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新14號,由南方核桃良種雲南薄殼核桃與新疆核桃早實豐產優株進行種間雜交試驗研究培育出的核桃雜交新品系,其樹勢強健,樹冠緊湊,分枝力較強,為中果類型。12年生樹高4.9米,乾徑15.53厘米,母枝平均粗1.14厘米,新梢平均長12.52厘米,新梢平均粗1.14厘米。樹形開心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新14號
- 外文名:yunxin14hao
- 榮譽:國家林業部列為全國示範推廣良種
- 生長特徵:樹勢強健,樹冠緊湊,分枝力較強
- 新梢平均粗:1.14厘米。
- 地區:在雲南漾濞地區
品種來歷,品種特徵特性,生長特徵,結果習性與產量,堅果性狀與品質,物候期,抗性,品種適應性,栽培技術要點,苗木培育,種植密度,整形修剪,施肥灌水,病蟲害防治,引種實例,供種單位,
品種來歷
針對雲南核桃生產特性,栽培技術存在的結實晚、效益慢、種殼欠美觀、市場競爭力不強的難題,雲南省林業科學院於20世紀60年代初開展了以培育早實、豐產、優質核桃品種為育種目標的核桃雜交育種研究。研究首次選用我國南方核桃良種雲南薄殼核桃與新疆核桃早實豐產優株進行種間雜交試驗研究,培育出早實、豐產、優質、適應性較廣泛的雲新雲新7914號核桃雜交新品系。1979年7月通過雲南省科委組織鑑定,1998年8月被國家林業部列為全國示範推廣良種。
品種特徵特性
生長特徵
樹勢強健,樹冠緊湊,分枝力較強,為中果類型。12年生樹高4.9米,乾徑15.53厘米,母枝平均粗1.14厘米,新梢平均長12.52厘米,新梢平均粗1.14厘米。樹形開心形。
結果習性與產量
年生嫁接苗種植後1~2年開花結果,每母枝平均抽梢2.87枝。雄先型,雌花多雙生,少數單生或3生,頂花枝占47.22%,側花枝52.78%,側果枝50.22%,果枝率58.22%,坐果率74.57%,每果枝坐果1.73個。5年進入初盛果期,株產3.5千克,12年生株產量17千克。
堅果性狀與品質
果大,扁圓球形,三徑(縱徑、橫徑、棱徑)均值3.64厘米,刻紋大而淺,種殼厚0.8毫米,取仁易,仁色淺黃,飽滿,粒重12.08克,出仁率54.34%,仁含油率67.65%,食味香純,品質優良。
物候期
在雲南漾濞地區,2月下旬發芽,雄花膨大,3月上旬幼果形成,5~7月份這新梢、葉片、果實速生期,果實於9月上旬成熟,11月份落葉。
抗性
比雲南薄殼核桃耐寒及溫熱。
品種適應性
該核桃雜交新品系適宜的生態條件:年平均氣溫12.2℃~17.5℃,低溫極限-15℃(休眠期),>10℃的積溫4500℃;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海拔高度1500~2400米的溫涼地區;微酸微鹼中性土壤均可生長。依據其生態習性以及喜光的生物學特性最好選擇陽坡或半陽坡、深厚濕潤、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水源條件較好的地帶作為核桃雜交新品系的種植園地。絕不宜栽植在乾旱瘠薄的土地上。
栽培技術要點
苗木培育
核桃雜交新品系嫁接苗的培育主要採用3種方法:①蓄熱保濕嫁接法。在雲南的嫁接時間為1月15日至3月10日,採用圃地坐地砧木,蠟封接穗,進行破頭接、腹接或插皮接。接後用濕鋸末包紮接口。②移砧嫁接法。於1月中旬至4月上旬將砧木挖起,蠟封接穗,進行破頭接,接後將嫁接植株移栽在苗床上,澆透水,覆蓋薄膜。③露地芽苗砧嫁接。於10月用鐵核桃種子進行濕沙催芽,培育芽砧,翌年1月中旬至4月上旬在室內經用芽苗砧嫁接後,移人苗床栽植,澆透水覆蓋薄膜後進行日常管理。
種植密度
採用果糧間作栽培模式,行距10~12米,株距4~6米;採用園藝栽培模式,株行距4米× 6米或6米× 8米;四旁零星種植可因地制宜,靈活掌握,一般可用6米× 8米的株行距。
整形修剪
採用開心形,定乾高1~1.5米,培養成2~3大主枝開心形的圓頭樹冠。核桃雜交新品系由於結果早,側枝結果力強,應及時回縮多年生的結果母枝,以增加結果枝粗,疏除病枝、枯枝、弱枝、交叉枝、重疊枝、過密枝、下垂枝和平行枝等。短截枝旺枝,對中、短果枝不宜短截,以達到各類枝條合理分布,均衡生長。
施肥灌水
由於核桃早實雜交新品繫結果早,邊結果邊生長,消耗的養分較多,必須進行有效補充,才能保持豐產穩產,質優。增施肥料務必採取有機肥和化肥相結合施用。每年秋末至冬初施基肥(廄肥較佳),追肥每年2次,4月和6月各1次,10年生的樹每株施尿素1千克或複合肥每株1千克。在乾旱季節,有條件的地區澆水2~3次。
病蟲害防治
