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展品為戰國時期文物。直徑5.6厘米,厚0.7厘米。圖示之璧,中間有開孔,形成雙璧環套之形,造型奇特。通體勾連雲紋,雙面同為此紋飾。此環另之奇特在於材質並非為玉。而是近乎松石色的琉璃。琉璃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矽,在古代屬於非常稀少貴重的材質。現收藏於深圳望野博物館。
基本信息,文物介紹,
基本信息
年代:戰國
尺寸:直徑5.6厘米,厚0.7厘米
收藏:深圳望野博物館
文物介紹
此展品為戰國時期文物。直徑5.6厘米,厚0.7厘米。 璧是一種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狀圓形玉器,《爾雅·釋器》載:“肉(器體)倍好(穿孔)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根據中央孔徑的大小把這種片狀圓形玉器分為玉璧、玉瑗、玉環3種。璧為我國傳統的玉禮器之一,也是“六瑞”之一,《周禮·春官·大宗伯》載:“以蒼璧禮天。”《周禮·考工記》載:“璧琮九寸,諸侯以享天子”說明王者用玉的嚴格規定。戰國乃至秦漢時期的墓葬中,一般都有玉璧陪葬的習慣,用以說明墓主所具有的身份。 玉璧是中國玉器中出現最早並一直延續不斷的品種,是很重要的瑞玉,戰國至兩漢是玉璧的鼎盛時期,用玉選料極精,製作工藝極細,花紋形式多變,飾紋種類極為豐富,使用範圍大增,數量也屬歷代之冠。 《周禮》還有“子執古璧”、“男執蒲璧”的記載。可見璧之重要。 圖示之璧,中間有開孔,形成雙璧環套之形,造型奇特。通體勾連雲紋,雙面同為此紋飾。此環另之奇特在於材質並非為玉。而是近乎松石色的琉璃。琉璃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矽,在古代屬於非常稀少貴重的材質。從對此璧材質的確認可以細緻觀察,它的圖案紋飾也很奇特,除開孔處有琢磨痕跡外,勾連雲紋明顯是沒有刀刻成型現象,可確認此璧為極其罕見的鑄造成型琉璃璧。對研究中國古代琉璃有極重要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