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目標
培養從事
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電路與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物理電子與
光電子學、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等學科,從事光纖通信、計算機與
數據通信、
衛星通信、移動通信、多媒體通信、信號與信息處理、通信網設計與管理,積體電路設計與製造、電子元器件、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等領域從事管理、研究、設計運營、維修和開發的高級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
電子與通信工程領域工程碩士要求掌握本領域紮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以及管理知識,較為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掌握解決
工程問題的先進技術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立承擔工程技術或工程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研究領域
由於
工程碩士是直接為企業培養的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以行業來看覆蓋面為:通信系統與通信網及其設備,廣播電視系統與設備,電子儀器儀表,積體電路與微電子系統,電子、光子及光電子元器件,電真空器件,家用電器,
微波器件、設備與系統,電子材料與納米材料等。
從工程技術角度來看,本領域包括:
計算機通信網路及其安全技術,移動通信與
個人通信,
衛星通信、光通信,寬頻通信與寬頻通信網,多媒體通信,語音處理及人機互動,圖像處理與
圖像通信,信號處理及其套用技術,積體電路設計與製造,電子設計自動化(EDA)技術及其套用,通信與測量系統的電路技術,微波技術及其套用,微波傳輸、輻射及散射,微波電路,微波元器件,微波工程,
光電子學與光纖通信工程,信息光電子工程,
電子束、
離子束及顯示工程,真空
電子工程,電子與光電子器件,微電子系統設計與製備,納米材料與技術。
課程設定
基礎課:自然辯證法、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外語、矩陣理論、隨機過程與排隊論、高等代數、套用泛函分析、數值分析等。
技術基礎課:套用資訊理論基礎、統計信號處理、數字通信、系統通信網理論基礎、數位訊號處理、信號檢測與估值理論、導波原理與方法、微波電路理論、高等模擬積體電路、高等電磁場理論、
導波光學、半導體光電子學導論、半導體器件物理、電路的最佳化設計、電子設計自動化、
VLSI系統設計基礎、
固體電子學、電子信息材料與技術、現代材料分析技術、軟體技術基礎等。
專業課:專業課程可由各培養點根據各自的培養方向和行業實際需要確定。
上述課程可定為
學位課和非學位課。課程學習總學分不少於28學分。
學位論文
工程碩士的學位論文的選題直接來源於生產實際或具有明確的生產背景和套用價值。學位論文選題應具有一定的技術難度、先進性和工作量,能體現工程碩士研究生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學位論文選題一般應與工程碩士生所在單位的科研或工程項目相結合,可以是一個完整的
工程項目策劃、工程設計項目或技術改革項目,可以是技術工程研究專題,也可以是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新產品的研製與開發。學位論文應包括:課題意義的說明、國內外動態、設計方案的比較與評估、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和途徑、本人在課題中所做的工作、理論分析、設計計算書、測試裝置和試驗手段、計算程式、試驗數據處理、必要的圖紙、圖表曲線與結論、結果的技術和經濟效果分析、所引用的參考文獻等。與他人合作或前人基礎上繼續進行的課題,必須在論文中明確指出本人所做的工作。
考研條件
具備以下條件之一的在職工程技術或工程管理人員,或在學校從事工程技術與工程管理教學的教師可以報考:
1、2009年7月31日前獲得學士學位。
報考電子與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計算機技術等領域的考生可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被錄取為工程碩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課程並從事工程實踐兩年以上,結合工程任務完成學位論文(設計),方能進行碩士學位論文(設計)答辯。
報考軟體工程領域的考生可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被錄取為工程碩士生的,在修完研究生課程並結合軟體工程任務完成學位論文(設計)後,可進行碩士學位論文(設計)答辯。
[注]. 根據國務院學位辦有關檔案要求,專科生不能報考;本科畢業無學士學位者可以報考,但錄取時不超過院校當年錄取人數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