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技術發展史

電信技術發展史

《電信技術發展史》是2016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毛春波。

基本介紹

  • 書名:電信技術發展史
  • 作者:毛春波
  • ISBN:9787302416609
  • 定價:39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01.01
內容簡介,前言,作者簡介,作者薦語,目錄,

內容簡介

《電信技術發展史》本書全面講述了電報、電話、無線電、廣播、電視技術的誕生和發展歷程。全書以技術層面為主線,以技術途徑為重點,以人物活動為架構,客觀翔實地再現了人類電信技術的發展過程。本書旨在縮短發明家與讀者之間的距離,啟迪智慧,激發好奇心,增進探索欲望,提升創新創造能力。 本書可供大專院校相關專業教學參考,也適用於理工科大學生課外延伸閱讀、專業人員查閱歷史以及廣大的愛好者和發燒友閱讀。

前言

相信讀者拿到這本《電信技術發展史》之後,第一個問題應該就是,它有什麼用?的確,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也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在電磁學發展史上,有一個小故事,說的是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以後,一位貴夫人問他,這個東西有什麼用?法拉第的回答非常間接,他反問道:“夫人,您懷裡抱的這個嬰兒有什麼用呢?”故事的真實性已無從考證,但其中的道理是淺顯易見的。1888年,赫茲發現了電磁波,仍然有人追問,電磁波有什麼用?赫茲回答說,還不知道它有什麼用,它只是為了證明麥克斯韋理論的一個實驗。相聲,是中國人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在相聲的台詞中經常會出現“相聲是做嘛的啊?(方言)”這樣使人發笑的問題,多以歪理作答,再討一笑了之。“在我們中國,大凡實用性不強的學科都在時時申辯自己學科的意義和存在的理由。”事實上,真的沒有必要在這樣的問題上“較真”,就像為什麼要聽相聲?有一個“喜歡”作為理由就足夠了。有一本大學英語教材,其中一篇課文上有一句話,翻譯成漢語的意思是“科學家對一切充滿了好奇”。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好奇是探索的初始動力,好奇變成“痴迷”以後,就向科學家或發明家靠近了一步。如果本書能夠滿足或者激發一部分讀者的某些好奇心的話,那將是作者莫大的欣慰。
當初在構思這本《電信技術發展史》的時候,是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作者動筆的。作者也和廣大的讀者一樣,在課本中,在各種書刊雜誌上,陸續讀到過一些史話、發明家或科學家的小故事,這些故事都是獨立成篇的,相互之間沒有銜接,讀起來感覺不過癮。作者隨即萌生了把這些故事串聯起來的衝動。事實上,施耐庵的不朽名著《水滸傳》的最後成書也是這樣的過程。作者最初的想法可能還是過於天真了,既然著史,首先是必須尊重歷史的真實性,它不像小說那樣允許虛構。很快作者就發現了這些獨立成篇的素材的問題,一是它們之間存在著大量的斷代,這需要研究、考證;二是有些內容不乏演繹的成分,與嚴謹的史實還是有差距的。比如有一個故事說的是愛迪生的事情,西聯公司老總找到了他,請他發明一種受話器,以抗衡貝爾公司的電話。愛迪生當晚就在油燈下信手拈來一個小圓盒,從燈捻上摘了幾顆“燈花”(油燈捻被火燒焦形成的固體顆粒)裝進了小圓盒裡,炭精受話器就這樣誕生了。故事的背景應該是在1877年初,當年在美國廣泛套用的是汽燈,愛迪生幾乎沒有還在使用油燈的可能性。炭精受話器的發明過程也遠沒有這么簡單。還有一個故事說愛迪生瞥了一眼德國教師賴斯發明的開關式受話器電話後,把那個開關距離調整0.5mm就成功了。事實上,賴斯的電話本身就是一個成功的發明。另外,在美國一直使用英制單位,至今美國人幾乎很少有人使用毫米這類的單位。類似的問題還有不少,這類置信度比較低的文章顯然是不能作為素材來使用的。
應該說,那些原始的素材故事猶如一顆顆明珠,作者用了一條含金量很高的線把它們串聯起來了,也就是每一個故事中都加入了比較專業的技術層面的解釋或評述。
本書所參考的各種資料,都經過了反覆查證,要有三篇以上的相互獨立的文獻作為印證,且其中大部分還要通過更加嚴謹的外文網站上的資料的印證,才能夠被認定是史實。
本書在寫作過程中,儘量使用原始的資料,把較多的、原始的文本和圖片資料直接呈現給讀者。書中涉及的大約280位人物基本上都是有名有姓、具有生卒年份等詳細資訊的,以供需要更深入研究的讀者進一步檢索相關資料之用。全書有超過500幅經過精選的圖片資料,大多都來自最原始的論文和說明中,這將大大增加閱讀的樂趣。同時作者相信,圖片的信息量遠大於文本的信息量。
在科學技術發展史上,一項重大的發明往往同時有許多的發明者,大家往往只記住了某位名氣最大的發明者,譬如愛迪生髮明了電燈,貝爾發明了電話,馬可尼發明了無線電等。但真實的歷史遠非這么簡單,例如在愛迪生髮明電燈之前,至少已經有22人發明了電燈。在這些“大家”生活的年代,歐美的專利制度已經相當完善了,他們相互之間的專利紛爭留下了一個比較清晰的技術發展過程。以前的許多故事介紹的發明家們不僅智慧過人,而且都是道德模範。事實上不是這樣的,所謂專利之爭,實質上是利益之爭。這也讓我們看到了當初的專利制度是如何促進科學技術發展的。另外,其中也能夠窺見像美國這樣的國家在利益面前如何實行雙重標準的。
任何一個技術都不可能毫無徵兆地從石頭縫兒里突然蹦出來。它們都有醞釀、發生、發展的自身規律。科學理論的突破,社會環境的需求,技術條件的可能等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作者僅僅在這裡展現相關技術的發展歷史,讀者有可能從中挖掘出更深層次的東西。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微型電子計算機迅速發展。微型電子計算機的廣泛套用,促進了生產的自動化、管理的現代化和科技信息的現代化。以全球網際網路為標誌的信息高速公路正在縮短人類交往的距離。如今的移動通信和網際網路對人們的重要性幾乎僅次於空氣和水。這場信息技術革命是人類文明史上繼蒸汽機技術革命和電力技術革命之後科技領域裡的又一次重大飛躍,已成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場信息技術革命就發生在作者和讀者的生活中,作者和讀者都是它的參與者和見證者,本書中基本沒有涉及這些內容。這是因為這些事情就發生在今天,它還不是歷史,大家都記憶猶新,是沒有必要到史書中去查閱的。
由於作者水平所限,書中錯誤在所難免,望廣大讀者批評指正。本書在寫作過程中引用了大量前輩們的研究成果,在此一併致謝。
謹以此書獻給我的母校——南開大學,獻給我的老師們和77級無線電物理專業的我的同窗好友們。
作者
2015年10月

