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政府關於印發進一步擴大內需若干意見的通知,地方法規,發布日期2001-08-16。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南省政府關於印發進一步擴大內需若干意見的通知
- 發布文號:雲政發[2001]106號
- 發布日期:2001-08-16
- 生效日期:2001-08-16
【發布單位】82302
【所屬類別】地方法規
【檔案來源】
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進一步擴大內需若干意見的通知
(雲政發[2001]106號)
各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區行政公署,省直各委、辦、廳、局:
《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結合我省實際,業經半年多時間的起草、反覆徵求有關部門意見與修改,並報經省委常委會討論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雲南省人民政府
二00一年八月十六日
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
近年來,我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系列擴大內需的方針政策,對緩解有效需求不足,促進經濟成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堅持擴大投資需求與擴大消費需求相結合、擴大省內需求與拓展省外需求相結合、增加城鄉居民收入與完善社會保障相結合,深化改革,營造政策環境,著力解決我省消費需求不旺、投融資渠道狹窄以及經濟內在增長動力不足等問題,是解決當前我省經濟生活中各種矛盾和問題的重要措施,也是“十五”期間保持我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基本政策導向。根據省委“十五”計畫建議和全省“十五”計畫綱要,在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已有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基礎上,針對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借鑑兄弟省區市的經驗,特制定以下若干意見。
一、全方位開放投資領域,拓展建設資金渠道
1、全方位開放投資領域。結合進一步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探索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投融資機制。除關係國家安全和必須由國家專營或法律法規明令禁止民間資本進入的投資領域外,全部對民間資本開放,實行同等國民待遇,並及時向社會公布準確、可靠的投資信息。儘快研究制定《雲南省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的若干意見》,提出開放投資領域的具體辦法。
2、加強重大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各級計畫、財政部門和各項目業主單位,都要增加前期工作經費,抓緊抓好重大項目前期工作。認真貫徹省政府雲政發[2001]37號《關於加強建設項目的前期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精神,成立全省重大建設項目前期工作領導小組,落實建設項目前期工作目標責任制,加強建設項目前期工作管理。建立省級、各地州(市)和行業主管部門建設項目庫、招商引資項目庫,實現省地和部門計算機聯網。省、地州(市)和有關部門都要建立項目前期工作獎懲制度,對重大建設項目前期工作進行跟蹤檢查和量化考核。積極爭取國家支持,新開工建設一批交通、水利、電力、通信和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等重大項目。抓緊已確定的“西電東送”、中華生物谷、“大通道”、先鋒褐煤液化、“潤滇工程”、雲南磷復肥基地、中外合資蘭坪鉛鋅礦等11個重大建設項目前期工作組織實施方案的貫徹落實,爭取年內開工建設小灣電站。
