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通信系統(第4版)》是2005年清華大學出版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電子通信系統(第4版)
- ISBN:9787302116622
- 定價:79.9元
- 出版時間:2005-12-9
- 裝幀:平裝
圖書簡介
目錄
1.1現代通信系統簡介 1
1.2電磁波和電磁能 5
1.2.1傳輸速率 6
1.2.2電磁傳播特性 8
1.3電磁頻譜與分配 9
1.3.1標準頻率分配 10
1.3.2重疊分配 11
1.4頻寬和信息容量 11
1.4.1頻寬 11
1.4.2信息容量 13
1.5單工、雙工和半雙工系統 14
1.6本章小結 16
1.7總複習題 16
第2章傅立葉頻譜分析 18
2.1時域和頻域 18
2.2頻譜分析儀 20
2.3傅立葉分析:示例 21
2.4調製和頻譜 25
2.5數位訊號的頻譜 27
2.5.1理想的數位訊號 27
2.5.2實際的數位訊號 28
2.6疊加 30
2.7功率和能量譜 33
2.8本章小結 34
2.9總複習題 34
第3章分貝與噪聲 36
3.1信號測量與範圍 36
3.2分貝計算:示例 37
3.3分貝參考值 39
3.4採用dB的系統測量 42
3.5分貝和頻寬 46
3.6噪聲及其影響 48
3.7噪聲源和噪聲類型 50
3.7.1外部噪聲 50
3.7.2內部噪聲 51
3.8噪聲測量 55
3.8.1信噪比 55
3.8.2噪聲係數 56
3.9本章小結 58
3.10總複習題 59
第4章幅度調製 62
4.1調製的功能 62
4.2調幅的基本原理 63
4.2.1AM的結果 63
4.2.2不同的載波和AM 65
4.3調製指數和信號功率 67
4.3.1調製指數 67
4.3.2調製指數和功率 68
4.3.3確定m值 70
4.4AM電路 72
4.5抑制載波和信號邊帶 75
4.5.1抑制載波 75
4.5.2DSB-SC電路 76
4.5.3單邊帶 77
4.5.4SSB功率 78
4.5.5兩種選擇 79
4.6SSB發射機電路 80
4.7連續波調幅 83
4.8發射機功能和測試 85
4.8.1發射機功能 85
4.8.2測試發射機 87
4.9本章小結 89
4.10總複習題 89
第5章調幅接收機 92
5.1接收機的功能 92
5.2接收機技術和分級 94
5.2.1TRF接收機 94
5.2.2超外差接收機 94
5.3RF級 96
5.4混頻器和本地振盪器 99
5.4.1LO和接收機校準 100
5.4.2電子調諧 100
5.5IF級 103
5.5.1選擇IF頻率 103
5.5.2圖象和其他IF頻率 105
5.5.3IF級電路 106
5.6AM解調和音頻級 107
5.6.1AGC電路 109
5.6.2AM接收機的重要性 110
5.7SSB和CW解調 110
5.8完整的接收機 112
5.8.1噪聲限制器 113
5.8.2靜噪電路 114
5.8.3信號強度指示 115
5.9幅度調製:特性和缺點 116
5.10測試AM接收機 117
5.11本章小結 119
5.12總複習題 119
第6章調頻和調相 122
6.1頻率調製的基本概念 122
6.2FM頻譜和頻寬 123
6.2.1FM和功率 127
6.2.2FM廣播 128
6.3發射機 128
6.3.1直接調頻 129
6.3.2間接調頻 129
6.3.3立體聲FM和發射機 132
6.3.4FM發射機IC 134
6.4接收機的功能 135
6.5FM解調器 137
6.5.1斜率鑒頻器 137
6.5.2Foster-Seeley和比例鑒頻器 138
6.5.3正交鑒頻器 139
6.5.4CA3089FMIF系統IC 140
6.6鎖相環和立體聲解調 141
6.6.1數字PLL 143
6.6.2PLL捕獲與鎖定 144
6.6.3PLL的套用 144
6.6.4立體聲FM解調器 146
6.7相位調製 148
6.8比較AM、FM和PM 149
6.9FM接收機系統 151
6.10FM測試與設備 154
6.11本章小結 155
6.12複習題 155
第7章電線和電纜 158
7.1電線和電纜的參數 158
