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啟霖,字潤生。祖籍甘肅省靖遠縣,曾祖父於清末時逃荒到寧夏平羅,後落戶入籍惠農。
基本介紹
- 本名:雷啟霖
- 字號:潤生
- 所處時代:清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惠農尾閘村
- 出生時間:1904年
- 去世時間:1994年12月27日
個人簡介,人物生平,
個人簡介
他1904年出生在惠農尾閘村。辛亥革命爆發後,平羅人民發動起義。年僅26歲的父親雷章汗參加起義被前來鎮壓的清軍殺害。
人物生平
1922年雷啟霖在平羅縣城國小畢業,進入寧夏蒙回師範讀書。次年,考入寧夏中學。在校期間,受到“五四”革命思想的影響,積極參加革命活動。1924年,加入中國國民黨。1925年“五 ”運動爆發,雷啟霖與同學上街宣傳、鼓動市民和工商界罷工、罷市,組織募捐,還聯絡平羅籍學生髮起反對平羅縣知事王之臣貪贓枉法的鬥爭,使王之臣被迫退回贓款2500銀元,後將此款存入創辦的“學社”生息,救濟貧困學生。中學畢業回家務農,次年被保送到于右任創辦的西安中山學院學習。後又考入北平中國大學。在北平學習期間,參與組織“寧夏留平學生會”。經學生會的努力,促成寧夏當局設立留學官費,還爭取到南京政府,批准給寧夏籍學生享受優惠錄取的待遇。學生會還組織在京同學,成立革命理論學習小組,積極參加各種進步活動。1934年秋,雷啟霖大學畢業返回寧夏,先後在寧夏中學、中衛中學任教,曾任中衛中學教導主任。1936年夏,因在給北平同學信中寫了“我們要改變寧夏的歷史”等語,被關十多天,出獄後返家種田。此間,結識了崔景岳、李仰南、楊一木、蘇文、何廣寬等中共地下黨員,並做聯絡和掩護工作。1938年春,到國民黨寧夏黨部任民運科長。當年,參加由地下黨領導的“寧夏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小組”。一直與中共中央重慶訓練團揭露馬鴻逵及其軍閥家族在寧夏的黑暗統治和暴行而激怒了馬鴻逵,只好隱姓埋名到陝西武功西北農學院任教。後又因與馬壽桃等串聯寧夏各地學生和青年進行反馬活動而被解聘。1946年9月,參加國民黨在南京召開的國民大會。提出嚴整地方政治的議案。繼續揭露馬鴻逵在寧夏的暴政,馬鴻逵串通南京警方,將雷啟霖秘密逮捕,其親屬也在寧夏被關押。後經營救,才被保釋出獄。1948年,由民革中央領導人朱蘊山介紹,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1949年4月南京解放,回到寧夏。寧夏解放後,在銀川市軍管會幫助工作。不久,參與銀川市協商委員會的籌備工作並任秘書長。1950年9月,當選為寧夏省第一屆協商委員會委員和秘書長。兼任寧夏抗美援朝分會副主席時,不分晝夜地勤奮工作,發動民眾捐款捐物,毫無保留地捐獻了自己家中能捐之物。1953年,調任寧夏省民政廳副廳長,曾向政府建議妥善安置了國家從河南三門峽庫區向寧夏搬遷的部分移民。1954年9月,調任銀川專員公署副專員,被選為甘肅省人大代表。1958年10月,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任民政廳副廳長。在自治區政協第一、二、三、四、五、六屆委員會中連續當選為副主席,直至病逝。是第二、三、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雷啟霖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受衝擊,於1978年12月恢復了工作。雷啟霖重視調查研究,向黨委和政府建言獻策,及時向自治區黨委和政府提出寧夏南部山區應退耕還林還牧的建議,並被採納。198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他到處宣講民主,反對自由化,提出要嚴懲貪污腐敗,法律要名副其實等。在他的建議下,“景岳國小”1991年建成。1993年,又建議在寧夏銀川市建成了培訓民主黨派黨員和幹部的社會主義學院,他任名譽院長。雷啟霖一生勤奮學習,寫了幾十本日記和學習筆記。晚年在病床上,多次呼籲在搞建設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環境治理,山區不能光種地,還要搞多種經營,一定要搞好計畫生育。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作為年屆八旬的省級領導幹部,每天清早去掃大街,從銀川飯店一直掃到勤儉巷,除開會或生病,風雨無阻堅持了12年。1994年12月27日,患心肌梗塞病逝。按照他生前交代和遺囑:喪事從簡,不發訃告,不開追悼會,不搞遺體告別,骨灰撒在了賀蘭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