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蓋寺山

雲蓋寺山

雲蓋寺山位於鄂西北鄖縣城南60公里的鮑峽鎮境內,這座山間深藏著綠松寶石礦。山上綠蔭森森,松濤陣陣,秋天果滿枝頭,霜葉紅遍,優美之景使人如臨“桃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蓋寺山
  • 外文名:Cloud cover Temple Mount
  • 地理位置:鄂西北鄖縣城南60公里的鮑峽鎮
  • 歷史記載:鄖陽府志
  • 話寶石:被稱為“東方綠寶石”
簡介,話寶石,雲蓋寺三奇,

簡介

山下礦山作業洞,上下十八層。山中洞口如鏡,四通八達。 鄖縣以綠松寶石為原料,在縣城建有工藝美術廠,以傳統的玉雕工藝製作項鍊、耳環、玉簪、手鐲、戒指等裝飾品,為新疆、西藏、內蒙古等地的少數民族所酷愛,用綠松石雕琢的花卉、禽獸、古今人物、山水亭榭,形象逼真,深受國內外鑑賞家的讚譽。這些工藝品已遠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 觀覽雲蓋寺山或工藝美術廠,可領略和氏璧故鄉的風采,追尋秦昭王以城池換玉而引發的“完璧歸趙”、“負荊請罪”等誘人的歷史故事,並可遊覽“鄖縣猿人”、“春秋古戰場”、“唐王家族墓葬群”等歷史文物景點。

話寶石

鄖縣群峰林立,寶藏於千峰萬巔之中;自古人傑地靈,物產富饒。在十堰市已探明儲量的25種礦產鄖縣有20餘種,其中砂金、蘭石棉、明礬石、漢白玉、米黃玉、白雲石、石墨等礦藏儲量居全市首位。特種非金屬綠松石品位高,蘊藏量大,開採歷史悠久,在世界珠寶行業中享譽久遠,被稱為“東方綠寶石”。
《鄖陽府志》和《礦物大典》載:綠松石產雲蓋寺山。綠松石玉雕、玉器、玉飾的國際商標為:中國雲蓋古寺。雲蓋寺山位於鄖縣西南部鮑峽鎮境內,距車城十堰約55公里,山體東交相子殿,西接宋家院,南連關家溝和大寺溝,北鄰大洄水溝,東西長2.5公里,南北寬2公里,主峰海拔862米,岩石結構屬矽板岩質。此山挺拔秀麗,盛產享譽中外的綠松石,蘊藏的綠松石礦床厚度為12.5至30米,年均開採量約20餘噸。這裡山巒重疊,溝壑縱橫,溪流跌宕,雲霧繚繞,複雜的地形地質,多變的氣候和茂密的植被,形成了綠松石礦藏生成的地理條件。相傳唐貞觀年間,尉遲恭在此山營造寺院,因寺院坐落地勢高而常有雲霧籠罩,故得名雲蓋寺,此山即為雲蓋寺山。
雲蓋寺建寺之早,是有當地民間傳說為證的。那裡人們流傳這么個說法:先有雲蓋寺,後有武當山。據說當年真武修煉成道後,沿秦巴余脈的奇山巨峰尋一處建廟殿的地方,來到此山,甚喜其雲橫霧飄、直逼九天的峻美氣勢,可惜已建有寺院,只得嘆息一聲而去。如果這一傳說真實的話,那至少說明雲蓋寺的建立早於明代。從目前斷壁殘垣、枯井倒佛的衰景尚可依稀推斷出它當年的輝煌盛況:依山勢而建有前堂後殿,有似兵馬俑形象的上百尊石佛供奉,僧侶不下百人,香客常年擠滿寺院,那一旁尚在的用水大井足可表明它昔日的鼎盛香火。該寺毀於後燹,當年駐紮於此並主持這裡綠松石開採的地方權勢人物趙兵,解放初期曾與解放軍有過激烈的交戰,沿寺院舊址,可見近兩公里的山脊上碼砌堅固的防禦牆體,並有射擊的洞口。如今雖山風蕭瑟,蓬草遮蔽,但仍可見當年的硝煙。
雲蓋寺山所產綠松石,是世界上稀有的高檔玉石,其石三斜晶系,呈天藍色和碧綠色,石質細膩,形若翡翠,光彩照人,世有“雲蓋石”、“綠寶石”之美稱。幾千年來,鄖縣綠松石一直被世人視為通靈寶玉,具有避邪化災之功,是大自然賦予的“成功之石”。明清時期,綠松石就被列為“上方之席”的寶物,遠比“碧霞犀”,近似“青金石”,煌煌佩帶鉤,璀璨耿胸膈。歷代統治者視她為山神的“靈液”,禁止開採的神物,將寶石山據為己有。
鄖縣是世界上著名的綠松石產地,其石質居世界之冠。鄖縣綠松石工藝廠位於城關鎮東嶺寶石巷,是當今國內外最大的自產天然優質綠松石工藝品加工企業,具有悠外的加工歷史和雄厚的技術力量,集開發設計、生產加工、批發零售為一體。鄖陽綠松石工藝品突出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具有佩戴、收藏、保值等價值。主要產品有綠松石雕刻工藝飾品、足金、K金工藝飾品、足銀工藝飾品等一千多個品種。“雲蓋石”以她的千姿百態,闖入國際市場,產品暢銷美、英、法、新加坡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深受海內外友人的讚譽。 (趙柳)