7.2平衡線和非平衡線 159
7.3線路驅動器和接收機 162
7.3.1轉換速率 163
7.3.2模擬驅動器 165
7.3.3數字驅動器 165
7.3.4數字線路驅動器/接收機IC 166
7.4雙絞線和同軸電纜 167
7.4.1雙絞線 168
7.4.2同軸電纜 168
7.5時域反射儀 170
7.6本章小結 172
7.7總複習題 172
第8章傳輸線 175
8.1阻抗和傳輸線基本概念 175
8.2微帶線和帶狀線 179
8.3波導管 180
8.3.1傳播模式 182
8.3.2波導耦合器 184
8.3.3縫隙耦合 185
8.3.4波導損耗 186
8.4線路和負載匹配 186
8.4.1駐波 190
8.4.2反射係數 191
8.4.3線路/負載匹配技術 192
8.5史密斯圖 195
8.6測試設備 197
8.6.1功率表 198
8.6.2仿真負載 199
8.7本章小結 200
8.8總複習題 200
第9章傳播與天線 203
9.1傳播和天線功能 203
9.2傳播模式 204
9.2.1地波或者表面波 205
9.2.2空間波 205
9.2.3天波 207
9.2.4臨界和最大可用頻率:
臨界角 208
9.2.5衛星波 209
9.3天線特性 211
9.3.1測量方向圖 212
9.3.2天線尺寸 215
9.4天線基本原理 217
9.4.1赫茲(偶極子)天線 217
9.4.2多頻帶偶極子天線 218
9.5基本天線 220
9.5.1長線天線 220
9.5.2摺疊偶極子天線 221
9.5.3環形和平板天線 221
9.5.4馬可尼(垂直接地)天線 222
9.6高級的多單元天線 225
9.6.1天線陣 225
9.6.2對數周期天線 227
9.6.3相控陣天線和智慧型天線 229
9.6.4縫隙天線 230
9.7高級的單單元天線 231
9.7.1螺旋天線 231
9.7.2碟形天線 233
9.8本章小結 236
9.9總複習題 237
第10章數字信息 240
10.1通信中的數字信息 240
10.2數字規格 246
10.2.1精確度 246
10.2.2解析度 246
10.2.3動態範圍 248
10.2.4二進制和多進制數位訊號 249
10.3抽樣、頻寬和比特速率 251
10.4數字測試 253
10.4.1邏輯探針和邏輯分析儀 253
10.4.2網路分析儀 256
10.5本章小結 256
10.6總複習題 257
第11章數字通信基礎 259
11.1模數轉換和數模轉換 259
11.2脈衝編碼調製 261
11.2.1模擬輸入濾波器 262
11.2.2時鐘 262
11.2.3並-串和串-並轉換器 263
11.2.4壓擴 267
11.3同步 270
11.3.1同步選擇 270
11.3.2特殊比特 272
11.3.3幀同步 272
11.4增量調製 273
11.4.1增量調製器性能 274
11.4.2增量調製比特速率 276
11.5故障處理 276
11.6本章小結 277
11.7總複習題 278
第12章數字通信系統 280
12.1數字通信的複雜性 280
12.2編碼 283
12.2.1非列印ASCII字元 283
12.2.2數字信息 284
12.3格式 286
12.4物理接口和吞吐量 289
12.4.1電壓級 289
12.4.2數據直流級 290
12.4.3數據速率 292
12.5協定和狀態圖 294
12.6異步和同步系統以及有效
吞吐量 298
12.6.1異步IC 299
12.6.2同步系統 301
12.6.3協定IC 302
12.7檢錯和糾錯 304
12.7.1奇偶校驗比特 305
12.7.2校驗和 306
12.7.3檢錯和糾錯 308
12.7.4誤碼率 311
12.8本章小結 313
12.9總複習題 313
第13章數字調製與測試 316
13.1基本調製和解調 316
13.1.1二進制和多進制數字調製 317
13.1.2比特率和波特 318
13.1.3幅度調製 318
13.1.4頻率調製 320
13.1.5相位調製 321
13.2正交幅度調製 322
13.3環回測試、誤比特率和眼圖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