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少數民族史詩歌謠中女性形象的認同構建

雲南少數民族史詩歌謠中女性形象的認同構建

《雲南少數民族史詩歌謠中女性形象的認同構建》是曾靜創作的文學研究著作,首次出版於2014年4月。

在“雲南少數民族史詩歌謠”中,女性形象從未遠離人們關於信仰、人慾,甚至宇宙自然規律的思考。該書主要以《中國歌謠集成·雲南卷》等為文本基礎和線索,來描繪雲南少數民族創世史詩、創世古歌、敘事長詩及其歌謠中較為突出的女性形象,分析其中所隱含的性別話語運作及其美學意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雲南少數民族史詩歌謠中女性形象的認同構建
  • 作者:曾靜
  • 類別:文學研究著作
  • 字數:223千字
  • 首版時間:2014年4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聚焦雲南少數民族史詩歌謠中女性形象的動態構建過程,展現口頭敘事中別樣的性別精神形象,闡釋形象認同構建背後的具體情境和民族審美傳統,對女性主義性別構建的本質主義傾向作積極反思和回應。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史詩、敘事詩等典範傳唱對女性形象認同的塑造
第二章 以婦女為吟唱主體的歌謠對女性形象認同的構建
第三章 典範傳唱與自我吟唱中女性形象認同的互動構建
第四章 從女性形象的性別認同到民族審美認同

創作背景

21世紀初期,中國女性主義文學批評主要以現當代小說為分析重鎮,詳解其中的女性形象與特定意識形態之間的關係,當代少數民族作家文學也部分進入其研究範圍,但口頭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女性形象卻並未得到較多關注。尤其,以“認同”作為一個理論分析範疇來對口頭文學中的女性形象進行系統研究的著述並不多見。基於此,《雲南少數民族史詩歌謠中女性形象的認同構建》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重要觀點有:①雲南少數民族歌謠中匯集了大量以女性為主體言說者、以女性經驗為主要內容的女性自我認同表述。在情歌中,女性表現出對於尊嚴、愛情與榮譽的自我要求和尚情重義的價值認同;在婚嫁歌唱中,表現出對自身不可替代的社會生產價值的認識、在身份過渡中自我認同的危機感及其最終對於男權主流價值觀的皈依。最後,在其他勞動歌、生活歌、兒歌等歌謠中,則突顯對於生產技藝的信仰和婚後苦悶生活的抱怨,展示了自我生存價值的高低向度。婦女的自我吟唱呈現出女性自我認同在“理想類型”與“本真經驗”之間相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女性的自我意識和主體性。
②創世史詩、敘事長詩中的女性形象與婦女自我吟唱中女性形象相比,二者之間既有疊合也有差異。其中,性別角色較容易在他者認同和女性自我認同之間取得一致性,而行為形態、身體形象的他者認同與女性自我認同之間則存在著較多的差異。史詩、敘事歌謠中那些典型的、理想化的女性形象往往採取“完型鏡像”式的認同建構,具有某種性別類屬的穩定性、秩序性和審美性。而在婦女吟唱的歌謠中,自我形象的塑造則更多地依賴於日常的片段式的抒情,具有個體化的隨意性和非秩序性,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類型化的女性鏡像。女性主體性的形成,因而呈現為一個女性自我感知不斷向完型鏡像凝結同時又不斷衝突的過程。“完型鏡像”式的認同與“片段感發”式認同之間相互影響、互動構建,不斷重塑著女性形象當下的自我認同。
③女性形象的他者認同與自我認同之間比較疊合一致的是女性作為“人”和“類”的生命經驗,而“個體”的生命經驗則更多地表現出多聲部的色彩。女性性別認同中其實包含著人性、類性和個體自我性等三個層面,但三個層面實則交雜糅合、難分難解。基於此,也說明女性形象的自我認同不可能脫離民族審美文化的影響,自我性的建構中離不開他性的塑造。因而,以反抗為手段的自我認同,恰恰會落入以男權為中心的意識形態的認同關係結構之中;而突破的路徑正在於辯證地接納“自我的他性”,從民族審美文化中汲取性別認同的養分,寓性別認同於民族審美認同之中。雲南少數民族史詩歌謠中關於性別的民族審美文化認同的元敘述,在較大程度上恰恰維護了雲南少數民族女性形象自身的存在價值,是雲南少數民族女性形象的自我認同能夠被社會廣泛認可的重要美學基質。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雲南少數民族史詩歌謠中女性形象的認同構建》
2014年4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161-4194-6

作者簡介

曾靜,女,1981年生,雲南彌渡人。雲南藝術學院戲劇學院講師,博士,主要從事文藝美學、戲劇人類學研究。在《南開學報》《學術探索》等發表論文10餘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