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崗石窟

雲崗石窟,中國佛教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西郊武州山(雲崗)南麓。始鑿於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460),主要石窟完成於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的三十多年中。在雲崗東西綿延1公里的崖面上留下了四十五座大窟和一千多個小窟龕,大、小造像五萬一千多軀,為中國佛教石窟藝術三大寶庫之一。大窟由東向西依次布列,由東向西編號。西區第十六至二十窟即著名的曇曜五窟,開鑿最早,由涼州僧人曇曜主持。每窟都雕有一尊大佛和兩脅侍。第二十窟主佛為高13.7米的釋迦坐像,因窟頂坍毀而處於露天,故尤顯高大。中區第五至十三窟,為馮太后和孝文皇帝時期造像的聚集區,有前後室。其中第五窟後室釋迦坐像,高達17米,為雲崗之最。中區四壁、拱門、窟頂上雕有許多小佛像、飛天、佛經故事及其他建築圖案,風格偏於精細優美。東區第一至四窟為孝文帝遷洛前二十多年中所經營。西區較小石窟第二十一至四十五窟,系孝文帝遷洛之後所鑿。1961年,被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