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雷山髭蟾
- 拉丁學名:Vibrissaphora leishanensis
- 別稱:角、角怪
- 二名法:Vibrissaphora liui liui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兩棲綱
- 目:無尾目 Anura
- 亞目:變凹型亞目
- 科:鋤足蟾科 Pelobatidae
- 亞科:擬髭蟾亞科
- 屬:髭蟾屬 Vibrissaphora
- 種:雷山髭蟾 V. leishanensis
- 分布區域:中國貴州(雷公山)
- 保護級別:瀕危(EN),來自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
外形特徵,生物習性,種群現狀,分布範圍,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雷山髭蟾頭體長雄性69~93mm,雌性58~80mm。背面藍棕色,散有不規則的大小黑斑,四肢背面隱約可見黑橫紋;腹面紫灰色,散有灰白疣粒,咽喉部色略深。頭扁平,吻寬圓,吻棱明顯;瞳孔縱置,眼球上半淺綠,下半深棕色;鼓膜不顯;顳褶寬;上頜齒弱,無犁骨齒;舌寬大,深缺。脛跗關節達肩前,跟部不相遇;指趾端圓禿;指游離,趾間約2/3蹼。頭背皮膚較光滑,體背及體側皮膚鬆弛而顯皺,有不明顯網棱,體側疣多且大,四肢背面縱膚棱及網棱極明顯;腹面滿布白色小疣,腋部有一對紫灰疣。繁殖季節雄蟾上唇後緣有2對黑色角質刺;無聲囊。
生物習性
雷山髭蟾棲息于海拔1100-1500米的山溪附近闊葉林中,主要陸棲。每年11月間,成蟾常集中在水流平緩、石塊很多的生境中抱對產卵,雌蟾產卵後離水營陸地生活。卵群圓環狀或片狀,粘連在石上。蝌蚪底棲,約2-3年變成幼蛙。分布區非常狹窄,數量不多,應採取措施予以保護。
非繁殖期成體營陸地生活,晝伏夜出,覓食昆蟲及其它小型無脊椎動物;繁殖季節才進入水域。11月為繁殖期,雄蟾與雌蟾先後來到山溪上游水流緩慢、水質清徹、水底多大石塊的淺水處交配產卵。卵彼此以膠膜粘連呈團,粘附於為水淹沒的大石下方,每一卵群有卵212~347粒。卵徑4 mm左右,動物極淺灰色,植物極乳白色。胚胎髮育到尾芽期出膜。蝌蚪尾基背面有淺色“Y”形斑,唇齒式Ⅰ:5-5/4-4:Ⅰ。蝌蚪在水中經過兩個冬天,第三年完成變態。
種群現狀
致危因素及現狀:雷山髭蟾分布區極狹窄,數量不多,蝌蚪期長,易遭天敵,成活率低,加以當地民眾大量捕捉成蟾食用,數量急劇減少。
1992年7月12日貴州省以黔府發[1992]44號文頒布的《貴州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將所有蛙類列為該省保護對象。
①建議貴州省在該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蛙類一項中宜再分主次,將雷山髭蟾作為主要保護對象。
②建議將雷山縣所轄雷山範圍中髭蟾主要分布區建立自然保護區,主要從事保護雷山髭蟾及其生存環境,嚴禁濫捕亂捉。
分布範圍
僅分布於中國貴州(雷公山),為中國特有物種。雷山髭蟾棲息于海拔800~1800m山區植被豐富、水源充足、氣候溫和濕潤的常綠闊葉林帶。
保護級別
分布區非常狹窄,數量不多,應採取措施予以保護。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