在雲南地區危害核桃的主要害蟲有金龜子、核桃金花蟲、核桃木蠹蛾、核桃毛蟲等。蟲害發生嚴重時,對核桃的生長、產量及質量影響很大,應及時採取綜合防治措施。①對蟲害的發生進行預測預報工作;②加強園地的綜合管理,促進樹體健壯;③適時清除蟲源蟲枝;④進行生物及化學防治。核桃病害主要是根腐病,由核桃園內排水不良而誘發。在雨季及時進行挖溝排澇可防治根腐病的發生。
引種實例
雲南省魯甸縣是泡核桃主產縣之一,該縣地處滇東北高緯要地帶,氣候冷涼,寒潮嚴重,核桃主要以實生繁殖為主;其品種良莠不齊,品質較差,且結果較晚、效益慢,嚴重影響了核桃的發展:曾引種過漾濞泡核桃良種進行栽培試驗,但因不耐寒冷而失敗。所以,在魯甸縣進行早實雜交新品種雲新高原、雲新雲林、雲新90301.號、雲新90303號、雲新90306號核桃的區域試驗,對促進該地區核桃生產的發展具有指導意義。試驗地選在魯甸縣土主寺苗圃。地處經度27°11',緯度103°32',海拔1930~1940米。年平均溫度12.2℃,極高氣溫33.0℃、最低氣溫-11.5℃,年均日照時數1940小時,年均降水量917.3毫米,降雪初始12月中旬至3月上旬,≥10℃積溫3426℃,≥18℃積溫932.3℃,≤O℃日最低氣溫日數60.6天,霜期150天,年均相對濕度75%。土壤為微酸性紅壤,土層厚度超過1米。
選擇土主寺苗圃土壤深厚的台地或緩坡地作試驗地。按4米× 5米株行距定點挖塘,定植塘規格80米× 80米× 80厘米,每塘施基肥(廄肥)30千克,鈣鎂磷肥1千克,與表土回填攪拌均勻待種植核桃砧木。1999年1月定植健壯的鐵核桃砧木,並採集各試驗品種接穗進行蠟封貯藏。在3月上旬採用核桃高效嫁接技術中的蓄熱保濕嫁接法進行嫁接。嫁接後的新品種植株進行灌溉、施肥、鬆土除草及病蟲害防治等管理。試驗結果看出,7年生樹,樹高為4~5.1米,乾徑(距離地面高50厘米處)10.1~13.3厘米,冠幅12.4~15.1平方米。其中生長量較大的是雲新高原。
各試驗品種萌動期、發芽期、展葉抽梢期、雄花盛花期、雌花盛花期、幼果形成期差異不明顯;枝葉果實速生期均為5~7月;果實成熟期雲新高原成熟最早,8月初成熟,雲新雲林8月中旬成熟,雲新90303號、雲新90306號9月初成熟;落葉期11月中下旬;年生長天數均在270天左右。
抗寒性:試驗品種在5年的試驗中,小苗和幼樹經歷了1999年和2000年冬季2次低溫(最低溫-11.5℃)後,試驗植株均未受凍害,而魯甸縣從外地引種的1~2年生漾濞泡核桃凍死80%左右。這表明早實雜交新品種比漾濞泡核桃抗寒。
結果習性:試驗的5個新品種1年生嫁接苗成活後2~3年均已開花結果,屬早實核桃類型,7年生果枝率77.9%~86.5%,其中頂果枝率12.7%~30.7%,側果枝率85.4%~88.6%,側果枝率比頂果枝率高(側果枝率的高低是核桃豐產性能的主要指標之一),坐果率為82.7%~85.4%,平均單株產果304~456個,單株產量達3.8~5.7千克(80個/千克)。各試驗品種在發枝數、果枝率、側果枝率、坐果率、產量等性狀上均表現較好。經試驗比較分析,其中以雲新90301號、雲新90303號及雲新90306號3個品種豐產性能更好,平均坐果率82%~85.4%,側枝結果率占87.4%~8806%,株產為3.8~5.7千克,產量1881~2821.5千克/公頃(495株/公頃),表現出良好的豐產性能。
堅果品質:經5年採種鑑定有關核桃堅果品質各項指標看出,試驗品種堅果外觀整齊端正,三徑平均值3.2~3.7厘米.為中果型,種殼刻紋大而淺或淺滑,殼厚0.8~0.96毫米,取仁易.仁色雞為黃白色,粒重13~16克,種仁飽滿,出仁率53.6%~59.4,食味均香、無異味。從堅果品質鑑定分析看出,總體品質比較優良,已達到國標早實核桃類型品質指標1級以上。
結果證明,試驗的5個雜交新品種在魯甸縣進行區域試驗綜合性狀表現較好,其特點是早實:1年生嫁接苗定植成活後2~3年開花結果;豐產:7年生株產達3.8~5.7千克,單位面積產量1881~2821.5千克/公頃,已超過國標早實核桃類型7年生產量(國標1125千克/公頃);品質優良:殼薄、取仁易、仁色黃白、飽滿、出仁率53.6%~59.4%,食味香、無異味,品質達到國標1級標準;抗寒性好:試驗7年來,在魯甸縣曾經2次低溫(-11.5℃)的情況下,未受凍害。可初步確定雲新高原、雲新雲林、雲新90301號、雲新90303號、雲新90306號為適宜該地區發展優良品種。
供種單位
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雲南省林業科學院,雲南省雲縣林業局,雲南省魯甸縣林業局,雲南省霑益縣林業局,雲南省麗江地區林科所,雲南省瀘西縣林業局,雲南省陸良縣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