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供應鏈

電子供應鏈

電子供應鏈是指套用電子信息技術在客戶、廠商其他貿易夥伴之間進行商務活動,以提升服務品質、降低成本、開闢增加股票價值的新渠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電子供應鏈
  • 目的:提升服務品質、降低成本
  • 實施:3部分
  • 解釋:廠商其他貿易夥伴進行商務活動
簡介,功能,實施的三部分,對交易的作用,優勢,意義,面臨挑戰,

簡介

電子供應鏈是指通過集中協調不同企業的關鍵數據,如訂貨、預測、庫存狀態、缺貨狀況、生產計畫、運輸安排、在途物資、銷售分析、資金結算等數據;便於管理人員迅速、準確地獲得各種信息。並充分利用電子數據交換(EDI)、INTERNET等技術手段,實現供需鏈上的信息集成,達到共享採購訂單的電子接受與傳送、多位置庫存自動化處理和控制、批量和系列號跟蹤、周期盤點等重要信息。
供應鏈可以定義為為客戶創造產品的過程。它跨越從原材料、製造、分銷、運輸、倉儲到產品銷售的全過程,涉及眾多獨立的公司和客戶,比如製造商、供應商、運輸商、批發商和零售商。

功能

提高企業對市場需求信息反應的準確性與回響速度,協調降低供應鏈的總體成本,使供應鏈的節點企業共同獲利。

實施的三部分

實施自動的電子供應鏈分為三個階段:
1、 導入或更新企業內部的ERPMRP軟體;
2、與主要的供應商制定協作計畫,訂立進程表,並利用供應鏈下訂單;
3、採用網際網路技術,使所有供應商和客戶數據建立電子連線,任一客戶或任一供應商都能與企業交換信息,就像一個企業一樣。
E-Supply chain採用internet作為網路標準

對交易的作用

電子供應鏈使交易的方式發生了革命,它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節約了交易時間,更重要的是,電子供應鏈使小公司和遠大於它幾十倍的公司站在了一條起跑線上,同時,大公司也可以利用電子供應鏈即時對市場做出靈活反應,機敏地進入新市場。電子供應鏈代表了一個潛在蘊含幾千億美元的新市場,創造了無限商機。對全球400位CEO的調查顯示,有80%的CEO認為E-Business如果不能完全至少也能在重大程度上重構業內競爭。 電子供應鏈一般可以分為兩類:企業對消費者(B2C)和企業對企業(B2B)。最初大家的注意力大部分集中在B2C,在這個領域,成功的網路公司包括CDnow,and1800Flowers等。
供應鏈集成場景的業務流程供應鏈集成場景的業務流程
但是,大部分的專家都認為基於網路的商務的真正衝擊在於B2B。有了網路,E-Business變得適用於任何公司,網路創造商機。許多專家認為E-Business技術將使組織間知識的傳遞變得更加快捷,同時又使傳送的成本降低,它將成為信息共享的主要管道。從公司內部的角度,更多免費的信息將在公司內部通過INTRANET流動,而通過INTERNET則可以接受外部的EMAIL和利用外部的資料庫。供應鏈就是這種套用的典範。
用OhioStateUniversity教授RogerBlackwell的話來說:SCM就是在合適的地方、以合適的價格、在恰當的時間和恰當的條件下,取得所需的商品。SCM改變了商品在兩點之間原有的傳送過程,減少了中間環節,它要求在供應鏈內的合作夥伴能夠象一個整體一樣工作,頻繁的交流信息,滿足客戶的需求,即時對市場變化做出反應。
因此,企業要開始最佳化企業的接口以使整條供應鏈最佳化。由於越來越多的企業採用以客戶為中心的模式以增加利潤,對供應鏈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棗能對客戶需求做出迅速、精確、可靠的反應。這就要求信息的實時交流,比如投資水平、預計數量和銷售趨勢等等。這不僅能對客戶做出迅速應答,而且能有效降低存貨,提高組織利潤。供應鏈內不同個體之間交易完成的自動化的需要使EDI(電子數據交換)得到了發展。EDI出現於七十年代初,最初是大零售商和它們的供應商之間的專有信息系統。到了八十年代初,幾乎所有的行業都有了自己的專門的EDI標準,導致了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EDI標準。因此,如果一個供應商有屬於不同行業的客戶的話,就要用不同的軟體應付不同行業的客戶。雖然EDI能夠實現企業和供應商之間的信息交換,但它有不可避免的固有的弊端,使交易變得非常複雜。由於各行業之間缺乏共同的標準,並且不能瀏覽和共享信息,同時EDI的套用非常成本非常高,因此往往只能局限於大公司。
網際網路,特別是全球資訊網急劇的改變了這種狀況。利用Internet費用降低了,安全性提高了,並且建立適用於整個網路的公共標準。網際網路商務已經成為更加低成本、高效益進行商務活動的方式。網際網路已經開始改變公司、客戶、合作夥伴、雇員在全球範圍內的互動方式。網際網路以一種更具協作性的模式代替了原來的那種專有的商業流程。對於跨國公司而言,它代表了一種超越地域的最佳化了的機會。供應鏈中存在的快速變化要求公司更加具有靈活性,而網際網路提供了原先不可得的靈活性。於是企業正朝著供應鏈的自動化和能有效利用E-Business的電子供應鏈方向發展。通過網際網路的B2B整合是企業和它的合作夥伴的邏輯延伸。採用網際網路這個全球通用的網路標準,商業夥伴之間能創建一個無縫的、自動的供應鏈,整個就像一個獨立的整體一樣運作。於是企業能夠進行快速訂貨、存貨跟蹤與管理、有更加精確的旅行訂單以及對JIT製造的支持,從而使客戶服務水平提高。網際網路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增加了商業環境的複雜性。只有合理運用網際網路,企業才能在顧客滿意度方面和毛利方面取得巨大的競爭優勢。