雲蓋寺三奇

幾年前,在一本官方的小冊子上,看到一尊湖北鄖縣鮑峽雲蓋寺石佛的圖片,雖印刷很糟,模模糊糊,但不掩其韻致,便有了有朝一日好好看看的念想。
雲蓋寺山
圖片
前些日子終有緣得見,甚為驚喜,佛像原來不止一尊,斯地還有三奇。
首先的一奇,是名貴寶玉綠松石。這是中國古代傳統的四大名玉(和田玉、綠松石、獨山玉、岫巖玉)之一,其獨有的藍,清新平靜而幽遠、純淨而清涼、柔和而秀美,早在8000年前的石器時代,就被先民作為一種美玉廣泛使用。5000多年前古埃及皇后木乃伊的手臂上,就有綠松石包金手鐲。目前,全世界綠松石主要產地有中國、伊朗、埃及、美國和智利等。在我國,陝西、安徽、雲南、新疆等地雖然也出產綠松石,但以鄂西北開採歷史最早、質量最佳、最為著名,是公認的東方綠松石之鄉。而在鄂西北,最早最著名的大礦,就在這雲蓋古寺旁。行家言,在整個綠松石界,雲蓋寺所產品相好、高天藍,行話里甚至乾脆就叫鮑藍。
出十堰市區,沿老白公路西行50餘公里,就是鮑峽鎮。再前行不遠,雲蓋寺就在鮑峽鎮西北幾公里的山脊上。當地有一種美妙傳說:“先有雲蓋寺,後有武當山”。說的是很久很久以前,真武大帝修煉得道,四處尋覓妙地,來到此山,甚喜雲橫霧飄直逼九天之勢,但已建有寺院,只得嘆息而去,又選了不遠處的武當山。雲蓋山主峰海拔862米,出產綠松石的寒武紀含礦地層形成於5億年前。
早已分不清是因寺而名山,還是因山而名寺,也無從考證此地究竟從何時始采綠松石。當地的說法是在唐宋時代,現在山上還能看見那時候的礦洞。“你知道古代沒有炸藥,怎么開礦嗎?先火燒,再用水激……”說起這些,當地人能給你講的頭頭是道。不管傳說如何,稱雲蓋寺一帶為中國礦業之母,是中國最早開採綠松石的地方,卻並非沒有根據。雲蓋寺以北十多公里的安城鄉董家灣,1992年考古人員就發現了6萬平方米的春秋戰國古銅礦遺址。
當地還有一種傳說更為聳動:當年卞和獻給楚王的那塊價值連城的“和氏璧”,其實就是綠松石,就出自這雲蓋寺。我就此討教過毗鄰的陝西白河縣誌辦主任艾文仲老先生,他做過一番考證,支持這種說法。稍有不同的是,艾老先生認為具體位置是從此溯漢江而上幾十公里的該縣月兒潭,也屬同一山系……不管怎樣,雲蓋寺一帶出產的綠松石塊度大,顏色均一,光澤柔和,微透明,表面具玻璃感,屬國際寶玉石界認可的一級品,是舉世公認的。
鮑峽雲蓋寺國營綠松石礦,曾是我國最大的綠松石企業,可惜,不久前已經宣告破產,令人唏噓。現在汽車路能到達山上的終點,也就是綠松石礦的厂部大樓。礦里珍藏著一塊重達74公斤的巨大綠松石,據稱是曾經的世界之最,也是該礦最後的輝煌與驕傲。
從厂部大樓上行半個小時,山脊上就是雲蓋寺。
一座荒寺了,建築都早已不存在,只有十幾個難辨年代的殘破小石佛,被一塊大紅布連成一排,立在曠野里。我仔細數了一下,一共12尊,大都沒有腦袋。頭顱大致完整的,只有2尊了……除了大紅布,眼前的這些石佛,場景正和以前看圖片時的感覺差不多。不覺得奇怪了。
另一奇是寺廟遺址周圍,環繞著一兩公里長的石頭牆,有些段落還有長城般的垛口。有人說,這是解放前的綠松石私營者趙斌護礦所修,也有人說是更早的明清時代所築,甚至還有人說是春秋戰國楚長城的一段。不過,從石牆的風化程度看,解放前鮑峽人趙斌建造的可能性更大一些。這個趙斌,也算一傳奇人物。有人說他是1926年入黨的鄖縣最早中共黨員之一,護礦的武裝也是地下革命隊伍;還有人說他是解放後被鎮壓的劣紳。事實究竟如何,此行尚未找到確切答案,想必故事都很曲折,心中存下一奇。
最讓我心動的一奇,是石佛旁邊倖存一棵樹。
樹很普通,不算大,也不算小,上面掛滿五顏六色的塑膠包裝袋,竟然宛若藏族地區的經幡,儼然一件藝術品。
我也仔細數了一些,總共有大紅、粉紅、黃色、藍色、黑色、綠色、白色總計7種顏色。應該是胡亂放上去的,給人的感覺卻是和周圍的環境協調的天衣無縫。簡直,就像是樹上長出來的。
大美無聲。
城市裡普遍視作垃圾的廢棄塑膠袋,在這裡竟然有了這樣的用途,竟然有如此的美感,驚奇之餘,我激動而無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