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瘧疾防治與研究

雲南瘧疾防治與研究

《雲南瘧疾防治與研究(精)》是汪文仁、楊恆林專著,是從1953年至今雲南省瘧疾防治和研究成果的總結,為了展示我們走過的道路,總結獲得的經驗,從1993年至今收集、整理並撰寫這部書第一至第十章內容,力求真實、準確、全面地反映我省瘧疾防治工作的歷史實際,在總結經驗、肯定成績的同時,如實介紹失誤和教訓。本書中第十一至十四章內容由現任雲南省寄生蟲病防治所所長楊恆林主任醫師撰寫,主要介紹藥物抗性研究相關內容。

基本介紹

  • 書名:雲南瘧疾防治與研究
  • 類型:醫學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作者:汪文仁 楊恆林
  • 出版社:雲南科技出版社
  • 頁數:183頁
  • 開本: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汪文仁、楊恆林專著的《雲南瘧疾防治與研究(精)》是從1953年至今雲南省瘧疾防治和研究成果的總結,為了展示我們走過的道路,總結獲得的經驗,從1993年至今收集、整理並撰寫這部書第一至第十章內容,力求真實、準確、全面地反映我省瘧疾防治工作的歷史實際,在總結經驗、肯定成績的同時,如實介紹失誤和教訓。本書中第十一至十四章內容由現任雲南省寄生蟲病防治所所長楊恆林主任醫師撰寫,主要介紹藥物抗性研究相關內容。

作者簡介

汪文仁 男,1933年出生,雲南省宜良縣人,副主任醫師。1951年回響抗關援朝的號召入伍,考入雲南省軍區幹部教導團,1953年畢業於解放軍第四軍醫中專,隨後調入雲南省軍區抗瘧大隊。1957年轉業到雲南省瘧疾防治所,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原蟲室主任,調查研究科科長,流行病學科主任,社會調查室主任,雲南省邊境瘧疾防護技術指導組副組長,邊境瘧疾聯防顧問,雲南省瘧疾專家委員會委員兼流行病學組組長,滇川瘧疾聯防顧問等職
半個多世紀保持和發揚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優良傳統、不計名利、不計報酬,為雲南省的瘧防事業紮根邊疆,無私奉獻。輾轉走遍了雲南省105個縣市的邊防哨卡、駐軍營房,足跡遍布全省瘧區,蒐集了大量第一手瘧疾資料,蹲點研究樣板,科學實踐理論創新,填補空白。瘧疾防治管理學科,撰寫“辦法”“章程”“方案”等等,培訓瘧疾防治專業幹部等諸多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1960年被思茅行署、中共思茅地委授予全省文教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1961年獲雲南省政府和中共雲南省委聯合授予全省文教系統先進工作者獎章;1992年獲思茅行署、中共思茅地委頒發的榮譽證書;1993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和證書(特殊津貼終身享受),同年被中共雲南省委地方病領導小組授予先進工作者稱號;1983年獲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國家勞動人事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三部委頒發的榮譽證書;1984年獲國家衛生部頒發的榮譽證書和獎章。在實驗研究方面,“維西株間日瘧生物學特性及防治對稱的研究”獲雲南省衛生廳科技成果二等獎及雲南省人民政府科……楊恆林 男,1955年生,雲南普洱人,大學本科。現任雲南省寄生蟲病防治所所長、主任醫師,兼任雲南省瘧疾研究中心主任、大理學院病原生物研究所長、教授、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專家委員會委員、雲南省預防醫學會寄生蟲分會主任委員。
楊恆林工作38年來,不顧被傳染的威脅,一直在條件極為艱苦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開展瘧疾等寄生蟲病防治研究工作。特別是1995、2009年擔任副所長、所長以來,努力探索符合雲南特的疾病防治策略與措施,精心組織全省科學控制。他除承擔大量現場防治和管理工作外,還主持完成8項WHO、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衛生部等中標研究項目。發現雲南惡性瘧原蟲對抗氯喹的抗性可隨藥物壓力的下降而降低;首次提供雲南省惡性瘧原蟲對10種抗瘧藥的敏感性基線數據及敏感性體外監測方法;首次成功地對采自雲南省流行區的惡性瘧原蟲培育出抗青蒿琥酯品系,並證實該品系對哪些抗瘧藥有(或無)交叉抗性。參加和主持過我國研發的多數抗瘧藥的臨床研究,近期主持與軍事醫學科學院合作的國家重大創新科研專項(2008ZXl09004—016)——複方萘酚阿奇預防瘧疾的臨床研究,現已完成由他本人主持的二期和三期臨床藥物研究,目前正在進行項……

