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常綠
喬木,高達25米,胸徑80厘米;樹皮灰色。小枝、芽密被銹褐色茸毛。
奇數羽狀複葉,長14-31厘米,葉柄長3.3-5.5厘米,葉軸長6.5-12.5厘米,葉軸在最上部一對小葉處延長6-15毫米或不延長;小葉(3-)4-6對,對生或稀在上部互生,革質,長橢圓形、長橢圓狀披針形,稀倒卵狀長橢圓形,長4.7-13.4厘米,寬(1.5-)2.2-3.8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鈍頭,基部圓,上面無毛,有光澤,下面密被銹褐色茸毛,老則漸脫落近無毛,側脈7-9對,上面凹陷,下面隆起;小葉柄長2-3毫米,有溝槽,葉柄、葉軸、小葉柄密被銹褐色茸毛。
圓錐花序頂生,密集,長約25厘米;總花梗及花梗密被銹褐色茸毛,花梗長2-3毫米;苞片和小苞片長2-5毫米,寬1.5毫米,急尖,脫落,被銹色柔毛;花長約1厘米;花萼鐘形,長8毫米,萼齒5,裂至中部,三角形,內外密被銹褐色茸毛,外面尤密;花冠粉紅色或橙紅色;子房邊緣被銹褐色柔毛。
莢果倒卵形,偏斜,具1種子,或長橢圓形,具2-3粒種子,長2.5-6厘米,寬1.8-2.5厘米,喙急尖,果頸長5毫米,邊緣及基部密被銹褐色柔毛;果瓣薄革質,乾時黑色,光滑無毛,種子處隆起,種子間縊縮;花萼宿存;種子卵形或扁圓形,長8-13毫米,寬約6-12毫米,厚5毫米,種皮鮮紅色,有光澤,種臍橢圓形,凹陷,長1-1.5毫米。花期3月,果期10月。
近種區別
雲南紅豆營養體特徵與
欖綠紅豆(
Ormosia olivacea L. Chen)極易混淆,但前者密被銹褐色毛,小葉先端急尖,側脈弧曲,上面有光澤;莢果果瓣薄革質,種子間縊縮,後者被黃褐色毛,小葉先端漸尖,側脈直伸,上面無光澤;莢果果瓣木質,種子間不縊縮,可以區別。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雲南。生長在海拔540-1700米的平原、溝底、山坡混交林內。
繁殖方法
種子採集、調製及貯藏:雲南紅豆分布區不同種子成熟期也有差異,採種時間一般為11月至翌年2月,莢果變為褐色,種子假種皮變為紅色,種子具有光澤時表明種子已經成熟,可以進行採摘。莢果採回後于晴天置於空地上暴曬至裂開,揉搓去掉外殼,去掉雜物,揚淨種子於常溫下貯藏備用。經調製的種子千粒質量一般約為350克。採用兩段式育苗方法培育雲南紅豆苗木比常規育苗可以縮短1/3的育苗時間,約6個月即可出圃造林,同時造林成活率高。
種子處理及溫床催芽:雲南紅豆種子外覆一層臘質,種子不易吸水膨脹,在播種前可用濃硫酸浸種5分鐘,撈出洗淨後用冷水浸種24小時,也可採用機械破皮,但以不傷害種仁為原則。處理後的種子即可進行播種催芽。苗床用2份細沙和1份森林表土混合均勻,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和0.5%的敵克松溶液進行消毒。播種時把種子均勻地撒入苗床,覆沙以不見種子為宜,澆透水後,搭建塑膠小拱棚以增加苗床溫度和保持濕度,期間注意通風透氣,約10天左右即可露白髮芽,苗圃發芽率約為80%左右。發芽後的種子移入營養袋繼續培育。
容器苗培育:第一段播種催芽完成後,將發芽或胚根伸長的芽苗移入營養袋中繼續培養。容器苗培育的營養袋規格為10厘米×16厘米,森林土+2%複合肥混合均勻後作為培育基質,裝好營養袋後,用0.5%高錳酸鉀溶液進行土壤消毒,消毒完畢即可將播種苗或芽苗移入營養袋中了。移植時用一頭削尖的竹片引穴,再將芽苗栽入,並使根系與基質密切結合,同時澆透第一水,苗床上搭建50%的遮陽網。
栽培技術
出圃:採用以上育苗措施,時間約為6個月,容器苗苗高11厘米以上、地徑0.25厘米以上即可出圃造林。出圃時應注意選擇苗乾直、生長健壯、葉色正常、充分木質化、無病蟲危害和機械損傷的苗木出圃,細弱的苗木堅決不能出圃造林。
整地:可在山地進行栽植,栽植前於2、3月進行全面的林地清理,清理出的雜物曬乾後就地焚燒。以開挖小台地進行栽植比較好,沿等高線開帶,頻寬1米,然後再挖定植穴,穴規格為40厘米×40厘米×40厘米。
定植:初植密度以株行距2米×3米比較適宜。採用容器苗定植,容器苗苗高11厘米以上,地徑0.25厘米以上。定植時施入複合肥150克/穴做底肥,肥料施入後要與土壤充分混勻後再定植苗木。栽植時間為雨季(6-8月),成活率可達90%以上,於定植前將塘回填好,按照常規方法進行定植即可。
林地撫育及管理:定植好後,當年根據雜草生長情況進行林地撫育。由於熱區雜草生長速度非常快,定植的第二年以後每年需進行2次以上林地撫育,清除林地內雜草、小灌木及藤蔓植物,4年後視幼林鬱閉情況減少撫育次數或停止撫育。此外,應注意觀察病蟲害發生的情況,及時進行防治。
主要價值
邊材淡黃色,心材暗紅色,紋理美麗,材質堅重,耐腐,為優良珍貴用材樹種。
雲南紅豆為雲南特有珍貴用材樹種,木材花紋美麗、色澤美觀,可作高檔家具用材,亦可代替紅木作為樂器材,其次,其樹形美觀,四季常綠,可作為庭院綠化和城市道路綠化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