3、建立健全中小企業貸款擔保機構。已經成立的中小企業擔保公司、產權交易中心要儘快投入運行。在有條件的地州市,可由財政投入一定的啟動資金,吸收有實力的企業和其它資本入股,組建擔保機構。鼓勵和引導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個私企業,尤其是省重點扶持的100強個私企業建立企業財產抵押互聯互保的擔保機構,建立會員制的融資擔保公司和中小企業擔保機構。按照公司法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完善擔保機制,通過市場化運作為中小企業提供擔保服務。私營企業、個人合夥企業和個人獨資企業依法租用的土地,經土地產權所有者授權並出具有關證件,可以用租用土地及土地上的構築物、建築物進行貸款抵押。提高企業信用意識和信用度,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加強對銀行的溝通聯繫,建立新型的銀企關係。
4、探索成立專業性投資公司,強化財政投資的資本化運作。選擇建成後有長期、持續和穩定收益的基礎性產業、高新科技產業和政府重點扶持發展的支柱產業,成立專業性投資公司,按公司法規範運作。通過成立專業性投資公司,建立新型的銀企關係和吸引各方面投資的融資平台,擴大利用銀行信貸資金和社會資金的規模。加大現有投資公司的改革力度,按照公司法規範管理,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和資本經營機制,強化財政投資的資本化運作。
5、積極發展資本市場。穩步發展證券市場、外匯市場等資本市場,形成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的合理配置,擴大企業融資渠道。大力吸引省外銀行、創業投資公司和基金公司等國內外金融機構及其他中介機構到雲南建立分支機構開展業務。鼓勵和引導有實力的高新技術企業、生物資源開發創新企業與發達省市共同組建創業投資公司。鼓勵昆明、玉溪等地市與沿海省市創業投資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產業投資管理公司,積極探索產業投資基金髮展模式。今年(2001年)內成立雲南省產業投資基金籌備小組,做好充分準備,爭取國家批准為產業投資基金試點。鼓勵高科技企業包括民營高科技企業上市,建立和完善我省的創業投資體系。
6、增強企業直接融資能力。鼓勵國有大中型企業、民營企業通過規範上市、合資和相互參股等多種形式,逐步改制為多元股權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鼓勵支持能源、化工、有色等我省有比較競爭優勢的大企業、大集團和高新技術企業上市或收購兼併上市公司殼資源,增強企業特別是國有資產授權公司的投融資能力。完善國有控股公司投資決策機制,提高投資決策水平。
7、加大財政貼息力度。將一部分財政預算資金從直接投資轉為向特定項目給予固定資產貸款貼息,以貼息資金帶動產業結構調整,通過貼息資金支持優勢企業向銀行貸款。擴大財政貼息範圍,取消財政貼息對所有制的限制,支持各種類型所有制企業向銀行貸款。
8、進一步加大引進外來投資的力度。最大限度地放寬對外來投資的各種限制。除國家明令禁止的範圍,外來投資企業在雲南投資的領域、行業、投資方式、產品內外銷比例、企業的經營範圍不受限制;外來投資者在雲南投資設立企業的條件、經營地域和持股比例不受限制。外來投資企業除享受國家優惠政策外,並享受我省制定的各項優惠政策。
大膽探索和支持跨國企業併購、BOT、TOT、風險投資基金等多種合資融資方式。按照國際慣例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為外來投資者和投資企業提供優質、高效服務。堅持和完善一站式審批和全過程、全方位服務。積極探索招商代理制等新型引資方式。實行利用外資領導目標責任制和獎勵制度。切實抓好全省利用外資重點項目的招商工作,建立健全項目責任制、項目法人制和具體招商引資實施方案。按照國際招商規範認真做好各類招商引資項目的準備工作,力爭在實際利用外資上取得突破。深入研究國際資本的流動規律,鼓勵著名國際大公司在我省設立分支機構、辦事處。切實加快各類開發區、旅遊度假區和姐告、河口、磨憨3個邊境貿易區建設。
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關於鼓勵省外來滇投資發展的若干規定,省外企業和客商來滇興辦企業,符合雲南產業發展導向和出資比例、出資額的,可享受我省對外商投資企業的有關優惠政策。對國外和省外科技人員到我省創辦、領辦科技型個體私營企業,其開發性項目可以按項目管理辦法和有關獎勵政策給予一定的獎勵或貸款貼息。
9、盤活國有資產存量。加大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力度,大力推進國有資產的戰略性重組,認真解決國有經濟比重過大、戰線過長、機制不活的問題。競爭性領域的國有企業,凡是沒有效益、沒有市場的,通過放棄控股、減持股權、合資合作、資產變現、租售結合、破產兼併和公開拍賣等多種方式退出。按照效益最大化原則,有效益、有市場、前景好的國有企業,通過最佳化資本結構,健全法人治理結構,搞活經營機制,進一步發展壯大。積極探索多種形式和辦法,妥善安置國有企業下崗分流職工,解除政府對企業職工承擔的無限責任。鼓勵民間投資參與國有經濟調整、改組。抓緊建立健全省產權交易中心和各地分中心,規範交易行為,進一步盤活國有資產存量,並可將國有資產盤活的變現資金,委託各投資公司或企業集團公司運作,提高國有資金的運作效益。
