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自旋共振波譜》是1980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裘祖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電子自旋共振波譜
- 作者:裘祖文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80年10月
- ISBN:130311256
《電子自旋共振波譜》是1980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裘祖文。
電子自旋順磁共振波譜是一種用於材料科學領域的分析儀器,於2018年12月24日啟用。技術指標 工作條件 室內溫度: (15 – 25) °C; 大氣壓: (760 ± 116 mmHg); 相對濕度: (20 – 75)%. 電源電壓:(220–240)V or (110–127)V, (50–60) Hz 微波頻率:9.45 GHz ± 0.4 GHz 最大磁場強度:0...
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儀,又稱作電子自旋共振儀,由不配對電子的磁矩發源的一種磁共振技術,可用於從定性和定量方面檢測物質原子或分子中所含的不配對電子,並探索其周圍環境的結構特性。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儀主要由微波發生與傳導系統、諧振腔系統、電磁鐵系統以及調製和檢測系統四個部分組成。它是利用ESR原理工作的。
電子自旋共振波譜是研究自由基化學和過渡金屬絡合物化學的重要工具,近三十年來已在物理、化學、生物的研究工作中得到廣泛的套用.本書主要介紹電子自旋共振波譜的基本理論.全書共分八章和一個附錄,內容包括溶液自由基、固體自由基、三重態、過渡金屬離子的ESR弛豫理論、電子-核雙共振技術及氣相電子共振波譜等.本書...
電子自旋順磁共振波譜儀是一種用於材料科學領域的分析儀器,於2018年4月9日啟用。技術指標 1. 重要指標: 靈敏度:每1G 線寬可檢測到的絕對最小自旋數在10*9 spins量級;數位化解析度16-18bit;磁體解析度15mG;譜解析度2.35T;磁場穩定性:短時間穩定性≦5mG;長時。主要功能 對樣品進行缺陷測試及自由基測試。
電子順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是由不配對電子的磁矩發源的一種磁共振技術,可用於從定性和定量方面檢測物質原子或分子中所含的不配對電子,並探索其周圍環境的結構特性。對自由基而言,軌道磁矩幾乎不起作用,總磁矩的絕大部分(99%以上)的貢獻來自電子自旋,所以電子順磁共振亦稱“電子自旋共振”...
微電子自旋共振波譜儀是一種用於化學、自然科學相關工程與技術、材料科學、環境科學技術及資源科學技術領域的分析儀器,於2018年7月11日啟用。技術指標 靈敏度:8*1013 spin/T;解析度 0.006mT;最大磁場強度0.7T;掃描寬度10-4-0.65T;波段範圍:X波段;微波功率:0.01-200mW;磁強調控範圍10-250kHz;微波...
《電子自旋共振波譜基本原理》是1978年8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廣智。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十章,第一章概述電子自旋共振波譜大要;第二章敘述某些必具的基本知識;其餘各章介紹不同情況下自由基、過渡金屬離子、以及氣相原子、分子和自由基波譜的一些原理.為了幫助讀者學習、掌握和運用,書中附有不少習題,...
電子自旋共振波譜儀包括四個部分:微波源系統、諧振腔系統、檢測系統和磁鐵系統。操作時,將各個系統調諧匹配,由速調管產生的微波沿波導分別通過隔離器、衰減器,經油墨下傳到樣品上,經諧振腔將速調管產生的微波功率放大。接著經檢波器的微波能量轉換,再由直接放大器放大輸送到示波器或驅動x-y記錄儀,畫出ESR信號...
順磁共振一詞有時也包括在廣義的電子自旋共振中。原理 順磁共振信號的產生 電子順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是波譜學的一項技術,與核磁共振技術類似,都是研究磁場中磁矩與電磁輻射之間的相互作用。所不同的是,順磁共振研究的不是原子核的磁矩,而是核外未成對電子的磁矩。依照量子力學理論,電子...
時間分辨電子自旋共振是一種用於信息與系統科學相關工程與技術領域的分析儀器,於2013年12月23日啟用。技術指標 [1] 主機系統採用固體微波源,頻率範圍為 9.2~9.9 GHz、超低噪聲為-130dBc/10kHz(載波)、解析度為 1 kHz 的頻率,計頻率調諧,本系統適用於低和高 Q 值諧振腔,同樣也適合於 AquaX 和 ...
電子自旋順磁共振儀可使用在物理、生物、化學等領域,可作為研究領域最有效的科研手段之一。主要測樣品中單電子、自由基及自由基對。可檢測的樣品狀態為液體、固體、粉末、薄膜以及動物內臟組織。 對於有機光化學體系可測自旋標記、自旋捕獲及電子轉移樣品。更重要的是檢測短命樣品的中間體(納秒級)。簡介 儀器類別 030...
《自旋標記ESR波譜的基本理論和套用》是1987年2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 者是張建中。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地闡述了自旋標記ESR波譜方法的基本理論及其在生物和化學領域中的套用。內容包括:概括介紹電子自旋共振波譜的基本原理,詳細分析各種情況下的氮氧自由基的ESR波譜;討論順磁共振波譜儀器的基本結構和自旋標記方法...
《核磁共振導論(第2版)》是2021年1月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印] D.NSathyanarayana。本書共分為三部分,涉及電子自旋共振;超精細結構;電子自旋共振實驗方法等內容。內容簡介 《核磁共振導論(第2版)》主要內容有:電子自旋共振;超精細結構;電子自旋共振實驗方法;波譜特性:譜線寬度與各向異性;...