優勢

電子供應鏈的最大好處是:
供應鏈集成場景的業務流程
節約交易成本:用internet整合供應鏈將大大降低供應鏈內各環節的交易成本,縮短交易時間。
降低存貨水平:通過擴展組織的邊界,供應商能夠隨時掌握存貨信息,組織生產,及時補充,因此企業已無必要維持較高的存貨水平。
降低採購成本,促進供應商管理:由於供應商能夠方便地取得存貨和採購信息,套用於採購管理的人員等都可以從這種低價值的勞動中解脫出來,從事具有更高價值的工作。·減少循環周期:通過供應鏈的自動化,預測的精確度將大幅度的提高,這將導致企業不僅能生產出需要的產品,而且能減少生產的時間,提高顧客滿意度。
收入和利潤增加:通過組織邊界的延伸,企業能履行它們的契約,增加收入並維持和增加市場份額。

意義

實施電子供應鏈的意義
供應鏈(SupplyChain)包括從產品設計到原材料採購、市場行銷、生產製造、訂單處理、後勤保障、客戶服務直至結算支付在內的所有相關活動構成的產品生產與行銷體系,它涵蓋了影響產品上市周期、價格、質量的各種因素,涉及信息交換與產品配送等環節的所有人員與活動。基於Internet的電子供應鏈管理系統(e-SCM),實質上已將整個世界連線成為一個巨大的價值鏈。Internet的出現極大地推動了線上行銷(Online-marketing)與郵購等各類基於網路的業務發展,但其中增長最為迅猛的則是供應鏈中的B2B交易領域。
電子供應鏈電子供應鏈
在這種情況下,電子供應鏈的部署無疑已成為眾多供應商的當務之急。如若無視電子供應鏈的發展潮流,繼續固守原有供應鏈模式,則將會在供應鏈效率方面遠遠落後於競爭對手,並最終在競爭中落敗。E-SCM對大型企業的影響最為顯著。許多大企業早已投入巨資部署了專用供應鏈的解決方案,這類供應鏈的解決方案涵蓋了產品研發、供應鏈管理、產品行銷、銷售及結算支付在內的各個方面。一些行業領先的企業均將部署基於Internet的電子供應鏈管理系統作為對供應商的基本要求之一,部分企業甚至公然宣稱“供應商與的所有交易必須通過Internet進行,不具備這種能力的供應商將不在的考慮之列。”
電子供應鏈可實現多方交易處理,使買方能夠將多家供應商的訂單最終集成至一個高效、統一的後勤服務體系中。同時,藉助智慧型門戶系統,客戶還可以及時獲取對其至關重要的相關產品的信息。
對任何一個行業而言,製造商在生產計畫安排與原材料採購階段,都離不開與客戶和供應商的密切聯繫。如何實現高效的供應鏈管理已成為製造商面臨的現實問題之一。高效供應鏈管理能夠實現物流與信息流管理,成為眾多企業增加市場份額、降低成本和提高收益的利器。在許多行業內,供應鏈性能已成為相關企業爭取市場份額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實現物流與信息流的高效集成是供應鏈管理的首要目標。但企業在對供應鏈管理的認識上還存在著不少誤區,這其中主要表現為部分企業僅僅注重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產品及最大限度減少庫存等供應鏈的物流環節,而對及時提供相關信息的信息流環節卻重視不夠。實際上,電子供應鏈在從根本上改變了業務處理模式的同時,供應鏈管理模式也必須本著服務於市場的原則作相應的改變。
供應鏈管理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合理確定優先權,並定位所需資源,取得最理想的目標效益。在這方面,製造商面臨的風險與挑戰還表現在不能緊跟市場變化,失去客戶與市場份額,從而影響利潤與收入。雖然Internet技術可有效提高供應鏈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並提高訂單處理效率,但單純依賴於軟體系統的增加並非供應鏈管理的真正解決之道。雖然在電子供應鏈管理中,軟體系統必不可少,但實現物流與信息系統的高效集成才是供應鏈管理的主旨所在。
由於市場與相關技術的瞬息萬變,而且電子供應鏈管理系統出現的時間並不長,因此,在對如何使企業電子供應鏈系統保持競爭力的問題上,許多企業往往缺乏正確的認識,在實際部署與改進電子供應鏈管理系統時也常常不得要領。在這方面,認真考慮下面的問題,有助於這類企業對其現行及即將部署的電子供應鏈管理系統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從而採取恰當策略,不斷提高企業供應鏈系統的性能,增強業務競爭力