10、加大對非公有制經濟的扶持力度。各級、各部門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進一步解決思想,轉變觀念、職能和作風,營造個私經濟發展的體制、政策和市場環境。對兼併、收購國有、集體中小企業的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可在3年內減征或免徵企業所得稅。私營企業以承擔債務形式兼併、收購國有、集體企業的,3年內允許先抵補後再繳納企業所得稅。對私營企業用稅後利潤進行實業再投資的,給予部分抵扣所得稅支持。個私經濟和民營企業在財政貼息、利用外資、發行企業債券以及推薦上市等方面享受同等國民待遇。
11、增強雲南產品市場競爭力。圍繞增加品種、改善質量、節能降耗、防止污染和提高勞動生產率,繼續支持採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高傳統優勢產業。建立健全技術開發體系,全面提高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切實抓好省重點扶持的50戶國有大中型企業技術開發中心建設。鼓勵企業引進國外高新技術並加速進行消化吸收和創新。建立企業技術創新與新產品開發專項資金,幫助企業提高技術創新與新產品開發能力,增強市場競爭力。
二、擴大就業,增加收入,提高消費能力
12、切實增加農民收入,大力開拓農村市場。認真落實雲發〔2001〕7號檔案精神,堅持“穩糧調結構,提質增效益”的思路,繼續推進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進一步落實按保護價敞開收購農民餘糧和優質優價政策,引導農民調整種糧結構,提高糧食生產效益。認真落實糖蔗價格聯動政策;穩定烤菸收購價格總水平,引導農民注重提高質量。結合組織實施10項重大農業技術措施和畜牧8大工程技術的推廣,因地制宜,抓好農業科技支撐服務體系建設。
抓好農業產業化經營示範項目,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和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各級財政安排的預算內資金,要以貸款貼息方式重點扶持一批龍頭企業,形成帶動農業結構調整的組織形式和運行機制,提高農業後續效益。
堅持“以地生財、以財建鎮、以鎮招商、以商帶農”的方針,有重點地發展小城鎮,加快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推進鄉鎮企業結構調整和體制創新,促進農村二、三產業發展。積極引導農民進城務工,拓寬農民就業空間和增收渠道。
進一步加強農村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消費環境。認真組織好以工代賑項目、扶貧貸款項目、農田水利等建設,增加農民務工性收入。安排省級預算內資金,引導和補助地縣完成一批農產品批發市場、邊疆縣化肥倉庫、農產品流通信息網路等建設項目。積極發展農產品流通中介服務組織,鼓勵引導各地培育和發展農產品行銷大戶,建立行銷網路。
按照中央要求和全省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會議的有關精神,穩步推進農村稅費改革;認真開展涉農收費、搭車收費和亂攤派等問題的專項治理,嚴厲打擊、查處坑農、害農和損農行為,切實減輕農民負擔。
13、確保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嚴格執行國家和我省統一的工資政策,確保各項增資措施落到實處,並切實做好按時足額發放工作。落實既定的收入分配政策,提高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工資水平,建立邊遠地區津貼。認真貫徹“一要吃飯,二要建設”的方針,各級政府要努力開源節流,增收節支,確保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工資發放。把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性支出放在預算安排的首位,確保工資性支出,並實行由財政統一發放。除省委、省政府另有規定外,各部門補助下級的專項撥款,一律不得要求地方予以配套。
加強政府對企業收入分配的巨觀調控和指導,推行企業工資指導線制度,完善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辦法。繼續深化企業工資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積極推行企業工資收入決定的集體協商制度,調整企業內部收入分配結構,逐步實行多種生產要素分配辦法。
