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鳳尾蕨(變種)

雲南鳳尾蕨(變種)

鳳尾蕨是歐洲鳳尾蕨的變種,其別名很多,主要以其葉形和生態環境來命名。全叢顏色嫩綠,葉片披拂,極有風姿,配山石盆景尤妙。地栽應選背陰濕潤處,可供成片、成行綠化。葉可配插花。盆栽可點綴書桌、茶几、窗台和陽台,也適用於客廳、書房、臥室做懸掛式或鑲掛式布置。全草都可以供藥用,它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止瀉的功效、強筋活絡等效,民間多用於治痢疾和止瀉。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雲南鳳尾蕨(變種)
  • :植物界
  • 分布區域:雲南南部及西部
  • 顏色:棕禾稈色,有時為紅棕色
西南鳳尾蕨(原變種),雲南鳳尾蕨(變種),

西南鳳尾蕨(原變種)

植株高約1.5米。根狀莖粗短,直立,木質,粗1.5-2厘米,先端被褐色鱗片。葉簇生;柄長60-80厘米,基部稍膨大,粗1-2厘米,堅硬,栗紅色,表面粗糙,上面有闊縱溝;葉片五角狀闊卵形,長70-85厘米,基部寬約60厘米,三回深羽裂,自葉柄頂端分為三大枝,側生兩枝通常再一次(或二次)分枝;中央一枝長圓形,長50-70厘米,寬20-25厘米,柄長7-10厘米,側生兩枝小於中央一枝;小羽片20對以上,互生,斜展或斜向上,上部的無柄,下部的有短柄,相距3-4厘米,披針形,長11-15(20)厘米,寬2-2.5(3.5)厘米,先端具長1-2厘米、邊緣有淺齒的線狀尖尾,基部近截形至闊楔形,篦齒狀深羽裂達到小羽軸兩側的狹翅,基部的小羽片略縮短,頂生小羽片的形狀、大小及分裂度與上部的側生小羽片相同,但其基部為楔形並有短柄;裂片23-30對,互生,接近或有尖缺刻,間隔寬1-2毫米,斜展,長圓狀闊披針形,長10-13(18)毫米,向基部漸寬,寬3.5-4.5毫米,先端鈍或尖,其邊緣有淺鈍鋸齒。小羽軸下面隆起,禾稈色或下部稍帶棕色,無毛,上面有淺縱溝,溝兩旁有短刺。側脈兩面均明顯,斜展,裂片基部上側一脈與其上一片裂片的基部下側一脈聯結成1條弧形脈,沿小羽軸兩側各形成1列狹長的並與小羽軸平行的網眼,在弧形脈外緣有幾條外行達缺刻上面葉緣的單一小脈,網眼以外的小脈皆分離,頂部2-3對單一,其餘皆自基部以上二叉,斜上。葉乾後堅草質,暗綠色或灰綠色,近無毛;羽軸禾稈色至棕禾稈色,有時為紅棕色,無毛,上面有淺縱溝。

雲南鳳尾蕨(變種)

植株高達2米。葉柄及葉軸密被紫褐色節狀剛毛;小羽軸下面也疏被紫褐色節狀毛。
特產雲南南部及西部(蒙自、景東、大理、貢山)。生山地林下溝邊,海拔500-2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