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格咱島弧印支期斑岩型銅礦床變化與保存研究》是依託昆明理工大學,由劉學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南格咱島弧印支期斑岩型銅礦床變化與保存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劉學龍
- 依託單位:昆明理工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格咱島弧帶是西南“三江”古特提斯階段形成的一個重要的地質構造單元,位於揚子西緣義敦島弧帶南段。它始於晚三疊世甘孜-理塘洋殼的向西俯衝,燕山期經歷了陸內匯聚和造山後伸展作用階段,喜山期受青藏高原碰撞隆起效應的影響,表現為強烈的逆沖-推覆構造和大規模走滑平移。區內岩漿活動強烈,成礦地質條件優越,是近年來新發現的重要銅多金屬成礦帶,其中以印支期產出於普朗複式岩體的斑岩型銅礦最為典型。本申請在前人研究基礎上,利用黑雲母TAl地質壓力計和磷灰石裂變徑跡(AFT)法獲取岩體剝蝕程度和剝蝕速率的定量數據,通過斑岩體形成深度與剝蝕程度的對比研究,分析區內礦床形成後變化與保存情況,探索格咱島弧花崗質雜岩體的隆升-剝蝕歷史。根據區內典型礦床剝蝕資源量的計算和分級,以期為斑岩成礦系統資源潛力評價和深部找礦提供理論依據。
結題摘要
格咱島弧位於西南三江構造火成岩帶義敦島弧南端,是晚三疊世甘孜—理塘洋殼向德格—中甸陸塊俯衝的產物,是我國近年來新發現的重要銅多金屬成礦帶。該區強烈的構造—岩漿活動貫穿於島弧造山作用的始終,豐富的成礦作用發育於島弧造山的不同時代、不同環境。在以往研究基礎上,本項目採用黑雲母TAl壓力計獲得格咱島弧成礦帶典型成礦岩體的固結壓力變化於0.25~1.53kbar,岩漿侵位深度為0.84~3.85km,表明格咱島弧成礦斑岩體具有明顯的淺成侵位的特點。低溫熱年代學的研究表明,格咱島弧成礦帶內主要成礦岩體的磷灰石裂變徑跡年齡分布12±1~68±5Ma。結合成岩成礦的同位素年齡,揭示了區內主要斑岩型銅礦床含礦岩體的岩漿侵入作用與冷卻過程的時限,限定了斑岩型銅礦成礦作用的時代與剝露歷史。通過岩體的剝蝕程度與銅多金屬礦床的形成深度來分析,各成礦岩體的剝蝕深度都小於侵位深度,這對礦床形成後的保存較為有利。根據區內主要斑岩型礦床剝蝕資源量的定量計算,將礦床剝蝕情況劃分為3個數量級,為斑岩成礦系統資源潛力評價和深部找礦提供了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