作者簡介

毛春波,1960年出生於河北灤縣。1976年2月高中畢業,1977年底考入南開大學,學習無線電物理。1982年2月本科畢業分配到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唐山分院工作,從事選煤自動化套用技術研究。期間兩項科研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另有兩項發明專利(職務發明)。1993年晉升為高級工程師。歷任課題組長、研究室主任等職。曾任九三學社唐山市委委員,煤研分院基層委員會主委。在選煤自動化領域有一定影響力。2001年7月辭職創辦公司,出任董事長至今。長期以來,一直堅持業餘研究電動力學發展史,《電動力學通史》最後一稿歷經8年於2012年底完成。

作者薦語

“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針是‘司南勺’”、“馬可尼發明了電報”、“愛迪生髮明了電燈”、“貝爾發明了電話”、“莫斯電碼是莫斯創造的”。當你讀完了本書之後,你會對這些“常識”得出顛覆性的結論。

目錄

第1章電池
1.1伽凡尼電
1.2伏特電堆
1.3槽形電池
1.4丹尼爾電池
1.5格羅夫電池
1.6本生電池
1.7普蘭特蓄電池
1.8勒克朗謝電池
1.9赫勒森乾電池
1.10容納鎳鎘電池
第2章電流計
2.1電流的磁效應
2.2施威格正切電流計
2.3諾比利無定向電流計
第3章有線電報
3.1靜電時代的電報
3.2薩爾瓦的電報
3.3薩默林的電報
3.4亨利的電報
3.5高斯和韋伯的電報
3.6西林格的電報
3.7惠斯登和庫克的五針電報
3.8莫爾斯維爾的電報
3.9海底電纜
第4章感應線圈
4.1電磁感應
4.2柯蘭的感應線圈
4.3佩基的感應線圈
4.4魯木闊夫線圈
4.5感應線圈的歷史功績
第5章電話
5.1布爾瑟的構想
5.2賴斯的電話
5.3梅烏奇的“語音電報”
5.4格雷的“話音電報”
5.5貝爾的“電報通信術”
5.6愛迪生炭精受話器
5.7對講電話
5.8振鈴
5.9交換機
5.10群雄逐鹿
5.11磁石電話
5.12長途電話
5.13自動交換機與撥號電話
5.14共電式電話
5.15縱橫制自動電話交換機
第6章無線電報
6.1麥克斯韋方程組
6.2赫茲波
6.3早期的無線電
6.4布冉利洛奇鐵屑檢波器
6.5波波夫的無線電
6.6特斯拉的無線電
6.7馬可尼的無線電
6.8肯涅利亥維賽層
6.9鐵達尼號
第7章發現電子
7.1法拉第管
7.2蓋斯勒管
7.3普呂克
7.4希托夫管
7.5克魯克斯管
7.6勒納德管
7.7約瑟夫·約翰·湯姆孫發現電子
7.8電子的電荷
7.9威爾遜雲霧室
7.10密立根油滴實驗
第8章電子管
8.1愛迪生效應
8.2真空二極體
8.3真空三極體
8.4真空四極管和五極管
8.5X射線和X射線管
第9章無線電廣播
9.1廣播
9.2收音機
9.3中波
9.4短波
第10章電視
10.1照相電影
10.2尼普科夫圓盤
10.3布勞恩管
10.4電視
10.5超短波
第11章微波技術
11.1波導
11.2磁控管
11.3速調管
11.4行波管
11.5微波天線
11.6雷達
第12章微電子技術
12.1半導體
12.2電晶體
12.3積體電路
124美國矽谷
參考文獻
人物索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