圖書目錄

第一章 雲南瘧疾流行史
第一節 瘧疾的起源
第二節 瘧疾病名義訓
第三節 雲南瘧疾史說
第二章 雲南瘧疾的地理流行病學
第一節 雲南地理特徵
第二節 滇東與滇西瘧疾流行的地理因素
第三節 雲南瘧疾地理流行病學
第三章 雲南瘧疾氣象流行病學
第一節 雲南獨有的氣候特徵
第二節 昭通地區瘧疾氣候流行病學分析
第三節 元江河谷“立體氣候”“立體瘧區”
第四節 雲南乾季雨季與瘧疾流行分析
第五節 雲南乾季雨季與瘧區性質及其成因的關係
第四章 人類行為與瘧疾流行病學
第一節 雲南少數民族的疾病觀與瘧疾防治
第二節 雲南省元江流域山區下壩流動人群防瘧及患病求醫行為
第三節 雲縣勐賴壩山區下壩生產人員瘧疾流行的研究
第四節 紅河流域貧困山區現行醫療體制與瘧疾防治的研究
第五章 瘧疾血清流行病學的研究與套用
第一節 50例人工感染間日瘧志願者瘧疾抗體產生與維持過程的實驗研究
第二節 20世紀80年代套用血清流行病學監測瘧疾流行與防治的研究
第三節 20世紀90年代雲南瘧疾血清流行病學的研究
第六章 瘧疾數學流行病學的套用研究
第一節 媒介能量的測定與套用
第二節 瘧疾基本繁殖率與防治措施的關係
第三節 瘧區穩定指數,昆蟲學接種率,臨界叮人率
第四節 滇東北瘧疾媒介能量的測定(1979年)
第五節 景谷縣微小按蚊與中華按蚊傳瘧作用的定量研究
第六節 用媒介能量分析涼山按蚊與八代按蚊在滇西北的傳瘧作用
第七節 雲南省元江流域微小按蚊和中華按蚊傳瘧作用的定量分析
第八節 瘧疾防治措施與基本繁殖率的效果分析
第七章 瘧疾防治的經濟流行病學
第一節 社會經濟效益評價的目的意義
第二節 費用一效益和費用一效果分析
第三節 費用(成本)
第四節 效益與效果分析的分類和計算
第五節 費用效益(效果)分析的表達方法
第六節 資金時間價值的計算
第七節 瘧疾防治費用效益分析舉例
第八章 雲南瘧疾病原的流行病學實驗研究
第一節 中華按蚊體內間日瘧原蟲子孢子活力的持續時間與具有感染期壽命的實驗研究
第二節 間日瘧不同感染期對中華按蚊感染力的實驗研究
第三節 維西株問日瘧原蟲生物學特性的研究
第四節 公官株問日瘧的實驗研究
第五節 勐臘株及勐侖株問日瘧原蟲蟲株的實驗研究
第六節 思茅株與竹林株間日瘧的實驗研究
第七節 雲南長潛伏期間日瘧的分布與防治對策的研究
第八節 間日瘧復發及瘧原蟲血症出現規律的現場研究
第九節 雲南省惡性瘧暴發流行及其抗藥性現場調查研究(1972~1983年)
第九章 雲南傳瘧媒介的流行病學研究
第一節 傳瘧媒介的判斷
第二節 滇東北地區赫坎按蚊類群種類及生態研究
第三節 昭通地區雷氏按蚊形態研究
第四節 滇西北傳瘧媒介調查研究
第十章 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瘧疾流行病學調查
第一節 防治前勐海壩瘧疾流行病學調查(1957年)
第二節 潞西縣規劃抗瘧執行過程中的考核報告(1964年)
第三節 潞西縣江東山區瘧疾流行病學調查(1964~1965年)
第四節 盈江縣舊城公社賀勐大隊瘧疾暴發流行的調查報告(1972年)
第五節 滇西北瘧疾防治態勢的調查報告(1983年)
第六節 滇南內九縣瘧防情況調查(1988年)
第七節 紅河州瘧防態勢的調查(1988年)
第八節 昭通地區瘧疾大幅度回升點狀暴發流行的調查報告(1984年)
第九節 德宏州瘧疾流行態勢的調查(1989年
第十一章 惡性瘧原蟲對抗瘧藥敏感性監測研究
第一節 研究內容材料與方法
第二節 研究結果
第十二章 延緩惡性瘧原蟲抗性的研究
第一節 研究主要內容與技術指標
第二節 主要成果
第十三章 青蒿素類藥對瘧疾的治療
第一節 青蒿素類藥物治療瘧疾的研究
第二節 抗瘧藥套用與開發
第十四章 萘酚喹預防控制多重抗藥性惡性瘧和間日瘧的研究
第一節 主要調查研究內容與方法
第二節 預防效果觀察內容與方法
第三節 主要成果
第十五 章雲南省瘧疾防治研究結果
第一節 雲南省瘧疾防治的成效
第二節 存在的問題
附文:
雲南恐瘧民謠
瘧疾危害謠
盈江縣朝陽鄉惡性瘧暴發流行紀實
勐來壩瘧疾調查紀實
元江河谷抗瘧難
鹽津蹲點調研
舊貌換新顏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