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抒雁

雷抒雁

雷抒雁(1942年8月18日-2013年2月14日),陝西涇陽人,當代詩人、作家。1967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其成名作是紀念張志新而寫的長詩《小草在歌唱》。任中國作家協會第五、六、七屆全委會委員,2012年5月任中國詩歌學會會長,並擔任中國作協詩歌專業委員會主任。曾任《詩刊》社副主編、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先後出版詩集《小草在歌唱》《父母之河》《踏塵而過》《激情編年》等,散文隨筆集《懸腸草》《秋思》《分香散玉記》等。獲得過各種文學創作獎,並有多種文字翻譯詩作發表於國外。2013年2月14日,雷抒雁逝世,享年71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雷抒雁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陝西涇陽
  • 出生日期:1942年8月18日
  • 逝世日期:2013年2月14日
  • 職業:作家、詩人
  • 畢業院校:西北大學
  • 主要成就:曾任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
    國家特殊貢獻津貼享受者
    曾任中國詩歌學會會長
    被譽為“人民詩人”
  • 代表作品:《星星》《與風擦肩而過》《小草在歌唱》《父母之河》等
人物經歷,主要作品,創作特點,文學思想,創作手法,獲獎記錄,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42年8月18日(農曆七月初七),雷抒雁出生於陝西涇陽
1962年,雷抒雁考入西北大學中文系。
1967年,雷抒雁大學畢業,適逢“文革”,延至1968年離校,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62師部隊農場“接受再教育”。
1970年5月,雷抒雁分配在寧夏某師擔任宣傳幹事。此時他經常給報社寫新聞報導,給基層部隊整理宣傳教育材料,給業餘演出隊寫腳本,還動手寫過歌劇。
1971年,雷抒雁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2年,《解放軍文藝》雜誌到雷抒雁所在的單位組織了一次筆會,在《解放軍文藝》發表過報告文學《沙漠戰歌》的雷抒雁應邀參加。雷抒雁順利地借調到《解放軍文藝》,一年後正式調入,擔任詩歌編輯。
1979年6月7日,雷抒雁根據張志新烈士的事跡寫下了處女作《小草在歌唱》。
1979年,雷抒雁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1981年,雷抒雁轉業至中國工人出版社,歷任編輯、工人日報社文藝部副主任,主任、辦公室主任等職。
1982年,雷抒雁寫下長詩《父母之河》。
1982年,雷抒雁轉業到地方工作。
1993年,雷抒雁調《詩刊》社任副主編。
1995年,雷抒雁調魯迅文學院任常務副院長至2004年退休。
1997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2003年年底,單位組織例行查體時,雷抒雁被查出患有直腸癌。
2012年4月25日,雷抒雁在中國詩歌學會第三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會長,並擔任中國作協詩歌專業委員會主任。
2013年2月14日,雷抒雁逝世,享年71歲。

主要作品

詩集發表年份
《沙海軍歌》
1975年
《漫長的邊境線》
1978年
《小草在歌唱》
1980年
《春神》
1982年
《雲雀》
1982年
《綠色的交響樂》
1983年
《父母之河》
1984年
《跨世紀的橋》
1985年
《掌上的心》
1990年
《雷抒雁抒情詩百首》
1992年
《時間在驚醒》
1993年
《踏塵而過》
1996年
《激情編年》
2000年
《雷抒雁散文精品集》
2012年
散文隨筆集發表年份
《懸腸草》
1991年
《絲織的靈魂》
1998年
2001年
2002年
《分香散玉》
2004年
《雁過留聲》
2005年
2007年
詩論集發表年份
《寫意人生》
2001年
詩經
2013年
研究翻譯集發表年份
2008年

創作特點

文學思想

1991年訪問前蘇聯寫的《泥濘》、1999年為新中國成立50周年創作的《十月,祖國!不只是十月》、2008年為冰雪災害寫的《冰雪之劫:戰歌與頌歌》、2008年寫汶川地震的《悲迴風:哀悼日》,2009年為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創作的《最初的年代》,2012年為黨的十八大創作的《為你祈福,神話的土地》等等詩作,都與時代的重大事件相關,可以說,在改革開放以來30多年裡,他對每個歷史事件都寫過詩。
1955年上國小五年級的雷抒雁1955年上國小五年級的雷抒雁
1983年之前,他的詩大多數直率、激烈、直抒胸臆。1983年之後,他的詩發生了一些變化,開始比較冷靜地思考人世和人生。他在1981年寫的長詩《海的嚮往》,已顯示他對生活的投入,也是他對自己的又一次懺悔。1989年之後,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寫一些短小的抒情詩,內容上注重人生的感悟。
雷抒雁對現實社會問題的正視的態度,真摯、坦誠的語言,給政治抒情詩增加了新的內容。當代寫作政治抒情詩的詩人那種為了觀念而多少忽視可感的詩歌形象的狀況,在他的作品中也有明顯的表現。他的詩歌《小草在歌唱》中的抒情主人公作為一個覺醒的戰士形象,以自我批判精神對張志新事件做了思考,並抒發了違反正義的事情所激發的憤怒。政治的視點和哲理化的抒情傾向,是雷抒雁的特色。

