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公務:信息化公共管理與服務》為科學出版社於2007年出版的《公務創新——城市公共事務理論創新與實踐》的姊妹篇。電子公務就是公共事務的信息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頒布施行之際,按照黨和國家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總要求,本著以民為本、改善民生,促進社會主義民主的指導思想,《電子公務:信息化公共管理與服務》闡述了電子公務的內涵、內容和理論基礎,介紹了公務創新與社會創新、政府創新、電子治理、電子政務、電子政府、信息物質效能定律、社會和諧度等內容和關係;
提出政府、企業、公眾等多元主體。並圍繞公共產品和諧互動的eGBCP電子公務模式。重點討論電子公務平台系統框架、公務智慧型PI、物聯網(感測器網路)、公務網、SOA等關鍵技術和奧運城市運行系統、數字市政、信息化城市管理、國產化軟體實驗室等的套用案例,例如書中介紹的“幫吧村校通”線上公益活動,對於支持新農村,填補數字軟鴻溝,為學生提供社會實踐和就業機會等均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電子公務:信息化公共管理與服務》可供從事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研究的工作人員閱讀,也可作為大專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學參考書。
基本介紹
- 書名:電子公務:信息化公共管理與服務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頁數:427頁
- 開本:32
- 定價:83.00
- 作者:李立明 石宇良
-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030232144
- 品牌:北京科瀚偉業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節 需求導向的城市公共管理與服務
一、現代城市對公共管理與服務的需求
二、我國城市管理與服務中所存在的問題
三、現代城市公共管理與服務的發展趨勢
第二節 電子公務的理論基礎
一、創新——公務領域和諧運轉的永恆主題
二、公共治理創新——電子公務的理論模式
三、公共制度、體制、系統創新——電子公務所遵循的框架設計
四、國內外有關電子公務研究概述
第三節 電子公務的主要內容
一、電子公務的背景、理念及內涵
二、電子公務的運行模式
第四節 從公務創新到電子公務
一、公務創新的定位
二、公務創新的模式選擇——電子公務
三、電子公務與電子政務
四、以電子公務協助實現公務創新
第五節 從電子政務到電子公務
一、國外電子治理髮展狀況
二、電子公務與電子政務、電子治理
三、電子公務是現代社會(國內外)發展的必然選擇
四、公務創新與政務信息公開
思考題
第二章 電子公務理論
第一節 相關領域理論
一、新公共管理理論
二、公共治理理論
三、公共服務理論
第二節 電子公務服務對象及需求
一、電子公務服務對象
二、電子公務服務需求
三、電子公務服務供給與需求關係
第三節 電子公務業務體系
一、電子公務業務體系概況
二、電子公務業務體系
第四節 電子公務模式與結構
一、電子公務模式
二、電子公務相關模型
三、電子公務結構
四、公務網結構
五、電子公務模式創新點
第五節 電子公務信息資源共建與共享績效評估
一、電子公務信息資源共建與共享績效評估研究的意義
二、電子公務信息資源共建與共享績效評估研究的核心內容
三、展望
思考題
第三章 電子公務技術體系
第一節 電子公務平台框架體系
一、電子公務系統框架
二、GBC一體化單元格線劃分
三、公共產品普查及編碼
第二節 移動電子公務平台
一、移動電子公務
二、電子公務的網路平台
三、移動電子公務業務模型
第三節 電子公務框架下的公共數據資源管理
一、公共數據資源管理的發展與瓶頸
二、基於電子公務理論的閉環數據資源管理模式
三、基於DRM的數據資源管理體系
四、總結和展望
第四節 電子公務平台關鍵技術
一、支撐層關鍵技術
二、套用層關鍵技術
思考題
第四章 電子公務套用案例分析
第一節 環境衛生監管電子公務平台
一、提升市容環境衛生監管水平,助力宜居
城市構建
二、依託電子公務平台,實現市容環境衛生
專業監管
三、系統框架
四、市容環境衛生電子公務平台創新點
五、項目建設意義及下一步展望
第二節 “城管導聽”系統
一、“城管導聽”系統的由來
二、“城管導聽”系統的技術基礎
三、技術創新推動公務創新
第三節 電子公務三驗園建設
一、科技創新的複雜性
二、城市管理的複雜性
三、城市管理科技創新需要兩輪齊驅
四、城市管理科技創新的新機遇