電子除了軌道運動外,還有自旋運動。 因為電子有質量和電荷,它的軌道運動產生軌道角動量和軌道磁矩,自旋運動產生自旋角動量和自旋磁矩。自旋集體振動是屬於自旋1/2粒子的電子在靜磁場下的磁共振現象,類似靜磁場下自旋1/2原子核有核磁共振之現象,又因利用到電子的順磁性,故稱電子順磁共振。電子自旋共振在多個領域...
飽和轉移電子自旋共振(saturation transfer electron spin resonance)是2018年公布的生物物理學名詞。定義 一種採用自旋標記並結合電子自旋在外加磁場與強電磁輻射場條件下,飽和能級相互交換與傳遞的原理研究生物分子旋轉相關運動的技術。適用於測量微秒至亞毫秒級的慢旋轉運動(如膜蛋白等生物大分子的運動)。在實驗方面,...
本書第一章概述ESR的基本原理,其餘各章結合ESR波譜儀中的微波電路、諧振腔、磁鐵系統和接收系統等主要部件著重敘述ESR的實驗技術,並說明提高技術指標的途徑和一些關鍵部件設計的依據.此外,對順磁弛豫時間的測量和多重電子自旋共振等新技術,也作了詳細論述.本書可供從事磁共振波譜學的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有關專業...
《木材波譜學(第二版)》是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堅。 內容簡介 本書是我國第一部有關現代波譜分析技術與木質材料科學相互交叉融合之作。全書共11章,分別闡述X射線衍射分析技術、X射線光電子能譜技術、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技術、核磁共振波譜技術、電子自旋共振波譜技術、快速傅立葉變換頻譜分析技術、熱分析...
自旋捕獲劑 自旋捕獲劑(spin trap)是2018年公布的生物物理學名詞。定義 結合電子自旋共振波譜技術探測短壽命自由基的分子探針。最常見的探針分子結構為硝酮和亞硝基類化合物。出處 《生物物理學名詞》第二版。
電子-核雙共振 電子-核雙共振是2008年公布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名詞。定義 將電子自旋共振與核磁共振結合的共振波譜法。適用於測定生物分子結構中特殊類型的核是否與自由基相互作用。出處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名詞》。
自旋探針 自旋探針(spin probe)是2018年公布的生物物理學名詞。定義 帶有功能基團的穩定自由基分子。功能基團具有鍵合或非鍵結合其他分子的能力,進而可採用電子自旋共振波譜技術探測其局域分子動態行為。出處 《生物物理學名詞》第二版。
本書重點闡述了有機質譜、氫核磁共振波譜、碳核磁共振波譜、二維核磁共振波譜、紫外?部杉?吸收光譜、紅外吸收光譜等有機波譜方法的基本原理、套用以及*進展。同時也扼要介紹了分子發光光譜、雷射拉曼光譜和電子自旋共振波譜等有機波譜方法。為充分體現研究生教學用書的特色,本書著重討論波譜圖與分子結構的關係以及有機...
電子自旋共振波譜法 也稱電子順磁共振波譜法,是利用微波輻射對具有不成對自旋的電子誘生磁能之間的躍遷,通過靜電場使磁能分裂,以獲得原子分子中的未耦電子及電荷分布、化學鍵等信息。已成功地套用於具有未耦電子的順磁性物質的結構研究,如具有奇數個電子的原子,內電子殼層未被充滿的過渡族元素的離子、具有奇數個...
申請者採用納米二氧化鈦催化臭氧化工藝去除水中難降解有機污染物取得了良好效果,電子自旋共振波譜檢測證實了催化臭氧化反應遵循羥基自由基機理。納米二氧化鈦的晶型對其催化臭氧化活性有很大的影響,金紅石和無定形二氧化鈦的活性明顯高於銳鈦礦。.本項目擬深入研究納米二氧化鈦催化臭氧化過程的機理;重點分析晶型對二氧化鈦...
《配位化學研究方法》是1996年5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金斗滿、朱文祥。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系統地論述了目前常用的配位化學研究方法.在波譜學方法中,介紹了電子吸收光譜法、分子振動光譜法、核磁共振波譜法、電子自旋共振波譜法、穆斯堡爾譜法、圓二色光譜與旋光色散譜法和光電子能譜法.並且分章介紹了...
自旋捕捉技術旨在檢測和辨認短壽命自由基,將一不飽和的抗磁性化合物(自旋捕捉劑,Spin trap)加入反應體系與活潑自由基進行加成反應,生成相對穩定的自旋化合物,根據加合物的電子自旋共振波譜(ESR)推斷原來活潑自由基的結構。目前套用最多的兩類自旋捕捉劑是亞硝基化合物和硝酮化合物。NMR也可以用來檢測自由基,當...
按年能級躍遷類型,可分為電子光譜、振動光譜及轉動光譜等類別。按發射或吸收輻射線的波長順序,分為γ射線、X射線、紫外、可見及紅外光譜法、微波譜法以及電子自旋共振波譜法、核磁共振波譜法等。按被測物質對輻射吸收的檢測方法的差別(在明背景下檢測吸收暗線或是在暗背景下檢測共振明線)可分為吸收光譜法與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