14、多渠道擴大就業。大力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推行多種方式就業。制定和落實優惠政策,鼓勵發展有市場前景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就業容量大的服務業,多渠道擴大城鎮下崗職工和失業人員就業。疏通擴大城鎮下崗職工和失業人員就業。疏通城鄉就業渠道,促進勞動力合理流動。全面推行勞動預備制度,嚴格執行離退休制度。實行鼓勵自謀職業的優惠政策,引導勞動者轉變就業觀念,提倡自主就業、彈性就業、家庭就業、非全日制就業和季節性就業等。努力開拓經濟發達省市和國際勞務市場,擴大勞務輸出。加強勞動力市場建設,完善市場信息網路,促進市場就業機制的形成。
15、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按照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的原則,依法擴大養老、醫療保險範圍,調整和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醫療保險制度。進一步完善失業保險制度,逐步實現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業保險並軌。加強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將符合條件的城鎮貧困人口逐步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鼓勵有條件的用人單位為職工建立補充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發揮商業保險對社會保障體系的補充作用。推進社會保障管理和服務的社會化,逐步實現由社區管理離退休和失業人員。穩步推進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鞏固和發展家庭養老,探索適合農村特點的養老制度。
三、營造良好環境,擴大消費需求
16、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和政策環境。完善鼓勵消費的政策措施,拓寬消費領域,增加服務性消費。各級、各部門要全面清理計畫經濟體制下抑制消費的政策措施,取消在短缺經濟條件下制定的限制消費的有關規定,促進潛在需求轉化為現實需求。
17、擴大住房消費。加強對城市新建住宅規劃、設計、施工質量和科技含量等方面的管理,不斷提升新建住宅的品質,推動住房消費的升級換代。要按承諾時限完成房屋權證的登記、核發工資。
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給予消化空置商品房的稅費優惠政策。落實經濟適用住房建設用地的劃撥及有關減免稅費政策,其餘規費減半收取。對商業性開發用地一律實行公開招標。財政、稅務、建設部門要進一步研究已購公房上市交易的稅收政策,儘快提出意見報省政府。已購公房上市交易,交納的各項稅收按照國家現行優惠政策執行,交納的規費降低50%。抓好以經濟適用住房為主的住房建設,確保經濟適用住房面向城鎮中低收入家庭出售;落實資金籌措渠道和房源,昆明、玉溪、曲靖等地要儘快啟動廉租住房制度。
全省所有縣市年內全面開放住房二級市場,任何單位和部門不得隨意增設申請、審批程式。取消房改房上市需告知原產權單位或向原產權單位備案程式,產權人憑房屋所有權證即可上市交易,交易完成後,售房人應及時告知原產權單位。取得房屋所有權證,尚未取得土地使用權證的已購公房,可以上市交易,交易完成後應按規定申辦土地使用手續。
繼續規範房地產開發建設及交易過程中的收費行為,加強對《雲南省房地產開發企業交費負擔登記卡》的發放和檢查審驗管理,推行房地產開發項目公開競標;對照國家取消的47項建設收費項目,清理取消我省類似收費,規範房地產交易,堅決制止對購房者實行捆綁式強制性的服務;規範物業價格管理,制止在水電費中亂攤工資、管理費等亂加價行為。
停止住房實物分配,啟動住房貨幣化分配。嚴格控制機關事業單位自建住房;企業利用自用土地建設住房,經批准後納入經濟適用住房管理。年內各城市必須出台進一步深化住房貨幣化制度改革方案和住房補貼支付辦法。已出台方案的城市要落實資金,及時兌付住房補貼,分期分批穩步推進。理順租、售、管比價關係,穩步提高公房租金,儘快向市場或成本租金過渡。認真貫徹國務院國發〔2001〕6號檔案精神,2001年10月1日前,全面部署開展我省小城鎮戶籍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凡在中小城鎮購買商品房或有合法固定住所、穩定職業和收入來源的,即可辦理城市戶口,公安部門要簡化辦理手續。