面臨挑戰

電子供應鏈面臨的挑戰
安全問題當一家公司打算上供應鏈的時候,首先考慮到的是網際網路上的安全問題,大部分企業都採取了一定的措施保護數據,只有擁有許可權的用戶能接觸到與之相關的數據。
商業流程的變化真正的挑戰是商業流程發生了變化,電子供應鏈改變了企業的各個方面,從計畫到購買到下訂單。為使E-Supplychain實施成功,企業必須能夠在網際網路上與它的供應商、客戶充分合作,交換有關存貨、生產時間表、預測、提升計畫和例外處理的信息。許多企業仍不願共享某些信息,例如生產時間表,害怕這些信息會落入競爭對手手中,損害企業的利益。因此,企業應在共同的商業利益的基礎上,建立與發展供應鏈內各成員的相互信任,這是整個供應鏈順利運行的基礎。
供應鏈中的薄弱環節PericomSemiconductor,一家為計算機廠商生產計算機元件的小公司,不願被迫加入電子供應鏈,這是許多小公司存在的問題。一些大公司,例如IBM、康柏等要求Pericom的商業流程自動化時,遭到了Pericom的反對,因為這樣的話,Pericom需充足它的商業流程以適應新要求。小公司面臨的來自大公司的壓力是普遍的,但是這不僅僅是它們自己的問題,對於它們的商業夥伴,這些問題有增長的趨勢。由於供應鏈是一種協作活動,一旦有一個環節不能有效運作,整個鏈的效率都會遭到損失。單一條供應鏈不可避免的會有力量較弱的成員,它們不具有與它們的商業夥伴相同的財力和技術支持。有些實力強大的成員有獨占所有新供應鏈財務收益的意圖。但從長遠來看,大部分的高層管理者認為只有在所有成員之間分享投資成果才有利於供應鏈的成功。
利益分配財務利益的分配是公司成功的重要因素。例如,BergenBrunswig,一個藥品供應與分銷商,與它的合作夥伴簽訂了一個協定:如果BergenBrunswig成功降低了供應鏈成本,比如10%,那么BergenBrunswig則把這部分節約的成本與合作夥伴進行分配。據BergenBrunswig的CEODonaldR.Roden說,“這樣做有助於合作夥伴之間作為一個團隊來運作,如果把所有收益據為己有,合作夥伴就沒有利益驅動。”
Internet發展使之成為一種大眾傳媒,為商品化提供了機會。如果正確實施,它能為主要的商業活動帶來收益,它通過降低成本,縮短時間等對原有的商業模式造成了巨大衝擊。為了在當今的全球市場立於不敗之地,企業如要與它的供應鏈夥伴之間鍛造緊密的合作關係,那么就需要確保交易流程迅速、安全。
Internet能使它們像一個整體一樣的工作。根據早期實施電子供應鏈的經驗教訓,必然存在新的挑戰,E-電子供應鏈是否能成功取決於克服這些困難的能力。在新時期,電子供應鏈將成為企業獲取新的市場份額的催化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