創作手法

雷抒雁的詩情理並茂、剛柔相濟,並力求錘鍊思想和尋找形象的巧妙結合。他深知如果只有思想而缺乏動人的形象,詩就會概念化,如果單有形象而沒有思想的寄託,詩就會單純而沒有力量。無論藝術手法還是語言形式,雷抒雁的詩都不一樣。他的詩不缺傳統因素,同時又借鑑外國詩歌藝術,這種藝術態度影響了他的詩。
雷抒雁詩中的情韻是兩個時代交替階段這一特定時期的生活在詩人心靈上的映現。雷抒雁以革命者和詩人的熱情、敏銳去擁抱、洞察生活,他不僅能看到生活中光明、合理和平靜的部分,而且能從光明中看到陰暗,從合理中看到不合理,從平靜中看到變化。他歌頌光明、讚美英雄和新生事物的時候,他常常同時把詩的鋒芒指向生活中的陰暗面,向一切流弊、不正之風憤怒吶喊,也許他對理想追求得過於執著,在他為生活的變革歡呼的時候,往往以深沉的筆調書寫鬥爭的曲折和悲朴。
一枝一葉總關情,一景一物都含理在他的詩中都有體現,比如《原始森林》一詩:“滿山滿谷參天的大樹,滿山滿谷扭結的葛藤,滿山滿谷搖曳的竹林,滿山滿谷密密的刺蓬,滿山滿谷如雨的蟬聲,滿山滿谷悠長的鳥鳴。在有陽光和雨水的地方,就有奇蹟和生命;在有土地和生命的地方,就有自由和競爭;在有自由和競爭的地方,就有生機和繁榮”。
在《聽伐木》中,他寫道:“斧聲,在山谷咬牙切齒。秋風哭泣,鳥聲一陣沉寂。跌跌撞撞,逃出一條山溪。變一棵樹,探身懸崖,體味跋涉之艱險;變一棵草,榮枯河邊,體味世事之短暫;草木之後,體味人生,味交百感。”像這樣短小精悍詩,在他的詩集中比比皆是。

獲獎記錄

獲獎榮譽
獲獎時間屆次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2017第四屆中華鐵人文學獎特別紀念獎----獲獎
2013----年度致敬作家----獲獎
2011----人民日報徵文優秀獎《誓約》獲獎
2010----中國當代詩魂金獎----獲獎
2004----人民文學獎《明明滅滅的燈》獲獎
2003----試刊文學獎----獲獎
1988----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青春的聲音》獲獎
1984第二屆全國優秀新詩(詩集)獎《父母之河》獲獎
1980----1979年至1980年青年作家優秀作品獎《小草在歌唱》獲獎

人物評價

雷抒雁(左三)與閻綱、周明、陳忠實等合影雷抒雁(左三)與閻綱、周明、陳忠實等合影
1.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作家白描:很多人認為雷抒雁的抒情長詩是頌歌,我卻認為那其實是批判現實主義的力作。
2.雷抒雁的大學同學、西北大學教授張孝評:上學的時候,我就感覺到很多東西他都能比別人早發現,要快半拍。他還很勤奮,口袋裡總是放著一個小本子,聽到一句什麼話,看到一個感興趣的畫面,他就記下來,成為了創作的素材庫。雷抒雁早就具備了成為一名優秀詩人的特質。“雷抒雁”已經是一個獨特的名字元號,他同《小草在歌唱》《空氣》《父母之河》《太陽》《告別永恆》等詩篇緊密聯繫在一起。他將自己的詩視為人生的一道道“擦痕”,或伴著小草存在,或在樹葉上留痕,甚至如同波紋一樣在河流中出現和消失。但不管如何,他的詩作都有著分明的個性。他是現今很少真正具有詩人氣質和詩才的詩人。“橋”是雷抒雁詩歌創作的重要意象,這恰好是詩人的自我象徵,他連線了傳統和現代的兩端,從傳統走來,向現代走去。他的詩作既有泥土氣息,又有現代意味,在真摯中透著深刻,在大氣中蘊含靈秀。
3.文學評論家、作家雷達:雷抒雁在文學史上留下了一筆財富。雷抒雁的《小草在歌唱》是一聲嘹亮的吶喊,為人們衝破思想迷霧助威,他的詩歌創作順應了人心和潮流,被中國讀者記住,被歷史記住。他應該感到幸福和光榮。
1982年雷抒雁採訪張海迪1982年雷抒雁採訪張海迪
4.重慶理工大學文學藝術研究所所長、《新詩》主編普冬:雷抒雁之所以能夠生長成為一棵詩歌常青樹,秘密在於他生命至上的詩歌創作觀。雷抒雁始終致力於表達生命意識的覺醒與啟蒙。沿著這個方向,他逐次拷問生命的重大系列命題,例如永恆與瞬間、生與死、城市生活體驗與鄉村生活經驗。這個過程中,雷抒雁的詩歌進一步轉向對生活世界的個體體驗的關注,樸實貼切的語言表達,貢獻著他過人的生活智慧,為新詩開闢一條穩健的道路。
5.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羅振亞:雷抒雁的大多數詩歌都是有質量、有重量的寫作,它們以藝術的方式切入了時代和人類的良知,構築了民族的一段當代歷史,已經隨時間的河流走向了永恆。雷抒雁的詩歌為詩壇提供了一種灼人的熱度,一種深邃而大氣的方向,一種“力”的美與震撼。詩人對大地和祖國的深情,真誠崇高的人格之魂,以及他豐贍的文學經驗與業績,都成了當代中國詩壇的精神象徵。
6.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程步濤:他懷揣著責任心和正義感,這在他的詩歌中體現得非常明顯。在中國當代詩人中,他的批判性和反思比任何人都強,曾經有一度詩壇比較活躍,但也略顯混亂,哪種詩歌才是正途很多人在討論。雷抒雁堅持,詩歌無論如何都不能離開生活,必須和社會時代緊緊聯繫在一起,他的詩歌中,透過生活感受,可以看出他淵博的積累和精闢的洞察。不誇張地說,他對中國詩壇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