18、擴大汽車消費。認真貫徹落實國發〔2000〕34號檔案精神,積極實施交通和車輛稅費改革。清理涉及交通和車輛的收費,取消不合法和不合理的收費,降低過高的收費標準。開展汽車及其使用收費專項清理整頓和檢查,實行收費公示制度,把國家和省公布取消交通和車輛收費項目的措施落到實處,降低購車成本和使用成本。培育二手車市場,簡化過戶手續,減少收費環節,提高辦事效率,活躍舊車交易和置換。制定相關政策,鼓勵有條件的單位推行各種形式的公車改革。加強中心城區道路、交通設施和停車泊位的建設,降低停車庫收費,為發展私人汽車創造條件。
19、擴大居民用電、電信和信息服務等公用事業消費。改革電價形成機制,建立合理的電網輸配電價格水平。對現行按發電項目還貸需要核定還款期的還本付息電價,改為按發電項目經營期核定平均上網電價;對新投產發電企業的上網電價,均改為按省級電網內同時期建設的同類型先進技術的發電機組的社會平均成本為基礎核定。加快城鄉電網和居民用電“一戶一表”改造工程進度,大力發展城鄉電炊用戶,鼓勵居民用電,提高用電水平。積極推行峰谷分時電價,繼續實施城鄉居民用電超基數價格優惠政策。進一步理順農村電力管理體制,切實做好農網後續改造規劃,逐步實現全省城鄉同網同價。
認真落實省郵電管理局、省計委《關於貫徹執行信息產業部、國家發展計畫委員會、財政部電信資費結構調整檔案的通知》,進一步擴大電信和信息服務消費。積極發展有線電視網路,擴大城鄉有線電視覆蓋率。
20、促進旅遊產業發展,擴大旅遊消費。認真落實省政府貫徹《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快旅遊業發展的通知》的實施意見,充分發揮“假日經濟”效應,擴大假日消費,實現以節興旅,以旅促商。在鞏固提高觀光旅遊的同時,大力發展商務、會展旅遊,積極開發休閒度假、康體、生態和科考等新興旅遊,加快發展邊境旅遊和跨境旅遊;開拓東南亞陸路旅遊和瀾滄江--湄公河黃金水道旅遊。簡化旅遊者出入境手續。最佳化旅遊環境,完善吃、住、行、游、購、娛一條龍的旅遊服務體系。加強旅遊商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
加強商業、交通、文化、體育、工業、農業和科技與旅遊業的結合;要採用全新方式,套用現代傳媒,通過海內外主流媒體,做好旅遊宣傳促銷工作,提高雲南旅遊產品的知名度和在國際、國內市場的占有率。
進一步加強旅遊價格管理,規範經營者行為,整頓市場秩序,嚴厲打擊各種形式的價格欺詐、價格壟斷行為,創造良好的旅遊購物消費環境。對執行政府定價的景區(點),其優惠票價由企業自主決定並實行備案制。
整頓旅遊從業人員隊伍,進一步提高旅遊服務水平。堅決取締無證經營和超範圍經營的單位和個人,全面清理對旅遊飯店等旅遊企業不公平、不合理收費及隨意檢查等干擾正常經營秩序的現象,著力解決廣大旅遊者反映集中的服務質量問題和嚴重影響旅遊產業良性發展的綜合環境問題。有關部門要層層建立責任制,切實做好旅遊景區和旅遊城市的社會治安、交通安全、衛生防疫和緊急救援等工作,確保旅遊者生命和財產安全。
21、大力推動中介服務消費。改革中介機構管理體制,營造公平、公開、公正的中介服務環境,發展多種所有制的中介服務組織。積極發展技術、信息、諮詢、設計、律師、經紀、會計、廣告、社區服務和家政服務等各種商務及中介服務組織。認真貫徹《中介服務收費管理辦法》,規範中介服務行為,提高服務質量,實行明碼標價,維護中介機構和委託人的合法權益,促進中介服務業的健康發展。
22、完善個人消費金融服務。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根據居民需求,積極開辦住房、汽車、助學、旅遊及農村消費貸款等消費貸款業務;建立個人信用制度,積極開展存單、國債、住房產權質押,探索開展新的消費信貸。繼續擴大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和商業性貸款的規模,簡化消費信貸手續,提高金融服務水平。
四、最佳化資源配置,促進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
23、改革社會事業的管理體制和機制,促進一些社會事業產業化發展。研究政府退出主辦社會事業的一些領域,加快適宜產業化經營的社會事業的改革,實行企業與事業、經營性機構與非經營性機構分開,推進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後勤服務的社會化。研究制定民辦社會事業的政策,通過制定優惠的扶持政策鼓勵和引導民間力量興辦社會事業,逐步實現政府由“辦社會”向“管社會”轉變,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多層次需求。儘快制定新形勢下社會事業收費管理辦法,社會力量興辦的社會事業享受給予公辦事業在稅收、基本建設配套費、規費、用電等方面同等的優惠政策。
