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簡介
從1946年第一台計算機的產生到今天,信息系統的發展經歷了單機到網路,由低級到高級,由電子數據處理到
管理信息系統再到決策支持系統,由數據處理到智慧型處理的過程,其發展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1)電子數據處理系統;
(2)管理信息系統;
(3)決策支持系統;
(4)企業資源計畫系統與電子商務。
電子數據處理系統是信息系統的初級形式,其主要特點是數據處理的計算機化,即用計算機處理數據。該業務系統支持的是業務處理層面的日常操作,即支持基層作業。其具體功能是進行業務數據的記錄、匯總、綜合和分類。電子數據處理系統的輸入往往是原始單據(
原始數據),輸出則是分類數據或匯總報表等。電子數據處理系統充分的利用了計算機對數據進行快速和大量儲存的能力,可以減輕業務人員大量重複勞動。適用於各類企業,機關以及個體經營者。
1954年,美國通用電器公司開始套用計算機處理商業數據,標誌著原始的電子數據處理系統的誕生。
基本概念
1.數據:數據是根據檢測得到的事實,是未經組織、加工的數字、詞語、聲音、圖像或其它符號,具有原始性。
2.信息:信息是關於事物運動狀態及其規律的表征,是經過加工、解釋或賦予意義的數據。信息是具有意義的數據。
3.知識:知識是信息的積累(但不是簡單的堆砌和疊加),是種種信息單元通過內在聯繫而建立起來的完整體系。信息只有被分類、加工、提煉,甚至升華後才能變成知識。知識是具有價值的信息,知識也是基於信息之上的有關事物之間的因果或相關性的聯繫。
發展階段
從發展階段上來看,它分為下面兩階段:
單項數據處理階段
單項數據處理階段(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是用計算機實現一些簡單的單項事物處理的工作,使計算機局部代替手工勞動,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計算機剛問世的時候,常常處理簡單的科學計算。1954年,美國通用電器公司首先使用計算機核算工資和成本會計,開啟了計算機在企業套用的新時代。公司使用計算機主要目的是提高數據處理效率,降低數據處理和存儲的成本,從而使手工事務處理得以用計算機代替,提高準確性和及時性。
綜合數據處理階段
綜合數據處理階段(20世紀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是用計算機實現一些相互關聯的單項事物處理的工作。
20世紀60年代後,管理信息系統從以體積龐大、計算能力低的單機套用向以大型機為中心、連線多台終端機的系統轉變。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具備了帶有多台終端的在線上系統,出現了大容量存取的
外存儲器(磁碟),已經能夠對多個相互關聯的業務數據進行綜合處理,提高工作效率。此時,計算機還可以按照管理要求提供各類狀態報告,能實現一定的信心反饋。比如生產狀態報告,可以監視每一元件生產的進度,加快了計畫調度的速度,減少了庫存;服務狀態報告,能夠反映庫存數量;研究狀態報告,提供一些技術問題的介紹等。
系統特點
1.電子數據處理系統能迅速有效地處理大量數據的輸入輸出,能進行嚴格的數據整理與編輯,通過審計保證輸入,處理過程和輸出過程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並有一定的安全防護能力。
2.電子數據處理系統工作有
脫機和
在線上兩種方式。脫機方式使操作者和系統並不保持經常不斷的聯繫,而在線上則保持經常不斷的聯繫,對輸入及時的處理(工作原理類似於飛機票訂票和購票系統)。
3.電子數據處理系統邏輯關係簡單,重複性較強,但是無法制止非法或犯罪活動。
組成要件
電子數據處理系統是以計算機為處理手段的信息系統,該系統包括以下基本要件:
1.硬體:硬體是指構成一部計算機的實體裝置或設備,包括CPU、記憶體、
硬碟、光碟機、鍵盤等各種數據儲存以及數據輸入輸出設備。
2.軟體:軟體是由一系列
計算機指令所構成的電腦程式,以指導計算機完成預定的任務。軟體分為
系統軟體和套用軟體。
3.數據:在計算機系統中被輸人、
儲存、處理的各種信息。
4.檔案:對系統和控制結構的輸入、處理、輸出、報告、邏輯以及操作的描述。
上述電子數據處理系統的組成要件可以構成一個簡單的系統,也可以構成複雜的系統。在簡單的電子數據處理系統中,會計數據儲存在主檔案中,它們被分批輸入計算機中進行更新處理,處理後的數據分批輸出,對這樣的系統進行
審計是比較容易的。但是在科技發達的現代企業中,其電子數據處理系統往往以複雜系統的形式存在,例如:通過在線上處理,將若干個終端聯繫在一起,允許直接使用終端輸入、輸出,實時處理主檔案;通過分布處理,將輸入
會計數據和編制報表等不同的功能由不同的物理單元執行;通過
資料庫管理系統,對每一數據元素只儲存一次,減少冗餘數據,提高檔案空間的利用效率。在複雜系統下,技術難度以及內控內容與簡單系統有較大的不同,因此需要更複雜的、技術含量更高的
審計方法。
主要功能
1.記錄、保存精確的記錄。
2.分類和匯總信息。
3.對數據的檢索和計算。
4.產生檔案、管理報告、賬單等,定期生成常規報告進行監督和檢查。
重要性
電子數據處理系統是信息系統的最初形式,管理信息系統(MIS)就是在EDPS的基礎上發展建立起來的。我們可以把電子數據處理系統看作是一個企業的信息生成器,信息就是通過EDPS自下而上依次到達知識層、管理層和戰略層的,可以說,沒有EDPS,就沒有企業的MIS。
從系統的觀點考慮,EDPS通常處於企業系統與外界環境的邊界位置,起到了連線企業與外界環境的橋樑作用。因此,EDPS的故障將使企業(如銀行、超市、航空訂票處等)的工作中斷,造成極大的損失。
另外,EDPS所處理的數據量巨大,是人用手工無法完成的。例如一個銀行營業所白天8小時所積累的業務,用手工至少加班4小時才能處理完,而現代的計算機只需幾分鐘就能完成。利用計算機EDPS系統,一個人一天可以處理500筆業務,如不用計算機可能要50人才能完成。因此,EDPS已成為現代企業無法離開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