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台觀

雷台觀

雷台觀位於甘肅省武威市城北兩公里處,為武威著名道觀之一。始建於清代,觀內主要建築有風神殿、雷祖殿、三皇殿等,整座觀宇修建在晉代築起的雷台之上,台高 8.5米,南北長106米,東西寬60餘米。

雷台是一處黃土高台,是明清時期祭祀雷神的地方,故名雷台。台下是一座龐大的東漢墓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雷台觀
  • 地理位置:甘肅省武威市雷台公園 
雷台由來,雷台道觀,雷台漢墓,文保價值,史學爭議,天馬行空,

雷台由來

1969年9月,雷台下發現了出土大批珍貴文物的漢墓。從墓葬的情況看,雷台是為保護漢墓而修建,同時作為台上建築物的基礎。
雷台上原本有建築,因時代變遷,原有的建築已經消失。現在的雷祖觀是明清時期復建的。雷台年代古遠,而雷台之名不古,遂有學者考證其古名為前涼所建靈鈞台,但出土所見與此不合,靈鈞台應亦非其實名。

雷台道觀

唐釋明概《決對傅奕廢佛法僧事》曾言:“玄壇乃老鬼之廟。”又言“玄壇之內,事等荒村;治觀之中,還同廢舍。時因祭醮,托酒肉以招人;或賴吉凶,假送餉以來物。”(《廣弘明集》卷一二,據劉昭瑞《考古發現與早期道教研究》引文)老鬼,即太上老君之謂。從此敘述中,可知老君玄壇並非子虛烏有,而是真實存在,但唐時玄壇已淪廢成道士藉以治生餬口的場所。所謂壇,即高築的土台。
釋明概文雖言及玄壇,但未言及所在。現據出土器物論定,雷台一號漢墓為祖師張道陵墓,二號漢墓應為嗣師張衡墓。而“太上老君”、“新出老鬼”為嗣師死後之名,故可知,釋明概文中所述竟為雷台史情。雷台唐時當為“老鬼之廟”,即天師廟。
雷台本為道教壇墠,為天下道教第一玄壇所在,即後來所說的萬法宗壇。漢天師廟故址的發現,使武威雷台觀在道教中的地位超過了青城山天師洞和龍虎山天師府。武威雷台觀因此躋身於中國道教最重要的宮觀之列。 雷台漢墓中有一座漢代的古井,結構上窄下寬,外形呈一篆書的“玄”字,稱為玄井,陵井,天師井,伏鬼井。玄井的原形為鹽井,目的是井中取鹽。沈括《夢溪筆談》說:“陵州鹽井,深五百餘尺,皆石也。上下甚寬廣,獨中間稍狹,謂之杖鼓腰。”在此明確記載了陵井的結構。《仙鑒》卷十八引《成都記》云:“廣都縣(今屬成都華陽縣)天師觀壇下有井,名曰伏鬼井,妖怪藏其中。漢中微,人鬼交混,邛蜀之間,人被其害。方天師被漢家之詔,而居蜀之渠亭石室,因命神人運青城玄石以鎮其井,鬼妖遂乃絕。”此處指出了天師觀的壇下有伏鬼井,情形與雷台觀下的玄井相同,應是仿造雷台規制,可知雷台古井名伏鬼井,台上道觀為天師觀。楊羲:“玄井三仞際,我馬無津梁”,雷台玄井底部據說有一根橫樑,應為津梁,同時也表明了雷台古井的玄井之名。
雷台觀全景圖雷台觀全景圖
《雲笈七籤》:“盤桓昆陵宮,玄都可馳騁。”張道陵墓古稱昆陵,即今雷台漢墓。崑崙大治為道教玄都,治所即今甘肅省武威市。昆陵宮為昆陵上的宮殿建築,也就是現在的雷台觀所在,但“昆陵宮”並非雷台觀的本名。“老鬼之廟”為老君之廟,也非廟宇的本名。“昆陵宮”、“老鬼之廟”都應以“天師廟”為正名。