五、實證:套用創新園區與套用創新成果
六、小結
第四節 奧運城市運行指揮平台
一、和諧化城市運行動態模型
二、城市運行需求三角模型
三、奧運城市運行指揮平台
第五節 朝陽區格線化城市管理
一、朝陽格線取得的成效
二、朝陽區發展社會格線的實踐經驗
三、理念創新的經驗總結
第六節 村校通電子公務平台
一、概述
二、背景介紹
三、公務創新概念與幫吧村校通公益活動
四、案例實踐初探
五、初步驗證為發展堅定了信心
六、結論
第七節 寧波“81890”公共信息服務平台
一、公共信息服務平台建設的必要性和意義
二、寧波81890公共信息服務平台的服務模型
三、寧波81890公共信息服務平台的服務內容
四、寧波81890公共信息服務平台的架構和流程
第八節 流動人口管理信息系統
一、廣州市出租屋治安管理和流動人口管理系統
二、深圳市流動人口管理系統
三、福州市流動人口二維碼管理系統
第五章 電子公務展望
第六章 電子公務理論研究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文摘
對於電子公務的各種服務需求,電子公務理論皆為之提供了一種重要的和可供選擇的模式。之所以說它是一種可供選擇的模式,是因為它建立在理論研究和實踐創新的基礎上,與其他模式相比,它是一個標準化的模式。當理論家之間的爭論仍然存在時,公共行政的實踐者將會嘗試和探求新的可能性,這種浮現出來的新公共服務理論對於指導公共服務的實踐具有突出的意義。
建立在不同類型的假設前提和原則基礎上,公共行政者所採取的行為具有顯著的不同。如果我們假定政府的責任是為了推動個人的私利,無論是政府還是公民都會有不同的反應和行為機制。從另一方面而言,我們假定政府的責任是為了提高公民責任和權利,建構公共話語體系以及保障公共利益,那么,政府和公民就會採取完全不同的另一套行為方式和反饋機制。新公共服務理論為我國新時期公共服務私營化改革提供了新的可供參考的模式和指導性原則。
況且,隨著社會的發展,無疑我們越發地認識的到公共服務是政府的主要職能,是政府治理的核心所在。在一個民主社會中,當我們思考治理體制時,關注民主的價值觀是極為重要的。當然,像效率與生產力的價值等觀念也不能喪失,但是,我們應該把治理體系置於民主、社會與公共利益的廣闊背景中去思考。根據標準化的模式來測試,新公共服務所提倡的指導思想和試圖建構的理論體系,顯然與美國民主的社會基礎相一致。那么,我們能否借鑑新公共服務的正確思想來建構我國積極的公共服務體制,這非常重要.當然,在公共服務提供方式與理念之改革的基礎上。提出的所謂新公共服務只是概念的變化還是實質性的變遷,本身是值得爭議的。
後記
一個理論要想向前發展則必須有更多人去研究、批判及完善,僅靠幾個社會團體和有限科研機構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想想八年來我們的公務創新研究工作,從政府創新實驗室到公務創新實驗室,從2001年提出GBC理論到GBCP理論(公務創新理論)再到eGBCP理論(電子公務理論)的深入研究,從數字市政到城市運行,這其中包含了很多公務創新“開拓者”們的智慧,現將他們簡要介紹如下:
李立明,建設部“十五”全國建設科技先進個人,現任建設部信息化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數字中國研究院電子公務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電子公務政策研究室主任,北京郵電學院兼職教授,北京城市管理科技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北京市市政管委信息中心主任,兩次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申請並獲得多項專利,發表計算機領域論文數十篇,2001年在國內首次提出“數字市政”並發表論文。
序言
人類有別於其他動物的重要特徵之一就是其群體活動。自有記錄以來,人類群體的生存方式已貫穿了幾千年的歷史,充當著不同角色的組織與個人憑藉各種關係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個複雜多樣、蔚為壯觀的人類文明。公共關係的不同決定性地影響著人類的生存和生活方式,高質量的公共關係決定著高質量的人類生活。
以單一主體為主導所展開的各類事務,如政務、商務等,歷來為人們所重視。這些事務在保障社會生產和生活等活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推動著社會的發展。然而,涉及政府、企業、公眾及非政府組織等多個主體共同參與和主導的公共事務,卻常常因為與各類其他事務交織在一起,模糊了其行跡,也難以理清其界面。正所謂“大音希聲,大象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