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檔案存儲與交換格式—版式文檔

電子檔案存儲與交換格式—版式文檔

《電子檔案存儲與交換格式—版式文檔》(GB/T 33190-2016)是2017年5月1日開始實施的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歸口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該標準規定了版式電子檔案的存儲與交換格式,適用於版式文檔存儲、閱讀、交換和利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電子檔案存儲與交換格式—版式文檔
  • 外文名:Electronic files storage and exchange formats—Fixed layout documents
  • 標準號:GB/T 33190-2016
  • 發布日期:2016年10月13日
  • 實施日期:2017年5月1日
  • 標準類別:基礎 
  • 中國標準分類號:L76 
  • 國際標準分類號:35.240.30 
  • 歸口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 執行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 主管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 制修訂:制訂 
  • 性質:推薦性國家標準 
  • 狀態:現行 
制定過程,制訂背景,編制進程,制訂依據,起草工作,標準目次,內容範圍,引用檔案,意義價值,

制定過程

制訂背景

國家標準《電子檔案存儲與交換格式—版式文檔》(GB/T 33190-2016)的制定背景既有流式檔案自身特性在長期保存方面的不足,也有中國國內和中國國外方面的多種因素影響。
第一,受限於流式檔案自身特性,不利於文檔長期保存。版式檔案格式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流式檔案的基本特性和流式灌排的排版方式,不能夠滿足電子檔案長期保存的文檔管理需求。流式檔案作為長期保存的文檔類型,則十分不利於保證檔案的真實性、完整性、可靠性等的保障。同時,由於其以編輯為主要目的,容易被篡改等等,嚴重威脅著檔案的安全性。所以,電子文檔的長期保存需要OFD等固化格式技術的支撐。
第二,受制於國外技術標準,格式自主性難保證。2008年,PDF1.7正式通過國際標準組織的審核成為國際標準ISO 32000。2009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文獻影像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的推動下,美國Adobe公司的PDF/A通過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的審核成為正式的中國國家標準。長久以來,檔案館、圖書館、政府機關等都將PDF/A作為主要的版式電子檔案長期保存格式,但它不是中國自主可控的格式標準,格式的自主性不能掌握,始終受控於外界,具有較大的限制。
第三,國家信息安全不可控,面臨外部威脅。PDF作為一種版式文檔格式,主要套用於黨政機關、政府機關等涉及國家重要信息資源的領域。雖然國家檔案局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國家標準委將《文獻管理—長期保存的電子文檔檔案格式—第1部分:PDF1.4(PDF/A-1)的使用》(GB/T 23286.1-2009)的使用範圍限定在‘涉密文檔以及作為檔案保存的文檔’以外,但是其他的不涉密領域長期依賴基於他國關鍵技術的PDF勢必會對中國的信息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脅,不利於對中國信息資源的保護。因此,研發具有本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版式文檔格式十分必要,是關乎國家信息安全的長遠大計。
第四,國內私有標準混亂,各行其是。除了長期占據主導地位的PDF格式外,中國國內還存在著部分廠商自主研發的私有版式文檔格式類型,如CAJ格式、CEBX格式、SEP格式等,它們有著各自的重點套用領域。各種私有格式種類較多,服務的行業領域多樣,且格式之間不開放、不兼容,訪問接口多樣,技術壁壘高,十分不利於電子檔案的安全利用、共享交換與長期保存。因此,加緊研發有利於電子檔案長期保存,且不隨軟硬體環境變化、不跑版的統一、開放且通用的版式文檔格式成為中國國家各部門、IT企業、檔案界等領域的共同期盼。
第五,市場導向,用戶需求強烈。數字時代,人與人之間藉助於電子檔案的溝通交流日益頻繁。面對中國國內多種多樣的格式類型,各行業、各部門、各系統之間在格式套用上隨心所欲、各行其是,導致彼此之間在檔案交換等方面存在壁壘,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彼此之間業務往來的難度,也給電子文檔的長期保存造成了極大障礙。於是,通過採用開放通用的版式檔案格式來開展便捷高效的溝通與交流已經成為用戶的一致需求。因此,出台國家開放的版式檔案格式標準規範,對於提高辦公效率等都具有極大地幫助,對於檔案的長期保存具有較為深遠的意義。

編制進程

  • 標準計畫
2011年1月19日,國家標準計畫《電子檔案存儲與交換格式—版式文檔》(20100024-T-339)下達,項目周期12個月,由國家電子檔案管理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和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28)歸口上報及執行,主管部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 起草進程
2011 年,中國國家電子檔案管理部際聯席會議將電子檔案格式標準列為“十二五”重點任務,工業和信息化部成立了以信息化與軟體服務業司陳英副司長為組長、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承擔秘書處、主要廠商和研究機構參與的標準工作組。
2011 年 3 月,標準工作組討論形成《版式檔案通用格式需求(徵求意見稿)》。
2011 年 8 月,標準工作組完成了《電子檔案存儲與交換格式文書類版式文檔》標準草案以及 schema的編制工作。
2011 年 11 月,標準工作組完成社會公開意見徵集,同時開始組織廠商進行標準驗證。
2012 年開始,在黨政機關、檔案機構等多家單位進行了標準試點,標準工作組根據試點的反饋意見對標準進行恰當地修訂與完善。
2016 年 1 月,形成標準送審稿; 2 月17日,中國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召開標準審定會,根據專家意見修訂形成了標準的最終報批稿。
  • 發布實施
2016年10月13日,《電子檔案存儲與交換格式—版式文檔》(GB/T 33190-2016)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
2017年5月1日,《電子檔案存儲與交換格式—版式文檔》(GB/T 33190-2016)實施。

制訂依據

國家標準《電子檔案存儲與交換格式—版式文檔》(GB/T 33190-2016)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GB/T 1.1-2009)規則起草。

起草工作

主要起草人:高林、李海波、叢培勇、王聰、陳亞軍、馮輝、高麟鵬、賈曙瑞、王寒冰、董建、蘇鴻祥、孟志勇、熊雨前、王少康、翟浦江、劉丹、郝立臣、徐劍波、高子軍、郭巍。

標準目次

前言
1範圍
1
2規範性引用檔案
1
3術語和定義
1
4縮略語
2
5概述
2
6檔案結構
4
7基本結構
5
8頁面描述
25
9圖形
52
10圖像
59
11文字
61
12視頻
71
13複合對象
71
14動作
72
15注釋
78
16自定義標引
80
17擴展信息
81
18數字簽名
83
19版本
86
20附屬檔案
88
附錄A(規範性附錄)Schema
91
參考文獻
127
參考資料:

內容範圍

《電子檔案存儲與交換格式—版式文檔》(GB/T 33190-2016)規定了版式電子檔案的存儲與交換格式,包括檔案結構、基本結構、頁面描述、圖形、圖像、文字、視頻、複合對象、動作、注釋、自定義標引、擴展信息、數字簽名、版本、附屬檔案等方面。該標準適用於版式文檔存儲、閱讀、交換和利用。

引用檔案

GB 13000 信息技術通用多八位—編碼字元集(UCS)
GB 18030 信息技術—中文編碼字元集
GB/T 18793-2002 信息技術—可擴展置標語言(XML)1.0
參考資料:

意義價值

《電子檔案存儲與交換格式—版式文檔》(GB/T 33190-2016)打破了中國長久以來依靠中國國外版式文檔技術以及中國國內各種私有標準混亂的困境,真正擁有了開放、安全、可靠可控的版式文檔格式規範標準,豐富了中國電子檔案標準庫,將推動中國電子檔案管理髮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