24、廣開教育門路,多層次辦學,擴大教育消費。在繼續增加政府對教育投入的同時,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辦學,逐步完善非義務教育成本分擔機制,鼓勵金融系統支持高校建設和高校後勤社會化,對教育用地和建設配套投資實行優惠政策。健全獎學金、助學金和助學貸款制度。鼓勵企業集團與大學合作,以股份制方式組建教育集團;鼓勵一批重點高校以品牌、師資與部分企業的資金以及職教存量資源相結合,成本民辦或股份制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鼓勵社會投資主體以建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分校的形式投資教育,明晰產權關係。探索銀校、企校合作模式,鼓勵有實力的企業或房地產開發商投資建設“大學園區”及學生公寓,加快高校後勤社會化步伐。
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變化和社會公眾對學歷、非學歷教育需求的增長,加快各級各類教育的結構、布局調整,最佳化教育資源配置,積極發展高中階段教育,擴大高等教育規模。
繼續加大“兩基”工作力度,搞好國家貧困地區第二輪義務教育工程;做好中國小布局調整,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收縮校點;切實用好中央補助工程資金和國債資金,抓好中國小危房改造工作。
25、推動衛生保健消費和健康投資。以低廉的費用,提供比較優質的服務,不斷滿足人民民眾基本需要為目標,加快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醫療衛生體制和藥品流通體制改革。大力推進醫保和醫療屬地化管理。調整最佳化衛生資源,按照區域衛生規劃的要求,調整和撤併重複建設、效率低下的醫院和衛生機構;鼓勵發展能夠為人民民眾提供方便、及時、優質、價廉醫療服務的診所和醫院。深化醫療機構人事、分配和後勤社會化改革,積極推進病人選醫院、選醫生,促進競爭,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進一步規範和推動藥品集中招標採購。積極開拓婦幼保健、計畫生育、老年健康護理、家庭護理和健康諮詢等領域,增加健康投資和消費。實行營利性和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分類管理,放開營利性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價;對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在確保基本醫療服務的基礎上,放寬特需醫療服務指導價格,以滿足社會多層次的醫療保健消費需求。
26、搞好社區建設,大力發展社區服務。認真貫徹執行中辦發〔2000〕23號檔案和全省社區工作會議精神,認真抓好大中城市城區、街道辦事處社區服務中心和社區居委會社區服務站的建設與管理。充分發揮社區力量,合理配置社區資源,充實社區服務設施,拓展社區服務內容,不斷豐富社區建設,建立新型社區服務體系。繼續貫徹落實國家對發展社區服務的各項扶持政策,鼓勵社會投資創辦社區文化、體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和計畫生育技術服務,以及屋業管理、家政服務等各種便民利民的社區服務業,促進社區服務網路化和產業化,擴大就業和居民服務性消費。
五、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創造良好的消費環境
27、大力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認真貫徹《國務院關於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的決定》精神,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針對我省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產品行為;整頓和規範建築市場;強化稅收征管;查處非法經營的“網咖”、“遊戲機房”和非法出版物,加大掃黃打非力度,整頓文化市場。加大相關部門聯合執法力度,加強協調,形成合力,健全快速聯動體系。
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健全財政、金融稅務、審計的監控機制,強化管理和監督。嚴肅查處中介機構出具虛假資信證明、虛假評估、虛假鑑證等不法行為。抓緊重點行業的安全整頓,加強對事故隱患及危險源的綜合整治。切實加強德治教育,增強全民信用觀念,加快健全社會信用制度。
各級、各部門應根據上述若干意見,抓緊研究制定實施細則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