雷台漢墓

在雷台下東南角發現了一座東漢晚期大型磚墓,據出土馬俑胸前銘文記載,雷台漢墓系“守張掖長張君”之墓,約在公元186-219年之間。
銅奔馬銅奔馬
出土有金、銀、銅、鐵、玉、骨、石、陶器等文物231件,銅車馬儀仗俑99匹,古錢幣近3萬枚,被史學界稱為“一座豐富的地下博物館”。
其中以銅奔馬藝術價值最高,銅奔馬又稱““馬踏飛燕””,呈發綠古銅色,馬高34.5厘米,長45厘米,重17.5公斤,馬呈飛奔狀,三足騰空,昂首揚尾,右後足下踏一展翅奮飛回首驚視的“風神鳥”龍雀,改變了傳統天馬的造型手法,又符合力學平衡原理,蘊含豐富的天馬文化內涵,鑄造技巧精湛,堪稱青銅藝術極品。

文保價值

雷台觀雷台觀
雷台是中國古代祭祀雷神的地方,是一處長方形夯築上台。據雷台觀內的道士說,雷台高約8米,南北長l06米,東西寬60米,因台上有明朝中期建築的雷祖觀,故名雷台。
後人發現,明代的雷台觀修建在漢墓之上,按中國風俗習慣,道觀是不可能修在墳墓之上的,足以看出雷颱風水及方位的顯赫。
雷台漢墓雖遭多次盜掘,但遺存尚多,是一座“豐富的地下博物館”。墓內出土有金、銀、銅、鐵、玉、骨、石、陶器共22l件。其中有鑄造精緻的銅車馬武士儀仗俑99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引人注目的銅奔馬。
細看銅奔馬,它昂頭嘶鳴,三足騰空,右後蹄踏著一飛鳥。製作者利用飛鳥的軀體擴大了著地面積,保證了奔馬的穩定,合乎力學平衡原理,給人以騰雲凌霧、一躍千里之感;細品銅奔馬,無不敬佩這位東漢的無名藝術匠師成功地塑造了一件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極富浪漫色彩的“天馬行空”的藝術傑作。1971年,郭沫若觀後稱其為“馬踏飛燕”。1973年,銅奔馬在倫敦展出時,英報稱:“銅奔馬已成了一顆吸引人的明星。”英國觀眾說,銅奔馬“簡直是藝術作品中的最高峰”。1983年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

史學爭議

關於雷台墓的年代,迄今所知有五種說法,即:東漢末期、漢魏時期、晉末前涼初、前涼時期、兩漢之交時期。
學術界比較認可的是東漢末年到三國鼎立時期,即公元186-220年之間。

天馬行空

西漢時,漢武帝為了鞏固國防,抗擊匈奴,遠通西域,置河西四郡,不惜代價到處尋求好馬,並曾三次獲得好馬良駒。漢武帝首次派人去現在的伊犁巴爾喀什湖一帶求得烏孫馬,命名為“天馬”。又派貳師將軍李廣利發兵十萬,使大宛獻出了3000多匹汗血馬。這些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馬匹品質比烏孫馬更好,於是武帝又將烏孫馬改為“西極馬”,命大宛馬為“天馬”。最後在渥窪池獲得野馬,命名為“太乙天馬”,並作《太乙之歌》,大意是說:太乙天神賜給我的是天馬,跑起來流著赤色的汗和唾沫,放開馳騁,可以超越萬里,只有騰雲駕霧的龍才配得上和它作朋友。
從此以後,天馬的故事就廣為流傳,而且出現了“天馬行空”的成語。
此後,西域的天馬良種,逐漸引入到河西走廊地區,繁衍生息。到了西晉,駐守河西地區的前涼政權,駐軍武威,以強大的騎兵部隊,多次打敗了來犯之敵,有力地保衛了西部的安全。當時的首都洛陽人民曾這樣歌頌道:“涼州大馬,橫行天下。”
雷台觀
漢朝人這樣喜愛天馬,主要是出於軍事需要,由於經常和匈奴作戰,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馬匹。天馬是山馬之種,蹄腳堅硬耐磨,服役時間相對中原馬要長得多。天馬又比以前漢人和匈奴人騎的馬高大,且能走左右擺動的對側快步,更適合裝備全副披掛的重甲騎兵,這就是漢朝人重視天馬的原因。同時,在漫長的絲綢古道上,人們渴望著用力量和速度來縮短漫漫的絲綢之路,而銅奔馬,正好體現了人們的這種嚮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