直流電動機的工作特性 | 6. 3. 2 I滯後E·0 90°(ψ = 90°)時的電樞反應 |
小結 | 6. 3. 3 I超前E·0 90°(ψ = - 90°)時的電樞反應 |
思考題與習題 | 6. 3. 4 一般情況下的電樞反應 |
本章自測題 | 6. 3. 5 電樞反應與機- 電能量轉換 |
第2 章 直流電動機的電力拖動 | 6. 4 同步發電機的負載運行 |
2. 1 電力拖動系統的運動方程式和負載轉矩特性 | 6. 4. 1 凸極同步發電機的電動勢方程式和相量圖 |
2. 1. 1 電力拖動系統的運動方程式 | 6. 4. 2 隱極同步發電機的電動勢方程式、相量圖和等效電路 |
2. 1. 2 負載的轉矩特性 | 6. 4. 3 同步發電機的特性 |
2. 2 他勵直流電動機的機械特性 | 6. 5 同步發電機的並聯運行 |
2. 2. 1 機械特性的表達式 | 6. 5. 1 並聯運行的條件與方法 |
2. 2. 2 固有機械特性和人為機械特性 | 6. 5. 2 同步發電機的有功功角特性及有功功率的調節 |
2. 2. 3 機械特性的求取 | 6. 5. 3 同步發電機的無功功率調節及V 形曲線 |
2. 2. 4 電力拖動系統穩定運行條件 | 6. 6 同步電動機和同步調相機 |
2. 3 他勵直流電動機的起動 | 6. 6. 1 同步電動機 |
2. 3. 1 電樞迴路串電阻起動 | 6. 6. 2 同步調相機 |
2. 3. 2 降壓起動 | 6. 7 同步電動機的電力拖動 |
2. 4 他勵直流電動機的制動 | 6. 7. 1 同步電動機的起動 |
2. 4. 1 能耗制動 | 6. 7. 2 同步電動機的調速 |
2. 4. 2 反接制動 | 小結 |
2. 4. 3 回饋制動 | 思考題與習題 |
2. 4. 4 直流電動機的反轉 | 本章自測題 |
2. 5 他勵直流電動機的調速 | 第7 章 驅動和控制微電機 |
2. 5. 1 評價調速的指標 | 7. 1 單相異步電動機 |
2. 5. 2 調速方法 | 7. 1. 1 單相異步電動機的工作原理 |
2. 5. 3 調速方式與負載類型的配合 | 7. 1. 2 單相異步電動機的主要類型 |
2. 6 串勵及復勵直流電動機的電力拖動 | 7. 1. 3 單相異步電動機的套用 |
2. 6. 1 串勵直流電動機的機械特性 | 7. 2 伺服電動機 |
2. 6. 2 串勵直流電動機的起動、調速與制動 | 7. 2. 1 直流伺服電動機 |
2. 6. 3 復勵直流電動機的特點 | 7. 2. 2 交流伺服電動機 |
小結 | 7. 2. 3 伺服電動機的套用 |
思考題與習題 | 7. 3 測速發電機 |
本章自測題 | 7. 3. 1 直流測速發電機 |
第3 章 變壓器 | 7. 3. 2 交流異步測速發電機 |
3. 1 變壓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結構 | 7. 3. 3 測速發電機的套用 |
3. 1. 1 變壓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分類 | 7. 4 自整角機 |
3. 1. 2 變壓器的基本結構 | 7. 4. 1 自整角機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
3. 1. 3 變壓器的型號與額定值 | 7. 4. 2 自整角機的誤差與選用時應注意的問題 |
3. 2 單相變壓器的空載運行 | 7. 4. 3 自整角機的套用 |
3. 2. 1 空載運行時的電磁關係 | 7. 5 旋轉變壓器 |
3. 2. 2 空載電流和空載損耗 | 7. 5. 1 旋轉變壓器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
3. 2. 3 空載時的電動勢方程、等效電路和相量圖 | 7. 5. 2 旋轉變壓器的誤差及其改進方法 |
3. 3 單相變壓器的負載運行 | 7. 5. 3 旋轉變壓器的套用 |
3. 3. 1 負載運行時的電磁關係 | 7. 6 微型同步電動機 |
3. 3. 2 負載運行時的基本方程式 | 7. 6. 1 永磁式同步電動機 |
3. 3. 3 變壓器的等效電路及相量圖 | 7. 6. 2 反應式同步電動機 |
3. 4 變壓器參數的測定 | 7. 6. 3 磁滯式同步電動機 |
3. 4. 1 空載試驗 | 7. 6. 4 微型同步電動機的套用 |
3. 4. 2 短路試驗 | 7. 7 步進電動機 |
3. 5 標么值 | 7. 7. 1 反應式步進電動機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
3. 6 變壓器的運行特性 | 7. 7. 2 反應式步進電動機的特性 |
3. 6. 1 變壓器的外特性與電壓變化率 | 7. 7. 3 驅動電源 |
3. 6. 2 變壓器的電壓調整 | 7. 7. 4 步進電動機的套用 |
3. 6. 3 變壓器的損耗、效率和效率特性 | 7. 8 開關磁阻電動機 |
3. 7 三相變壓器 | 7. 8. 1 開關磁阻電動機的系統組成 |
3. 7. 1 三相變壓器的磁路系統 | 7. 8. 2 開關磁阻電動機的工作原理 |
3. 7. 2 三相變壓器的電路系統———聯結組別 | 7. 8. 3 開關磁阻電動機系統的特點及套用 |
3. 7. 3 磁路系統和繞組聯結方式對電動勢波形的影響 | 7. 9 直線異步電動機 |
3. 8 變壓器的並聯運行 | 7. 9. 1 直線異步電動機的分類和結構 |
3. 8. 1 並聯運行的理想條件 | 7. 9. 2 直線異步電動機的工作原理 |
3. 8. 2 並聯條件不滿足時的運行分析 | 7. 9. 3 直線異步電動機的套用 |
3. 9 特種變壓器 | 7. 10 永磁無刷直流電動機 |
3. 9. 1 自耦變壓器 | 7. 10. 1 永磁無刷直流電動機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
3. 9. 2 儀用互感器 | 7. 10. 2 永磁無刷直流電動機的運行特性及套用 |
3. 9. 3 電焊變壓器 | 7. 11 交直流兩用電動機 |
3. 9. 4 整流變壓器 | 7. 11. 1 交直流兩用電動機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
小結 | 7. 11. 2 交直流兩用電動機的特點及套用 |
思考題與習題 | 小結 |
本章自測題 | 思考題與習題 |
第4 章 三相異步電動機 | 本章自測題 |
4. 1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基本工作原理與結構 | 第8 章 電力拖動系統中電動機的選擇 |
4. 1. 1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基本結構 | 8. 1 電動機的發熱和冷卻 |
4. 1. 2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基本工作原理 | 8. 2 電動機的工作制分類 |
4. 1. 3 異步電動機的銘牌和主要系列 | 8. 2. 1 連續工作制(S1) |
4. 2 交流電機的繞組 | 8. 2. 2 短時工作制(S2) |
4. 2. 1 交流繞組的基本知識 | 8. 2. 3 斷續周期工作制 |
4. 2. 2 三相單層繞組 | 8. 3 電動機容量的選擇方法 |
4. 2. 3 三相雙層繞組 | 8. 3. 1 連續工作制電動機容量的選擇 |
4. 3 交流電機繞組的感應電動勢 | 8. 3. 2 短時工作制電動機容量的選擇 |
4. 3. 1 線圈的感應電動勢及短距係數 | 8. 3. 3 斷續周期工作制電動機容量的選擇 |
4. 3. 2 線圈組的感應電動勢及分布係數 | 8. 3. 4 統計法和類比法 |
4. 3. 3 相繞組基波感應電動勢 | 8. 4 電動機種類、型式、電壓、轉速的選擇 |
4. 4 交流電機繞組的磁動勢 | 8. 4. 1 電動機種類的選擇 |
4. 4. 1 單相繞組的磁動勢———脈動磁動勢 | 8.4.2 電動機型式的選擇 |
4. 4. 2 三相繞組基波合成磁動勢———旋轉磁動勢 | 8.4.3 電動機額定電壓的選擇 |
4. 5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空載運行 | 8.4.4 電動機額定轉速的選擇 |
4. 5. 1 空載運行時的電磁關係 | 小結 |
4. 5. 2 空載運行時的電壓平衡方程與等效電路 | 思考題與習題 |
4. 6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負載運行 | 附錄A 中英文術語對照 |
4. 6. 1 負載運行時的電磁關係 | 附錄B 主要符號表 |
4. 6. 2 轉子繞組各電磁量 | 部分思考題與習題參考答案 |
4. 6. 3 磁動勢平衡方程 | 參考文獻 |
4. 6. 4 電動勢平衡方程 |
教學資源
- 配套教材
書名 | ISBN | 字數 | 頁數 |
---|---|---|---|
《電機與拖動學習指導》 | 978-7-04-028850-6 | 250千字 | 176頁 |
註:是2010年3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許曉峰主編 |
- 課程資源
教材特色
1.將“電機學”“電力拖動”和“控制電機”三門課程有機結合,章節順序也儘可能適合學生學習;
2.側重於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闡述,並強調基本理論的實際套用,每種電機都專門闡述其套用情況;
3.教材編寫時,部分內容採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最後總結出概念並推廣到一般的編寫方法;
4.教材中引入了一些工程中已經套用且較為成熟的技術內容;
5.編寫時採用了對比的編寫方法,例如,在編寫異步電動機內容時,將其與變壓器的相關內容進行比較,闡述兩者的異同點;
6.在每章末附有具有標準試卷格式的自測題;
7.書中配有例題、思考題與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